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争鸣     
问题问题168试用集合A,B,C表示图1中的阴影部分:解法1 C_c((A∩C)∪(B∩C))∪(A∩B∩C)解法2 C_((A∪B∪c))(A∪B)∪(A∩B∩C)观点1解法1,解法2都正确.观点2解法1错误,解法2正确.理由是解法1中集合C不能作为全集,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P10给出全集定义:  相似文献   

2.
考点1集合的概念与运算1.(湖北,文1)集合P={x x2-16<0},Q={x x=2n,n∈Z},则P∩Q=().(A){-2,2}(B){-2,2,-4,4}(C){-2,0,2}(D){-2,2,0,-4,4}2.(安徽,文1)设全集U={1,2,3,4,5,6,7,8},集合S={1,3,5},T={3,6},则CU(S∪T)等于(A)(B){2,4,7,8}(C){1,3,5,6}(D){2,4,6,8}3.(全国,1)设集合M={x x2-x<0},N={x x<2},则().(A)M∩N=(B)M∩N=M(C)M∪N=M(D)M∪N=R4.(重庆,1)已知集合U={1,2,3,4,5,6,7},A={2,4,5,7},B={3,4,5},则(CUA)∪(CUB)=(A){1,6}(B){4,5}(C){2,3,4,5,7}(D){1,2,3,6,7}5.(辽宁,1)设集合A={1,2},则满足A∪B={1,2,3}…  相似文献   

3.
1.1 集合的概念及元素的特征内容概述1.集合通常用列举法、描述法表示 ,有时还用特定记号法、图示法、区间法来表示 .2 .非空集合中的元素具备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等特征 .3.含有 n个元素的集合共有 C0n C1n C2n … Cnn =2 n个子集 ,2 n - Cnn=2 n- 1个真子集 ,2 n -C0n - Cnn =2 n - 2个非空真子集 .4 .两个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方法是定义法、韦恩图法、数轴法 .两个易错的常用的习题结论是CU( A∩ B) =( CUA)∪ ( CUB) ,CU( A∪ B) =( CUA)∩ ( CUB) .5 .运算特例 :( 1) CAA = ,  CA =A,CU( CUA) =A,  A∩…  相似文献   

4.
大家知道,求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有时画韦恩图很方便,对数集来说,“有时”,其实就是“求离散数集的交、并、补时”. 若要“求连续数集的交、并、补”,则画韦恩图并不方便.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一个可以很方便地求出连续数集的交、并、补的方法-“搭棚子”法.你想学吗? 例1 已知全集I=[1,6」,集合A=[2,4],集合B=[3,5].求A∩B,A∪B,A,B,A∩B,A∪B.  相似文献   

5.
新题征展(46)     
A 题组新编1 .( 1 )定义集合 A与 B的运算 :A○* B ={x| x∈ A,x∈ B,且 x A∩ B},则( A○* B)○* A =;( 2 )定义集合 A与 B的运算 :A* B ={x| x∈ A,且 x B}.写出含有集合符号“*”、“∩”、“∪”对集合 A和 B都成立的一个等式 .2 .( 1 )设 f ( x) =max{2 - x,2 x - 4,12 x},求 fmin( x) ;( 2 )设 g( x) =min{x2 + 2 ,32 ( x + 2 ) ,2 - x},求 gmax( x) .(第 1、2题由孙大志供题并作答 )3.( 1 )侧棱长等于底面边长的正棱锥不可能是 (   ) .( A)正三棱锥   ( B)正四棱锥( C)正五棱锥   ( D)正六棱锥( 2 )正三棱锥相邻…  相似文献   

