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立建 《数学通报》2006,45(11):45-47
问题1关于Rt△ABC(图1),你知道哪些知识?生1:AC2 CB2=AB2,∠A ∠B=90°;若∠A=30°,则BC=12AB,反之也成立.师:还有吗?生2:AC CB>AB,AB>AC;若M为AB中点,则CM=21AB.师:还有吗?生3:若CD⊥AB于D,则CD2=AD·BD,AC2=AD·AB,BC2=BD·AB.师:噢,我正想出示问题2呢?图2问题2因为Rt△ABC,C  相似文献   

2.
在复习教学中如何改变以往的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方式 ,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主动探究 ,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是当前教学中的热点之一。笔者尝试一堂平面几何复习课 ,现叙述如下 ,以达抛砖引玉之作用。问题引出 :E是△ABC的内心 ,AE的延长线交△ABC的外接圆于D ,交BC于F。试尽可能多地找出图中的各种关系并加以证明。我作了简单的引导后让学生先分析思考 ,然后在草稿纸上写出符合条件的结论 (花 1 0分钟左右 ) ,进入课堂讨论。为了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我有意识让成绩中下…  相似文献   

3.
教学改革必须考虑对旧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对新教学模式的追求,课堂教学的设计思想及其功效必须通过教学的全过程来体现。本着这一指导思想,作为一堂数学教学研究课的设计,主要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2)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3)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  相似文献   

4.
李刚 《数学通讯》2020,(12):53-56
本文以"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再探究"为题设计了一节数列复习课,选择2019年高考江苏卷数列压轴题作为备课模型,通过设问和变式层层深入,不断引导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本质和内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如何实现高效复习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5.
6.
毛良忠 《数学通报》2007,46(3):26-27
不可小看我们的学生,特别是这些在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下熏陶出来的充满探索精神和活跃思维的学生们.他们四射的活力挑战着老师的“权威”,他们对数学的感悟已经不仅限于课堂.他们身上充满着不安分的细胞,他们头脑中跳动着聪颖和智慧.会在任何一个你不经意的时刻,淬不及防地跃然  相似文献   

7.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一段话:“尽量通过问题的选择,提法和安排(提法和安排尤为重要)来激发读者,唤起他的好胜心和创造力,并且给他充分的机会去处理各种各样的研究对象。”本文试图遵循波利亚的话的精神,在  相似文献   

8.
排列组合虽然不是高中数学的主干内容 ,但其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等自成体系 ,难教好、学好难 ,现把笔者一堂全市性的示范课的全过程复述出来 ,供参考 .引言 :从今天开始 ,我们进入第十章的知识复习 ,首先 ,请大家总体回顾一下 ,本章从宏观上看 ,有哪几个知识板块 ?学生 1 :本章有三大知识板块 .(1 )排列与组合 ;(2 )二项式定理 ;(3)概率 .教师 :今天 ,我们只复习排列与组合 (板书课题 ) .请大家思考 ,研究排列与组合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学生 2 :理论基础是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 .教师 :什么叫做分类计数原理 ?学生 3:(略 )教师 :请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在距离高考还有100天之际,笔者所带的班有一位学生来找笔者谈心,他说:"老师,复习了那么长时间的解析几何,做了那么多解析几何试题,但是我现在还是很恐惧解析几何,模拟卷的解析几何题我都逼着自己尝试着做,有时会做,有时一点思路都没有,我该怎么办?"听了这位学生的话,笔者陷入了沉思:在解析几何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带领学生在制高点获得突破?带着这个问题,笔者精心准备了第二天上课的内容: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秦晓 《数学通报》1990,(8):8-11,33
讨论型课的教学价值,在于能充分暴露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因而能否暴露讨论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将决定着一堂课的教学成败.在讨论的过程中如何暴露出学生的思维过程,有效的组织教学,促使思维向正迁移方向发展,实在是一件十分必要的工作.下面想就最近在集合概念的复习中如何通过集合问题的讨论课谈谈促进思维以期达到正确完满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在圆锥曲线的二轮复习教学中,合理地进行模式识别,重视通法通解,从学生的思维出发,突破瓶颈计算,提取提炼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优化思维结构,以经典的课本问题、高考问题和资料教辅名题为研究素材,开展变式教学。  相似文献   

12.
袁辉 《数学之友》2023,(19):50-51+55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模块复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学习者对不同问题的不同知识点加以综合处理,从而准确、高效地处理新知识点.思维导图还有助于学习者将已有的零散知识点进行全面地概括与总结,从而建立新的知识结构系统,促进对知识点的正确记忆和掌握,进而提高他们的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整理思路,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特级教师张惠民老师上的一节高三二轮复习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认为张老师的课堂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凸显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学科本质,张老师的课堂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引,探究为主线,是目前高三复习课需要的一种高效课型.为此将本节教学过程整理如下,并附上个人的一点思考,不当之处请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14.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函数关系的建立是函数的“灵魂”,具有实际背景的函数关系的建立是一个难点,如何破解这个难点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今年的高三复习中,笔者试从必修1教材一道习题出发,通过该题的横向变式和纵向类比来突破,是否妥当,求教于各位专家和同行.  相似文献   

15.
16.
近日,笔者教授了高二理科班一堂解析几何期末考试的复习课.这节课的主题是“解析几何中的定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方震军 《中学数学》2021,(3):41-42,61
思维导图是一种借助图形研究思维的实用工具,它的特点是简单、高效.基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学生经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将零散的知识进行系统化,同时将思维路径进行可视化呈现.这样除了可以节省学习时间,还能提高学习效率,备受师生的喜爱.过去的一年,笔者开设数学思维导图校本课程,思维导图与数学在笔者的课堂得以相聚.  相似文献   

18.
原坤  周先华 《数学通讯》2020,(12):22-24+38
本文介绍围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应用"问题设计的一节高三一轮复习展示课,设计采用"1+X"教学模式,将核心问题(含参数函数)通过参数的不同赋值分解成6个由易到难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依次解决,总结每类题型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节我市2013年九年级数学复习教学主题教研活动中的研究课,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背景下的复习课教学和这次活动的“关注学生学习,提高复习效率”的主题,笔者将重点放在正确理解新课标和准确把握复习内容上,突出第一轮复习学科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和巩固性,重点关注复习课教学中师生活动的设计.整节课沿着学生对知识的回忆实例出发,使学生对一次函数概念、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是我国统计教学的核心任务.笔者执教的一节中考考前复习课旨在培养学生用统计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并给出建议和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