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问题提出 现行人教大纲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二册(下B)的第159页,有一篇"阅读材料":"抽签有先后,对各人公平吗?"课前,我安排学生进行了课外自学阅读.然而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有些学生读后感到一头雾水,大眼瞪小眼,一脸的不理解.为此,笔者组织一堂该"阅读材料"课的教学,课后学生反响较好,下面将该教学设计做一个简单呈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第1课 等式和它的性质一、兴趣变式(方程趣话)“数学老师风趣地讲:‘请同学在心中想定一个数,把它减去1,再除以2,把结果告诉我,我能立刻猜出你想定的数’.小张举手发言:‘我算出的结果是5’,老师立刻回答:‘你想定的数是11,对吗?’小张睁大惊奇的眼睛:‘对,可你是怎么猜的呢?’全班都沉浸在热烈的议论中…”.原来老师是通过快速解出等式———方程x-12=5,得到x=11的.你想学会这种方法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研究有关问题.二、教学目标 你知道什么叫等式,等式都有哪些性质吗?三、读书指导 读书自…  相似文献   

3.
例现有3张入场券,然而10个同学都想去看,协商之后决定抽签碰运气.(1)抽签前顺序安排与中签的概率有没有关系?(2)开始抽签后,各人中签的概率是否相同?解(1)显然,第二人中签的概率与第一个抽签人的抽签结果有关.但是在抽签之前安排抽签顺序时,第二个人中签的概率必然要综合考虑第一个中签或不中签两种情况,这就是全概率.P(A2)=P(A1)P(A2 A1) P(A1)P(A2 A1)=310·29 710·39=2790=310,结果P(A2)=P(A1).同样地分析,可知P(A10)=P(A9)=…=P(A1).(2)开始抽签之后,后抽的人中签的概率与前面人中签与否的结果有关,这是条件概率.设Ai={第i个…  相似文献   

4.
1994年总目次     
1994年总目次数学教育中学数学教育改革与大学数学教育改革密切相关──一些建议………叶其孝1(封二)我们的数学教育是为了所有学生吗?──对当前中学数学教育的一些思考.戴祖望1(5)数学教育中的问题解决及其教学途径.李友国1(9)再谈面向新世纪的数学课...  相似文献   

5.
在组合题目中常出现这类题目:100件产品中有97件合格品,3件次品,从中任意抽出5件进行检查,至少有2件是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种?(高中《代数》下册(必修)第261页第10(3)题).这类题目是排列组合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在高考中也屡见不鲜.本文拟就...  相似文献   

6.
抽签     
学院运动会进行的最后一个项目是人人瞩目的团体接力赛.跑道抽签正在进行着.负责抽签的王老师将七张分别写着1至7的纸条放在手中,等七个领队都抽完后,他才正式拿出跑道竹签来,让各领队按照自己抽得的号码顺序依次抽签,并解释说只有这样做最公平,否则谁都愿意先抽,而不愿最后一个抽.站在一旁的小李平时总喜欢动脑子,思考片刻后,他找到王老师,谈了自己对抽签问题的看法.他是这样分析的: 假设七个人依次随机地挑选七个跑道,由体育理论,七个跑道中第三、第四是好跑道,用Ai表示第i个人抽到好跑道,i=1,2,…7.则第一个人抽到好跑道的概率为: P(A1…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对一个实际上不存在的等比数列作各种运算,你认为可能吗?今年正在使用的一本中师数学教材中有这样的问题:一等比数列,首项为358,末项为18,各项和为5,求这个等比数列的公比.解由Sn=a1-an·q1-q,可求得q=1139.假如还想进一步求出n...  相似文献   

8.
高中数学教材(人教A版)选修2—3第60页有这样一道习题: 题目 甲、乙选手比赛,假设每局比赛甲胜的概率为0.6,乙胜的概率为0.4,那么采用3局2胜制还是采用5局3胜制对甲更有利?你对局制长短的设置有何认识?  相似文献   

9.
浅谈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愈来愈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听、读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和文字叙述语言;由于近几年高考主观题增加了应用题,这就要侧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同时提高阅读能力是增强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阅读能力主要指:1.准确理解原文;2.较快的阅读速度;3.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数学教学时,就阅读方面抓了以下三点:1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  相似文献   

10.
甘志国 《数学通讯》2011,(7):F0004-F0004
一天,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数学教授库珀让同学们把自己的生日写在小纸片上,然后把所有的小纸片都折起来放在讲台上.他拿出一张5美元的钞票放在讲台上,问:“我用5美元打赌,你们中至少有两个人同月同日生.有人敢跟我赌吗?”  相似文献   

11.
试析“爬梯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次我叫班长分配劳动任务,班长没有采用平常拈阄的方式,而是画了一张图.(图1)甲乙丙丁戊一二三四五图1他把五个组长叫到一起解释说:“这叫‘爬梯子’,梯子是任意画的,绝对公平.爬的规则是向上行,见弯拐.”我让他把做图的具体方法和爬的规则仔细说清楚,他说...  相似文献   

