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用多重差分的方法,从双原子分子跃迁谱线的普遍表达式出发,已经建立起了预言双原子分子P线系高激发振转跃迁谱线的解析物理公式。采用同样的方法,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条件下测定的部分振转跃迁谱线数据,文章建立了预言双原子分子Q线系高激发振转跃迁谱线的物理公式。使用该公式和一组经过物理筛选的(15条)精确的实验跃迁谱线,研究了IrN分子A1Π—X1Σ+跃迁系统中(4,1),(3,1)跃迁带的Q支发射光谱。结果表明,该公式不仅很好地重复了所有已知的实验光谱数据,且正确预言了实验没有获得的很多高转动量子态的未知发射谱线,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预言高转动量子态的未知跃迁谱线的物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行设计的实验平台,利用碘化钠和溴化镧闪烁探测器对60Ni级联γ跃迁中两条γ射线(1173.3keV和1332.5keV)的角关联关系进行了测量.基于具体的实验条件对理论值进行修正,得到的实验数据能和其符合得很好,即得到的理论跃迁方式能和60Ni实际的跃迁方式和跃迁性质相吻合.说明该实验设备及方法是可行的,可以用于级联γ辐射角关联关系的测量,有助于学生对原子核γ跃迁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应用Grasp92 程序包,计算了11,10B2+的 跃迁和 跃迁的同位素位移。 跃迁的同位素位移为29828MHz, 跃迁的同位素位移为29840MHz。这些理论结果与最新的实验结果是相符合的。  相似文献   

4.
付佳  樊群超  孙卫国  胡石  江永红 《物理学报》2013,62(23):233301-233301
本文借助孙卫国课题组建立的能精确计算双原子分子R线系发射谱线的物理公式,利用实验上获得的低振动态跃迁谱线数据研究了电极材料VN分子电子态f1Φa1Δ以及电子态d1+X3Δ1等跃迁体系的(0,0)跃迁带的R线系发射谱线. 从理论上预言了实验上难以获得的该跃迁带R线系高振转激发态的跃迁结构,为急需VN分子内部结构的其他研究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结构信息. 从这些公式出发,我们定义了表征实验测定谱线对新谱线的贡献度C(contribution)参数,进一步分析了高激发振转跃迁谱线的相互依赖关系,结果表明该物理公式不仅很好地复现了已知的实验数据,正确地预言了实验未能测定的高激发振转跃迁谱线,而且还能了解不同实验谱线对新谱线的贡献程度,基于这些贡献度,实验学家可以将有限的资源更好地进行分配,重点研究那些贡献度大的振转跃迁谱线. 关键词: 双原子分子 跃迁谱线 贡献度 VN  相似文献   

5.
樊群超  孙卫国  李会东  冯灏 《物理学报》2011,60(6):63301-063301
基于微分的思想,结合经典的双原子分子跃迁谱线表达式,提出了预言双原子分子P线系高激发振-转跃迁谱线的新解析物理公式.对于某分子电子体系的某一P支跃迁带,利用实验上获得的一组(15条)精确的跃迁谱线和该跃迁带对应的上下振动态的转动常数(Bυ',Bυ″)的精确数据,该公式不仅可以精确地重复已知的实验跃迁谱线,而且还能预测出实验上难以获得的更高激发态的跃迁谱线数据.利用该公式,研究了CO分子电子基态的(2,0)振-转跃迁带的< 关键词: 双原子分子 发射光谱 P线系')" href="#">P线系 CO  相似文献   

6.
刘淑琴  董太乾 《物理学报》1986,35(7):944-946
利用微波-射频多量子跃迁对单量子微波跃迁谱线强度的影响,我们在实验上找到了一种在光抽运实验中观察射频共振的灵敏的新方法。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光磁共振实验中双量子跃迁及射频场谐波干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由于射频场谐波的存在,致使其二次谐波的共振跃迁与双量子跃迁信号重叠。因此观察双量子跃迁,必须首先排除射频场二次谐波共振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光磁双共振实验中关于双量子跃迁产生的条件、判断和观测,并分析了多频率共振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原子辐射跃迁原理的基础上,依据光磁共振实验的基本实验现象建立简化模型,给出光抽运过程中跃迁速率方程,理论计算了光抽运信号光强随外场变化关系以及粒子跃迁弛豫时间随外场的变化关系,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  相似文献   

9.
采用加轨道极化修正的相对论多组态Dirac Fock方法 ,计算了类氦离子V2 1 的跃迁几率和跃迁波长 ,所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 ,比较了极化对能级、能级间隔和不同类型跃迁的影响 ,并讨论了轨道极化修正函数。  相似文献   

10.
类氦离子V21+精细能级结构及跃迁光谱的相对论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加轨道极化修正的相对论多组态Dirac-Fock方法,计算了类氦离子 V21+的跃迁几率和跃迁波长,所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比较了极化对能级、能级间隔 和不同类型跃迁的影响,并讨论了轨道极化修正函数。  相似文献   

