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孙照勇  汪联辉 《发光学报》1998,19(2):146-149
研究了铕(Ⅲ)与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丙烯酸(HAA)的三元配合物及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成键聚合物(CPEu(TTA)2AA)和掺杂聚合物(Eu(TTA)2AA/PMMA)发光性质,测量了配合物中Eu^3+的^5D0和^5D1能级的荧光衰减,对其传能过程和荧光寿命进行了讨论,测量了配合物及聚合物THF溶液的荧光光谱,配合物的聚合有收交配体发生明显红移,且存在配体到中心离子的传能,指出  相似文献   

2.
王明昭  吕少哲 《发光学报》1995,16(2):165-170
合成了配合物Eu2(DBM)64,6`-BIPY,IR和Raman光谱都证实了配合物的生成,77K正派激发高分辨激光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存在^5D0能级能量差别为15cm^-1的两种Eu(Ⅲ)格位,两种Eu(Ⅲ)离子均不位于对称中心,由^5D0→^7D0.1,2跃迁荧光光谱峰数判断,两种Eu(Ⅲ)格位的区域对称性均为C1或C2或C,两种格位Eu(Ⅲ)离子的发光寿命分别为0.37ms和0.3  相似文献   

3.
三价铕离子配合物的激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灵敏度的时间辨激光光谱技术研究了在配位场作用下Eu^3^+的直接激发与发特性。Eu^3^+的直接激发光谱(特别是7F0-5D0的超灵敏跃迁)及其发射光谱随不同的配合物的变化,同时观测到与配位对称性及配位强度有联系的7F1-5D0磁偶极跃 迁的分裂。在对7F0-5D0跃迁共振与非共振的10ps激光脉冲的激励下,都可以立即观察到5D0-7FJ(J=2,3,4)的发射,说明Eu^3^+的5D0能态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配合物Eu2(DBM)64,4'-BIPY.IR和Raman光谱都证实了配合物的生成.77K下激光激发高分辨激发光谱和离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存在5D0能级能量差别为15cm-1的两种Eu(Ⅲ)格位,两种Eu(Ⅲ)离子均不位于对称中心.由5D0→7F0、1、2跃迁荧光光谱峰数判断,两种Eu(Ⅲ)格位的区域对称性均为C1或C2或C2.两种格位Eu(Ⅲ)离子的发光寿命分别为0.37ms和0.32ms.  相似文献   

5.
罗琦 《光学学报》1997,17(11):503-1508
研究了EuCl3.6H2O的Eu^3+的^5D0-^6F0“禁戒”跃迁的机制有其“反常”温度效应。通过比较没温度下荧光光谱中^5D0-^6跃迁和^5D0-^7F0跃迁第一条谱线的强度比,发现由于晶格振动,^7F2态通过四个频率为245cm-1的声子与^7F0态耦合,使^7F0态成为混合态,因而使^5D0-^7F-的跃迁成为可能,并且其振子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Gd^3+与Eu^2+共掺杂的钡镁复合氟化物在室温下的发射光谱中,不仅存在Eu^2+的带状发射,而且还出现了Eu^2+的4f(^6P7/2)-4f(^8S7/2)线谱发射,在该体系中,由于Gd^3+掺入后,诱导出一另一种Eu^2+的线谱发射中心,两种Eu^2+发射中心的激发光谱明显不同,f-f跃迁线谱发射的强度与Gd^3+及Eu^2+的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高TcBOLOMETER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章给出了高Tc超导红外探测器的理论分析;器件设计。并报道了用GdBa2Cu3O7-x薄膜制备的红外探测器的实验结果。得到的最好结果是噪声等效功率NEP(500,10,1)=1.4×10^-11WHz^-1/2;探测率D^*(500,10,1)4.2×10^9cmHz^1/2W^-1;响应度Rv=1065V/W。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铕(Ⅲ)与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丙烯酸(HAA)的三元配合物及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成键聚合物(CPEu(TTA)2AA)和掺杂型聚合物(Eu(TTA)2AA/PMMA)的发光性质.测量了配合物中Eu3+的5D0和5D1能级的荧光衰减,对其传能过程和荧光寿命进行了讨论.测量了配合物及聚合物THF溶液的荧光光谱.配合物和聚合物的吸收峰较配体发生明显红移,且存在配体到中心离子的传能.指出小分子配合物和掺杂型聚合物中Eu3+具有类似的发光性质而与成键型聚合物不同  相似文献   

9.
D2EHPA萃取稀土的有机相红外光谱及添加DMHPA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研究了部分皂化的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正庚烷体系萃取稀土离子Y^3+,Pr^3+,Nd^3+,Eu^3+后有机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发现不同稀土离子与萃取剂的配位能力有差异,并且皂化度对萃取有机相中的P=O谱带的频率和吸收强度皆有影响,在D2EHPA中加入二(1-甲基庚基)磷酸(DMHPA)导致P=O谱带形状和吸收强度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析相光度法测定铜(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Cu-PEG-DDTC(铜试剂)(NH4)2SO4体系的析相光度法并应用于测定Cu。最宜酸度为3.6-9.0(NaAc-HAc,NH4Cl-NH3.H2O)缓冲溶液,其络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4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05×10^3L.mol^-1.cm^-1,Cu浓度在0-30μ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铜与DDTC形成组成为1:2的稳定络合物。该方法用于铝合金中铜的测定,获得了满  相似文献   