12.
甘大旺 《数学通报》2007,46(11):20-2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必修)》第2.1节有表述“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注:强调“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4项分别是下列各数”,这给学生留有“由前四项所确定的数列可能不唯一”的探究余地:而《数学2(必修)》的第1.2.2节有表述“图……分别是两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你能说出它们对应的(注:没有明示“分别说出它们对应的一个”)几何体的名称吗”,这容易诱导学生琢磨出收敛性结论“由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所表示的几何体是唯一存在的”,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3.
山西、江西、天津 2 0 0 0年高考数学试题第 17题被选为潍坊市六县市高二期末统考题 ,学生答卷出现几种错误 .剖析这些错误 ,对同学们学习概率问题具有借鉴作用 .题目 甲、乙二人参加普法知识竞答 ,共有 10个不同的题目 ,其中选择题 6个 ,判断题 4个 ,甲、乙二人依次各抽一题 .1)甲抽到选择题 ,乙抽到判断题的概率是多少 ?2 )甲、乙二人中至少有一人抽到选择题的概率是多少 ?错解 1:1)甲抽到选择题、乙抽到判断题的可能结果有C16 C14 个 ,又甲、乙依次抽到一题的可能结果有C210 个 ,所以甲抽到选择题、乙抽到判断题的概率为 (C16 C14 …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数学史的平面概念的教学案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希尔伯特把点、线、面三个概念作为他的几何公理系统的基础.他没有给出定义,但由形成的公理系统定义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从此数学教材普遍地遵循希尔伯特的公理系统的模式,认为这些概念易于理解,不需要定义.但是简单地认为这些概念很基本,可能带来一些教学上的问题:学生在多大程度上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学生能理解这些基本概念背后的思想吗?  相似文献   

15.
《数学通报》1998年第5期开展了关于分数指数幂的讨论.这确实并非“不成问题的问题”,而诚如编者按所言,“这将有助于对分数指数幂定义以及函数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这对于中学乃至大学数学教学都有好处”.1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方根的存在性与多值性是中学教学...  相似文献   

16.
整式的加减     
第1课单项式一、教学目标:理解掌握单项式及其相关的概念。二、自学尝试:1、观察教材P138图,2πR+2πr是第一章学的,当R=a,r=a-5时,代数式表示为,这个代数式不仅含运算,而且含有括号,怎样化简呢?这些都是学习本章要解决的问题。2、阅读教材...  相似文献   

17.
问题1 某人从金坛市出发去扬州、常州、苏州、杭州各一次,最后返回金坛.已知各市之间的路费如表1所示,请为他设计一条路费最省的路线(表中单位:元).表1金坛常州扬州苏州杭州金坛030405060常州300152530扬州401501525苏州502515015杭州603025150图1  这是已故华杯赛主试委员会委员陶懋颀教授为第5届华杯赛编拟的一道口试题.为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画图(如图1),将两市之间的旅费都标在这两个城市间的联线上,可以看出有三对城市之间路费最低,都是15元.因此,常州15扬…  相似文献   

18.
补充题: 1.1五张牌,其中有三张黑桃,两张红方。有放回地从中任抽一张,共抽100次。记下黑桃出现的频数,求频率。 1.2 1,2,3,4,5,6,7能作成多少个二位数和三位数? 1.31,2,3,4,5,6,7能作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出现的二位数和三位数? 1.4有100个产品,95个是正品,5个是次品,从中任放三个,①次品不出现,②正好一个次品,共有多少种取法? 1.5五人排成一排照象,①共有多少种照法?②不许甲在正中间,共有多少种照法? 1.6袋中五个球,三白二黑,任取二个,求全白的概率P(全白)及全黑的概率P(全黑)。 2.1已知随机变量X~N(0,1),求P(0.5相似文献   

19.
用箭头法解一类排列问题甘国军(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高三199班410006)本刊1996年第9期发表的《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例说》一文,读后受益匪浅.但文中例5的第(1)题第2)问及第(2)题的三问的解答却值得商榷.现将原题抄录如下:(1)有赵、钱、...  相似文献   

20.
数学娱乐圈     
数学故事二则  剧  票某厂工会搞来 2 0张剧票 ,该厂有三个车间甲、乙、丙 ,各有人数 :10 3 ,63和 34 .工会依人数比例欲将票发至各车间 ,计算结果如表 1.表 1 剧票分配表车间人数车间人数占全厂人数比例剧票分配比例甲 1 0 3 5 1 .5 % 1 0 .3乙 6 3 3 1 .5 % 6 .3丙 3 41 7.0 % 3 .4  按常规甲、乙、丙三车间各分得剧票 10 ,6和 4张 (它们方案的尾数中丙车间最大 ,按整数分配后的剩余一张理当给该车间 ) .当听说工会委员又淘来一张剧票时 ,人们只好重新计算 ,结果如表 2 .表 2 剧票分配表车间人数车间人数占全厂人数比例剧票分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