11.
王琛  李汉明  李英骏  张杰  王世绩 《物理》2005,34(2):143-146
内壳层跃迁机制是实现超短波长激光的一种很有潜力的方案,随着近年来超短超强激光技术和X射线激光实验方法的进展,实现内壳层跃迁机制的超短波长硬X射线激光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文章详细介绍了内壳层跃迁机制X射线激光的原理,并讨论了开展内壳层跃迁机制X射线激光实验的一些实际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GaAs/AlxGa1-xAs超晶格子带间光跃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Kronig-Penney模型的新形式,研究了超晶格子带间光跃迁的频率、带宽和跃迁强度,用GaAs/AlxGa1-xAs多量子阱材料做了关于红外吸收的实验,理论与实验符合较好。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SrAl12O19:Pr3+中4f2→4f2电偶极跃迁强度参量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SrAl12O19:Pr3+中4f2→4f2电偶极跃迁强度的参量化进行了研究.考虑明确的4f5d组态成分与4f2跃迁能级混杂对4f2组态内跃迁的影响.引入新的强度参数Tkq,参数值由3P0能级的相关实验数据拟合.利用拟合的参数T33和T53计算1S0向下各能级发射的跃迁强度,计算值与实验及Judd-Ofelt理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在星光Ⅱ激光装置上开展了三倍频激光与铝平面靶相互作用实验,采用平场光栅谱仪获得了铝等离子3~6 nm范围的X射线发射谱。基于准相对多组态理论,考虑组态相互作用和Breit修正,采用Cowan程序计算了铝的L壳层跃迁波长和跃迁几率,辨识了实验测量得到的铝类Li到类B的22条跃迁谱线。研究表明:识别的谱线都是L壳层的2s,2p电子跃迁到了3p,3d等, 甚至更高的壳层,其测量得到跃迁的波长与理论值最大偏差只有0.06 nm。计算得到的振子强度与其它理论结果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5.
李会东  孙卫国  樊群超  冯灏 《物理学报》2012,61(9):93301-093301
从双原子分子能级的物理表达式出发进行多次微分,建立了预测双原子分子体系R支高振转跃迁谱线的新解析公式. 使用新解析公式预测双原子体系R支高阶跃迁谱线的数据时,最多只需15条精确的实验跃迁谱线和该跃迁带中对应的上下 振动态的转动光谱常数B′v 和 B″v.将该解析公式用于预测Cl2+ 离子 A2u---X2g跃迁系(3,7)带和(4,8)带的跃迁谱线,不仅精确的重复了实验给出的较低阶的跃迁光谱数据值, 而且正确预言了所研究体系中缺失的振转跃迁谱线,尤其是高阶的跃迁谱线数据.  相似文献   

16.
使用基于Dirac-Hartree-Fock方法的Grasp2K程序包,计算了Am原子及离子的K,L,M-X射线的跃迁能和跃迁速率。在计算中,包括了Breit相互作用、真空极化和自能等重要效应。目前研究结果与已有的其他实验和理论结果相对误差约为0.04%。此外,我们还首次计算了从Am~(1+)到Am~(6+)离子的K, L, M-X射线的跃迁能和跃迁速率。相对于中性原子,来自低离化态的跃迁能相对于中性的相应跃迁线的能量仅有轻微的偏移,这反映出外层电子几乎不影响内壳层的跃迁性质。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多组态DiracFock广义扩展平均能级(MCDFEAL)方法系统地计算了重要的中性原子Be,Mg和Ca单光子电四极矩E21D—1S光谱跃迁的能级间隔和跃迁概率,计算中考虑了重要的核的有限体积效应,Breit修正和QED修正,所得结果和最近的实验数据及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此外还从理论上预言了Ba和Mg单光子电四极矩E21D—1S光谱跃迁概率过程,在库仑规范中,跃迁概率A(Be)=38849s-1,跃迁概率A(Mg)=23572s-1和跃迁概率A(Ca)=481s-1.  相似文献   

18.
基于描述双核分子体系包含转动光谱常数Lv所在高阶项在内的跃迁能谱的经典表达式,采用差分收敛法(DCM)的物理思想,推导获得了求解双核分子体系P支跃迁谱线的另一解析表达形式。对于某一双核分子体系的P支跃迁带,新的谱线表达式仅需要11条精确的实验跃迁谱线就可以正确预言高激发振转态的谱线结构,同时,利用谱线展开系数C还可以进一步给出计算谱线的不确定度以更可靠地预言高激发振转态的跃迁谱线。推导获得了相应的计算公式以正确获得对应跃迁带的转动光谱常数(B_(v′),B_(v″),D_(v′),D_(v″),H_(v′),H_(v″),L_(v′),L_(v″))。应用新的谱线表达式,对~(35) Cl_2~+和~(35) Cl ~(37) Cl~+离子电子态A~2Π_u-X~2Π_g(Ω=1/2)跃迁体系(3,7)跃迁带的P支跃迁谱线进行了详细研究,获得的计算结果不但能完全重复已知的实验数据,还获得了实验上未能获得的包含高激发振转态在内的跃迁谱线。另外,通过计算同时也得到了各跃迁带的高阶转动光谱常数。该研究方法和计算结果为人们进一步正确认识Cl_2~+离子电子态的内部能级结构及物理化学的相关性质提供了更完整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包含剩余作用的核壳模型,从143Pm高自旋能级核结构出发进行理论上探求;并计算143Pm退激跃迁几率,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 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核子有效势函数,按照γ跃迁链对143Pm进行理论与实验分析;特别利用核子分布主态结构和自旋能级对应的γ跃迁级链进行比较. 程序采用OXBASH程序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1/N展开技术,推导出形变核E4跃迁约化矩阵元的解析表达式.E4跃迁强度的计算表明,在E4跃迁中考虑转动效应,将在相当程度上改进理论与实验的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