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采用预估矫正的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数值求解Maxwell-Bloch方程,研究飞秒啁啾脉冲激光在4,4’-二(二正丁胺基)二苯乙烯(BDBAS)分子介质中的光限幅行为(OL)和动态双光子吸收(TPA)截面.计算表明啁啾率的符号和大小都对频谱演化和光限幅行为产生影响.啁啾率的符号决定频移的方向:正啁啾对应频谱蓝移,负啁啾对应频谱红移.随着啁啾率绝对值的增大,频移更加明显,光限幅窗口变窄,同时出射光强饱和值变大.有趣的是,当负啁啾降低到一定值(-0.025/fs2)时,出现自感应透明(SIT)现象.另外,动态双光子吸收截面在考虑啁啾效应的情况下减小.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控制非线性光学吸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交模分裂(或真空Rabi分裂)是原子与光学腔构成的复合系统实现强相互作用的一个典型现象.本文理论研究了三能级原子介质与腔构成的复合系统,利用线性色散理论将腔内三能级原子自感应透明(EIT)介质的吸收和色散引入光学腔透射公式,非常直观清晰得到腔透射谱的三个分裂峰,它是由腔内EIT介质的吸收和色散特性使一个共振腔模分裂为三个腔模.该方法可以推广到腔内含有任意色散和吸收的介质.  相似文献   

3.
从微观角度上讲,单个极端异常波事件可视为可积模型方程的时空局域有理函数解.本文主要讨论了三类典型的可积谐振相互作用模型(即长波短波谐振方程,三波谐振相互作用方程,非线性薛定谔和麦克斯韦-布洛赫方程)的基阶Peregrine异常波解及其相关研究进展;明确指出了这些基阶异常波解形式具有普适性,可推广应用到多分量或更高阶的可积模型中;借助数值模拟,还展示了共存异常波、互补异常波、以及自感应透明Peregrine孤子等新颖动力学.  相似文献   

4.
微波场驱动三能级原子系统的自感应透明现象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光灿  曹卓良 《物理学报》1993,42(10):1600-1607
讨论光微波场驱动的三能级原子系统与光脉冲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推导出光学面积定理,并研究自感应透明现象,发现在特殊条件下该体系的某些性质与二能级原子体系一样。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共振原子蒸气中激光脉冲的时空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肖玲  林福成 《光学学报》1998,18(8):001-1005
在柱对称条件下,利用耦合的布洛赫-麦克斯韦方程,研究了激光脉冲在原子蒸气介质中的共振传播。考察了脉中在时空中的演化。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激光脉冲在传播中,由于自感应透明与光波的衍射效应,表现出复杂的相干现象。  相似文献   

6.
邵惠国  赵霁  吴佳文  周建英 《物理学报》2005,54(3):1420-1425
研究二能级原子层宽度对一维共振吸收布拉格反射镜中自感应透明光孤子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限宽度的二能级原子层中仍可激发稳定的移动孤子,其激发条件对原子层宽度依赖不大;然而静止孤子的存在条件却敏感地依赖于原子层的宽度,二能级原子层宽度只有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光脉冲才能演化成静止孤子. 关键词: 有限宽度 周期结构 移动孤子 静止孤子  相似文献   

7.
The influence of atomic densities on the propagation property for ultrashort pulses in a two-level atom (TLA) medium is investigated. With higher atomic densities, the self-induced transparency (SIT) cannot be recovered even for 2πultrashort pulses. New features such as pulse splitting, red-shift and blue-shift of the corresponding spectra arise, and the component of central frequency gradually disappears.  相似文献   

