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石墨烯作为电极增敏材料,制备三唑磷(TAP)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在石墨烯修饰电极(GR/GCE)上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膜(MIP)。利用微分脉冲伏安法、电化学阻抗谱对不同修饰电极进行电化学表征,利用微分脉冲伏安法考察了MIP和非分子印迹聚合物膜(NIP)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在最优实验条件下,TAP浓度在1.0×10~(-7)~2.0×10~(-5)mol·L~(-1)内和MIP膜传感器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3×10~(-8)mol·L~(-1)(S/N=3)。建立MIP膜传感器的动力学吸附模型,测得结合速率常数k为9.0580 s。  相似文献   

2.
基于分子印迹膜修饰丝网印刷电极的地西泮电化学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地西泮为模板分子,采用循环伏安法在一次性丝网印刷电极表面原位电聚合形成聚邻苯二胺膜,洗脱除去模板分子后得到地西泮分子印迹膜修饰丝网印刷电极。利用差示脉冲法对印迹膜和非印迹膜进行评价,表征了电极表面膜的电化学性质。以KI为印迹电极和底液间的探针,建立了一种间接检测地西泮的传感方法。该传感器的敏感元件为修饰有分子印迹膜的丝网印刷电极,其制备和更换非常方便。用于电化学检测时,样品的富集时间为3min,地西泮的浓度在2.0×10-7~1.0×10-5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5×10-8mol/L,基于猪肉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2%~95%。将该传感器初步用于实际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以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赛诺吗嗪为印迹分子,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在石墨烯修饰的金电极上制备了可快速测定赛诺吗嗪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考察了功能单体的选择、石墨烯修饰金电极、扫描圈数等参数对该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利用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法对该传感器进行表征。赛诺吗嗪的线性范围为6.0×10~(-9)~6.0×10~(-4) mol·L~(-1),检出限(3s/k)为1.0×10~(-9) mol·L~(-1)。加标回收率在88.0%~10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2.0%~3.5%之间。  相似文献   

4.
在金电极表面滴涂石墨烯(GR),通过电沉积技术沉积纳米金(Au)构成石墨烯-纳米金修饰电极(Au-GR/GE)。以芦丁为模板分子,邻氨基酚为功能单体,通过电聚合反应在Au-GR/GE表面合成一种对芦丁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传感器膜(MIP)。采用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印迹膜的性能、结构和分子印迹效应,并与槲皮素进行了选择性响应的比较,发现此传感器对芦丁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其对芦丁浓度的定量测定线性范围为6.30×10-7~1.70×10-4mol/L,线性方程为I(μA)=3.8136-8.6247 lg c(mol/L),R=0.9961,检出限为2.10×10-7mol/L。  相似文献   

5.
以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赛诺吗嗪为印迹分子,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在石墨烯修饰的金电极上制备了可快速测定赛诺吗嗪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考察了功能单体的选择、石墨烯修饰金电极、扫描圈数等参数对该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利用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法对该传感器进行表征。赛诺吗嗪的线性范围为6.0×10^(-9)~6.0×10^(-4) mol·L^(-1),检出限(3s/k)为1.0×10^(-9) mol·L^(-1)。加标回收率在88.0%~10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2.0%~3.5%之间。  相似文献   

6.
以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为模板分子,以邻氨基苯硫酚功能化的纳米金为功能单体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表面修饰技术,将石墨烯和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至电极表面构建基于纳米材料增效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在优化条件下,该传感器的线性检测范围为5×10–6~1×10–2 mol/L,最低检测限为1.56×10–6 mol/L,5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6%,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5%~104.0%。该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能够实现对BHT的特异性识别,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实际样品检测。  相似文献   

