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共轭聚合物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性能,有望成为制造全塑性发光二极管的材料,因此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1].聚乙炔是一种典型的共轭聚合物,其不稳定性和难加工性限制了它的应用.而含联苯液晶基元的取代聚乙炔,不仅其难加工性得到了改善,提高了稳定性,而且赋予了聚合物液晶性,因此有望开发出一批新型的高性能材料[2].目前对这类新型取代乙炔聚合物及其单体的凝聚态结构的报道还较少.本文通过WAXD,TEM和AFM等手段对小分子液晶5-[4′-正庚基-氧-联苯基-4-氧-羰基]基-1-正戊炔(A3E′O7)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1实验部分1.1样品及…  相似文献   

2.
由于共轭聚合物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性能, 有望成为制造全塑性发光二极管的材料, 因此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1]. 聚乙炔是一种典型的共轭聚合物, 其不稳定性和难加工性限制了它的应用. 而含联苯液晶基元的取代聚乙炔, 不仅其难加工性得到了改善, 提高了稳定性, 而且赋予了聚合物液晶性, 因此有望开发出一批新型的高性能材料[2]. 目前对这类新型取代乙炔聚合物及其单体的凝聚态结构的报道还较少. 本文通过WAXD, TEM和AFM等手段对小分子液晶5-[4′-正庚基-氧-联苯基-4-氧-羰基]基-1-正戊炔(A3E′O7)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组装形成的液晶高分子与一般侧链液晶高分子相比,其介晶基元与聚合物主链搭配选择范围宽,且易于组装制备.因此,将氢键[1,2],离子键[3,4]等引入液晶高分子制备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目前以吡啶 羧基氢键组装成的侧链液晶高分...  相似文献   

4.
共轭聚席夫碱的掺杂及其导电性李春生顾尧刘长欣(山东建材学院应化系济南250022)关键词共轭聚合物聚席夫碱掺杂导电性中图分类号O631.23自1977年发现聚乙炔掺杂后具有导电性[1],人们对导电聚合物的研究投入了很大的热情。以后又相继发现了聚对苯撑...  相似文献   

5.
环己烷类液晶因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较宽的相列相温区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反-4-(反-4’-正丙基环己基)环己醇(trans-3HHE)是一种合成环己烷类液晶的重要中间体,它可通过酶选择性催化和顺式构型异构化二种方法合成。文献报道顺式构型异构化法是:4-(反-4’-正丙基环己基)苯酚以铑/碳或铑/氧化铝为催化剂,在酸性介质条件下进行加氢反应,  相似文献   

6.
我们曾报道了合成异丁烯(PIB)类的遥爪聚合物及嵌段共聚物的新方法[1].该方法的关键步骤——活性中心转化实际上是一可逆平衡反应.Faust等[2]以几乎同样的方法合成了异丁烯嵌段共聚物,但他们尚未意识到该反应是一可逆的平衡反应,相当于先增加一个单体单元,然后终止的聚合反应,在阳离子聚合反应中,这种典型、理想的反应极为少见,因此该反应有可能成为研究阳离子聚合的一个极好的模型反应.本文通过分析聚异丁烯端基的2,4,4-三甲基-2-氯戊烷(TMPCl)与DPE的反应产物,研究该反应的规律.1实验1.1试剂的纯化及合成CH2Cl2经…  相似文献   