8.
透明边界条件算法的比较研究及改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王谦  黄耐容  何赛灵 《光子学报》2002,31(5):575-579
研究了束传播算法(BPM)中简单透明边界条件(STBC)和完全透明边界条件(CTBC)两种边界处理算法对计算结果精度的影响.通过改进和综合两种边界条件算法,提出改进型透明边界算法(ITBC).该边界算法相对于STBC与CTBC降低了计算精度对于传播步长的依赖性,提高了计算精度,改善了透明边界条件算法在BPM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平面波赝势法,利用CASTEP计算模块对四种典型链状(铝)硅酸盐矿物进行拉曼振动活性与拉曼光谱的模拟计算,同时测定了矿物的拉曼光谱,确定了四种矿物拉曼振动谱峰的归属,并结合硅氧四面体应力指数(SIT)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ASTEP计算模块可以有效获知(铝)硅酸盐矿物特征结构的拉曼振动模式的归属;链状(铝)硅酸盐矿物硅氧四面体局域环境与SiOT非桥氧对称伸缩振动波数之间的关系仍可用SIT指数描述。  相似文献   

10.
运用数值方法研究了超短激光脉冲在多能级系统中的传输特性.当激光脉冲能量相对较弱时,适当的脉冲面积可以实现自感应透明;激光脉冲能量逐渐增强,脉冲将产生分裂.脉冲分裂的基本面积(即脉冲实现稳定传播的最小面积)与二能级系统不同,而是A0=2π/κ,与激发态的能级个数和跃迁偶极矩密切相关.由于分裂和吸收,超短激光脉冲传输了一段距离以后,将演化为一个脉冲宽度更窄、峰值强度更高且面积为A0的超短激光脉冲. 关键词: 超短激光脉冲 多能级系统 特征时间  相似文献   

11.
作者用镭加钡之光感中子以射击铟铱金三元素,而以一铝质盖密计(Geiger Müller counter)测其感应放射能。得各元素感应放射能之饱值,铟为0.665士.023.铱为0.982±.031,金为0.453±.024.依白威二氏(Breit-Wigner)之单能准式,吾人可自感应放射能之值道出原子核能准之平均间隔。所得结果,铟铱金各为5.6,15,6伏特。因计算时所用共振中子之能及吸收系数不太准确,估计所得铱之间隔大概过高。  相似文献   

12.
构建了系列典型的磷硅酸盐团簇结构模型,应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磷硅酸盐的精细结构,选用Restricted Hartree-Fock(RHF)方法以及6-31G(d)基组优化空间几何构型,并计算了其拉曼光谱,同时引入硅氧四面体应力指数(SIT)分析和讨论了磷氧四面体对硅氧四面体微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磷硅酸盐高频区硅氧四面体非桥氧的对称伸缩振动频率不仅与非桥氧所处的硅氧四面体本身的种类有关,同时也与其邻接四面体种类及成环状况有关;磷氧四面体具有较强的键角调节和应力传导能力,使得硅氧四面体的振动频率相对键角不敏感;硅氧四面体非桥氧的对称伸缩振动频率随硅氧四面体应力指数(SIT)的增加而增加,并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石墨烯材料由于优异的光电性能获得了广泛关注,并应用于发光二极管的透明电极以取代昂贵的铟锑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 ITO)透明电极,但由于石墨烯与p-GaN功函数不匹配,二者很难形成好的欧姆接触,因而造成器件电流扩展差和电压高等问题.本文将ITO薄层作为石墨烯透明电极与p-Ga N间的插入层,以改善石墨烯与p-Ga N层的欧姆接触.所制备的石墨烯透明电极的方块电阻为252.6?/□,石墨烯/ITO复合透明电极的方块电阻为70.1?/□;石墨烯透明电极与p-Ga N层的比接触电阻率为1.92×10~(–2) ?cm~2,ITO插入之后,其比接触电阻率降低为1.01×10~(–4) ?cm~2;基于石墨烯透明电极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在20 m A注入电流下,正向电压为4.84 V,而石墨烯/ITO复合透明电极LED正向电压降低至2.80 V,且光输出功率得到提高.这归因于石墨烯/ITO复合透明电极与p-Ga N界面处势垒高度的降低,进而改善了欧姆接触;另外,方块电阻的降低,使得电流扩展均匀性也得到了提高.所采用的复合透明电极减少了ITO的用量,得到了良好的欧姆接触,为LED透明电极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4.
针对锆钛酸铅镧(PLZT)电光陶瓷在光调制器应用中存在工作电压偏高、场致滞后明显等不足,以镧系镝(Dy)元素对锆钛酸铅镧(Pb0.88La0.12)(Zr0.4Ti0.6)0.96O3 [PLZT(12/40/60)]线性电光材料进行掺杂改性.采用热压技术研制镝掺杂锆钛酸铅镧[Pb0.88(La1-xDyx)0.12](Zr0.40Ti0.60)0.96O3](PLDZT)(x=0.1~0.5)透明电光陶瓷.系统考察了PLDZT透明陶瓷的光学性能和电光特性及其与材料结构的相关性.研究表明,Dy掺杂导致材料晶格畸变,微量Dy掺杂有效提高了 PLZT(12/40/60)透明陶瓷的光学透过率,并且使典型的线性电光材料呈现二次电光效应特征,二次电光系数R约为5.59×10-15m2/V2;同时掺杂改性的PLDZT(x=0.1)透明陶瓷的驱动电压较未改性PLZT材料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李小秋  冯晓国  高劲松 《物理学报》2008,57(5):3193-3197
运用谱域Galerkin法对光学透明带通频率选择表面(FSS)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了透明导电膜的电导率对光学透明带通FSS频率选择特性的影响. 计算及实验结果表明:在雷达波段,透明导电膜的电导率主要影响光学透明带通FSS在中心频率处的透过率,光学透明带通FSS在透可见反雷达波的同时,还具有选择性透过雷达波段的特性.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 透明导电膜 电导率  相似文献   

