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二苯甲酮的绿色合成路线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流变相法合成了苯甲酸钙,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谱定了它的组成和晶体结构,用DTA和TG研究在它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并用红外光谱表征了热分解产物,苯甲酸钙在氮气中分两步分解,首先分解生成碳酸钙和二苯甲酮等,碳酸钙进一步分解生成氧化钙,由此确定了二苯甲酮的绿色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2.
苯甲酸氧锆的流变相法合成及热分解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流变相法合成了苯甲酸氧锆.通过红外光谱、差热分析(DTA)和热重(TG)分析确定其组成,同时研究了其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并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图谱表征热分解产物.研究结果表明,苯甲酸氧锆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失去两个结晶水成为无水盐;第二步无水盐继续分解生成二氧化锆和有机化合物.生成的有机化合物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成分有苯甲酸酐、二苯甲酮等.  相似文献   

3.
乙酸钴热分解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DTA和TG测定了乙酸钴[Co(Ac)2.xH2O]在空气和氮气中的DTA和TG曲线,运用微量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对乙酸钴热重分解产物进行了表征,DTA、TG和XRD结果表明,乙酸钴有4个结晶水,在空气中,首先失去结晶水,然后分解生成Co3O4,而在氮气中,除失水外,乙酸钴分3步分解,第1步分解失去两个甲基,生成草酸钴;第2步草酸钴进一步分解生成Co3O4,最后生成CoO,研究乙酸钴的热分解机理将为制得高质量的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碱式碳酸铜在空气中的热分解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羞热分析(DTA)和热重分析(TG)测定了碱式碳酸铜Cu3(OH)2CO3在空气中的热分解曲线,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技术对碱式碳酸铜热重分解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碱式碳酸铜在空气中分解生成粒径约为10nm的CuO,用Friedman法和Flynn-wall-Ozawa(FWO)法求取了Cu2(OH)2CO3热分解的活化能为175.53kJ/mol,并用多元线性回归给出了分解过程的可能机理函数。  相似文献   

5.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水杨酸锌,测定了其TG和DTA曲线.用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气相色谱和质谱法表征了各步热分解产物,研究了其热分解反应机理.整个热分解过程分两步进行:(HOC6H4CO2)2Zn→(OC6H4CO2)Zn→ZnO.第二步热分解的气相产物有苯酚、二苯并呋喃和氧杂蒽酮等.  相似文献   

6.
流变相法制备超细氧化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种超细氧化锌的制备方法.首先用流变相法合成先驱物,用差热分析(DTA)和热重(TG)方法研究了先驱物在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然后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表征了热分解固体产物;最后使用扫描电镜测定了固体产物的表面形貌和颗粒尺寸.该方法制备的氧化锌粒度分布在37~85nm范围内,平均粒径为52nm.  相似文献   

7.
用热分析的方法(TG,DTA)对十水草酸镧的热分解机理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中间产物的红外光谱,从而提出了十水草酸镧热分解的5个步骤:10水物→9水物→2水物→无水物→一碳酸二氧盐→氧化物.  相似文献   

8.
用硫酸亚铁与尿禁反应合成了尿素铁(Ⅱ)晶体络合物.易溶于水.在空气中稳定,吸湿性小.红外光谱提示.二价铁与尿禁中的氮原子发生了络合.使金属更易被植物吸收.使氮缓释.因而合成的络合物不仅是优良的配合型微量元素肥料,而且也是常效氮肥.  相似文献   

9.
用 Onsager 模型和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邻二甲苯分子的几何构型进行了全优化,计算了最优构型的红外光谱.将计算所得的邻二甲苯的红外频率与其Sadtler标准红外光谱进行了比较,确定了邻二甲苯的分子结构,并对红外光谱进行了归属.同时,对 Onsager 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进而得出了 Onsager 模型适于研究纯液态的邻二甲苯分子结构和红外光谱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工作测定了-水合邻苯二甲酸钙的热重曲线,对CaPHT在460-550℃温度范围内的热分解的气相凝聚物进行了色质联用分析、红外光谱等研究,对热分解固相残留物作了XRD分析,研究了其热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11.
用无模式等转化率法和多元非线性回归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了Ca(H4C6OHCOO)2.2H2O在空气中热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其第2步分解为两步连串反应,反应模型为CnB→Fn;第3步分解也为两步连串反应,反应模型为D4→Fn;第4步分解反应为简单一步反应,反应模型为Bna,即指数为a的自催化n级反应.并分别得到了第2至第4步分解反应的动力学三因子.  相似文献   

12.
报导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双核钴(Ⅱ)卟啉与有机碱反应的平衡常数及组成比,并研究了双核钴卟啉与CO的轴向配位作用,结果表明,双核钴卟啉与CO的结合是可逆的.用红外差谱法测得CO的伸缩振动频率是1959cm-1.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程序升温一气相色谱法研究以MgO,SiO_2及γ-Al_2O_3作载休的负载型稀土醋酸盐及其相应纯盐在氢气中的热分解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稀土醋酸盐在H_2中的热分解反应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释放出丙酮;2.释放出丙酮,二氧化碳,并形成Ln_2O_3及Ln_2O_3·CO_2;3.生成CO。 在载体作用下,稀土醋酸盐的分解温度降低,其中性载体SiO_2的影响较小,MgO载体使稀土醋酸盐分解温度明显降低。从Y,La到Pr随着稀土离子离子势增加载体的作用反而减小,但从Pr到Nd、Sm、Er随着稀土离子势的增加载体的作用又增强,所有三种载体对醋酸谱的影响均小。  相似文献   

14.
水合草酸锌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的主曲线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重法研究了水合草酸锌热分解反应过程,并通过多升温速率法和主曲线法相结合求算得到了水合草酸锌热分解反应两个过程的动力学三因子。研究发现,水合草酸锌热分解生成氧化锌分两步进行.其中,水合草酸锌脱水反应遵循相界面控制动力学模型,草酸锌热分解生成氧化锌反应可以用一个调和的随机成核与核增长模型来描述.实验结果表明,该求算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的方法能够准确、方便、全面、唯一地确定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三因子。  相似文献   

15.
络合滴定法测定有机砷化合物中的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氧瓶或消化分解LaCl_3-EDTA和YCl_3-EDTA法测定有机砷化合物中砷的新方法。LACl_3-EDTA法适用于氧瓶分解,样品含硫有干扰;YCl_3-EDTA法不受SO_4~(2-)干扰,因而还适用于以硫酸为主要消化剂的消化分解和测定。测定误差<±0.30%。  相似文献   

16.
以3,5-二硝基-4-氯三氟甲苯为原料,通过与水合肼、盐酸氨基脲、乙醇胺、盐酸羟胺的脱氯胺化反应,合成了6个含氟化合物,产率最高达94.4%,并通过红外(IR)光谱、核磁共振(NMR)、质谱(MS)和元素分析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底物中氯原子的活泼性越高越有利于脱氯胺化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17.
鉴于噻唑丙烯腈和吡啶两类化合物的优点,本文以丙二腈、2,6-二氟苯乙酮、2-氯吡啶酸为起始原料,经五步反应,设计合成了3个新的3-(2氯吡啶-3-基)-2EE4(2,6-二氟苯基)噻唑-2-基]3取代丙烯腈类化合物;并利用^1HNMR、IR、MS,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在测试浓度下均具有一定杀菌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