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olid complex of terbium nitrate with a novel tetrapodal ligand, 1,1,1′,1′-tetra(2-pyridinecarboxylester)-di(trimethylpropane) was prepared. This new complex with the formula of [TbL(NO3)](NO3)2·2H2O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molar conductivity, IR spectroscopy and thermal analysis. At the same time, the luminescent property of the complex was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2.
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2-(2-苯并咪唑基)吡啶(BMPY)镉(Ⅱ)配合物[Cd2Cl4(BMPY)2]。对它进行了元素分析、热重、红外光谱及电子光谱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体2-(2-苯并咪唑基)吡啶中的2个氮原子与3个氯原子与镉(Ⅱ)配位,形成五配位的畸变四角锥构型,2个配位镉(Ⅱ)离子通过双氯桥键结合成双核镉的配合物。该配合物通过分子间N-H…Cl,C-H…Cl氢键和π-π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热重-微分热重(TG-DTG)分析结果表明,[Cd2Cl4(BMPY)2]在320℃以下无分解反应,耐热性好。室温固态荧光测试显示,配合物在408.9 nm(λmax)处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3.
吡啶3-羧酸铽(铕)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吡啶3-羧酸铽(铕)配合物晶体,元素分析表明化学式为Ln(3-PYA)_3·2H_2O(Ln=Tb.Eu,3-PYA为吡啶3-羧酸)。对该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热谱及电导等性质进行了研究。吡啶3-羧酸铽的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为二聚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点群P_(21/c),晶胞参数:a=0.9609(6)nm,b=1.1649(3)nm,c=1.7758(8)nm,β=91.75(5)°,V=1.9869nm~3,Z=2,D_(calc)=1.88g/cm~3,μ=36.5cm~(-1)。Tb~(3 )离子的配位数为8,是由吡啶3-羧酸分子中的两个氧,四个桥连吡啶3-羧酸分子中的四个氧,两个水分子的两个氧,共八个氧配位,其配位多面体为畸变12面体。两个Tb~(3 )是由四个吡啶3-羧酸的羧基氧桥连起来形成二聚体。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2-(2-苯并咪唑)-6-甲基吡啶及其锌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运用荧光光谱对配合物的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锌配合物在DMF溶液中的荧光最大发射波长为428nm,在固态下的荧光最大发射波长为448nm,均属于蓝光发射,具有作为蓝色发光材料的潜能。  相似文献   

5.
以2-乙氧羰基-6-(2-苯并咪唑基)吡啶为配体,通过液相反应合成了其与氯化锌的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它的发光性质。结果表明,在360nm紫外光激发下,固体配合物能发射出较强的蓝色荧光,最大发射波长为440nm,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质和较高的热稳定性,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荧光光学材料。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稀土苦味酸盐(pic)与配体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L)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电子光谱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CeL2(pic)2](pic)?(CH3OH)3的晶体结构.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1.3795(3)nm,b=2.1292(5)nm,c=2.5651(6)nm,α=105.847(3)°,β=100.150(3)°,γ=107.893(3)°,Z=2,R=0.0519,wR=0.1255.晶体中一个不对称单元内有两个结晶学上独立的分子,这两个分子的构型基本相同,中心Ce3 均与两个三齿配位的配体及两个双齿配位的苦味酸根配位,配位数为10.中心Ce3 的配位多面体为变形双帽四方反棱柱,两个分子之间以π-π堆积连接,生成一个非中心对称的二聚体.整个晶体则是由这些二聚体以分子间氢键作用连接成三维网状超分子结构.室温下,在紫外光激发下Eu(III)配合物固体和溶液均表现出中心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7.
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BBPY)和2,6-吡啶二羧酸(DPA)的锌髤配合物[Zn(BBPY)(DPA)].H2O(1)及镍髤配合物[Ni(BBPY)2]SO4(2)。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等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Cc空间群,晶胞参数a=1.6945(12)nm,b=1.2721(9)nm,c=1.0658(7)nm,β=92.506(12)°。配体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中的3个氮原子与2,6-吡啶二羧酸中的1个氮和2个羧基氧原子与锌髤配位,形成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构型;配合物2也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735(8)nm,b=1.3838(8)nm,c=2.0270(11)nm,β=106.133(10)°。配体中每个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中的3个氮原子与镍髤配位,也形成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构型。室温固态荧光测试显示,配合物1在428.9 nm(λmax)处具有强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8.