6.
《数理统计与管理》1988年第6期发表了勤学同志的文章《巧算“百分比”》,文中采用从”中心”向外推算的办法计算出“三大件”齐备的家庭所占的百分比。如果利用概率的一般加法公式计算将更简便。 设A={有彩电},B={有冰箱},C={有洗衣机},已知P(A)=0.34, P(B)=0.38,P(C)=0.56,P(A∩B)=0.09,P(B ∩ C)=0.11,P(A∩C)=0.13,P(A∩B∩C)= 0.02.注意到 A ∩ B ∩ C= A∪B∪C,可知 P(A ∪ B ∪ C)= 0. 98,将上述结果代入一般加法公式P(A∪B∪C)=P(A)+P(B)+P(C)-P(A∩B)-P(B∩C)-P(A∩C)+P(A∩B∩C)立得 P(A∩B∩C)=0.…  相似文献   

7.
集合是我们进入高中学习数学首先接触的重要数学概念之一,也是中学数学中最基本、运用最多的概念和数学工具之一.学好它,很有必要.本文介绍学习集合时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1.正确区分点集与数集集合是由元素构成的,认清集合元素是表示点还是数对于处理集合之间的关系及进一步认识集合都非常重要.例1设集合A={x|y=x2-1},B={y|y=x2-1},C={(x,y)|y=x2-1},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一个是()(A)A∩C=.(B)B∩C=.(C)B A.(D)A∪B=C.分析集合A是数集,是二次函数y=x2-1的自变量组成的集合,易知A=R;集合B也是数集,是二次函数函数值组成的集合,易知B…  相似文献   

8.
问题     
问题168试用集合A,B,C表示图1中的阴影部分: 解法1Cc((A∩C)U(B∩C))U(A∩B∩C)  相似文献   

9.
集合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在中学数学竞赛中,许多本质上属于代数、几何、数论、组合的问题都可以用集合的观点和方法来解决,局部与整体的观点是其思想实质.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中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常用描述法表示集合,S={x|x具有性质P}表示所有具有性质P的对象组成的集合S.集合的运算中,除了交、并运算外,还有补运算和差运算.对于A、B两个集合,由所有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关于B的差集,记作A\B,即A\B={x|x∈A,且x B}关于集合的运算满足如下关系式:(1)交换律:A∩B=B∩A…  相似文献   

10.
在判断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时 ,紧紧抓住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理解元素的含义是解决众多集合问题的关键 .一看似相等 ,实则不等例 1已知集合A ={x| y =x2 + 2x +3 },B ={y|y =x2 + 2x + 3 },C ={(x ,y) |y =x2 + 2x + 3 },求A∩B ,A∩C .错解 A∩B =A =B , A∩C =A =C .错因 虽然A ,B ,C中的关系式y =x2 +2x + 3完全相同 ,但其集合内元素的本质截然不同 ,A ,B ,C分别表示函数 y =x2 + 2x + 3的x的范围 ,y的范围 ,抛物线上的点组成的集合 . ∵ A =R ,B =[2 ,+∞ ) ,C为点集 ,∴ A∩B =[2 ,+∞ ) ,A∩C = .二看似不等 ,实则相…  相似文献   

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50分.1.复数(12 ii)2等于()A.4iB.-4iC.2iD.-2i2.不等式xx -21≤0的解集是()A.(-∞,-1)∪(-1,2]B.[-1,2]C.(-∞,-1)∪[2, ∞)D.(-1,2]3.设M、N是两个集合,则“M∪N≠”是“M∩N≠”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4.设a、b是非零向量,若函数f(x)=(xa b)·(a-xb)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则必有()A.a⊥bB.a∥bC.|a|=|b|D.|a|≠|b|5.设随机变量ξ服从标准正态分布N(0,1),已知Φ(-1.96)=0.025,则P(|ξ<1.96)=()A.0.025B.0.050C.0.950D.0.9756.函数f(x)=4xx2--44x,…  相似文献   

1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A={0,1,2},B={x|x=2a,a∈A},则集合A∩B=( )   A.{0} B.{0,1} C.{1,2} D.{0,2}   2.(理)复数(2-i3)/(1-2i)=( )   ……  相似文献   

13.
杨志明 《中学数学》2006,(12):33-35
2004年上海市TI杯高二年级数学竞赛团体赛第2题:集合M={12,22,…,10002}.问:能否把集合M分拆成2个非空子集A、B,同时,满足(1)A∪B=M,A∩B=;(2)集合A与集合B的元素和相等.若可能,指出具体的分法,并给出证明;若不能,说明理由.文[1]对此题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一般的M={1s,2s,…,  相似文献   

