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LaCl_3·7H_2O及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为原料合成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镧配合物(LaDC),并将其作为硫化促进剂加入丁腈橡胶(NBR)中,考察了LaDC/NBR混炼胶硫化特性,同时与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进行对比,发现LaDC对NBR有着良好的硫化促进效果,并且其中的稀土起到延长焦烧时间的作用;进一步在不添加活性剂的情况下,将其在不同牌号的丁苯橡胶、丁腈橡胶中的促进效果进行比较,发现LaDC对极性橡胶NBR仍然可发挥良好的硫化促进作用,这可能与NBR具有极性官能团有关。进一步将其应用于炭黑N330填充的丁腈橡胶(NBR)中,对比了添加LaDC和同时添加促进剂DM与抗氧剂BHT硫化胶的综合物理机械性能,结果发现, LaDC在NBR中可表现出硫化速率快、扭矩高的特点,物理机械性能和老化性能与后者基本相当。LaDC在NBR基体中可发挥一剂多能的效果,有望成为一种新型多功能橡胶助剂。  相似文献   

2.
李龙飞  摆音娜  雷鸣  刘力 《化学进展》2015,27(10):1500-1508
作为橡胶加工成形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橡胶硫化直接影响橡胶制品的性能。与单用硫黄相比,少量的促进剂与硫磺配合可以极大地提高硫化速率,改善硫化胶的性能。但目前橡胶硫化促进剂普遍具有潜在的人类健康和环境风险问题,同时硫化促进效能较低、功能单一。因此,开发无毒、无或少氧化锌、高效、多功能的新型硫化促进剂对橡胶工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橡胶硫化促进剂的发展历程,然后综述了近年来新型橡胶硫化促进剂的研究进展(包括离子液体促进剂、新型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促进剂、稀土促进剂、以及含新型副促进剂的硫化并用体系等),并对橡胶硫化促进机理、新型橡胶硫化促进剂的设计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通过溶胀硫化胶的溶剂冰点下降法研究了3种不同促进剂体系天然橡胶硫化胶交联网络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交联密度研究表明,加入TU或STU硫化胶的交联密度与单独使用CZ促进剂硫化胶的基本一致.溶胀硫化胶溶剂冰点DSC研究结果发现,添加了STU硫化胶的溶剂冰点下降幅度最小,而溶剂冰点下降峰的半峰宽(FWHM)值最大,表明了STU的加入有利于在硫化胶中形成了一个网格尺寸较大和更加不均匀交联键分布的结构.同时,XRD结果表明所有硫化胶的应变诱导结晶总结晶指数相同,即可以忽略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了STU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达到了最大值,这主要是因为在外力作用下,较大网格尺寸和交联键稀疏区域有利于应力松弛,分散了应力集中,使得橡胶分子链和交联键稠密区的结晶束得到有效取向和松弛,提高了STU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  相似文献   

4.
通过谷氨酸、二硫化碳和氯化镧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硫化促进剂——谷氨酸二硫代氨基甲酸镧(La-GDTC),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共振13C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手段证实了La-GDTC中的二硫代氨基甲酸根和羧酸根与镧离子形成了配位络合结构。通过研究SBR/La-GDTC混炼胶的硫化性能,结果显示随着La-GDTC加入量的增多,SBR/La-GDTC混炼胶的正硫化时间(tc90)从17.23 min减少至12.47 min,证实了La-GDTC的加入能够很好地促进橡胶的硫化,这与SBR/La-GDTC混炼胶的活化能计算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4,4'-联吡啶与二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镉配合物[Cd(DBTC)2]2(1)反应得到加合物[Cd(DBTC)2(4,4'-bipy)](2)(DBTC=N,N-二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通过晶体结构分析及红外光谱等研究其结构与性质.结果表明:引入小分子配体会破坏[Cd(DBTC)2]2(1)的二聚结构,加入吡啶则得到单核的吡啶加合物[Cd(DBTC)2py](3),而引入4,4'-联吡啶后其结构变为新型的一维链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2,这种结构在二硫代氨基甲酸金属配合物中少见报道.也比较了不同配体如吡啶及4,4'-联吡啶对Cd(Ⅱ)及Zn(Ⅱ)配合物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N,N-二甲酰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根金属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次报道了一系列N,N-二甲酰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根为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对它们进行了化学分析、光谱表征和磁性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配合物中,配体二硫代氨基甲酸根一般为较弱的双齿配位。  相似文献   

