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了接触面为圆面的Hertz接触问题。若压力分布是轴对称的,则该接触问题的解必是唯一的。且在上述条件下,该接触问题的积分方程可化为两个推广的Abel积分方程组,此方程组的解便给出此接触问题的解。  相似文献   

2.
摩擦对梁的接触问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接触问题的经典梁理论和广义梁理论作了改进。考虑了接触面间摩擦力对接触问题的影响。从而克服了以往梁接触问题中一些不切实际的接触规律,使梁的接触规律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一种合理的物理抽象,给出了一种计算接触问题的简化方法.其实质是在接触物体之间填加低弹模的虚构材料,以此来消除接触问题的边界非线性,将工程中广泛存在的接触问题转化为一般性的力学问题。这样可使问题得以简化,降低计算成本。简单的验算表明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接触面为圆面的Hertz接触问题。若压会布是轴对称的,则该接触问题的解必是唯一的。且在上述条件下,该接触问题的积分方程化为两个推广的Abel积分方程组,此方程组的解便给出此接触问题的解。  相似文献   

5.
弹性接触过程分析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雁  刘正兴 《力学季刊》1993,14(4):56-62
本文针对机械行业中的弹性接触问题,在有限元分析中,引主接触面单元和预留单元。以滚针轴承为例,对接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准确地描述两接触体之间相互作用及变形协调的接触过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规划法求解看有摩擦接触解的不唯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单点接触问题为例研究了有摩擦接触问题的几个特点,给出了这类问题出现不唯一解的条件。进而从二次规划求解角度分析了解的不稳定性与不唯一性的数学原理,文中给出了规划法求解有摩擦接触问题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三维接触问题的拟二维序列解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每个接触点引入一系列测动坐标系,使三维接触问题转化为一系列可直接用线性互补的Lemke算法求解的拟二维接触问题序列,逼近原三维接触问题的解,给出了加速收敛的算法。算例表明提出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弹性接触问题的常刚度迭代方法及其加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接触间隙荷载,在荷载项中反映接触状态变化的影响,避免了重新形成接触刚度矩阵,构造了弹性接触问题的常刚度迭代格式。然后借助于不动点迭代的Steffensen加速技术给出了一种求解弹性接触问题的常刚度迭代加速算法。文中最后给出两个算例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广义变分原理,利用拉氏乘子法和罚函数法计入接触约束条件修正,建立了分析三维动力接触问题的一般有限元分析的理论模式;推导了处理这类问题的一种新的接触约束单元的接触刚度矩阵;采用增量求解模型解,研编了实施程序3DDCF;处理了方程中的病态问题、碰撞及能量释放条件问题。进行了算例考核,还首次给出了一个三维动力接触问题的算例结果。  相似文献   

10.
表面粗糙层对两圆柱体接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粗糙面接触理论分析两粗糙圆柱体的接触问题,得出表面粗糙层对两圆柱体间的接触面积、接触压力分布和接近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耦合热弹性接触问题的变分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考虑库伦摩擦力的热弹性接触问题的一个变分原理,该变分原理在约束条件Pn≥0和-μPn≤Pt≤μPn下,在接触边界上自动给出导热条件及剩余互补条件等。从它出发将接触弹性体离散后可直接进行二次规划求解。文中特地引进了因子β,它计及了接触问题中的热量散失和功率损耗  相似文献   

