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分波阵面法获得干涉条纹,以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为代表双光束干涉条纹,一般在干涉屏上得到的为平行等间隔直线条纹.关于两相干点光源形成光束间的干涉条纹,其分布规律如何,本文将对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高斯光束照射下的等倾双光束干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等倾干涉原理,对高斯光束经薄膜反射后的光强、可见度、条纹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讨论了入射角对光强、可见度分布的影响,相位角对条纹可见度的影响.数值模拟计算表明:沿着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反射光束叠加区域为一圆斑,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可见度逐渐减小,光强分布偏离了高斯分布,光斑变大,峰值减小.干涉条纹在空间的分布类似于平面波的薄膜等倾干涉,主要由入射角及薄膜厚度决定. 相似文献
3.
在双光束干涉实验中测量出干涉条纹间距,在波长已知的条件下计算出虚光源的间距。利用光的折射定律可推导出虚光源间距和双棱镜的楔角的关系,从而计算出双棱镜的楔角。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本文考察了双光束干涉光谱仪中应用TSVD方法的结果,发现由于积分核cos(2πσx)的正交对称性质使得截断奇异值无法进行,而将积分核变形后再做截断,其实质是截去了积分核逆矩阵中的一部分,从而说明了双光束干涉光谱术中采用TSVD方法能够使复原光谱高波数侧具有较高信噪比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单光束干涉和一般的双光束干涉全息照相实验,本文设计了一种反射透射混合型双光束干涉光路,从理论上分析了两束物光与一束参考光干涉叠加后在全息干板上的强度分布情况,通过对照实验:拍摄只有反射物光的单光束干涉光路、只有透射物光的单光束干涉光路、反射透射混合型双光束干涉光路的全息图,对比分析成像效果,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光路拍摄得到的全息图成像更完整、更清晰、层次感更强;并进一步通过控制变量法,改变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而提高全息图的成像质量。经过多次探究,结果表明,当使用GS-I型全息干板,使用功率约为2.23mW、波长为632.8nm的氦氖激光器拍摄全息图时,控制曝光时间为15s,反射物光与参考光之间的夹角为25°~35°,透射物光与参考光之间的夹角为20°~30°,反射物光、透射物光与参考光的光强比约为1∶1∶1,全息图整体成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远距离激光干涉成像中条纹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成像所需条纹的特点,表明干涉条纹成像系统的带宽决定于条纹的空间带宽。讨论了传统的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在激光干涉成像中应用的不足之处,并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变形的光路结构,用于在远距离上形成圆对称环状干涉条纹,同时报道了利用该变形结构在约50m的距离上观察到的条纹,表明了该光路结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14.
进行穿透扫描探测实验时,在回波图像中发现了由于介质具有倾斜角度产生的周期性干涉条纹,这种干涉条纹对介质后或者介质中的目标成像有严重影响.研究表明,这种干涉条纹主要由介质表面反射波及透射后的层面反射波引起.文中建立点源辐射模型分析干涉条纹现象的形成机理,推导出薄层介质的干涉条纹间距表达式.考虑到天线的影响,建立了角锥喇叭天线近场模型,并且基于该模型进行精确的电磁仿真.商用软件Computer SimulationTechnology的电磁仿真结果与MATLAB程序的数字计算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干涉条纹的成因分析及其与介质倾斜角度的关系.从推导的薄层介质干涉条纹间距表达式可以看出,干涉条纹间距与介质倾斜角度有关,控制影响条纹间距的因素,可以抑制干涉条纹现象,从而达到提高目标分辨率和成像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开发了一个获得白光条纹的新实验.把劳埃镜干涉和光栅衍射结合起来,有可能使白光源产生的不同颜色的条纹彼此重合,从而能观察到清晰的黑白条纹.讨论了有关的实验原理、装置和方法,介绍了主要的实验关键并提供了相应的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17.
双频全息光栅的空间衍射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讨论了双频全息光栅的空间衍射特性,指出利用双频全息光栅的空间衍射特性可以方便地获得等强度双光束干涉场,该干涉场既可有效地用于制作高质量全息光栅,亦可以作为产生叠栅条纹的空间虚光栅,用于微小位移、转角、变形及三维面形的高灵敏度和非接触测量。文中还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Fano interference and transparency in a waveguide-nanocavity hybrid system with an auxiliary cavity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物理 B》2021,30(10):104204-104204
We investigate theoretically single photon transport in one-dimensional waveguide coupled to a pair of cavities, which are denoted by the first cavity and the auxiliary cavity. Two cases with no atom and one atom embedded in the first cavity are discussed. The Fano dips in the transmission spectrum and locations of transparency window are calculated. When no atom is embedded in the first cavity, there exists a transparency window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first cavity and the auxiliary cavity are not resonant. The locations of the transparency window and Fano line type depend strongly on the eigen frequency of the auxiliary cavity and the coupling strength between the auxiliary cavity and the waveguide. When one atom is embedded in the first cavity, we show that the transparency window exists even though the first cavity, the atom and the auxiliary cavity are resonant. The Fano line type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eigen frequency of the auxiliary cavity and the coupling strength. Our results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design of quantum devices at the level of single photon,such as single photon switch and single photon router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