7.
利用甲胺和二甲胺盐酸盐,二硫化碳和二倍当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生成的取代氨基二硫甲酸钠,直接与鹵代物作用合成几种取代氨基二硫甲酸酯. 用次乙基-双-(氨基二硫甲酸钠)分别与氯代物反应合成了几种次乙基-双-(氨基二硫甲酸酯).  相似文献   

8.
自从1982年Otsu[1]等提出引发转移终止剂(Iniferter)以来,这类化合物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使用引发转移终止剂的聚合反应是实现“活性”聚合的一个重要方法.引发转移终止剂又分为热引发转移终止剂和光引发转移终止剂两种.热引发转移终止剂除了三苯甲基偶氮苯外[2],均是六取代乙烷类化合物[3~7];而光引发转移终止剂则一般是一些含二硫代氨基甲酰氧基基团的化合物,如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苄酯(BDC)、双(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对苯二甲酯(XDC)、N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苄酯(BEDC)、双(N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  相似文献   

9.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二羟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铋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合成一种含有二硫代羧基,羧基和镧离子的新型稀土促进剂——谷氨酸二硫代氨基甲酸镧(简称La-GDTC),并利用平衡溶胀法研究了La-GDTC对丁苯橡胶(SBR)/SiO2复合材料界面作用的影响.交联密度测试表明,SiO2的加入能够有效提高SBR/La-GDTC/SiO2复合材料的交联密度;而SBR/La-GDTC/S...  相似文献   

11.
IVB族金属环戊二烯基化合物和N-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类化合物均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前者还可广泛地用于有机合成和催化反应等;后者在工业中被用作橡胶硫化促进剂和高压抗摩润滑剂,而且还是良好的双齿配体,可与许多过渡金属生成配位数较高的化合  相似文献   

12.
前言金属β-二酮螯合物为无机气相色谱发展开辟了途径。七十年代主要研究氟取代的乙酰丙酮金属螯合物在填充柱上的色谱性质,报导较多、应用甚广的是铍、铝和铬的测定。近年来人们对毛细管色谱的研究,特别是惰性、高效、稳定性能良好的毛细管柱的研制成功,使无机色谱向着多元素、多组分、同时测定的方面发展。在氟取代和烷基取代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金属螯合物的毛细管色谱方面取得了新的研究结果,Hartmetz用毛细管柱将二(三氟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用于测定海水中ppb级的锌、铜、镍。毛细管色谱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对苯二胺为原料合成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过渡金属[Ni(Ⅱ),Pd(Ⅱ),Pr(Ⅱ)]配合物及其它相应脱质子产物卡宾二硫代胺基甲酸盐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UV测试表征.对该系列配合物用四波混频方法,研究了它们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表明,平面型二硫代甲酸盐配合物有较强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并且它们脱去质子形成的配合物共轭体系更大,其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姬璇  汪佳裕  王安邦  王维坤  姚明  黄雅钦 《电化学》2022,28(12):2219010
硫化聚丙烯腈因其不溶解机制和有效缓解锂硫电池中多硫化物“穿梭效应”,被认为是具有吸引力的锂硫电池正极候选材料。硫化聚丙烯腈的导电聚合物骨架具有优异的电子导电性,同时共轭主链能有效解决充放电过程中硫正极体积变化引起的正极结构坍塌问题。因硫化聚丙烯腈的固-固反应机理,有效克服了传统硫正极在醚类电解液中多硫化物溶解及穿梭效应的问题,具有高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等优势。有许多研究工作致力于通过硫化促进剂来提高硫化聚丙烯腈的硫含量,进而提高材料的能量密度。其中,硫化聚丙烯腈主链的环化度与循环稳定性的关系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在该研究工作中,通过在硫化过程中引入无水硫酸铜和正乙基正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ZDB)合成了SPAN-C-V复合材料。无水硫酸铜和ZDB的共同引入降低了聚丙烯腈环化反应的起始温度,同时提高了产物SPAN-C-V内碳碳双键的含量,在提高了材料硫含量的同时提高了其环化度。以SPAN-C-V为正极活性物质所组装的锂硫电池展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在0.2 C (1 C = 600 mAh·kg-1)下循环100次后的可逆容量为601 mAh·kg-1,容量保持率为93%。该工作对于硫化聚丙烯腈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RCp)_2MCl_2,(RCp)TiCl_3分别与N-(4-苯基-2-噻唑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钾和3-苯基-5-(2-呋哺基)-吡唑啉-1-二硫代甲酸钠进行反应,合成了三十二个未见报道的(RCp)M(S_2CNHR′)_nCl_(3-n),(RCp)_2M-(S_2CNHR′)_nCl_(2-n),[R=H,Me;M=Ti,Zr;R′=4-苯基噻唑基(PTDTC),n=1,2,3]以及(RCp)M(S_2CR~2)_nCl_(3-n),(RCp)_2M(S_2CR~2)_nCl_(2-n)[R=H,Me;M=Ti,Zr,R~2=3-苯基-15-(呋喃-2)吡唑啉基(PFPDTC),n=1,2,3]型配合物。所有配合物经元素分析、UV、IR和'H NMR谱证实,二硫代氨基甲酸是以双齿配体键合的。  相似文献   

