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再湘 《中学数学》2001,(10):23-25
在解析几何的求解运算过程中 ,学生经常会遇到思路正确 ,但因运算过程繁杂 ,而半途而废的现象 .因此 ,解答解析几何问题应尽量减少计算量则成为能否迅速、准确地解题的关键 .这里举例说明在解析几何解题中减少计算量的一些常用技法与策略 .1 等量代换 ,简化运算用解析法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思路比较简单 ,规律性较强 ,但运算过程往往比较繁杂 ,而巧妙利用等量代换解题 ,往往会使运算过程简捷顺利 .图 1例 1 如图 1所示 ,由圆外一点 P( a,b)向圆 x2 y2 =R2 作割线交圆于A、B两点 ,求 AB中点的轨迹方程 .分析 如果一开始就令割线的方程…  相似文献   

2.
<正>众所周知,解析几何的本质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同学们在解题当中往往能毫不费力地把题目条件转化为代数式,却发现计算困难重重,永远算不出正确答案.这是由于同学们忽略了解析几何的几何背景,把它当成了纯代数问题.实际上,它是建立在几何背景下的代数运算,  相似文献   

3.
例说解析几何解题中如何减少计算量王民军(四川省荥经中学625200)在解析几何的解题中,无论是计算题还是证明题,通常总是经过一系列运算,然后回到所需的几何目标,因此,在解题中,尽量减少计算量则成为能否迅速、准确地解题的关键.现举数例,试图指出在解题中...  相似文献   

4.
<正>解析几何题目的一大特点就是计算量较大,本文通过两道例题对比传统解法和运用圆幂定理转化后的解法,发现有些题目巧妙运用圆幂定理进行转化后,计算量明显减小.例1在极坐标系中,曲线C的极坐标方  相似文献   

5.
解析几何是中学阶段数学知识的一个难点,对运算能力要求很高.在解一些解析几何问题时,由于学生偏重于相关量的数量关系研究,习惯于代数的推理过程,而忽视了有关形的知识的应用,摒弃了最基本最直接的解题思路,导致计算量很大,不易得到正确的运算结果.所以如何选择正确简单的方法减少计算量,有什么规律?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事实上,若能充分把握解析几何中形的特征,注意挖掘隐蔽条件,灵活运用平面几何知识,对于拓宽解题思路,减少运算量,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向量具有代数与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故其是联系多项知识的媒介,成为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交汇点.数学高考重视能力立意,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设计试题,因此,解析几何与平面向量的融合交汇是新课程高考命题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创新的必然趋势,而学生普遍感到不适应.因此,教师在解析几何复习时应适时融合平面向量的基础,渗透平面向量的基本方法.故本节高三复习课,笔者在设计上尽量使知识系统化、方法常规化、思维策略化,通过对这些题目的研究,“去伪存真”,挖掘题目的背景及本质,并作一些适当的变形,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强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7.
解析几何综合题的运算量大,恐怕是同学们解题的共识.那么,如何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进而简化解析几何综合题的运算量呢?这里借助一道学情调研题,给同学们提点解题建议.题目(江苏省南京市2011届高三学情调研卷第19题)已知圆M的圆心M在y轴上,半径为  相似文献   

8.
<正>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与难点.其知识综合性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等要求都较高.特别在计算能力方面,面对许多解析几何题学生常常因为复杂的计算而"知繁而退".所以解题方法的选择就显得特别重要,它体现了思考问题的角度.一、"设点的坐标"还是"设直线方程"  相似文献   

9.
白财明 《中学数学》2012,(13):88-89
笔者调查发现大多同学对圆锥曲线问题的评价是"难""繁",究其原因是圆锥曲线问题的计算量的确较大,但其解答的烦琐程度往往受制于解题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同一个问题,如果解题方法选择不当,便会导致计算量过大、过程繁冗,甚至半途而废.因此在实际解题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掌握一定的策略对优化解题过程、便捷而准确地解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解析几何中,面对同样一个问题往往可有多种解题方法,但是各种解法的计算量常常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恰当地选择解题途径,尽可能简化解题计算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地.欲简化解析几何问题解题的计算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条途径予以考虑:一是选择合适的坐标系及点的坐标;二是充分注意对称性,尽量使问题简化;三是适当利用几何知识。  相似文献   

