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沼气爆燃向爆轰转变的化学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化学动力学及流体力学原理,建立了沼气爆炸状态参数计算模型,用于计算在巷道内沼气爆燃向爆轰转变过程(DDT)中,系统温度和连锁反应自由基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温度和自由基对沼气爆燃向爆轰转变过程起综合性的促进作用,而自由基团「OH」和CO对这一转变过程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化学动力学及流体力学原理,建立了沼气爆炸状
态参数计算模型,用于计算在巷道内沼气爆燃向爆轰转变过程(DDT)中,系统温度和连锁反
应自由基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温度和自由基对沼气爆燃向爆轰转变过程起综合性的促进
作用,而自由基团[OH]和CO对这一转变过程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4.
可燃气体传感器作为检测工业气体的标准工具之一,是实现"智慧地球,感知中国"的基础.研究了可燃气体传感器的发展情况,介绍了4种检测原理特点:催化燃烧式具有计量准确、响应快的特点,但无选择性;半导体式价格低廉、普及广,但受环境影响大,不适用计量准确的场所;电化学式选择性强、温度性能好,但寿命低;红外线式测量范围宽、精准度高,但价格昂贵.近半个世纪以来传感器在可燃气体检测方面逐步实现低功耗、小型化、智能化、一体化,进一步向跨学科的横向领域突破,集管理数据化、应急主动化、设备智能化于一身的传感器将是打造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隧道内可燃液体蒸气的爆燃超压及火焰传播规律,该文采用1/20的缩尺寸隧道模型,以不同液体温度(30、 40、 50、 60、 70、 78℃(沸点))下蒸发产生的乙醇蒸气为爆燃介质,分析不同时间点火的引爆情况及爆燃超压等数据。结果表明:蒸气的爆炸极限受到初始液体温度的影响,当蒸气温度低时爆炸极限范围小,同时所需要的引爆能量也会变大。被引爆乙醇蒸气的超压值沿隧道纵向呈现明显的双峰形状,同时在超压曲线第1次达到峰值时,燃料盘上方压力测点P1低于远离中心位置P2、 P3处的超压值。此外,隧道内爆燃超压最大值会随着乙醇蒸气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经常会与可燃气体接触,为了防火灾、爆炸于未然,我们需要在作业环境中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以此来防止危险事件发生。由于环境或者是质量的原因,我们需要对报警器进行定期的检测,以此来消除安全隐患,本文从检测方法技术,与行政两个方面对可燃气体报警器的计量检定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体爆燃喷涂技术制备的铁铝涂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该涂层与铁铝粉末原料相比较,其成分、结构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对该涂层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能够为涂层的耐蚀性能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按照已确定的气体爆燃喷涂(DGS)工艺,制备了耐蚀的铁铝涂层.使用光学显微镜、XRD、TEM、电子探针分析了涂层的微观结构和各相的成分.结果表明,涂层中含有Fe4Al13、FeAl和Al2O3相;喷涂后原料粉末发生了复杂的相变,由Fe4Al13相大部分转变成为FeAl相组织和Al2O3合金颗粒,生成了非晶组织和细小晶粒组织;以上各相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8.
可燃气体爆炸发生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从理论、数值模拟研究两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气体爆炸方面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10.
11.
燃气互换性几种常用判定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然气置换人工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的工作正在我国各地相继展开,而国际上至今仍无法从理论上推导出计算燃气互换性公式的现状,指出有必要对燃气互换性判定作更进一步的研究.同时比较分析了A.G.A指数判定法等几种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燃气互换性判定方法,列出其各自的互换条件和方法特点,并阐述了特定应用场合下不同判定法的恰当选择;最后以广州市正在置换的天然气和原人工燃气的互换性判定为例计算,验证了若只需单纯判定两种燃气能否互换,选用"I"指数判定法比图形判定法更方便.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热环境下燃气爆炸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危害性,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热环境下燃气爆炸特性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开展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罐区油品储存量大,具有较高的泄漏风险,一旦发生泄漏,可燃气体遇火源易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甚至引发后果更为严重的多米诺效应,而可燃气体探测器作为重要的保护层持续监控现场,对保障现场安全生产和风险预警具有重大意义。以某罐区汽油泄漏为例,通过FLACS软件建立汽油储罐泄漏扩散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模型,根据现行标准GB/T 50493—2019在泄漏源周围设置候选监测点,结果表明:部分距泄漏源10 m范围内的监测点不能检测到可燃气体,说明探测器的设置应遵循可燃气体扩散规律;对于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的检测,建议探测器的最佳安装高度为0.3 m。 相似文献
14.
罐区油品储存量大,具有较高的泄漏风险,一旦发生泄漏,可燃气体遇火源易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甚至引发后果更为严重的多米诺效应,而可燃气体探测器作为重要的保护层持续监控现场,对保障现场安全生产和风险预警具有重大意义。以某罐区汽油泄漏为例,通过FLACS软件建立汽油储罐泄漏扩散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模型,根据现行标准GB/T 50493—2019在泄漏源周围设置候选监测点,结果表明:部分距泄漏源10 m范围内的监测点不能检测到可燃气体,说明探测器的设置应遵循可燃气体扩散规律;对于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的检测,建议探测器的最佳安装高度为0.3 m。 相似文献
15.
工业可燃气体爆炸极限及其计算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可燃气体的燃烧、爆炸是最严重的灾害性事故。最近几年,我国城市天然气及煤矿瓦斯爆炸重特大事故频频发生,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造成了巨大损失,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表明,确定爆炸危险性气体的爆炸极限,提前预防是防止该类事故的基本前提。文中系统评述了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各种计算方法及其适用范围,期望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可靠的计算方法,减少我国工业生产中爆炸性灾害事故。 相似文献
16.
根据化学反应和两相反应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焦炭粉氧气混合物燃烧波在一维封闭空间内的爆燃爆震转捩现象的数学模型,运用坐标变换和MacCormack两步显式差分格式,成功地完成了过程的数值模拟·清楚地诠释了气固两相混合物中DDT现象的转变机制:激波诱导、激波生成、激波加强及至稳态爆震·转变过程受初始温度场、压力场、粉尘浓度和颗粒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三种不同结构(小环形、大环形、圆形)的爆震室进行不同参数的爆震试验,研究爆震波的形成过程。发现小环形爆震室在可燃混合物当量比φ≥1.1、大环形爆震室和圆形爆震室均在当量比φ=1.2时,无论有无孔板,爆震波都会在爆震室封闭端附近形成。预燃室环形聚心火焰点火方式,集预燃室两步起爆法、环形火焰聚心和激波聚焦原理、弯管加速火焰法于一体的点火起爆方式,加速了爆震波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建设成本,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又易于设备的安装与维护,提出了一种无线可燃气体报警器的设计方案.采用通信协议对收发无线信号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系统总体方案,然后对方案进行分解,模块化设计了探测器部分、控制部分和声光报警部分,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方便了维护管理.通过多组重复性实验数据分析,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