14.
曾安雄 《数学通讯》2000,(18):29-29
高中代数上册P 18第 13题是 :设I ={a ,b ,c ,d ,e ,f},A ={a ,c,d},B ={b ,d ,e},求A,B ,A∩B ,A∪B ,A∩B ,A∪B .看看求出的后四个集合中有没有相等的集合 .从本题的解答过程中 ,通过观察可归纳出结论A∩B =A∪B ,A∪B =A∩B ,且易证对于一般情形也成立 ,这就是集合运算中的反演律 ,可记忆为“一横分家 ,交并变号” .下面例谈在解题中的应用 .1 用于简化运算例 1  ( 1990年全国高考题 )设全集I={(x ,y)|x ,y∈R},集合M ={(x ,y) |y - 3x - 2 =1},N ={(x ,y) |y≠x 1},那么 M∪N…  相似文献   

15.
考点1集合的概念与运算1.(北京卷,1)设全集U=R,集合M={x x>1},P={x x2>1},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M=P(B)P M(C)M P(D)CUM∩P=2.(江苏卷,1)设集合A={1,2},B={1,2,3},C={2,3,4},则(A∩B)∪C=().(A){1,2,3}(B){1,2,4}(C){2,3,4}(D){1,2,3,4}3.(湖北卷,1)设P、Q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Q={a+b a∈P,b∈Q}.若P={0,2,5},Q={1,2,6},则P+Q中元素的个数是().(A)9(B)8(C)7(D)64.(江西卷,1)设集合I={x x<3,x∈Z},A={1,2},B={-2,-1,2},则A∪(CIB)=().(A)P{1}(B){1,2}(C){2}(D){0,1,2}5.(广东卷,1)若集合M={x‖x≤2},N=…  相似文献   

16.
申世昌 《数学研究》2006,39(4):410-413
本文研究了具有度序列(13,2S-4,3)的图的匹配唯一性,给出了T(1,4,n)∪(s∪i=0Cpi)(n 4)与T(1,5,n)∪(s∪i=0Cpi)(n 5)及其补图匹配唯一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设有n个集合X_1,…,X_n,一个以X=U_(i=1)~nX_i为顶点集的图G称为是一个关于(X_1,…,X_n)的可行图,如果对每一个X_i(i=1,…,n),导出子图G_i=G[Xi]是连通的。关于集合序列(X_1,…,X_n),含最少边数的可行图称为是最小可行图。本文证明,关于(X_1,X_2,X_3)的可行图G=G_1∪G_2∪G_3是最小可行图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当X_i∩X_j∩X_k≠φ(i,j,k)=1,2,3)时,G_i∩G_j∩G_k是树。它发展了由D.-Z.Du(堵丁柱)在1986年得到的一个结果。  相似文献   

18.
课外练习     
高一年级1.(1)已知集合A={x|x2-3x 2=0},B={x|x2- mx 2=0},若A∩B=B,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2)已知集合A={x|m-1相似文献   

19.
逆定理: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的交点共线,则它们的对应顶点的连线共点. 设两个三角形ABC,A′B′C′中,BC∩B′C′=P,CA∩C′A′=Q,AB∩A′B′=R,且P∪Q∪R,则AA′∩BB′∩CC′(=O). 换言之,即两个三角形如成轴透视,便成中心透视.以符号表示之,即△ABC l  相似文献   

20.
《立体几何》中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2为: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这可用下面的数学符号语言表示: 若A6∈α,A∈β,则存在惟一直线α,使α∩β=α,且A∈α.(见图1) 对公理2,我们可从三个方面去进行理解. (一)如果两个平面有两个公共点A、B,那么直线AB就是这两个平面的交线 例1 如图2,平面α∩平面β=l,点A∈α,点B∈α,点C∈β,且C∈l,又AB∩l=R,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