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剩余数量巨大,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状况,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农村劳动就业不充分的负面影响,提出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主要在于挖掘农村内部的就业潜力。  相似文献   

2.
一、背景:改革与解放劳动力 30多年来,我国经济走出了一条靠农村积累发展城市工业化的道路,重工业的规模依托农业资金积累程度而扩张,但在生产循环方面又是脱离农业自我发展的。这种发展方式虽使重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显著提高,但它的扶摇直上并没有有力地装备和促进农业发展,尤其没有相应地带动农业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更没有象发达国家那样,工业化进程加速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兴盛。我国1952~1978年间非农产业产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劳动力就业仅递增0.48个百分点,而英国在1801~1961年间此比例为1∶1.01,美国在1839~1965年间为1∶1.06,加拿大在1870~1960年间为1∶1.04。在一些亚洲发展中国家此比例也达到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及就业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平  李敏 《青海大学学报》2001,19(5):75-76,84
文中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隐性失业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性失业是中国农村劳动力利用不充分的主要形式。它既是农村劳动力数量过于庞大而人力资本水平偏低的结果,又是产业结构落后的产物,还与劳动力市场匹配供需能力的低下密切相关。只有多管齐下--既减少并改善农村劳动力的供给,又增加经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既破除劳动力流动的体制障碍,又增强劳动力市场衔接供求的能力--才可望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关于完善我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劳动力市场 ,是农村劳动力开发、配置、利用、流动及其所有者、使用者经济利益实现的客观机制、环境的综合。它也是劳动力供求平衡的基本调节机制 ,是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按比例结合的主要机制。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运转状况既直接影响着社会再生产中的生产发展 ,又直接影响着社会再生产中消费水平的提高 ;既直接制约着经济发展水平 ,又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与稳定。尤其在目前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 ,劳动力市场作为劳动力就业、流动的主要媒介 ,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就业状况的改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如何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是当前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经济工作的艰巨任务.下面,笔者结合莆田市荔城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吴九香 《龙岩学院学报》2012,30(3):99-102,113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拓展提升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文章结合相关数据,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龙岩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就业结构特征,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劳动力就业拓展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文 《科技信息》2007,(2):24-25
本文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信息获取途径的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社会关系、政府组织和职业中介机构作为信息渠道各自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力图探讨在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政府和市场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大量需求,以此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做好技术及思想储备,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水平,推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而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关键是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文章在分析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的基础上,进而从体制剖析这一现象,并提出几种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太原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分析了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发达国家政府科研项目完全成本资助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科研项目完全成本补偿问题直接关系到高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英国、欧盟政府等发达国家关于政府科研项目均程度不等地实行完全成本的资助政策.综合分析科研项目完全成本构成及计算的理论发现,从科研直接成本中支付在职研究人员科研工资的思想已在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区域实施,对科研间接成本的补偿也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加大的发展过程.发达国家对于科研项目完全成本补偿的认识、理论研究和资助政策改革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张丽琴  建立黄 《科技信息》2011,(18):I0045-I0045
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面临着劳动力总量过剩、素质偏低等问题。转移农村劳动力,必须转变观念,广开渠道,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与社会就业岗位同步增加。  相似文献   

15.
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面对城乡劳动力的供给压力、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偏低、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充分、县域经济吸纳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等问题,文章探讨了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我国农民工隐性失业问题的现状和原因,提出了促进我国劳动力市场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计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到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文章主要使用计量方法,研究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发展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农业劳动力与农业增加值是反方向变化;2)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是劳动力转移的动力;3)第三产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产业.  相似文献   

18.
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能力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水平,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条件,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本路径之一。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加快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机制使培训成为农民增加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要创新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建立并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机制,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政策,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农业剩余劳动力。本文探讨了我国形成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原因以及制度、经济和人口等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提出了要充分利用加入WTO的契机,大力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才能克服劳动力转移的严峻形势,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分化及社会结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农民不仅是中国最大的群体,在世界农业人口中也占很大比重(40%)。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发展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开始了大规模的分化,到1996年,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有135亿[2],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0%,另外还有6000万~7000万跨地区的农民工,从事非农劳动的农民总数约2亿左右。这在中国农民运动史上是空前的,是生产力的大解放,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大表现,是对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重大突破,是由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由传统文明走向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