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新试剂7-(2,4,6-三羟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THBAQS)与锆、铪的显色反应.酸性条件下锆、铪均可形成 M-THBAQS-CTMAB三元络合物,ε_(315nm)~(Zr)=3. 27×10~4,ε_(515nm)~(HI)=3.8×10~4,适量H_2O_2使锆络合物吸光度显著降低,据此实现了锆铪的同时测定.本法简便快速、适用范围为0~30μgZr/25 mL,0~25μg Hf/25 mL,且X_(Zr)+X_(Hf)<35μg/25 mL.  相似文献   

2.
α-羟基苯甲膦酸是锆的高选择性沉淀剂.在4N盐酸介质中只用两倍过量试剂即可将锆定量沉淀.其组成为Zr(C_6H_5CHOHPO_3)_2·xH_2O.结晶水含量不固定,最后须灼烧成焦磷酸锆形式称重.可用于20-70毫克二氧化锆的测定. 大多数金属离子甚至大量Mn(Ⅱ),Fe(Ⅲ),Ni不干扰.Ti(Ⅳ),Nb(Ⅴ),Ta(Ⅴ)可用过氧化氢及酒石酸掩蔽,只有钍干扰锆的测定.络合阴离子对沉淀的干扰较小,用七倍过量试剂沉淀锆时,在200毫升溶液中可以允许5克硫酸铵、5克柠檬酸、0.6克EDTA、2克酒石酸、0.2克草酸(相当于锆量八倍)存在而不干扰测定.0.7克氟化钠(相当于锆量十倍)用硼酸掩蔽,也不影响锆的测定.有上述阴阳离子与锆同时存在时,重沉淀可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
新试剂3,5-二溴-4-氨基苯基荧光酮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供了新显色剂3,5-二溴-4-氨基苯基荧光酮的合成方法,较详细的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增溶下,在盐酸介质中,试剂与锆(Ⅳ)的分光光度性质及反应条件,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锆(Ⅳ)的高灵敏高选择性的新方法,并成功地用于铝锆合金中微量锆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二溴羧基偶氮胂(DBC-AsA)是一种新显色剂,已用于铈的测定.本文研究了二溴羧基偶氮胂与锆的显色反应,并用于锆酸钙烧结物中微量锆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1试验部分1.1主要试剂锆标准溶液0.1mg·ml~(-1),准确称取二氧化锆0.1351g于瓷坩埚中,加焦硫酸钾4.0g,于750℃熔融10~15min,用盐酸(2mol·L~(-1))100ml浸出熔块,加热至完全溶解,移入1000ml量瓶中,以盐酸(2mol·L~(-1))稀释至刻度,摇匀.用时稀释至10μg·ml~(-1).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碳纳米管修饰碳黑微电极,研究了锆-钙-茜素红异多核络合物在该电极上的阴极吸附伏安行为,提出了一种测定痕量锆的新方法.采用二阶导数线性扫描伏安法进行分析.在0.096mol/L乙酸-0.048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pH=3.8)中,络合物吸附在碳黑微电极表面,于-502mV(vs SCE)处产生1灵敏的溶出峰,峰电流与锆的浓度在6.0×10<-12>~8.0×10-7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4.0×10-12mol/L(富集时间180s).用于岩矿样品中痕量锆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用二溴羧基偶氮胂测定微量锆的方法.在 1.56mol·L~(-1)HCl介质中,试剂与锆形成1:3的蓝色配合物.在640nm波长处,摩尔吸光系数为2.8×10~4,锆量在0~18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多数离子和三倍量的铪不影响测定.所拟方法简便快速,选择性强,应用于铜合金中锆的直接测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锆钼杂多酸-耐尔蓝离子缔合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耐尔蓝(NB)与锆钼杂多酸(ZrMo)形成离子缔合物,其λ_(max)位于61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e值为3.71×10~5L·mol~(-1)·cm~(-1),线性范围0~5μgzr/25ml。络合物至少稳定24h。考察了3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允许25倍量铪存在。测定锆的适宜条件为[HClO_4]=0.9mol/L,[MoO_4~(2-)]=7.5×10~(-5)mol/L,[NB]=5.5×10~(-5)mol/L,PVA 0.08%。方法已用于岩矿中锆的测定,结果满意。用摩尔比法和平衡移动法测定缔合物的摩尔比为ZrMo:NB=1:4。探讨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苯基荧光酮(PF)-Zr-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体系的吸附伏安特性,确定了适宜的分析测试条件.方法对锆的检测下限为0.7ppb,测量的线性范围1.1×10~(-8)-1.1×10~(-7)mol/L,可用于矿石中痕量锆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锆(Ⅳ)-邻苯二酚紫络合物碳糊电极阳极吸附伏安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锆(Ⅳ)-邻苯二酚紫(PV)络合物在碳糊电极上的吸附伏安行为。测定锆最佳条件为:0.08mol/L的HNO3为底液,于0.4V富集50s,从0.4至1.4V以100mV/s的速率线性扫描。在0.85V(vs.SCE)的二次导数氧化峰电流与锆的浓度在3.0×10-9~5.0×10-8mol/L(5.6×10-7mol/LPV)和1.0×10-8~1.0×10-7mol/L(5.6×10-6mol/LPV)成线性关系。富集80s,检出限为1.0×10-9mol/L(S/N=3)。该法用于标准岩石样品中锆的测定,不需萃取分离和掩蔽,直接测定,结果满意。铪(Ⅳ)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也于0.85V产生一络合吸附峰,灵敏度稍低于锆。  相似文献   

