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缙云山森林土壤中分离获得几株真菌(J201,J302,J403,J504),以黑木耳为对照,经愈创木酚显色反应表 明:菌株J201的显色圈直径为4.67cm,显著大于黑木耳(p=0.05),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木质素降解能力.木质素 降解酶系活力测定表明:菌株J201酶活性均大于黑木耳,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活性分别是黑木耳的 1.29,1.41和3.51倍,差异显著(p=0.05).对菌株J201产酶条件进一步优化表明,在30℃、pH7、碳氮比比值为 20时,菌株J201产酶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重点研究秀珍菇废渣中的木质素降解酶系。【方法】对秀珍菇废渣中可能存在的3种木质素降解酶: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 peroxidase,MnP)、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 peroxidase,LiP)及漆酶(Laccase,Lac)进行活力测定,并对漆酶的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进行考察。【结果】在秀珍菇废渣中未检测到锰过氧化物酶活力,检测到漆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力。漆酶的最适pH值为6.2,最适温度为30℃。【结论】较一般食用菌不同,秀珍菇废渣中同时具有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漆酶活力,并且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力还较高。  相似文献   

3.
白腐菌F8的分离及降解木质素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松林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白腐菌F8,经Bavendamn氏显色反应证实其能产生漆酶.在液体培养条件下,该菌株能产生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其降解木质素的最佳条件为100 r/min、33℃、pH5.5、接种量5%,在此条件下,木质素降解率达71.98%.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漆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三种酶的染料脱色机理。  相似文献   

5.
筛选木质素降解菌株并从中挑出产漆酶(Lac)和锰过氧化物酶(MnP)能力较强的4株菌株,复合培养得到4种复合菌ABC,ACD,ABD和BCD.复合培养后Lac和MnP产酶高峰较单一培养均有所提前,ABC,ACD的Lac和MnP酶活力活在60~72 h达到最大.BCD的Lac和MnP酶活力均高于其他3种,而且其MnP有两个产酶高峰.芦苇浆经4种复合菌处理后,卡伯值均有所下降,经BCD处理后卡伯值降幅最大,达到(5.3±0.12).  相似文献   

6.
天然浸出液对自分离白腐真菌产木质素降解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木质素降解酶产量,使其应用于环境工程领域,在T ien&K irk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玉米芯、柏树、桃树、玉兰和连翘等浸出液,在空气环境中,对白腐真菌F 2进行自由悬浮振荡培养。白腐真菌F 2能够大量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 iP)和锰过氧化物酶(M nP)。添加天然浸出液后,L iP最高酶活为122.6 u/L,M nP最高酶活为135.4 u/L。在基础T ien&K irk培养基中培养则未检测出这两种酶的活性。在不同地区采集到的天然浸出液对两种酶的影响也不一样。结果表明,保持白腐真菌生长条件与天然生长条件相似,加入天然浸出液,可以促进产酶。  相似文献   

7.
灵芝固态发酵产漆酶及对秸秆木质素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木质素的生物降解新途径,采用平板显色法从三株白腐真菌中筛选出一株灵芝属漆酶高产菌,以农作物秸秆等为培养基进行固态发酵,该菌主要产漆酶和少量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在优化条件下,该菌发酵18d,漆酶活力最高达2056U/g干曲.该菌以玉米秸秆、油菜秸秆及稻草作为唯一营养源固态发酵30d,对玉米秸秆的木质素降解率最大,达到23.7%,油菜秸秆也达到了16.2%.  相似文献   

8.
随着培养条件的改变,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中很多基因的转录会发生明显的改变.本研究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了外源O2、H2O2、藜芦醇(veratryl alcohol,VA)对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编码基因lipA、lipD、锰过氧化物酶编码基因mnp3、芳醇氧化酶编码基因aao3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 在充氧条件下,lipA在整个培养时期都有转录产物,其中4~6 d 的转录水平显著升高;lipD到5 d 时转录水平显著提高,但6 d时转录有所下降,而mnp3和aao3对O2转录应答较弱.H2O2和VA分别都会加强lipA在6 d时的转录,而lipD、mnp3和aao对这两种氧化因子的应答不明显.这些结果暗示上述基因在转录水平上可能存在多种调控机制,而且P.chrysosporium体内和体外的氧化调控及其应答机制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以酶活力为评价指标,在10℃对黄孢原毛平革菌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部分酶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该菌在10℃下产LiP、MnP和Lac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牛肉膏,最佳培养时间是72~108 h.LiP、MnP和Lac的最适反应pH范围均为4.4~4.8,最适底物浓度是0.8~1.2 mmol/L;金属离子Cu2+,Ca2+对LiP、MnP和Lac有激活作用.Fe2+对三种酶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Na+则完全抑制LiP的活性,Zn2+、Mg2+对三种酶活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彩绒革盖菌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的漆酶、多酚氧化酶、愈创木酚氧化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的部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酶类的产酶曲线,酶作用的最适pH值、最适作用温度,金属离子对酶活的影响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金针菇FD_(12)菌丝的营养生理特性。结果表明:金针菇FD_(12)菌丝生长的适宜碳源、氮源分别是可溶性淀粉和蛋白胨,适宜无机盐是KH_2PO_4和MgSO_4;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0,培养料最适含水量为65%。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不同营养成分及培养条件对金针菇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及为金针菇液体发酵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分别测定不同培养基组合及培养条件下的金针菇菌丝体生物量.研究结果表明,金针菇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40g/L黄豆粉、20g/L可溶性淀粉、2g/L KH2PO4和1g/L MgSO4·7H2O.最优培养条件是:起始pH值6.0、接种量200mL/L、装液量400mL/L、摇床转速160r/min、培养温度25℃和恒温培养8d.  相似文献   