7.
在有机光电材料领域,光稳定性好、光谱吸收范围宽、光电转换效率高的材料是研究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导电聚合物研究的不断进展使得开发低成本太阳电池成为可能.共轭导电高分子材料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同时具有聚合物的柔韧性和可加工性、以及无机半导体特性或金属导电性,因而具有巨大的潜在商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慕斌  吴斌  谌东中 《高分子学报》2017,(10):1574-1590
盘状液晶聚合物兼具盘状液晶的光电性能和聚合物的柔韧性以及优异的成膜加工性能,有望发展成为新一代先进有机聚合物柔性光电功能材料.本文介绍苯并菲盘状侧链液晶聚合物的研究进展,主要结合我们研究组的工作,重点评述采用受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可控合成这类侧链液晶聚合物以及对分子量效应和间隔基长度影响等基本问题的阐明.我们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第一次成功实现了分子量窄分布的苯并菲聚丙烯酸酯侧链盘状液晶聚合物的可控制备.首先提出盘单元局部簇集的分立短柱堆积(DCS)模型,合理解释了聚合度20左右出现的显著分子量效应,尤其揭示并提出了盘状侧链液晶聚合物的正耦合效应(PCE)理论,即短间隔基的较强耦合作用更有利于其有序柱状相的形成,与棒状侧链液晶聚合物经典的柔性长间隔基去耦合理论形成鲜明对照,补充了缺失的理论短板.基于这些原则,我们设计合成的丁氧基苯并菲聚丙烯酸酯侧链盘状液晶聚合物,经飞行时间谱(TOF)测试,表现出比文献报道值高1~2个数量级的载流子迁移率.进一步在手性客体分子掺杂诱导组装形成单手性螺旋结构聚合物复合物,以及拓扑受限环状聚合物和嵌段共聚物的受控制备等方面开展了比较系统的大分子工程实践.盘状侧链液晶聚合物的可控制备及其显著不同于棒状液晶聚合物体系的一些基本特征的阐明,为这类重要有机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理性设计与可控合成提供理论指导,也为加速推进其光电器件化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溶胶 凝胶过程合成了有机聚合物链段与无机相间有共价键存在的P(MMA MSMA)/TiO2 SiO2杂化聚合物材料.溶剂抽提结果表明杂化材料体系中凝胶的含量很高.通过FTIR测试对材料进行了结构分析,并且由TGA、DSC测试分别分析了杂化材料体系中无机组份总量以及Ti(OC4H9)4的含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苝酸酯受体光伏器件的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几年来,基于有机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价格低廉,易于加工,不受材料种类限制和易于制备大面积柔性器件等优点,而受到极大关注.自从1992年发现从共轭聚合物的基态到富勒烯存在光诱导电子转移现象以来,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研究较多的是共轭聚合物为给体(D),富勒烯为受体(A)的体系,能量转换效率可达3.3%,苝酸酯是一类液晶材料,其结构高度有序且含有4个吸电子的酰基,使得它们适合电子传输,且在普通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与共轭聚合物有较好的相容性,因此可制成薄膜,本文的研究表明,苝酸酯也是一类良好的电子受体,与共轭聚合物给体匹配,可用于制备光伏器件——太阳能电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自组装及其形成的多层复合膜已经在导电、生物传感器及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得到深入研究 ,特别是以聚阴离子与聚阳离子相互作用的静电自组装研究更为深入 .这一技术制备方法简单 ,无需特别的设备 ,对膜层厚度能随意调控 ,并以水作为介质 ,对环境无害 [1~ 3] .共轭高分子 (如聚苯胺、聚吡咯及聚苯亚乙烯等 )通过自组装形成共轭高分子膜 ,对制备具有导电、光电和传输等功能的薄膜半导体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聚乙炔类是最早被发现且理论与应用研究最多的一类共轭高分子材料[4 ,5] .本文以聚 ( 4 -羧酸苯基 )乙炔 ( PCPA)为聚阴离子 ,以重…  相似文献   

12.
一类新的刚性链侧链型液晶高分子的合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三个苯环通过酯键相联的液晶性单体及其聚合物.在这类新的液晶高分子中,刚性液晶基元不通过柔性间隔基而直接竖挂在聚甲基丙烯酸酯大分子主链上.这些高分子有很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表明其分子链刚性较大,因而代表了一类新的刚性链侧链型液晶高分子.它们的液晶行为用DSC、偏光显微镜和X-光衍射进行了表征.发现所有单体和聚合物均为向列型热致性液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红基元结构作为功能材料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1,2],我们选择部分红颜料研究了其用于静电复印的光电性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3~6].但其难溶性阻碍了对它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为此力图合成了红染料修饰的丙烯酰胺聚合物,该化合物溶解性、成膜性、加工性...  相似文献   