10.
在0.24~0.36mol/L盐酸介质中和Tween20存在下,香草基荧光酮与锆(Ⅳ)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有色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39×10~5L·mol~(-1)·cm~(-1)。锆(Ⅳ)含量在0~1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适用于铝合金中锆的直接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锆-EDTA-(口底)唑混配型络合物的显色条件,表明在pH5.6-6.6形成了Zr(Ⅳ):EDTA:(口底)唑=1:1:1的稳定络合物,ε=2.81×104max=503nm);锆在0-50微克/25毫升遵守比耳定律。并测定了镍基高温合金及铝镁合金中的微量锆,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锆钼蓝杂多酸在碱性溶液中的极谱行为 ,提出了测定微量锆的极谱法新体系。在0.04mol/L盐酸及抗坏血酸溶液中 ,锆 (Ⅳ)与钼酸铵反应形成锆钼蓝杂多酸 ,在pH8.5~10.5的NH3-NH4Cl缓冲溶液中 ,于-1.18V产生灵敏的极谱波,导数波高与锆(Ⅳ)的质量浓度在0.005~0.3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研究了极谱波性质 ,证明其为吸附波 ,方法已用于岩石样品中微量锆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在pH5.5~7.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锆与氟、7-碘-8-羟基喹啉-5-磺酸(H_2QSI)、EDTA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形成五元荧光络合物,其组成为Zr(Ⅳ):F:H_2QSI:EDTA:CTMAB=1:2:1:1:4.络合物的最大激发波长(λ_(ex))为365nm,最大发射波长(λ_(em))为 500 nm.由此建立了锆的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荧光测定新方法.方法的检测限为 0.8μg/L.测锆的线性范围为 0.0016~1.04 mg/L.应用于合金中锆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微量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间接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研究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主要有利用杂多酸的“化学放大”效应间接测定磷、砷、锗;沉淀反应间接测定氯离子、硫酸根,化学干扰效应间接测定钛、铝及络合效应间接测定钒、硼、硝酸根等,但在间接测锆方面未见报道,本文用Mg-8-羟基喹啉(MgL_2)沉淀锆置换出定量的镁,通过测镁间接测锆,建立了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锆的新体系,方法的特征浓度为0.018mg/L/1%,较氧化亚氮乙炔火焰(10mg/L/1%)提高500倍,该方法灵敏、快速、体系稳定,经萃取分离除去干扰元素,用于实际样品中氧化锆的测定,结果满意.2 实验部分  相似文献   

15.
新显色剂对碘偶氮氯膦-Zr(Ⅳ)反应的吸光光度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新显色剂对碘偶氮氯膦与锆的最佳显色条件.在盐酸一硫酸介质中,锆与显色试剂形成1:1的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690nm处,摩尔吸光系数ε为6.88×10~4,锆量在0~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已用于不含稀土的铝合金样品中微量锆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锆与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DBH-PF)形成络合物的显色条件。在HCl介质中锆与试剂形成1:4桔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8×10~5,锆量在0~1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也很好,已用于陶瓷釉料、熔铸氧化铝中微量锆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系统研究了在混合表面活性剂 CTMAB-Tween-80 存在下,新显色剂 2,3,7-三羟基-9-[3,5-二溴-4-(2,5-二羟基)苯偶氮]苯基荧光酮(DBAPPF) 与 Zr(Ⅳ)的显色反应及其光度性质并讨论了混合表面活性剂对显色反应的增敏机理.在浓度为 0.4mol/L 的 HCl 介质中,新试剂与 Zr(Ⅳ)和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络合物,混合表面活性剂有较强的增敏作用,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 539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55×105 L·mol-1·cm-1.锆(Ⅳ)的质量浓度在 0~0.32 mg/L 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铝合金中微量锆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在锆(钛)-对氯苯基荧光酮-CTMAB显色体系中,应用改进的人工神经网络解析锆和钛的吸收光谱,不经分离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锆和钛。在经典的BP算法的基础上改进了传递函数,引用双冲量因子,并对学习速率、动量因子采用自适应调整法,确定了网络的最佳参数。此方法避免了网络陷入过饱和,提高了网络的收敛速度和预测精度,优于经典的BP算法。用于钢样中锆和钛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邓培红  张军  黎拒难 《分析化学》2008,36(5):691-694
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糊电极并研究了锆-茜素红络合物在该电极上的阳极吸附伏安行为,采用二阶导数线性扫描伏安法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0.128 mol/L氨基乙酸-0.048 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pH 4.0)中,在200 mV富集60 s,在200~1200 mV范围内以200 mV/s的速率线性扫描,络合物吸附在该修饰电极表面,于832 mV(vs.SCE)处产生一个灵敏的氧化峰,为络合物中配体茜素红的氧化所产生。络合物的峰电流与锆的浓度在1.0×10-11~2.0×10-7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6.0×10-12mol/L(富集时间180 s)。方法用于岩矿样品中痕量锆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用偶氮胂M作淋洗剂,其流出液可直接用光度法测定铀(VI)、钍、锆、钪和稀土。在多孔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研究了这些离子在偶氮胂M溶液中的离子交换平衡,并测量了其吸附率。研究了不同介质(水、醋酸-醋酸钠和盐酸-醋酸钠缓冲液)的影响,并探讨了影响的机理。提出了阳离子交换分离锆、钪、稀土;锆、铀、稀土;钍、钪、稀土以及毫克量铀或钍中微量稀土和光度法直接测定的新方法,方法较简便快速。用于矿石分析,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