7.
以水杨酸(SA)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o-PPD)及吡咯(Py)为复合功能单体,在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MIP/GO/GCE),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印迹膜的表面形貌,方波伏安法(SWV)和循环伏安法(CV)对分子印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表征。通过优化实验条件,显示SA浓度在1.0×10-8~1.0×10-2 mol/L范围内,分子印迹传感器峰电流与SA浓度负对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6×10-9 mol/L。该传感器对SA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样品回收率为101%~1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SA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简单、抗干扰性好、灵敏度高、成本低廉,具有较好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石墨烯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测定芦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石墨烯(GR)滴涂至裸Au电极表面,并以邻氨基酚为功能单体,芦丁为模板分子,制备了芦丁分子印迹膜电化学传感器,利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制得的传感器进行了电化学性能研究,并且对制备条件和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与裸Au电极相比,该GR修饰的Au电极在[Fe(CN)_6]~(3-/4-)溶液中峰电流明显增大,显著提高了芦丁分子印迹传感器的灵敏度。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基于GR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在4.40×10~(-6)~2.80×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46×10~(-6) mol/L。用该传感器测定了黑茶中芦丁的含量,获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Au-Pd合金修饰的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将邻氨基酚与尼古丁电沉积在工作电极上,制备了尼古丁分子印迹膜传感器。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尼古丁在尼古丁分子印迹膜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考察了模板溶解时间、富集时间和溶液pH值对尼古丁测定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尼古丁分子印迹膜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1.2×10~(-7)~2.5×10~(-3) mol/L,检出限为4.6×10~(-8) mol/L。用该传感器对吸烟者血液中尼古丁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重现性及稳定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四环素为模板分子,4-氨基苯硫酚(4-ATP)为功能单体,采用循环伏安法在金纳米粒子和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电聚合分子印迹膜,制备四环素(TC)分子印迹传感器(MIPs/GQDs-AuNPs/GCE),并通过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和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等研究了其电化学响应性能。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四环素具有良好的电流响应。在最佳实验条件下,TC氧化峰电流值与其浓度在2.0×10~(-8)~3.0×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4,检出限为1.5×10~(-9) mol/L,加标回收率为97.9%~106%。该传感器稳定性好、响应灵敏、选择性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以速灭威(MTMC)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EGMRA)为交联剂,在石墨烯掺杂金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表面合成分子印迹膜,研制了测定MTMC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扫描电镜(SEM)对传感膜的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阻抗谱法(EIS)和差示脉冲伏安法(DPV)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DPV测试表明,MTMC的浓度在1.0×10-7~1.0×10-4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R=0.9936),检出限2.9×10-8mol/L(S/N=3)。传感器应用于蔬菜样品的加标回收检测,回收率在93.4%~106.4%之间。  相似文献   

12.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以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使用自由基热聚合法在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合成毒死蜱( CPF)分子印迹聚合膜,制得了CPF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等,考察了此CPF分子印迹膜的电化学性能。在最佳检测条件下,传感器的峰电流与CPF浓度在2.0×10-7~1.0×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μA)=-7.1834-0.2424C (μmol/L),相关系数r2=0.9959,检出限为6.7×10-8 mol/L(S/N=3)。构建了CPF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动力学吸附模型,测得印迹传感器的印迹因子β=2.59,结合速率常数k=12.2324 s。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并成功用于实际水样和蔬菜样品中CPF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4.1%~101.4%。  相似文献   

13.
以联苯菊酯为模板分子,邻氨基苯酚为功能单体,采用循环伏安法,在三维氮掺杂石墨烯修饰玻璃电极表面电聚合一层联苯菊酯分子印迹膜,构建快速检测联苯菊酯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联苯菊酯在5×10-5~5×10-11 mol/L浓度范围内与其差分脉冲伏安电流差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1,检出限(S/N=3)为3.83×10-11 mol/L,加标回收率在86.44%~104.68%之间。该传感器检测联苯菊酯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测成本低。  相似文献   

