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9 毫秒
1.
润滑油溶解对混合工质组分浓度改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气液溶解平衡实验装置,研究润滑油溶解对低温混合工质浓度的改变。采用商用矿物润滑油3GS对2组混合工质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温度范围为36~100℃,压力范围为157.1~832.6kPa.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润滑油的溶解,混合工质浓度改变明显,第一组混合工质中组分最大相对浓度改变率为-40.32%,第二组混合工质中组分最大相对浓度改变率为24.54%.和初始浓度相比,浓度变化趋势为高沸点烷烃浓度减少,低沸点烷烃(或氮气)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2.
文中介绍了对混合工质 J- T节流制冷机中换热器特性实验研究的结果 ,指出多组分混合工质 J- T节流制冷机及其换热器设计过程中 ,混合工质组分配比对整机及换热器换热和流动有重要影响 ,选择组分配比时要统筹考虑混合工质小温差换热段的出现位置及其长度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水平管外纯R134a和三种不同浓度的R134a/R125混合工质池沸腾换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二元混合工质的沸腾换热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二元混合工质的沸腾换热预测关联式。在实验范围内,实验值与预测值的最大偏差不超过±20%,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在非共沸混合工质用于热力循环系统的研究中,理论研究的主要障碍是,非理想溶液混合工质热物性数据甚为缺乏。本文提出一套利用较少的热物性数据,进行非理想溶液混合工质热泵循环的模拟计算方法,并对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5.
板式蒸发器非共沸工质换热与压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针对单工质或近共沸工质的板式蒸发器研究已有开展,但对于非共沸工质的尚未见报道;本文结合实验 数据,欲将已有实验关联式推广到非共沸混合工质,经过比较发现,Hsieh的应用近共沸工质R410a的换热系数关联式 能很好的适应大温度滑移的混合工质,另外本文对摩擦压降关联式的系数经过适当的修正后也能应用于该工质。  相似文献   

6.
实验测量了新型共沸混合工质HC170/FC116的池核沸腾传热特性.实验测量的加热面为紫铜表面,热流密度范围为50 kW/m2~300 kW/m2.同时实验结果与复叠温区常用制冷剂R503和R508B的传热性能进行了比较,发现新型共沸混合工质HC170/FC116的传热性能高于R508B.最后对实验数据回归得到了共沸混合工质传热系数计算关联式,此关联式的计算值与实验数据的偏差在士10%以内.  相似文献   

7.
混合工质变浓度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不同浓度混合工质R32/R134a和纯质R22理论循环性能,应用新型变浓度实验热泵装置测定了混合工质R32/R134a的变浓度循环特性,并与纯质R22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混合工质R32/R134a具有较好的容量调节特性。  相似文献   

8.
HFC/HC混合工质的气液性平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型混合工质大多存在共沸现象。根据形成共沸点的热力学条件,以PR状态方程结合vdW混合法则,利用建立的二元相互作用系数kij差值关联模型,对10种HFCs工质(HFC23、HFC32、HFC125、HFC143a、HFC134a、HFC152a、HFC227ea、HFC236fa、HFC236ea、HFC245fa)与3种HCs工质(HC290、HC600a、HC600)相互组合而成的30种HFC/HC混合工质进行了共沸点判断和共沸点性质推算,并与已有气液相平衡实验数据的体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推算HFC/HC混合工质共沸点性质。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型中高温热泵非共沸工质的理论与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工业生产中存在大量可资利用的余热资源,以能够利用余热资源的中高温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绿色非共沸混合工质及其循环特性展开了理论和实验分析.通过理论计算筛选出非共沸混合工质ZM1(R125/R152a/R245fa),进行了多工况的实验研究,并与已经使用的由R22和R142b组成的混合工质ZM2在同等工况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满足用户需求这一层面上, ZM1和ZM2水平相当,加上其绿色环保的特性,达到了替代工质的要求,具有成为中高温热泵工质的潜质.  相似文献   

10.
气相色谱法是最常用的混合工质组元浓度分析方法。针对氢氟烃二元混合物的特点,本文搭建了气相色谱法混合工质组分分析实验台,测定了9种氢氟烃二元混合物组元质量分数与峰面积百分比的对应关系。讨论了气相色谱法混合工质组分分析的理论方法,比较了2种标准曲线函数模型对实验数据的再现精度,本文提出的校正因子为变量的模型对实验数据的再现性较好,平均绝对偏差小于±0.25%,满足热物性研究对混合物组元成分分析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1.
含烃类混合气体具有组分多、组分浓度范围大的特点。为了解决海量混合气体光谱数据样本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难题,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研究探索了实际工程中可能出现的混合气体分布模式,最后确定为15种混合气体分布子模式,共计5 500个光谱数据样本用于训练与检验。在此基础上,按照混合气体分布子模式识别→混合气体分析→结果输出的思路,提出了2层15子集的含烃类混合气体分析方法。多层次多子集软件集成框架以15种混合气体分布子模式为基本框架,由于应用了基于样本关联规则及混合气体分布模式中心集的SVM快速在线分类方法,可向原基本框架在线实时的加入新的混合气体分布子模式。实验结果显示,混合气体组分浓度分析的最大绝对误差为0.41%,最大平均绝对误差为0.04%。可用于其他混合气体的红外光谱分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研制了一种用于快Marx发生器的三电极场畸变结构的气体轨道开关,针对3种不同的绝缘介质N2、干燥空气和SF6/Ar混合气体开展了轨道开关的自击穿特性和触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轨道开关的自击穿电压与气压基本呈现线性关系,并且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相对于N2和干燥空气,当绝缘介质为SF6/Ar混合气体时,轨道开关具有工作电压范围宽、工作系数低、触发击穿延时短、抖动小的优点。采用数码相机拍摄了开关导通过程中形成的放电通道积分图像,初步研究了绝缘介质、电流大小等因素对开关形成多通道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触发电压、充电电压和放电电流及采用SF6/Ar混合气体均能够有效增加放电通道数目。  相似文献   

