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第7次编委会于10月15~17日在济南召开。出席会议的编委和编辑共35人。新增补的编委吴养杰教授、江明教授也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主编唐敖庆教授主持,唐老首先提议向1989年11月已故的原副主编高振衡教授默哀,以示纪念,接着宣布了这次会议的目的和任务。他说“这次编委会的召开正值本刊复刊10周年,是总结10年来办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28(7):F0003-F0003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第四届编委会会议于2007年5月26日在长春吉林大学北苑宾馆隆重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编委共有32位。他们是87岁高龄的顾问编委中国科技大学刘有成院士;第四届编委会主编、吉林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常务副主编、吉林大学副校长裘式纶教授;副主编、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副主编、厦门大学万惠霖院士;副主编、复旦大学江明院士;副主编、吉林大学冯守华院士;副主编、湖南大学王柯敏教授;副主编、武汉大学庞代文教授;编委:中国科技大学潘才元教授、南京大学薛奇教授、潘毅教授、郭子建教授和夏兴华教授、北京大学席振峰教授和叶…  相似文献   

3.
《分析测试通报》第一届第二次编委会于1984年12月17日至12月19日在广州召开。国家科委条件财务局代表郭岩、省科委条件处陆坚、16位编委(共25位编委)和《分析测试通报》编辑部全体人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学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于 2 0 0 0年 8月 2 3~ 2 7日在春城昆明隆重举行。来自全国 2 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特别行政区的 75个单位、12 0余名代表出席了这次盛会。大会收到论文 170余篇。会议由云南省教育科学院承办。会议收到大会顾问、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常文保教授 ,国际微量化学杂志编委、美国纽约城市大学马祖圣教授、台湾高雄大学方金祥教授等五位发来的贺信、贺电。大会首先听取了全国微型化学实验研究中心主任周宁怀教授所作的“抓住机遇大力推行微型化学实验”的报告。报告…  相似文献   

5.
正《大学化学》第六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2019年3月31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会议由时任《大学化学》主编裴坚教授主持,中国化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郑素萍博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马玉国教授、副院长彭海琳教授,新任主编王颖霞教授,顾问高松院士、周其林院士、郭子建院士、华彤文教授、段连运教授,编委及编辑部工作人员共计62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1980年元月21日至24日,中国化学会主持召开的《化学教育》第一次编委会在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化学教育》主任编委陈光旭教授、副主任编委夏炎教授、严德浩教授和梁英豪同志以及来自十六个省、市的编委29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稀土学报》2006,24(3):I0002-I0002
《中国稀土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第五届二次编委会议于2006年6月1日在江西赣州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学报》执行副主编严纯华教授、副主编刘余九教授、余宗森教授,以及苏锵院士、黄春辉院士,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王新林教授等21名编委。受《学报》主编徐光宪院士的委托,会议由执行副主编严纯华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8.
1985年9月13日,参加《国际稀土开发应用学术讨论会》的《中国稀土学报》部份编委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了座谈会。会议由徐光宪教授主持。出席会议的编委有王裕光、王馨泽、宁加贲、刘余九、朱惟雄、李东、李毓康、何文望、苏锵、苏勉曾、汪文成、张伯明、张培善、袁承业、倪嘉缵、陶令桓、曾云鹗、熊炳昆。《中国稀土学报》编辑部成员也出席  相似文献   

9.
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香港大学和国立新加坡大学联合主办 ,香港大学承办的第三届亚太毛细管电泳学术报告会 (APCE’2 0 0 0 )于 6月 1 4日到 6月 1 7日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大学的冯应升教授、新加坡大学SamLi教授和大连化物所林炳承教授一起共同主持了本届会议。来自 1 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1 5 0名代表与会 ,一大批国际、国内著名分析化学家应邀作大会报告 ,5 6个口头报告和 84份墙报充分展示了近年来这一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 5 0余名大陆学者和研究生出席了会议。作为国际《电泳》杂志的编委 ,林炳承教授再一次受主编B …  相似文献   

10.
简讯     
《无机化学学报》部分编委编委会临时会议于1990年12月26日晚在南京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主编戴安邦、副主编徐光宪、倪嘉缵、游效曾及编委王夔、陈荣悌、徐如人、胡宏纹、陈懿、唐雯霞、忻新泉教授、校系领导以及学报全体同志共18人。 会议由游效曾教授主持,他首先向编委们表示欢迎,同时讲了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和意  相似文献   