13.
金针菇多糖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实验,探讨了浸提次数、时间、温度及pH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料液比为1:20,温度为90℃,pH值为8,浸提时间为90min时提取效果最佳,多糖得率为0.833%。采用上述条件,在超声仪中进行超声波提取,20min时可达到最佳效果,多糖提取率为1.250%。  相似文献   

14.
针对试验站所辖示范县中传统种菇区对黄金针菇新品种的苛刻要求,以及缺乏高纯菌种对品种优良性状传递独特作用的认识,开展了黄金针菇优良菌株筛选及其高纯菌种制作技术相结合的试验示范.在菌株筛选过程中,综合评价子实体菌柄褐变程度、菌柄粗细、菌盖大小及生物学效率等生产性状,将评价指标数值化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经初筛和中试两次筛选验证,选育出了商品性状优良、生物学效率达128%的优良菌株F2927.在F2927示范过程中,采用了棉籽壳装输液瓶机和高压灭菌制作高纯菌种技术,有力保障了菌株优良生产性状的传递,使示范户每栽培5000 kg栽培料,收到了菌种制作用工支出节省360元、菌种纯度达98%、增产幅度达8%~10%、增收2 500~3 000元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碘元素对金针菇液体发酵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针菇的富集碘的液体深层发酵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针菇XN具有很强的富碘能力,添国mg/L范围的碘,在24℃,r/min条件下培养96h,金针菇XN富集碘的范围为0.36-12.8mg/g;磺对金针菇XN的菌丝体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人工栽培的3个平菇品种和6个金针菇品种的全氮、蛋白质、赖氨酸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发现平菇的全氮含量、蛋白质以及赖氨酸含量均高于金针菇;3个平菇品种中27的全氮含量极显著高于5526和109两个品种,6个金针菇品种中金19的全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另外5个品种;蛋白质和赖氨酸的含量,平菇中27最高,金针菇中金19最高,这两个品种是较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5株构菌(绒火菇[Flammulina velutipes])在木屑麦麸基物上生长过程中,基物中有机质及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和几种胞外多糖分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构菌能够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在栽培条件下构菌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能力很弱,木质素几乎不被降解利用。故利用锯末—麦麸培养基栽培构菌时,麦麸是构菌的主要营养源(碳源和氮源)。另外不同菌株分解基物中有机质的能力也不同。 构菌的木聚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均较高,该三种酶活性存在于构菌整个生长周期。  相似文献   

18.
金针菇液体深层发酵多糖的提取与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针菇液体深层发酵醪中,母液和菌丝体内分别含有胞外多糖、胞内多糖,在母液中加入一定体积95 % 乙醇,得到胞外粗多糖;菌丝体烘干后,粉碎过筛,水浴提取胞内粗多糖。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粗多糖中纯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菇菌丝体静置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碳源为2%,氮源含量为0.1%,采用液本静置培养方法,研究了金针菇Fq-19菌株对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和生长因子的利用。试验表明,金针菇Fq-19菌丝营养对有机氮的利用比对无机氮强,有机氮中,其对复合氮素如酵母粉、蛋白胨、黄豆粉的比单一氮素如尿素、谷胺酰胺强,在无机氮中,其对铵态氮的利用较强硝态氨基本上不被利用。金针菇Fq-19菌株对碳素营养的利用较很广泛,在多糖中,对玉米粉的利用最好。其次是可溶性淀粉,对纤维素的利用较差;单糖 的葡萄糖,双糖中的红糖、白糖、蔗糖、麦芽糖是理想的碳源,在缺碳素营养、氮素营养的培养基上菌丝不生长。添加生长因子可促进菌丝的生长,以葡萄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金针菇Fq-19菌株适宜C/N为17-24:1,最适宜C/N为20:1。当C/N比为20:1时,菌丝生长旺盛,对营养利用较为合理。除碳、氮源外,维生素B1,K,P,M是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必须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