13.
郭帆  贾伟  谢霖燊  陈志强  吴伟  谢彦召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34(7):075004-1-075004-6
百kV/cm高场强纳秒脉冲条件下,采用J. C. Martin经验公式估算SF6气体击穿场强时,估算值与实验结果差异显著。为了进一步指导高场强脉冲气体开关设计,为开关工作状态调节提供依据,借鉴经典击穿场强经验公式形式建立了百kV/cm场强下SF6气体开关纳秒脉冲击穿场强和时延与实验参数之间的关系,基于实验数据拟合形成了修正系数的击穿场强和时延经验公式。研究表明,百kV/cm场强和纳秒脉冲条件下脉冲电压斜率对开关击穿特性有重要影响,击穿场强与击穿时延相互关联。百ns至μs脉冲与几十ns脉冲气体放电机理的区别引起放电过程中击穿时延组成发生变化,导致了经典击穿场强经验公式估算值与实验结果的显著差异。修正系数的击穿经验公式可为电磁脉冲模拟器输出开关提供更为精确的工程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SVM回归模型的混合气体组分种类光谱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混合气体红外光谱分析中无法采用同一模型同时进行混合气体组分浓度的定量分析和组分种类的定性分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SVM回归模型的混合气体组分种类光谱识别方法.通过详细推导,证明混合气体组分种类识别完全可以通过组分浓度分析的SVM回归模型来求解,混合气体组分种类识别是一种特殊的回归.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混合气体组分种类的正确识别率不小于92.5%.  相似文献   

15.
潘佰良  毛邦宁  陈钢  方本民  姚志欣 《物理学报》2004,53(11):3748-3751
对用Blumlein电路放电激励的钡蒸气激光在掺氢和不掺氢时的输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用掺氢1.5%的氖气作缓冲气体能使激光功率增加近2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相互作用电路与Blumlein电路时钡蒸气激光的输出特性,发现相互作用电路能显著提高钡蒸气激光的输出功率和效率,获得了3W最大功率和0.4%效率的1.5μm波长激光输出.测量并分析了各工作参量与激光功率之间的关系,定性解释了掺氢与相互作用电路的作用机理 . 关键词: Blumlein电路 相互作用电路 掺氢 钡蒸气激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为开展漏孔检测、氘-氦分辨性能及真空检漏技术等相关实验研究而进行的四极质谱计分析与测量系统的研制,描述了真空室结构、抽气设备的选型、测量仪器的选择及控制保护子系统工作方式。对系统进行了包括极限真空、残余气体质谱分析、漏放气率、质谱计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HFC134a/HCFC141b混合气体水合物相平衡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引言致冷剂气体水合物具有适合空调蓄冷的理想性质,其形成结晶的温度在8~12℃,在结晶形成“暖冰”时,释放较大的反应热(330~380kJ/kg),并且具有较好的传热性能[1~2]。但早期研究的主要是R11和R12的水合物,其致冷剂是典型的大气臭氧层破坏物质,现已受到了严格的限制。研究和开发新型的CFC替代物气体水合物已成为当前的重点[3]。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展开了对新型致冷剂气体水合物相变蓄冷材料的研究。文献[4]首次报告了对CFC替代物HFC152a/HCFC141b混合气体水…  相似文献   

18.
张恺烨  宋法伦  张北镇  张琦  甘延青  龚海涛  金晓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10):105003-1-105003-6
基于高功率重复频率脉冲功率源的应用需求,研制了一种三电极场畸变结构气体火花间隙开关,并开展了重复频率条件下的触发特性研究。实验研究了场畸变火花间隙开关的触发特性随重复频率、气体成分、工作压强和工作系数的变化关系,计算了气体开关的触发击穿时延和抖动参数,分析了影响开关触发特性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气体开关触发击穿的抖动随着重复频率增加而增大;填充气体中SF6和N2体积比1∶1时,混合气体的综合性能较好;工作系数主要影响开关第二放电火花间隙(间隙2)的击穿抖动。  相似文献   

19.
热声制冷机是利用热声效应将声能转化为热能的新型制冷装置 ,以其环保性及高可靠性等优点吸引着起来越多的科研者。该文研究对象为电声压缩机驱动的室温行波热声制冷机。首先介绍了制冷机的工作原理、设计及加工 ;实验系统建立后 ,改装曲柄 -连杆活塞压缩机 ,使之提供变频的波动压力作为该制冷机的驱动源。初步实验在充气压力 2 .0 MPa、氦气为工质的工况下 ,获得 2 6 4 K的制冷温度  相似文献   

20.
Designofanewpseudospark-producedhigh-brightnesselectronbeamsourceZHUJunbiao;WANGMingchang;WANGZhijiang(ShanghaiinstituteofOp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