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时间传递技术以其低成本、高精度、广覆盖范围等特点,广泛应用到高精度时频领域。传统卫星共视技术利用全球卫星导航时间比对标准(Common GNSS Generic Time Transfer Standard,CGGTTS)共视文件实现事后高精度时间传递,很难实现实时时间传递。为满足数字换流站、电力物联网、移动通信等对实时、高精度时间传递的需求,研究了基于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BDS-3)伪距观测数据的实时卫星共视技术,开展了短基线和西安-三亚长基线北斗实时卫星共视时间传递实验来评估实时共视时间传递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北斗实时卫星共视时间传递精度优于1 ns,可为时频系统、数字换流站等应用领域提供纳秒级时间同步和纳秒级时间溯源服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光学》2012,5(2):202-202
为开拓国际学术市场,提升中国出版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争创国际一流刊物,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与英国麦克米伦出版有限公司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简称NPG)就英文国际期刊Light:Science&Applications(简称LsA)达成合作,于2012年3月29日在网上正式发行LsA电子期刊(http://www.nature.com/lsa)。  相似文献   

3.
李德禧 《物理》1992,21(10):583-586
本文简述了重力加速度g绝对测定的历史、现状、三次国际绝对重力仪的比对(特别是1989年第三次国际比对)和最新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4.
概况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7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89年底建成,1990年2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声学委员会委员张仁和教授任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所长侯自强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由中外家学界著名专家学者20人组成.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29人,其中研究人员22人(高级14人,中级8人),占76%.技术人员5人,管理人员2人实验室研究方向研究声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探索物质结构对声场规律的影响以及利用声波作为探索物质结构的方法,是声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因此,实验室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神光Ⅲ原型1 ns激光驱动黑腔辐射温度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神光Ⅲ原型装置上,利用八束三倍频激光注入金柱腔靶,开展了光学高温计与软X射线能谱仪测量辐射温度的比对研究;利用功率平衡关系式,分析了神光Ⅲ原型1 ns内爆标准腔、1 ns输运腔的辐射温度与激光功率的关系,得到了两种腔靶X射线转换效率(耦合效率)约为50%—55%. 关键词: 辐射温度 冲击波 黑腔靶 激光靶耦合效率  相似文献   

6.
运用时间分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和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方法测量了铂原子的15条奇宇称高激发态能级的自然辐射寿命.测量结果处于6.1到116 ns之间,且误差低于10%.经比较,与前人结果在误差范围内符合很好.据文献调研所知,结果中有5条高度接近60000 cm−1的高激发态能级的寿命值是未见报道的.  相似文献   

7.
磷酸盐激光玻璃聚(CH3)2 Si(OC2 H5)2防潮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H3)2Si(OC2H5)2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与有机合成相结合的方法,制得稳定性良好的涂膜液。采用旋转涂膜法在掺钕磷酸盐激光玻璃棒端面涂制防潮膜,膜层固化后透过率达96.5%,获得的膜层表面粗糙度优良,均方根表面粗糙度(RMS)为1.659nm,平均粗糙度(RA)平均为1.321nm;在激光波长1053nm,脉冲宽度1 ns条件下膜层的激光破坏闽值可达10~14 J/cm^2。经过“神光Ⅱ”高功率激光器物理实验运行,膜层使用期为五年,并且已经在我国“神光Ⅲ”原型装置上试用。  相似文献   

8.
高灵敏度瞬态辐射高温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研制了一台瞬态辐射高温计。它在设计上做了以下改进,采用:(1)双向色性分光镜作为分光器件,将各个通道波长的分光率提高到85%以上;(2)低输入阻抗宽频高增益(50 dB)信号放大技术做为高温计的后续电路,大大提高了高温计的探测灵敏度,同时也保证了测量系统的快速响应;(3)光谱辐照度方法做零前标定,使零前标定工作方便和可靠。以氯化钠单晶作为实例,测量了它在36.0~60.0 GPa冲击压力下的热辐射历史,获得了1 500~3 600 K冲击温度范围内的瞬态光谱辐射,高温计的响应时间优于5 ns。  相似文献   

