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2017年新课程标准修订以后,高考理综全国卷Ⅱ的试题内容及分布开始逐渐发生变化.文章通过比较近几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Ⅱ试题,在考查内容、考查形式等方面挖掘今年的命题新变化,并对其变化原因做相应的分析,为今后高考复习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2009年辽宁、广西高考理综试卷第24题,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去思考解决给出15种解题方法,以期锻炼学生的的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对2013年辽宁省的高考理综试卷第25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多种解题方法,以此反应出一道综合性的物理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锻炼学生的的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2003年是全国高考实施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第4年,考试结束后,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总体来说,考生及其家长对2003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还是比较肯定的,认为它继续坚持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方向,保持了近年来高考改革的特点,注重基础知识,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但是,多数考生反映试题偏难,甚至有的物理教师抱怨物理试题超出考试说明的要求.2003年物理试题与往年相比,难度确实稍有增加,但不能认为超出考试大纲的要求,它更加注重思维能力的考查.如果考生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理解不透、基本物理思维方法训练不够,就很难取得好成绩.2003年的物理试题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立足基础,重视基本知识考查和物理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内容新颖,重视方法和能力的考查;联系实际,重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1总体评价
2006年北京高考“理综”试卷中的物理试题符合《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北京卷考试说明》的要求,符合选拔性考试的定位.突出了问题立意的命题思想.命题坚持与社会、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凸现STS精神.坚持了“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新生,有利于中学推行素质教育,有利于扩大高校扩大自主招生”的命题原则.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8.
2020年高考理综新课标卷Ⅲ第25题基于传送带模型来考查学生对运动状态的分析能力,以及对冲量概念、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突出模型建构、科学推理、运动与相互作用等物理观念的考查.文章总结出运动学、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来解决本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物理问题的意识,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该问题的考查目标,提出了"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加强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训练""培养良好解题习惯"的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9.
0 1 5年高考浙江理综卷第1 6题中提到的“ 静电力演示仪” ,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并不广泛, 原因在于镀
膜乒乓球制备的复杂性以及安全性.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 应用简单的设备和材料, 制作静电力演示仪, 能够产生相同
的实验现象, 并对实验进行了改良和变式, 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12年高考14套试卷中的有关探究性实验试题的统计分析,给出了试题的类型、特点及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结合在学生犯错案例, 就2 0 1 6年高考四川卷物理压轴题进行了探讨, 为以后物理教学的改进找准了方
向, 进一步分析了该题所给参考答案的一些瑕疵 相似文献
12.
1总体情况 2003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与2002年相比,在试卷的形式上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卷Ⅱ试题布局顺序作了大调整.物理题放在最前面,生物和化学题放在中间,压轴题仍为物理题,这种调整,使物理试题的难度较以往理综考试有明显下降;(2)试题的题量和赋分值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卷Ⅰ选择题由6题增至8题,分值由36分增至48分,占40%;卷Ⅱ物理4题,题量不变,每题分值较2002年相对减少,共72分,占60%,这样调整后,从考生答题的问卷反馈来看,学生物理部分的平均得分率提高了.从试题难度上看,今年的理综物理试题与去年相比保持稳定,难、中、易试题的比例基本体现了"3∶5∶2"的宗旨.从考题内容设计上看,试题严格按照2003年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要求设计,内容贴近课本,考查的侧重面较合理,强化了对考生基本概念、规律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较好地贯彻了近几年来高考改革中所强调的"突出基础,侧重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对中学物理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2 近五年高考理综试卷物理选择题命题特点分析
(1)四个必考模块大致按内容比例命题,个别题出现了跨模块的知识综合.8道选择题一般为4道力学和4道电学试题,多选题2~4道.
(2)物理主干知识成为选择题的命题重点,例如,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力的平衡、υ-t图像的理解和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包括平衡)和运动学公式的应用、功能关系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天体运动规律、电场的性质、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楞次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变压器与交流电的性质和远距离输电等. 相似文献
14.
对2014年高考江苏卷第7题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确定该题没有正确选项,并对命题失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一、高考理综选择题的现状和要求
大家都知道,目前国家或部分省市高考物理选择题是混选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6分,总共48分.对考生的要求是: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
二、物理混选题的优势
物理混选题的主要优点:第一是考试内容灵活机动,可以点、线、面结合或比较考查,既可以单独考查某点某处,也可以统一考查几点几处,甚至可以将几个内容融合后进行考试;考试内容覆盖面宽,可以容纳绝大部分授课内容;第二是增强了区分度,因为考生全部选对或选对但不全的得分就不同了;选对但不全的或有选错的也得分不同了;第三是有利于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因为大部分学生需要分析四个选项并去伪存真后,才能最后确定答案. 相似文献
16.
17.
19.
2012年高考天津市物理试题的整体特色是"立足课标、遵循《考试说明》、尊重教材、稳中有新".题型和题量在保持原有的结构之上继续关注基础知识的落实,对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稳中有变"的命题思路进一步明确了天津卷的物理试题在既突出力学、电磁学的核心内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Ⅰ)物理试卷供湖北、湖南、河北、河南、浙江、江西、广西、陕西、山西、安徽、福建、辽宁等省使用,全卷无超纲题、偏题、怪题,绝大部分试题及评分标准,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