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传统的民族服饰具有聚合与认同的社会功能,一个民族有自己的民族意识,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也同样存在各自的群体认同意识,服饰成为这种认同意识的物化表现。乳源"东边瑶"与"西边瑶"的传统民族服饰作为造型的艺术,有很多独有的特色,不仅以其完美的功能满足人们的生活之需,更成为一种族群的符号。  相似文献   

2.
李文宣 《武夷科学》2007,23(1):98-101
本研究对乳源木莲扦插育苗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两种试验设计,结果表明,乳源木莲扦插育苗,宜用当年生粗壮穗条,穗长15cm,经沙藏后进行相关技术处理。说明影响乳源木莲扦插苗木成活率最主要因子是穗条年龄,其次是剂液浓度、浸液时间等三个因子。即乳源木莲扦插采用当年生穗条,粗度1cm以上,剂液浓度35ppm、浸液时间4h是提高苗木成活率最优的水平组合。  相似文献   

3.
以年龄为自变量,以混交林杉木和乳源木莲胸径和树高为因变量,运用改进Schumacher方程,分别对杉木和乳源木莲生长量建立方程。结果表明模拟效果比Schumacher方程和广义Schumacher方程拟合效果更好。杉木的胸径环境容量和树高环境容量均大于乳源木莲的胸径环境容量和树高环境容量,杉木单株生物量是乳源木莲单株生物量的近2倍,而且杉木根生物量的比重大大大于乳源木莲根生物量的比重。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编的救难分享,损献,助人和安慰等五个方面的两难事故,艰瑶壮,汉个民族的二、四、六年级共545名儿童进行测试,对利他选择和理由反应的结果进行分析,取得了瑶壮、汉小学儿童利地观念2中的利他选择认识水平的差异特点。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桂东北瑶汉两族随着经济联系的密切,瑶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以多种方式接触和交流,强化了两族间的文化认同,密切了两族关系,有力地推动了瑶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瑶族的进步。文化交流使瑶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的联系得以加强,使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编的救难、分享、捐献、助人和安慰等五个方面的两难故事,对瑶、壮、汉三个民族的二、四、六年级共545名儿童进行测试,对利他选择和理由反应的结果进行分析,取得了瑶、壮、汉小学儿童利他观念中的利他选择和认识水平的差异特点.  相似文献   

7.
乳源木莲幼林中恶性杂草的化学防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劲松 《武夷科学》2008,24(1):131-134
森泰能有效地灭除乳源木莲幼林地的多年生恶性杂草五节芒、黄茅草、苦竹、刚竹、芒萁骨等;以革甘膦为主剂,Goal、Oust为辅剂的草甘膦混剂也能灭除五节芒等杂草,防除效果分别达到95%和92%以上。化学除草比人工除草减少用工56.1%-61%,同时为幼树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地考察,总结了“幸福梅林”的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家乐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乳源过山瑶传统服装上的刺绣纹饰,既是识别其族群的标记,也是解读瑶族文化的密码。其在结构与纹样方面均表现出了丰富、鲜明的视觉特征,并始终围绕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以及巫术思想派生出种种有意味的刺绣图纹,这主要源于瑶族居山游耕的生活体验和对自然生活的独特感悟。  相似文献   

10.
温汉辉  石迪秋 《科技资讯》2007,(20):236-236
本文叙述了大桥镇地下水资源调查的范围、内容,总结了解决岩溶山区饮水难的途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改水工作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对乳城镇采集的土壤样品数据进行土壤有效磷的空间变异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壤有效磷在空间分布上西部含量高于东部。土壤有效磷含量20~40mg/kg分布面积最广,约占总面积的69%。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施用磷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美国瑶族社会文化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80年代,部分南亚瑶族从老挝、泰国移居美国后,在和西方文化的接触过程中,其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根据笔者赴美调查所得,美国瑶族已基本从一个刀耕火种的山地民族演变为从事现代化生产的都市民族。究其原因,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改变是美国瑶族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而美国政府的支持与指导是其变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乳源是粤北韶关市下属的一个县,全县通行客家话,其客家话特点明显。  相似文献   

14.
瑶族既古老又神秘,古老在于它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朴民族,神秘在于它形成了充满深刻内涵、丰富多彩的瑶寨"边疆文化"。这一切都存在于它内容丰富、旋律优美,颇具独特民族传统艺术特色的瑶歌之中。研究湖南江华瑶歌文化可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可以不断地丰富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着重以史籍文献中关于瑶族迁徙及分布记载为依据 ,探讨粤西江流域瑶族外迁之成因 ,以为有三大成因 :一是封建官兵的残酷剿杀 ,导致瑶族人口大量流失 ;二是封建官府的“移民实边” ,侵占了瑶民的土地家园 ;三是封建王朝的剿抚兼施 ,导致瑶民逐步向化  相似文献   

16.
姚燧的散文创作从一开始就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在他的文章中,无论写景、叙事,还是人物品评,最基本的特质就是理性化。姚燧散文的理性特质,对元代的散文创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姚隧因之被称为"一代之宗工";元代散文大家多承继此风,主张"文以明道",并最终形成元文"偏于经世致用,而乏抒发情性;偏于纪事明道,而乏绘句章"的普遍特点。  相似文献   

17.
对越、老、泰、缅各国的人口分布、支系与称谓、来源和迁徙作了详细的讨论 ,迁徙海外的瑶族主要集中在这四个国家 ,且只有盘瑶和蓝靛瑶等 2个支系 ,他们都来源于中国。  相似文献   

18.
大瑶山瑶族石牌制度形成于明代,有明显的形成、发展、衰落、废止的发展过程。石牌制有自己的组织结构,基层的是小石牌、中石牌,高层的是大石牌。最大的石牌是“三十六瑶七十二村大石牌”,管辖面几乎覆盖整个大瑶山,其法律条文具有大瑶山“宪法”的性质。上下大小石牌之间有一定的约束关系和责、权、利关系,它们组成了倒“金字塔”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9.
在瑶族社会文化的深层结构里,有一种"汉化"的心理倾向,他们已经把汉文化的许多因素如汉字、汉地道教等等,吸收进自己的文化体系之中,直到把它们作为一个瑶族的文化客体再度出现.千百年来,瑶族的"汉化"心理,一直影响着瑶族的教育.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广南县那洪村这个蓝靛瑶村社的定点调查,考察瑶族的"汉化"心理与教育的互动关系,考察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