9.
郭成彬 《应用声学》1999,18(5):40-40
为庆祝印度超声学会(USI)成立25周年和国际著名印度科学家Krishnan博士的100周年诞辰,将于1999年12月2-4日在印度NewDelhi国家物理研究所(NPL)举行国际超声会议及展览会(ICEU-99),会议主题之一是超声NDT.有关会议的更多信息请与印度超声学会ShundarakshanT.D.主席联系.电子邮件:Secdmg@igcar·emet·in国际超声会议将在印度举行@郭成彬$中国科学院声学所  相似文献   

10.
在长距离光纤时间传递链路中,为了避免使用中继放大导致双向传输时延不对称以及引入附加的噪声,提出一种基于单光子探测的长距离光纤时间传递方案。将经过主端(从端) 1 pulse/s时间信号控制的激光脉冲序列作为发送信号,利用从端(主端)具有极高探测灵敏度的单光子探测器接收到达信号,并基于双向时分复用同纤同波时间比对方案得到双向光纤链路传输时延变化,进而根据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和高斯拟合的数据处理方式得到两端之间钟差的时间稳定度。为了实现单光子探测器在门控模式下对长距离光纤实验系统的长期测试,设计并实现了外部触发门控工作方式下动态调整的触发控制系统。通过利用光纤链路传输时延变化量,实现对门控触发信号的控制。350 km单模光纤和对应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链路总损耗约为100 dB)的时间传递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时间传递稳定度优于1.5 ps@1 s和0.4 ps@8192 s。所提方法为长距离高精度光纤时间传递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8-羟基喹啉铝和聚乙烯基咔唑薄膜及其混合体系膜的荧光衰减特性。聚乙烯基咔唑/8-羟基喹啉铝重量比100:4的混合膜在波长540nm和460nm处的荧光衰减时间分别为6.47ns和8.5ns。重量比100:10混合膜在波长540nm和460nm处的荧光衰减时间分别为5.5ns和7.9ns。上述两波长对应8-羟基喹啉铝和聚乙烯基咔唑分子荧光发射。混合体系的荧光寿命仅为8-羟基喹啉铝分子荧光的40%,同时也低于聚乙烯基咔唑14ns的荧光寿命。荧光寿命的减少反映出两种分子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或形成了分子复合体。  相似文献   

12.
第七届国际电致发光研讨会在京召开并获圆满成功由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等单位主办的第七届国际电致发光研讨会(EL’94)于1994年10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光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天津理工学院教授徐叙...  相似文献   

13.
三倍频Nd:YAG激光抽运氧气中的受激拉曼和布里渊散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三倍频脉冲Nd:YAG激光(355nm)在两种不同带宽模式下抽运氧气中受激拉曼散射(SRS)和受激布里渊散射(SBS)的实验研究。在宽带(约1cm^-1)抽运模式下,只测到了前向受激拉曼散射,而没有观察到后向散射,其一级和二级斯托克斯最大能量转换效率可达22%和8%。在窄带(约0.003cm^-1)模式下,前向、后向受激拉曼散射和受激布里渊散射都测量到了,但大部分抽运能量都转换到受激布里渊散射,其转换效率可达67%。测量了两种带宽模式下各散射组分在它们最佳转换时的波形;窄带情况下后向受激拉曼散射和受激布里渊散射的脉宽分别可压窄至1.5ns和2.3ns,不到抽运脉宽的三分之一,使得受激布里渊散射峰值功率可大大高于抽运功率。对氧气中前向、后向受激拉曼散射和受激布里渊散射之间的竞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8月16日凌晨1点40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用于量子通信研究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图1)。该卫星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共同研制,经过前期准备,于2012年正式立项,并历时多年研制成功。该卫星将配合多个地面站实施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星地量子纠缠分发和地星量子远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场地地表高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的绝对辐射定标方法,摆脱了对卫星过境时刻同步观测的依赖,提高了遥感器在轨绝对辐射定标的效率与频次.利用无人机测量系统对敦煌辐射校正场进行了地表方向特性测量,基于半经验核驱动模型反演了敦煌场地的高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参数.用地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直接计算的卫星观测方向的地表高光谱反射率数据替代卫星过境时刻场地的地表同步测量数据,结合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大气产品数据,实现了对Landsat-8卫星的陆地成像仪(OLI)在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的高频次绝对辐射定标.Landsat-8/OLI第1~6波段的卫星观测表观辐亮度值与模型计算表观辐亮度值的相对偏差均小于5%,标准差小于2%.基于无人机场地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的绝对辐射定标方法的定标结果与卫星观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同轴电缆头和转接头HPM击穿现象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同轴电缆头和转接头的HPM击穿实验研究方法,给出了几种电缆头和转接头微波击穿功率随微波频率、脉冲宽度、重复频率和脉冲持续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微波击穿发生在同轴电缆头连接处,是电缆接头沿面滑闪,且击穿功率随同轴电缆及转接头尺寸的减小而降低;击穿功率也随微波脉冲宽度(30 ns~1 μs)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在100 ns附近有一拐点;在低重复频率(1~1000 Hz)下,重频对击穿功率的影响不大;微波频率在2.856~9.37 GHz变化时,微波频率对击穿功率的影响不明显;微波脉冲宽度较窄时(几十ns以下),击穿功率随持续时间变化不大,脉冲宽度较宽时(百ns以上),击穿阈值随持续时间的增大而下降。  相似文献   