12.
弹性接触问题的形状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模型复杂和结构的高度非线性等问题使得目前结构优化技术中很少涉及接触问题。面向对象的有限元法利用了面向对象编程的优点,有效地提高了编程的效率,并便于程序的扩充。在Visual C 软件平台上,开发编制了面向对象的有限元法程序,并对含接触问题的结构进行形状优化设计,重点推导并给出了含接触问题有限元法的灵敏度全解析分析的表达式,包括位移和应力的灵敏度分析、接触条件的灵敏度分析及相应的边界支配方程等。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优化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接触问题的互补变分原理及非线性互补模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给出了接触问题的互补虚功原理,互补能量原理及变分不等式等变分提法,并讨论了三类提法的关系。其此建立了有限维非线性互补模型并给出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文中还阐明了有,无摩擦接触问题之间以及二维和三维有摩擦接触问题之间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4.
电磁接触问题的变分原理与有限元求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电磁接触耦合作用的力学分析的难点是必须考虑电磁场以及由此引起的电磁力与可移动接触边界间的耦合作用,属于强非线性问题。本文给出接触面区域电磁场分析的处理条件,并进一步建立了两类变分方程,一类是电磁分析的变分泛函,其考虑了接触区域对结构电磁场的影响;另一类是二维电磁力学接触分析的参数变分原理,可以方便地对接触问题进行求解。数值结果验证了本文的理论与算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虚功原理的弹性接触问题的线性互补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朱昌铭 《力学学报》1995,27(2):189-197
在将接触条件表为具有惩罚因子的线性互补形式后,本文详细推导了适用于弹性接触问题的虚功方程,在此基础上,结合有限元离散技术,简捷地导出了一种求解有摩擦弹性接触问题的线性互补方法;这种方法不必迭代,在无卸载时,只要一个增量步即可求得解答,计算效率较高,文末通过实例,说明了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的提出与发展   总被引:35,自引:6,他引:35  
贺林  朱均 《摩擦学学报》1996,16(4):375-384
自表面接触塑性变形模型问世以来,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以分形几何理论为基础的M-B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M-B模型以分形参数代替统计学参数表征粗糙表面,推导出了实际接触面积与载荷的关系,以及实际弹性接触面积和实际塑性接触面积的计算公式,指出了影响接触面变形性质的因素与规律.由于分形参数的尺度独立性,可望利用M-B模型对接触面积的预测不受测量仪器分辨率和取样长度等因素的影响,故其比基于统计分析的G-W接触模型更为合理.尽管如此,M-B模型还有待完善,多方面的问题尚待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岩质圆形隧洞围岩应力场弹塑性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动态接触问题的有限元并行计算,提出了一种新的接触算法. 新算法引入局部拉氏 乘子技术来计算接触力. 由于同时考虑了无穿透的接触约束条件和相邻接触对的相互影响, 较之广泛使用的罚参数法,新算法使接触约束条件和系统平衡方程得到更充分的满足. 虽然 为提高接触计算精度而在局部采用了迭代技术,但算法仍然具有较高的效率,且与显式时间 积分方案完全相容. 此外,通过构造专门的区域分解方案,实现了将现有为串行程序开发的 搜索算法平滑移植到并行环境的目标. 数值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接触算法具有很好的并行性, 在保证了接触问题并行计算精度的同时,取得了满意的并行效率.  相似文献   

18.
冲击—动力接触问题有限元方法的几点注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应用Newmark-β直接积分法求解冲击-动力接触问题在初始接触和初始分离时进行修正的必要性;证明了基于Newmark方法有效刚度阵的正定性,导出了关于接触力向量的有效柔度方程,从而把动力接触迭代过程凝缩到接触面上,提高了计算的效率;算便包括两杆冲击问题和两圆盘冲击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八次对称二维准晶材料接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引入位移函数和应用Fourier分析与对偶积分方程理论圆满解决了在一个刚性平头冲头作用下八次对称二维准晶材料的接触问题,得到了此材料接触问题应力与位移的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如果接触位移在接触区域内为一常数,则接触应力在接触边缘具有1/2阶奇异性,这为准晶材料的接触变形提供了重要的力学量。  相似文献   

20.
张军  刘迎曦 《力学学报》2003,35(6):707-715
轮轨滚动接触蠕滑率/力理论是轮轨相互作用一系列问题研究的基础.现有的几种计算蠕滑力的理论模型均建立在Hertz接触条件和半空间假设的基础上,已经无法完成对复杂的接触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使用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来求解轮轨的三维弹性/弹塑性接触问题,得出了在不同的轴重、牵引力矩、摩擦系数、踏面形状、横向力条件下的轮轨接触力.提出用轮轨接触的轮周位移计算蠕滑率的新方法,并对在各种参数下所得到的蠕滑率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