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毛细管节流静压油膜轴承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毛细管节流的径向和推力静压油膜轴承,在对流经轴承各油腔流量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毛细管节流的静压轴承流量连续性方程及轴承一主轴系统动力学方程,推导出毛细管节流的径向和推力静压油膜轴承的传递函数.采用MATLAB软件对毛细管节流的推力静压支承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计算结果与广州机床研究所做实验的实测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对比,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所建模型和所采用方法的有效性.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开展了主轴旋转速度对毛细管节流的推力静压轴承动态特性影响的仿真分析,同时探讨了供油压力、油膜厚度对毛细管节流的径向静压轴承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磁轴承支承转子质量不平衡引起的同频振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s, MRAS)的转子不平衡量辨识与在线补偿相结合的算法,该算法鲁棒性强且能够有效简化控制器结构。针对转子在两个轴承平面内的等效不平衡量,提出了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不平衡量辨识算法,根据Popov超稳定性理论进行自适应律设计并通过设计相位补偿角保证辨识算法在全转速范围内的稳定性;针对模型误差和复杂工况带来的系统参数变化,根据辨识结果生成补偿电流的初始值,并利用同样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对补偿电流进行在线微调,从而在保证补偿精度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使两端轴承处的转子振幅在0.2 s内迅速衰减并保持稳定,对振动位移中的转速同频分量抑制效果达到90%以上,且能够自适应转速的变化。所提算法能快速准确地抑制不平衡所引起的转子振动,可满足多种场合下对转子高回转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某高精度数控车床主轴部件为研究对象,研究建立动静压轴承油膜压力的理论模型和仿真分析模型的方法.首先将雷诺方程和油膜承载力方程转化为无量纲的形式,然后采用数值法求解得到轴承油膜的无量纲压力分布图和不同区域的压力值及分布规律.采用流体动力学软件求解轴承油膜仿真模型,获得轴承油膜压力分布,以及在不同供油压力和主轴转速情况下油膜压力变化规律,对进一步研究动静压轴承的承载能力和动静压轴承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将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采用的理论模型和仿真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动静压轴承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提出了动静压轴承动特性分析的频率法,并对一个重型磨床上的液体动静压混合轴承的静、动特性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中着重考虑了润滑油可压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油膜轴承发生事故及处理积累的经验,探索了一系列预防措施,确保油膜轴承安全运行,可供油膜轴承使用维护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深浅腔动静压轴承油膜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用于某高精度数控车床主轴部件的深浅腔液体动静压轴承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理论建模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深浅腔动静压轴承油膜特性进行分析.分析不同的转速、供油压力、偏心率、油膜厚度和深腔夹角等因素对油膜承载力、进油孔流量和油膜温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油孔流量随主轴转速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主轴偏心率的增加逐渐减小;油膜温度随外部供油压力的增加逐渐减小且趋于平缓;油膜厚度在0.03mm左右时承载力和温升最合适;在深腔夹角为10°时,油膜的动压效果最明显,油膜承载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7.