11.
1980年1月21—25日中国化学会主持召开的《化学教育》第一次编委会在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化学教育》主任编委陈光旭教授、副主任编委夏炎教授、严德浩教授、梁英豪同志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编委29人。《化学教育》编辑部也派人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本着为提高我国化学教育水平,培养更多人才而尽力办好刊物的精神,认真审议讨论了《化学教育》的办刊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色谱学会和中国色谱学会共同举办的第十三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暨仪器展览会 ,于 2 0 0 1年 4月 2 3日至 2 6日在山东泰安市成功举行。这次会议得到了中国化学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出席会议的著名色谱专家有中国科学院卢佩章院士 ,中国化学会色谱委员会主任张玉奎教授 ,副主任刘国诠教授、袁倚盛教授、武杰教授、张汉英教授以及孙毓庆教授、吴采樱教授、牟世芬教授等。中国化学会色谱委员会委员、中国色谱学会理事和《色谱》杂志编委近 40人也出席…  相似文献   

13.
《中国稀土学报》常务编委会会议于2000年5月11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毕群同志、国家计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文开元同志、主编徐光宪院士、副主编姚建明教授、严纯华教授、余宗森教授、刘余九教授、陈敏伯教授、金林培教授、邱向东教授等29名常务编委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牛京考同志及学会和编辑部的工作人员。会议由主编徐光宪院士、副主编刘余九教授主持,毕群理事长、文开元副司长做了重要讲话。会上,首先进行了《学报》编委会的换届工作。为全面加强《学报》各方面的工作,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毕群同志…  相似文献   

14.
本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于1983年7月18日——22日在青岛召开。到会编委24人。会议由主编陈光旭教授和副主编夏炎教授主持,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张蕴珍同志到会指导并和编委一起讨论。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两次座谈会,听取各省代表对办刊的意见。主要议程这次会议回顾并审议了三年来办刊方针的实施情况,研究并拟订征(约)稿计划,推选常务编委。并对如何办好刊物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全国工科化学教材编审委员会有机化学编审小组于1984年5月6日至14日在南京华东工程学院召开了扩大会议。编审小组组长徐寿昌教授、编委恽魁宏、苏企洵教授等小组成员以及教育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大、重庆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等40所院校共66人出席。有22人参加的编委扩大会,复审了由华东化工学院编写的工科《有机化  相似文献   

16.
《分析化学》编委会第六届会议和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于1991年5月21日至22日在天津市联合召开,出席编委39名。会议由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主任、《分析化学》主编汪尔康教授主持。会议听取了编辑部近三年来的工作汇报,并就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缩短发行周期、扩大刊物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会同志充分肯定了《分析化学》编辑部几年来的工作,并对刊物1990年11月被中国科学院评为优秀期刊(二等奖)表示满意。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编委会第八次会议于1993年10月5~11日在长沙湖南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编委共32人,其他编委因事或因健康原因请假。编辑部7名同志列席了会议。 会议由第二届编委会主编唐敖庆教授、副主编曾云鹗、王积涛、沈家骢、周秀中、孙家锺等共同主持。唐敖庆主编在第一天全体会议上首先就第七次编委会议以来的工作作了初步总结。他说:三年来编委会在国家教委领导下,学报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这是各位编委和编辑部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广大作者、审者和读者支持的结果。今天在这里召开第八次会议,有二项议程:一是总结3年来编委会的工作,研究如何将刊物办得更好,使学报质量上一个新台阶;二是编委会换届选举第三届编委会正、副主编。在酝酿编委会换届的过程中,有些老同志提出不再担任编委并积极推荐年轻的教授任编委,这些同志对刊物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代表编委会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第三届编委会有一定的特色,增加了年轻  相似文献   

18.
《分析试验室》2005,24(1):4-4
2004年12月18日,《分析试验室》第三届编委会会议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分析试验室》主编屠海令教授、副主编王顺昌教授、熊柏青教授及编委、编辑部工作人员共计30多人。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与会者踊跃发言,为刊物的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9.
中美日三方催化学术讨论会是经中方郭燮贤教授,美方Bell教授和日方田丸谦二教授共同倡议的。第一届会议于1982年8月31日至9月2日在中国大连举行。今年7月1日至3日在Bell教授主持下于美国加州Berkeley召开了第二届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正式代表共72名,其中中方20名,美方23名,日方29名。中国的蔡启瑞教授,日本的Yusuke Izumi教授,美国的G.A.Somorjai教授分别作了大会报告。宣读的论文共21篇,中日美每方各7篇。展示的墙报共55篇。7月3日上午会议结  相似文献   

20.
中、日、美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6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国代表61名,美国代表19名,日本代表13名,西德代表1名,挪威代表1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付所长黄耀曾教授作为这次会议的联合委员会主席宣布讨论会开幕,并致开幕词。美方主席筒井稔教授和日方主席石井义郎教授也讲了话。开幕式后即转入学术讨论。讨论会以大会报告和墙报展讲两种形式进行。在近二天半的时间内由28位科学家向大会作了学术报告(其中日方9篇、美方12篇、中方7篇)。与会者热烈地讨论,自由地交换了学术思想。12日下午举行了墙报展讲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