11.
利用时间分辨光谱,讨论了铕与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配合物Eu(TTA)3.2H2O分子同能量转移机制,结果表明分子内能量转移途径主要为T1→^5D1→^5D0,即^5D1作为传能的中间能级,讨论了并提出了中心离子Eu(Ⅲ)的发光动力学方程,且与实验结果相自洽。  相似文献   

12.
双水相体系中Cu(Ⅱ)的显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瑞启 《光谱实验室》1999,16(3):302-305
本文研究了铬黑T(EBT)作萃取剂和显色剂,在聚乙二醇-2000(PEG)-Na2SO4-EBT双水相体系中Cu(Ⅱ)的显色反应条件及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在pH8.5缓冲溶液中,将Cu(Ⅱ)络合物从水溶液中萃取到PEG相,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60nm,摩尔吸光系数为3.05×10^4L·mol^-1·cm^-1,此法用于铝合金中铜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3.
2—溴甲基萘荧光和室温磷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了2-溴甲基萘(2-BrMN)的荧光及磷光性质。2-溴甲基萘是一种优良的荧光试剂,λex/λem=274/334nm,其浓度在1.0×10^-6~1.2×10^-4mol·L^-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最低检测限为4.7×10^-8mol·L^-1。以β-环糊精(β-CD)作保护剂和1,2-二溴丙烷(DBP)为重原子微扰剂的2-BrMN/β-CD/DBP体系  相似文献   

14.
Er:YLF晶体中Er^3+离子的光谱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黄莉蕾  沈文忠 《光学学报》1996,16(12):708-1713
利用居地-奥非脱(Judd-Ofelt)理论计算了Er^3+离了在氟化钇锂(LiYF4简写为YLF)晶体中的辐射跃迁几率Ajj无辐射跃迁几率ωJJ及激发态荧光寿命τ,并根据荧光动力学方程计算出各激发态布居数NJ与掺杂浓度x的关系,对2.7μm激光(^4I11/2→^4I13/2)来说,掺杂浓度要大于~3at%,才能实现布居数反转,对波长为1.73μm的^4I13/2→^4I15/2跃迁,存在荧光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ICP/AES,FTIR等手段研究了含稀土(RE)的DMHPA(二(1-甲基庚基)磷酸)-C7H16(正庚烷)凝胶态的萃取有机相中的Na^+和RE^3+的含量及凝胶干燥后的溶胀性质。  相似文献   

16.
不除氧条件下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法测定喹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除氧条件下,10mL含喹啉/β-CD溶液中只需加入15μL1,2-二溴丙烷(DBP)作重原子微扰剂,就能产生强而稳定的室温磷光信号。最大λex/λem=273/496nm。喹啉浓度在5.0×10^-7 ̄5.0×10^-5mol/L,5.0×10^-4mol/L,两段三个数量级范围与室温磷光信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7.4×10^-8mol/L。本体系的特点是DBP用量少,从而减少了因过量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新试剂二安替比林-(邻-乙氧基)苯基甲烷(DAoEM),根据Cu^2+对H3PO4-Mn(Ⅱ)-Cr(Ⅵ)-DAoEM显色体系的干扰褪色作用,建立了一个测定微量铜的新方法,其检出限为4×10^-6g/L,铜离子含量在20-160μg/L范围内与1g(A0/A)成良好线性关系,体系稳定性和选择性良好,用于铅样中痕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Eu-β-二酮配合物分子内能量传递的光声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Eu(Ⅲ)的乙酰丙酮(AA)、六氟乙酰丙酮(HFA)、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固体配合物的光声光谱。本文从无辐射跃迁角度研究Eu-β-二酮配合物分子内能量传递过程。Eu-AA配合物、Eu-HFA配合物、Eu-TTA配合物无辐射跃迁几率依次减弱,原因在于配体经三重态能量转移且敏化Eu离子荧光的效率依次增大,可从配体与Eu离子能级之间是到解释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二磺基苯基荧光酮(DSPF)与钨的显色反应条件,体系λmax=530nm,ε=1.62×10^5L·mol^-1·cm^-1,钨的含量在0 ̄15μg/25m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钢样中钨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张桂兰  孙大亮 《光学学报》1993,13(12):073-1077
通过测量^5D0→7F2发射带的荧光寿命与晶体温度的依赖关系,研究了Eu^3+激发态^5D0的无辐射跃迁。结果表明,^5D0→F2带的温度淬灭效应主要是由于电荷转移态的最低能量太低,^5D0态易被热激活至电荷转移,然后通过电荷转移无辐射驰豫至^7F0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