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汪峰  徐文华 《化学教育》2006,27(4):25-27
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适应当前创新教育的需要,必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本文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老师座谈两方面初步探究初三学生“提出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并从影响学生“提出问题”认知因素、个人因素及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能改变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现状,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提问能力相当的2个高一班107名学生为被试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用提问能力综合训练策略培训2节课,对照班不做相应训练。最后,用学生未学习过的“高锰酸钾与草酸溶液的反应”实验为问题情景,研究该策略对学生提出探究问题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综合训练策略,能提升学生提出探究问题的能力;对学优生、中等生的帮助更大;对提升男生的提出探究问题能力的效果稍优于女生。此研究可为有效培养学生提出化学探究问题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彩芳 《化学教育》2010,31(1):52-57
针对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善提出问题的窘境,研究影响学生提问的因素,提出促进学生课堂提问的策略,并以具体教学案例,阐述这些策略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志红 《化学教育》2004,25(7):29-31
突出问题教学的发展性和创造性这一本质,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运用知识,积累创造性活动地经验,从而形成有创造性的个性。本文尝试利用化学实验、知识的运用、知识的拓展等方式创设问题,注意问题的层次性、灵活性和系统性的统一,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教学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5.
化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新红 《化学教育》2005,26(4):23-26
当前,中学生问题意识较差,不能发现并提出问题。这种状况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笔者总结自己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种做法:唤醒“问”的意识,使学生想问;营造“问”的氛围,使学生敢问;创设“问”的情境,使学生能问;传授“问”的技巧,使学生会问;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的提问。  相似文献   

6.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荣宝 《大学化学》2007,22(4):13-17
从教材建设、课堂教学、学生实验、科技活动、考试方法、评分标准等方面介绍在教学中如何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  相似文献   

7.
培养高师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化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样也对培养高师学生的高师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培养高师学生的教师不但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还要强化实验课教学,拓展实验教学的功能等进行多种教学实践活动的改革创新,来培养高师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化学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能力若干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裴新宁 《化学教育》2001,22(3):19-21
本文探讨了中学化学学科能力的结构及培养目标,对培养能力过程中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9.
陆军 《化学教育》2003,24(7):40-42
化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化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于解决问题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把它分解为问题表征、设计解题计划、执行解题计划和监控等4个阶段[1].其中问题表征是解决问题的首要环节,而且问题表征的程度决定着问题解决策略的选取,"问题表征科学、深刻的学生通常能够选取相对优化的策略,而表征错误、浅显的学生选取的策略就不够科学、合理"[2].因此,提高学生化学问题的表征能力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何长庚 《化学教育》1981,2(2):27-31
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有人估计知识量每八年到十年翻一番。面对这一形势,我们的教学必须狠抓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打好创造性发展的坚实基础。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呢?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我认为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这几种能力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11.
骆仁新 《化学教育》2001,22(7):37-39,42
需要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的化学问题称为数学-化学问题.例如,"计算1 g碳充分燃烧,需要消耗密度为1.429 g/L的氧气多少升?","已知某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2,该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电子数是几?""配平Fe3O4+CO→Fe+CO2"都属于数学-化学问题.数学-化学问题较通常所说的化学计算范围更广.解决数学-化学问题的思维,称为数学-化学思维.本文就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化学思维能力的意义,培养学生数学-化学思维能力的最基本原理,最一般的教学程序、教学中心等问题作出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俞明 《化学教育》1996,17(12):25-26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的约束,对于事物的一种迅速的识别,敏锐而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也就是直接领悟的思维或认知。  相似文献   

13.
化学教学中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岳波 《化学教育》1996,17(4):6-8
本文通过教学实践分析了非逻辑思维的培养对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作用,提出了一些具体方法并从心理学、科学思维方法论等角度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14.
胡军龙 《化学教育》1997,18(12):21-22
实验是化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又是学好化学的媒介。培养实验能力不仅关系到化学化工人才的培养,而且关系到大多数未来劳动者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全面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周四红  梁炳恒 《化学教育》1998,19(10):27-28
正交试验设计法作为一种科学地安排多因素实验问题的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开展化学教学实验研究方面,已经显示了其积极作用,那 么它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是否有促进作用呢?为此我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来研究此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世瑜 《化学教育》1997,18(11):26-29
教育的长效性使它成为一项未来事业,有位未来科学家预言:“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历史留给人类的唯一任务就是要求每个人都必须从事不同程度的创造工作,而这一任务的完成,只有创造性的发掘和培养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创造精神,才有可能。”因此,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注意保护和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动机,就成为一项着眼于未来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7.
万寿荣 《化学教育》2014,35(1):74-75
深刻认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和反应程度,审视化学平衡常数大小、平衡转化率变化、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程度之间的关系和正逆反应速率相对大小与平衡移动的关系。平衡是否移动就看能否减弱刚变化的因素。反应限度与反应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8.
周世洪 《化学教育》1992,13(5):21-22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运用的得法,需很好探究。一、教学提问的作用与心理学依据课堂教学为什么要提问?问什么?怎么问?何时问?都是以教育心理学的原理为依据的。一为激发情趣,调动积极性;二为唤起注意力的集中,更好地组织教学;三为增进识记,减缓遗忘;四为提高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调节讲授,师生各依反馈信息,调控教与学,以达到教与学动态平衡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