11.
殷群 《中学数学》2012,(17):7-9
根据辞海中的解释,策略即为计策和谋略.出谋划策是一个动态过程,而计策一经形成又变成了一种静态的方针.思维策略有明确的目的性,制定思维策略也就是寻求一条从解题起点直到实现解题目标的"通路",构成"通路"的媒体是知识和方法系统.策略既然是谋略和计策,那么就有优劣之分,在完成同一个解题任务时,可以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从而也就产生不同的解题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三复习中,学生需要解大量的题目,因而常常陷入题海战术.作为教师,需要积极引导,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解题后的反思和总结,提高题目的利用价值,以实现举一反三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中以一道解析几何题为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解析几何解题中经常涉及到选择参数,最常见有四种选择方式:选择斜率、点的坐标、线段的长度或者角度为参数.抓住题目的关键要素,选择适宜的参数,可以使解题的复杂程度降低,计算量减少,效率大大提高.而学生要获得这种选择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力求从"一题多解"中学会辨析好与不好的解法,把好的参数的选择与解题落实到教学中,通过"选得好"达到"做得好".1选择斜率参数还是选择点参数  相似文献   

14.
<正>解析几何一般采用“先用几何眼光观察与思考,再用坐标法解决”的策略.可见,用什么样的代数结构刻画几何事实即确定和明晰运算对象对解题的成败至关重要.题目呈现已知圆M的圆心M在y轴上,半径为1.  相似文献   

15.
<正>解析几何是沟通代数和几何的桥梁,本质是利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程序化的解题过程思路简单,可操作性强,易于被学生接受.但此过程中常涉及复杂的式子变形,计算量大是其突出的弊端.既然问题的背景是几何,故而直接借助一些平面几何性质有时可以为简化计算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以两道习题为例,介绍切割线定理如何"秒杀"解析几何问题,希望对同学们思维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在高考试题中,除立体几何题与三角形联系最直接、最密切外,还有解析几何中的一些题目也与三角形有"不解之缘",这些题目中涉及到的图形,是教材中的基本图形,若能巧妙使用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则解题起来便能"绝  相似文献   

17.
林利芹 《中学数学》2022,(15):53-54
<正>1 引言最近几年,高考数学试卷中一直将解析几何题放在“压轴”位置,题目占据的分值非常大,且具备较强综合性,时常让学生感觉到解题思路受阻.究其原因可知,学生没有掌握解析几何题的实质,不了解题目考点,自然也就无法运用正确的解题技巧,最终浪费大量时间,并且出现丢分的情况.在高考复习备考阶段,教师可以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帮助学生提升解决解析几何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抓住解题关键点,通过自身的抽象思维和推理思维,  相似文献   

18.
运算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是高考数学考查的四大能力之一,在代数、三角、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内容中都有体现,高考中有70%以上的试题都具有一定的计算量,所以通过研究试题的特点,了解算理,改进计算方法,减少高考试题的计算量是赢得考试成功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谈谈如何优化高考数学中的计算量.一、巧思妙解,避免计算高考试题一般都有多种解法,最多的甚至有近二十种方法,这些方法有繁有简,所以要通过对试题进行分析和联想,用化归、构造或类比等方法寻求最佳解题策略.例1(2003年全国新课程卷)一个四面体的所有棱…  相似文献   

19.
<正>韦达定理描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韦达定理的题目灵活、应用广泛,在高考的解析几何题型中更是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应用韦达定理解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下面我将以近两年的高考题为例,展示韦达定理在解析几何题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正>学习了解析几何之后,很多同学为解答题中的运算而苦恼,仔细分析之后可以发现,有些运算的难度是由解题策略所决定的,因此审题入手时放慢一些,做好整体构想,再去运算,运算过程中再多注意式子的结构,适时代入,适时化简,就可以提高解题的成功率和解题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