14.
以灭除威(XMC)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合成的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EGMRA)为交联剂,在石墨烯掺杂金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表面合成分子印迹膜,研制了测定XMC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扫描电镜(SEM)对传感膜的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阻抗谱法(EIS)和差示脉冲伏安法(DPV)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研究。DPV测试表明,XMC的浓度在1.0×10-7~2.0×10-5m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7 9,检出限(S/N=3)为1.5×10-8mol·L-1。选择性识别实验结果表明,XMC印迹敏感膜的印迹因子(β)达到2.94,相对于干扰物的选择因子(α)均大于1,对与XMC结构相似的速灭威的选择因子达到2.39,说明该印迹膜对XMC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识别过程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掺杂金纳米粒子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动力学结合速率常数k为73.05 s。将此传感器应用于蔬菜样品的加标回收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5.4%~108.0%。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酸化碳布(CC)作为柔性工作电极,采用恒电位沉积法在碳布上修饰纳米Au-Cu复合粒子(Au-Cu NPs),以四环素(TC)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采用循环伏安法在修饰了纳米粒子的活化碳布上电聚合分子印迹膜,制备了四环素分子印迹柔性传感器(Cu-Au NPs/PANI/TC/CC),通过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显示,在优化实验条件下,TC的DPV峰值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7)~3.0×10~(-5) mol/L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6,检出限为2.57×10~(-11) mol/L,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7.3%~105%。该传感器柔软稳定,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和重复性好,可应用于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以氧乐果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在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通过电聚合方法制成氧乐果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用无水乙醇洗脱后制备出对氧乐果有特异响应的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法对分子印迹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以K_3Fe(CN)_6为探针,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该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分析性能,建立了氧乐果的间接测定方法。结果表明,K_3Fe(CN)_6的相对峰电流与氧乐果浓度在1.0×10~(-7)~2.0×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6×10~(-8)mol/L。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循环伏安法将硫堇在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聚合,得到了一种新的聚硫堇/石墨烯修饰电极,此电极兼备了石墨烯和聚硫堇的特性.实验表明:该修饰电极能有效降低NADH的过电位;对NADH的检测范围为2.4×10~(-6)~4.89×10~(-3) mol·L~(-1);检出限为6.826×10~(-7) mol·L~(-1);对尿酸和抗坏血酸的干扰有很好的消除作用;此电极稳定性、重现性较好,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滴涂法和循环伏安法制备石墨烯-聚唑类化合物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分别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黄嘌呤和鸟嘌呤混合物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0.2 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 H 5.5)中,黄嘌呤和鸟嘌呤混合物在修饰的玻碳电极上具有较好的电化学行为。鸟嘌呤和黄嘌呤分别在4.0×10~(-4)~4.0×10~(-6)mol/L和4.0×10~(-5)~4.0×10~(-8)mol/L范围内有较好的电化学响应,鸟嘌呤和黄嘌呤检出限分别为4.0×10~(-7)mol/L和4.0×10~(-9)mol/L。方法用于同时测定人体尿液中鸟嘌呤和黄嘌呤,回收率分别为102.1%~105.9%和96.9%~106.5%。  相似文献   

19.
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和溶剂热法分别制备了石墨烯和硫化铜纳米花。采用滴涂法进一步依次将石墨烯和硫化铜纳米花修饰于玻碳电极,制备了硫化铜纳米花/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Nanoflower CuS/GR/GCE)。利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等研究了长春地辛在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长春地辛的浓度在1.0×10~(-8)~1.0×10~(-7) mol·L~(-1),1.0×10~(-7)~1.1×10~(-5) mol·L~(-1)及1.1×10~(-5)~1.0×10-4 mol·L~(-1)内与其对应的峰电流的减小量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4.9×10~(-9 )mol·L~(-1)。对1.0×10~(-6) mol·L~(-1)长春地辛标准溶液连续测定5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方法用于长春地辛药品样品的分析,加标回收率在97.1%~103%之间。  相似文献   

20.
以水杨酸作为模板分子,通过原位聚合法,在玻碳电极表面合成了水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并用方波伏安法对该印迹电极进行了分析研究.当吸附时间为7 min时,印迹电极对水杨酸浓度响应的线性范围为1.0×10-5~2.6×10-5mol/L,检出限(S/N=3)为2.0×10-6mol/L,同一支印迹电极对水杨酸响应值的RSD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