16.
周耀坤  艾海马 《有机化学》1995,15(2):170-179
(RCp)~2MCl~2, (RCp)TiCl~3分别与N-(4-苯基-2-噻唑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钾和3-苯基-5-(2-呋喃基)-吡唑啉-1-二硫代甲酸钠进行反应, 合成了三十二个未见报道的(RCp)M(S~2CNHR')~nCl~3~-~n,(RCp)~2M-(S~2CNHR')~nCl~2~-~n [R=H, Me; M=Ti, Zr; R'=4-苯基噻唑基(PTDTC), n=1,2,3] 以及(RCp)M(S~2CR^2)~nCl~3~-~n,(RCp)~2M(S~2CR^2)~nCl~2~n[R=H,Me;M=Ti,Zr,R^2=3-苯基-金-(呋喃-2)吡唑啉基(PFPDTC), n=1,2,3]型配合物。所有配合物经元素分析、UV、IR和^1H NMR谱证实, 二硫代氨基甲酸是以双齿配体键合的。  相似文献   

17.
以二正辛胺 ,二硫化碳 ,RECl3(RE =La~Tb ,除Pm外 )为原料合成了八种二正辛基二硫代氨基甲酸轻稀土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 ,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 ,发现在其分子结构中 ,稀土离子是与配体的两个硫原子成键。用差热热重分析了它们的热化学性质 ,以四球机评价了其中两种配合物 (La、Nd)添加于液体石蜡中的极压抗磨损性能 ,发现此类配合物具有优越的极压性能和优良的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的肼基硫代酸苄酯希夫碱钌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肼基硫代酸苄酯希夫碱配体--4-[(N,N-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缩肼基硫代甲酸苄酯(L)及其钉(Ru)联吡啶(bpy)配合物[Ru(bpy)2L]PF6(2),其结构经IR,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研究了2的电子吸收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19.
利用二甲基硫代氨基甲酸酯对次氯酸(HOCl)的特异性和吡啶盐的水溶性,以4-羟基异苯并呋喃-1,3-二酮作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检测HOCl的全水溶性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荧光探针.由于二甲氨基硫代甲酸酯对羟基的保护,探针分子内的ESIPT作用被阻碍,自身无荧光;当加入HOCl时,HOCl氧化二甲氨基硫代甲...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高反式-1,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TBIR)的生胶性能及其在轿车轮胎带束层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随丁二烯单体单元含量增加,TBIR生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熔融焓、生胶强度和硬度逐渐降低。硫化胶性能测试表明,TBIR硫化胶的定伸应力、回弹性能以及耐老化性能优于NR硫化胶,TBIR-40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明显高于NR硫化胶。采用10~30份TBIR取代NR应用于轿车轮胎带束层配方,并用硫化胶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和钢丝帘线抽出力处于较高水平,定伸应力、硬度、回弹性能和耐老化性能较对比胶提高,含TBIR的轮胎带束层胶料具有更加优异的综合性能。DMA结果表明,NR与TBIR相容性较好,NR/TBIR并用硫化胶具有更低的内耗。TEM结果表明,NR/TBIR并用胶具有较好的填料分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