三角架型配体由于其独特的配位方式而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如能稳定高氧化态的过渡金属离子[1 3] ,用作优良的电极活性物质[4] ,具有生物活性[5] 等 .因此近十余年来对该类配合物的研究一直是配位化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 .但到目前为止 ,对具有三角架结构的三酰胺型开链冠醚的研究却很少 ,且主要集中于研究它与过渡金属和碱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及其性质[4,5] ,有关该类配体与稀土离子的配位形式及性质的研究则更少[6] .为了进一步研究该类配体与稀土离子的配位能力及所形成配合物的性质 ,我们参照文献 [5]方法 ,合成出配体 1 ,…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液法合成了2个含2-巯基吡啶-1-氧(mpo)的Au(Ⅰ)配合物:(ph3P)Au(mpo) (1)和[Au(mpo)2][Na(H2O)4]·H2O (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与元素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1/c, 而配合物2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Pnma。配合物1的结构为零维的(ph3P)Au(mpo), 而配合物2的结构是Au(mpo)2单元与一维Na(H2O)4带以及游离水分子通过氢键连结而成的三维结构。荧光测试表明, 化合物2在300 nm紫外光激发下可以发射较强的蓝光(423.5 nm)。  相似文献   

10.
利用1H NMR,13C NMR研究了 2,2’-二(对羧酸苯氧基)-1,1’-联萘结构,并通过1H-1H COSY及13C-1H异核相关谱进一步确定了其1H谱和13C谱中各谱峰的归属,为同类化合物的表征提供了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11.
邴颖颖  吴振廷  胡明 《无机化学学报》2015,31(10):2059-2064
以2,2'-联吡啶-3,3',6,6'-四羧酸(H4bptc)为配体,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与过渡金属盐合成了3个配合物,其分子式分别为[Co2(H2bptc)2(H2O)4]·bpe·9H2O(1),[Ni2(H2bptc)2(H2O)4]·bpe·9H2O(2),[Ni2(H2bptc)2(H2O)4]·0.5bpp·7H2O(3)(bpe=1,2-二(4-吡啶基)乙烯,bpp=1,2-二(4-吡啶基)乙烷)。用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这3个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化合物1~3为单核结构的配合物,它们均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2.
以6-甲基-2,3,5-吡啶三酸,菲咯啉为配体与AgNO3反应,合成出2种银配合物[Ag(H2mptc)(phen)]·2H2O(1)和[Ag(H2mptc)(phen)](2)(H3mptc=6-甲基-2,3,5-吡啶三酸,phen=菲咯啉),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配合物1中的Ag(Ⅰ)采取三配位的配位方式与配体H2mptc-及phen中的N原子结合,在2中,除了3个N原子配位外,邻位羧基的O原子也参与了配位。通过计算得知配合物2是热力学上更稳定的结构。固体荧光光谱表明,12在475nm左右有最大吸收,相对配体有75nm左右的红移,均可归属于配体到金属间的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13.
以2,2'-联吡啶-3,3',6,6'-四羧酸(H4bptc)为配体,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与过渡金属盐合成了3个配合物,其分子式分别为[Co2(H2bptc)2(H2O)4]·bpe·9H2O(1),[Ni2(H2bptc)2(H2O)4]·bpe·9H2O(2),[Ni2(H2bptc)2(H2O)4]·0.5bpp·7H2O(3)(bpe=1,2-二(4-吡啶基)乙烯,bpp=1,2-二(4-吡啶基)乙烷)。用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这3个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化合物1~3为单核结构的配合物,它们均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4.