14.
由对苯二甲酸、4,4'-双(4-羟基苯氧基)二苯枫和对羟基苯甲酸合成了具有液晶特性的一种新型聚酯醚砜.从反应介质预聚合和后聚合等因素讨论了提高聚合物粘度的途径,以DSC、偏光显微镜和X-线衍射仪等方法表征了其液晶特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1,2,4-三氮唑衍生物的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炜  赵斌  曹镇财  沈平  谭松庭 《化学学报》2012,70(23):2433-2439
以缺电子的1,2,4-三氮唑衍生物作为拉电子结构单元(A), 以富电子的噻吩或苯并二噻吩衍生物作为推电子结构单元(D), 通过Stille偶联聚合的方法, 合成了三种主链型D-A(推-拉电子结构)的交替共聚物PT-TZ, PB-TZ和PB-TTZT. 不同富电子结构单元可使其聚合物表现出不同的光物理性能和光伏性能. 嵌入较多的噻吩单元, 可有效增大聚合物主链的共轭长度, 拓宽其吸收光谱, 因此, 聚合物PB-TTZT的光伏性能明显优于另外两种聚合物. 以三种聚合物分别作为给体材料, 以PC61BM作为受体材料, 制备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PSCs), 其中, 基于PB-TTZT的PSCs器件在AM 1.5 G模拟太阳光条件下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18%.  相似文献   

16.
1990年,Buroughes等[1]发现聚对苯乙炔(PPV)类衍生物不仅是导电高分子材料,而且也是性能优良的发光材料.随后,许多科学家立即将注意力集中于这类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光性能的研究上,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2].目前,对PPV衍生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17.
甲壳型液晶聚合物(mesogen-jacketed liquid crystal polymer,MJLCP)是1987年由周其凤教授[1]首先提出的概念.从化学结构看,甲壳型液晶聚合物属于侧链型,由烯类单体经链式聚合制得,容易得到高分子量的产物,具有一般柔性侧链型液晶聚合物的一些优点.但是与柔性侧链型液晶聚合物不同的是,MJLCP分子中的刚性液晶基元是通过腰部或重心位置与主链相联结的,在主链与刚性液晶基元的侧基之间只有很短或者没有柔性间隔基.由于在这类液晶聚合物的分子主链周围空间内刚性液晶基元的密度很高,分子主链被由液晶基元形成的外壳所包裹并被迫采取相对伸直的刚性链构象.因此,这类液晶聚合物又和主链型刚性链液晶聚合物相似,具有较明显的链刚性.近年来,周其凤课题组围绕甲壳型液晶聚合物深入开展了分子设计与合成、分子结构与性能等多方面的研究.其中,设计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甲壳型液晶聚合物是在以往研究工作和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研究工作.将一些有特殊功能的基团引入到甲壳型液晶聚合物中会使其具有崭新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王国杰  李敏  陈欣方 《化学通报》2001,64(4):212-216
综述了可用做发光材料的液晶共轭聚合物(LCCPs)的种类及其制备,介绍了LCCPs在制备发光器件中的取向方法,并对其光学性能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聚乙醇酸及其与乳酸的共聚物是一类无毒、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材料,它们广泛地用作药物控释体系的载体,牙科植入材料[1,2].但由于聚乙醇酸的高度可结晶性,使其不溶于包括三氟乙酸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有机溶剂,因此通过共聚来改进其物化性质的研究一直方...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液晶类物质常因其特殊的理化性质而引起人们的兴趣,而拥有多种介晶相(mesomorphous phase)则为其主要特点之一.对于测定该类物质各种相变之间的热性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通常有其独特之处。2-(4-烷氧苯基)-6-取代苯并噻唑化合物为苏州大学化学系新研制的,样品经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发现其具有热致性液晶性能.我们用DSC法对这些化合物在升温及降温过程中的相变温度、相变焓进行了测定,并计算得到了相变熵。对于样品在冷却过程中的过冷现象作了测定和探讨.此外,还就样品处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