静压轴承自控系统的动态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精密机床主轴回转精度 ,并进一步为主轴系统动态特性的改善及其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提出了带节流器的静压轴承自控系统动态品质的分析方法。通过对主轴力平衡条件和液体流量连续性方程的分析 ,推导出系统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 ,经 Taylor和 L aplace变换后 ,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其传递函数的描述和动特性计算 ,得出了在外载荷变化情况下系统的过渡过程曲线和对数相频、幅频特性图像 (Bode图 )。利用自控系统稳定性理论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 ,评定了静压轴承自控系统的动态品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Booker法求解动载荷轴颈轴承轴心轨迹中正压力承载区起止角的物理意义与其压力边界条件的实质,论证了用油膜压力展开周期图取代轴心轨迹预示轴承供油孔位置等工作状况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非定常情况下,滑动轴承动压油膜的动态特性对转子支承刚度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油膜动力学特性及底座支承刚度动力学模型的计算方法,并用于传递矩阵法求解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中.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系统的支承刚度下降,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是下降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直接转矩控制的感应电动机调速系统由于电机参数变化引起的低速特性不稳定问题,推导了一种基于感应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定子磁链自适应辨识方法。根据磁链的辨识值计算出电磁转矩;并讨论了感应电动机部分参数变化时引起磁链变化导致的转速动态变化和自适应律调节器中参数的调节规律,最后给出了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结果,证明所提出方案可以较好地解决直接转矩控制的调速系统在低速范围内的静差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林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9):177-178,183
介绍了滑动轴承的动态特性及动态特性参数,针对现有动态特性参数识别方法所存在的不足,重点探讨了滑动轴承油膜动态特性参数试验测定识别方法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有限元法分析轴承油膜力,从而对滑动轴承的刚度和阻尼系数进行识别,求解过程中对雷诺方程的计算只进行一次即可达到预定的精度.通过计算结果与理论值的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一种滑动轴承动力系数实验识别的广义逆矩阵法,滑动轴承动力系数不是可以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它们只能从测得的转子-轴承系统的动态响应函数中采用参数识别方法求得.因此一种有效的参数识别算法在轴承动力系数的测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的广义逆矩阵识别方法具有高效、简单和可靠等优点.文中给出了一个数值实例以证实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可用于大型滑动轴承油膜动特性系数在线识别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高速动平衡机特殊的支撑结构,通过改变运动中转子一滑动轴承的支撑刚度,拾取刚度改变前后系统动不平衡响应的稳态值,来确定油膜动特性系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机床主轴系统采用油膜辅助支承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及计算机模拟计算,确定出油膜辅助支承最优阻尼系数。将CA6140型车床主轴系统的中间滚动支承更换为油膜辅助支承后,其共振频率提高11Hz,轴端共振振幅降低48%,极限切削宽度提高40%。油膜辅助支承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可靠、安装方便等优点,可使主轴系统的动态性能及切削抗振性得到显著提高,对其回转精度及其它性能均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文献[2]中提出的递减自适应增益SISO离散MRAS自适应算法推广到多变量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AMFC算法及MRAS辩识器,证明了在有量测噪声干扰时辩识器的参数估计是渐近无偏的。  相似文献   

17.
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因其结构简单、功率密度高、效率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伺服系统以及其他工业场合中。由于电机控制性能受温度和磁饱和等现象影响,电机参数的在线辨识则显得至关重要。针对由于永磁电机数学模型阶数低造成无法由一个估计器同时辨识转速和电机参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EKF和MRAS辨识的优点,在MRAS无速度传感器系统估计转速的基础上通过EKF观测器估计永磁体磁链的解决方法,并与精确MRAS算法作了比较,对自适应PI参数的选择进行了讨论。Simulink仿真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能满足电机运行速度快且动态要求高的场合需要。  相似文献   

18.
基于MRAS的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数自适应系统(MRAS)的感应电机转子速度估算方法,用电机状态方程构成全阶观测器观测定子电流和转子磁链,利用李雅普诺夫第二法推导出转速估算公式,并在理论上证明了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性.分析了定子电阻和转子电阻的变化对转速估算的影响,并对严重影响速度估算的定子电阻的变化进行了补偿,从而构成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间接磁场定向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低速下具有较好的转矩转速特性以及良好的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MRAS变参数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电动机定子电压方程和电流方程得到电动机转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辨识算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改进的变参数MRAS速度辨识数学模型,并在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中对该速度辨识模型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变参数MRAS速度辨识模型具有满意的辨识精度和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20.
动态身份认证方案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颖、安全的动态身份认证系统主要由电子令牌、安全认证服务器、管理工作站、认证服务接口函数等组成.通过同步、非同步认证算法,生成"动态口令".由于生成的口令间无相关性,无法预测、跟踪、截取、破译,能有效提高身份认证可靠性.简要介绍基于时间、基于事件同步、非同步认证原理,分析了动态认证技术安全性.针对目前证券业中身份认证问题,以事件同步认证为例,详细介绍动态身份认证技术在证券交易中认证流程、以及认证系统与客户系统的集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