2-氨基吡啶金属配合物对羧酸酯水解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2-氨基吡啶(2-AP)为配体的Zn(2-AP)2(OAc)2,Ni(2-AP)2(OAc)2和Cu(2-AP)2(OAc)2三种金属配合物,并将其用于催化2-吡啶甲酸对硝基苯酚酯(PNPP)和乙酸对硝基苯酚酯(PNPA)的水解反应. 研究了金属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的动力学,提出了可能的催化机理. 结果表明,Zn(2-AP)2(OAc)2和Ni(2-AP)2(OAc)2金属配合物对PNPP水解反应有显著的催化作用,且Ni(2-AP)2(OAc)2的催化活性大于Zn(2-AP)2(OAc)2,而对PNPA无催化活性. Cu(2-AP)2(OAc)2对PNPP和PNPA均无催化活性. 这可能源自底物本身的特性以及配合物结构的差异. 同时,实验结果也说明合成的Zn(2-AP)2-(OAc)2和Ni(2-AP)2(OAc)2是水解金属酶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稀土苦味酸盐(pic)与配体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L)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电子光谱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CeL2(pic)2](pic)·(CH3OH)3的晶体结构.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1.3795(3)nm,b=2.1292(5)nm,c=2.5651(6)nm,α=105.847(3)°,β=100.150(3)°,γ=107.893(3)°,Z=2,R=0.0519,wR=0.1255.晶体中一个不对称单元内有两个结晶学上独立的分子,这两个分子的构型基本相同,中心Ce^3+均与两个三齿配位的配体及两个双齿配位的苦味酸根配位,配位数为10.中心Ce^3+的配位多面体为变形双帽四方反棱柱,两个分子之间以π-π堆积连接,生成一个非中心对称的二聚体.整个晶体则是由这些二聚体以分子间氢键作用连接成三维网状超分子结构.室温下,在紫外光激发下Eu(Ⅲ)配合物固体和溶液均表现出中心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制备了2-羰基丙酸(4-吡啶甲酰基)腙(H_2PPFH)的六种过渡金属配合物和Mn(Ⅱ)配合物的单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差热和热重分析对各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通式为M(PPFH)·nH_2O[M(Ⅱ)=Mn,Fe,Co,Ni,Cu,Zn,n=0~2].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Mn(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分析表明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Z=4,a=1.1252,b=0.9828,c=1.3708nm,β=66.03°,R=0.028.通过对配合物的导电性能的测试,发现它们都具有半导体导电性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合成了标题配合物[Pb(TLA)·NO3]·NO3(TLA=三(2-(6-甲基吡啶基)甲基)胺,对其红外光谱及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如下:a=10.234(2)?,b=15.347(3)?,c=15.395(3)?,β=99.93(2)°,V=2382(2)?3,Z=4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水溶性很好的5,3',5'-三磺酸基-2,3,4,4'-四羟基脱氧安息香三钠盐(TTDB), 采用IR、 UV、 1H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使用荧光光谱法检测了化合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用循环伏安法探讨了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实验结果表明, 5,3',5'-三磺酸基-2,3,4,4'-四羟基脱氧安息香三钠盐[C14H17Na3O18S3]属于单斜晶系, 空间群C2/c, a=1.422 3(4) nm, b=2.432 7(8) nm, c=1.359 6(4) nm, α=90°, β=113.044(5)°, γ=90°, Z=8, V=4.329(2) nm3, Dc=1.925 Mg/m3, F(000)=2 568, Mr=627.43, R1=0.095 0, wR2=0.264 8. TTDB的抗羟基自由基的氧化作用优于其相应的脱氧安息香THDB, 前者清除羟基自由基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47.3 μmol/L, 而后者的EC50则为53.1 μmol/L. 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THDB和TTDB的氧化还原过程有所差异, 前者负扫时在-1.016和-1.228 V处出现两个还原峰, 正扫时在0.219 V处出现一个氧化峰, 但后者负扫时仅在-0.999 V出现一个还原峰, 正扫时在0.193 V出现一个氧化峰.  相似文献   

19.
以5-(三氟甲基)吡啶-2-羧酸(Htpc)与DyCl3·6H2O、TmCl3·3H2O构筑了2种异质同晶的单核配合物[M(tpc)3(H2O)3]·H2O,其中 M=Dy (1)、Tm (2)。配合物 12 均为单斜晶系,P21/c 空间群,中心金属离子为八配位且形成了轻微扭曲的十二面体构型。温度梯度下的荧光和紫外测试表明,2 种配合物均能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发生静态猝灭作用,猝灭常数(Ksv)为 105~106 L·mol-1。配合物与BSA结合过程的ΔH和ΔS均为正值,说明疏水作用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25℃时,2种配合物与BSA结合常数约为104 L·mol-1,表明二者与BSA的具有中等强度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20.
以6-甲基-2,3,5-吡啶三甲酸,菲咯啉为配体与AgNO3反应,合成出2种银配合物[Ag(H2mptc)(phen)]·2H2O(1)和[Ag(H2mptc)(phen)](2)(H3mptc=6-甲基-2,3,5-吡啶三甲酸,phen=菲咯啉),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配合物1中的Ag(Ⅰ)采取三配位的配位方式与配体H2mptc-及phen中的N原子结合,在2中,除了3个N原子配位外,邻位羧基的O原子也参与了配位。通过计算得知配合物2是热力学上更稳定的结构。固体荧光光谱表明,1和2在475 nm左右有最大吸收,相对配体有75 nm左右的红移,均可归属于配体到金属间的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