17.
太阳辐照绝对辐射计及其在航天器上的太阳辐照度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制的太阳辐照绝对辐射计(SIARs)的原理和结构,该辐射计主要有两个创新点,即把电加热导线埋入锥腔壁以提高光电等效性和用无源热电温度传感器代替有源电阻温度传感器。SIARs参加了第九届和第十届国际日射(强度)计比对(IPC IV和IPC X), 同世界辐射基准(WRR)在02%以内符合。 置于世界辐射中心(WRC)的用于保存和传递WRR的世界标准(辐射计)组(WSG)上的两台SIARs已同WSG仪器进行了6年的比对测量,性能稳定,不确定度在0.2%以内。“神舟三号”飞船应用SIARs构成的太阳常数监测器进行了5个月的在轨测量,与同期国外星上测量数据在0.2%以内吻合。采用3台SIARs构成的“风云三号”卫星太阳辐射监测仪从2008年6月起也已经开始了长期的在轨测量。  相似文献   

18.
2 ns, 351 nm激光黑腔靶受激Raman散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在神光Ⅱ装置上开展的长脉冲2 ns,351 nm激光与黑腔靶相互作用的实验,报道了受激Raman散射光时间分辨谱图及能量测量的实验结果。长脉冲2 ns激光注入小腔靶(Ø700 mm×1 250 mm)时,激光辐照缝靶产生的SRS光能量是激光与全腔靶作用产生的SRS光能量的1.3倍。在2 ns激光与不同尺寸黑腔靶作用的情况下,激光辐照小腔靶产生的SRS光能量比标准腔靶(Ø800 mm×1 350 mm)产生的SRS光能量高1.6倍。由于激光功率密度下降,2 ns激光打靶SRS散射光要弱于短脉冲1 ns激光打靶,但持续时间稍长。实验结果表明:长脉冲2 ns激光与标准腔靶相互作用时,等离子体“堵腔效应”比较严重,标准腔靶尺寸不再合适。  相似文献   

19.
Z箍缩实验装置高压低抖动Marx发生器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物院的初级实验平台(PTS)低抖动Marx发生器由60个标称电压为100 kV、电容量为1 mF电容器和30个低抖动环轨式场畸变开关构成,采用以S型线路为基础的超前触发型电路。近千次实验结果表明:在工作欠压比71%、触发电压200 kV的条件下,Marx发生器的建立时间175 ns,抖动极差小于±10.0 ns,均方根抖动小于7.0 ns。Marx发生器的串联电感13.5 mH,串联电阻3.2 W,在电容器充电80 kV时,实验测得输出电压4.3 MV, Marx发生器电压建立时间175 ns,与电路模拟结果(输出电压为4.6 MV,电压建立时间160 ns)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0.
《发光学报》2005,26(4):550-550
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开放实验室,成立于1989年,徐叙珞院士是实验室创始人和第一届主任(1989.4—1993.6)。实验室位于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科学院光电子产业园区内,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现任实验室主任为申德振研究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