16.
《发光学报》2000,21(4)
柔性透明导电薄膜(ITO)是一种新型半导体材料, 目前主要依赖进口, 但价格昴贵, 国内生产厂家较少. 深圳市北庆薄膜技术有限公司经多年研制、开发, 形成了年产50,000m2透明导电膜(ITO)的能力, 产品质量完全可以替代同类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可见光透明材料氧化铟锡(ITO)、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采用红外低发射层和雷达吸波层一体化设计的思路,实现了光学透明的红外-雷达兼容隐身复合超表面.该结构由功能层、介质层以及反射背板三部分组成,总厚度仅有1.17 mm.通过在功能层表面蚀刻出ITO图案并优化图案尺寸实现了微...  相似文献   

18.
Eu3+:Y2SiO5晶体中电磁感应透明及群速度减慢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密度矩阵方程及其数值解研究了Eu3 :Y2SiO5晶体中一种A型的电磁感应透明(EIT)和群速度减慢(SGV),得到了探测场的透射率随着探测场的失谐与耦合场的拉比频率的变化关系.分析了自旋子能级非均匀线宽及光学跃迁非均匀线宽对电磁感应透明和群速度减慢的影响,这两个线宽的增加不同程度地抑制了电磁感应透明.根据浓度与非均匀线宽的关系发现中心透射率不是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单调变化,而是存在一个最佳浓度使电磁感应透明的效果更加明显.分析表明对某一耦合场强,光群速度存在一极小值.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用二次成像法测定透明玻璃板折射率的原理和方法.由于采用线阵光电耦合器件(CCD)测量,提高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0.
杨丽君  马立金  吕东启  张连水 《物理学报》2011,60(10):104205-104205
提出了一种利用微波场的相对相位调控电磁诱导透明(EIT)光谱特性的方法. 在外加双微波驱动场的准Λ型四能级原子系统中,通过求解系统的密度矩阵方程得到探测场的吸收谱,分析了电磁诱导透明窗口的位置随微波驱动场相位的变化规律,并借助缀饰态理论给出了准确解释. 结果表明,对于确定的作用场强度,调节微波驱动场的相位可实现电磁诱导透明的频率位置及间隔的准确控制. 关键词: 四能级原子系统 电磁诱导透明(EIT) 相位控制 微波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