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昆虫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多角体基因启动子下游克隆了全长的苏芸金杆菌δ内毒素基因cryIAc,得到了重组转移载体pThY1,用KpnI将cryIAc基因进行了截短,得到了重组转移载体pVLY2.随后在两种重组转移载体cry基因的下游引入了IE1启动于驱动的neo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和SV40小t抗原终止区作为cry基因的终止信号,得到了重组转移载体pVLYlneo和PVLY2neo,分别用两种重组转移载体DNA与野生型AcNPVDNA共转染昆虫Sf9细胞,用G418筛选后经有限稀释法纯化,得到了携带全长和截短。ryIAc基因的两种重组病毒vVLY1neo和vVLY2neo,分别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了分子量为133300和82000的cry蛋白,大小分别与cryIAc晶体蛋白和预计的截短蛋白相同,并均具有与原晶体蛋白相同的免疫活性,生物测定表明两种表达产物均具有杀虫活性,和昆虫病毒一起产生协同增效毒性.  相似文献   

2.
根癌农杆菌的高效电激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激法将双元载体质粒PBI121导入根癌农杆菌AGL-1并获得较高转化效率.探讨了不同电激条件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并检测了CaMV35S启动子启动GUS基因在根癌农杆菌中的表达.结果表明:根癌农杆菌电激转化的最适电激条件为11kV/cm,21.5μF,电场强度是影响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当质粒DNA浓度从0.2mg/L增加至0.6mg/L时,转化效率呈线性增加.细菌密度对转化效率也有一定影响.最高转化效率为每μg质粒DNA1.7×105转化子.组织化学反应证实CaMV35S能启动GUS基因在根癌农杆菌中表达.  相似文献   

3.
嗜碱细菌NTT33碱性β-甘露聚糖酶的纯化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嗜碱芽孢杆菌NTT33产生的碱性β-甘露聚糖酶经纯化后,在PAGE电泳上呈现一条蛋白带,分子量为3.89×107,等电点为3.0~4.0,酶反应最适pH为9.0~10.0,最适作用温度为80℃,稳定pH为6.0~9.0,稳定温度为60℃以下.金属离子Cu2+,Ba2+,Mg2+,Al3+,Co2+对该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而Ag+,Hg2+,Mn2+对该酶有明显抑制作用,经薄层层析鉴定,该酶水解槐豆胶后产生葡萄糖、甘露糖以及低聚糖.  相似文献   

4.
米曲霉菌体细胞固定化及DL-蛋氨酸的光学拆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亚硝基胍对产氨基酰化酶的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3042进行诱变,经过筛选获得诱变菌株3042-5,再进行自然分离后得到了一株高产菌株3042-5-5a,其自由酶活力提高了215-7%-采用此菌株进行了固定化细胞酶法拆分DL一蛋氨酸(DL-Met)的研究,得到了最好的固定化条件为8%明胶包埋,0-1%戊二醛交联12h-制得的固定化细胞酶活力为81-99u/g-固定化细胞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65℃,最适作用pH为8-0-用固定化细胞装柱,将连续拆分得到的产物用离子交换法进行分离精制,L-蛋氨酸盐酸盐的得率为理论产值的69-4%。  相似文献   

5.
选择海藻酸钙和聚乙烯醇凝胶为固定化载体包埋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以提高该菌以L-酪氨酸为底物生产L-多巴的效率.海藻酸钙和聚乙烯醇固定的假单胞菌分别将发酵周期缩短了8和14h.半连续发酵的结果表明,海藻酸钙和聚乙烯醇固定化细胞分别能重复使用5次和14次,L-多巴生产效率比游离细胞分别提高了16%和160%.聚乙烯醇固定化细胞经过热处理和在生理盐水中振荡处理可明显提高L-多巴的生产效率和产量,过高的底物加入量不利于固定化细胞的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微进样装置──钨丝电热蒸发进样装置(TSETV),并把该装置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及直流电弧发射光谱(DC-AES)联用.对该装置本身及与其ICP-AES,DC-AES的联用技术、分折性能作了详细研究.用TSETV-DC系统得到了Ni,Co,Cu,Mn,Cr和Mg的检出限为10-8~10-10g(10μL进样),相对标准偏差明显优于常规DC系统.并用该法分析了纯NaCl中痕量Cu及水样中Cu,Fe,Mn,所得结果同ICP-AES及石墨炉原子吸收(GF-AAS)所得结果相吻合.用TSETV-ICP系统得到了Mg,Cu,Mn,Cr,Fe,Co,Ni,La,Nd,Gd,Dy,Yb,Lu和Y的检出限为10-9~10-11g(10μL进样),相对标准偏差低于6%.并用该方法分析了白酒及大米中痕量Cu,Mn及江西稀土矿区谷物样品中痕量稀土元素,结果满意.实验表明,TSETV具有操作方便,进样量小,能把试样的蒸发和激发过程分开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用AcNPV穿梭载体Ac-Bacmid与野生型BmNPVDNA共转染家蚕BmN细胞,通过同源重组得到整合了lacZ/Tn7at/miniF表达盒的BmNPVBacmid,除能在大肠杆菌/BmN细胞中穿梭复制外,还能感染BmN-PV的非允许细胞Sf9,成功地构建了BmNPV的双穿梭载体.经与重组转座质粒pFGHe转座,获得了插入gfp/HBVe融合基因的重组rBm-Bacmid(rBmGHe),在家蚕细胞中表达了既能发射绿色荧光又具有HBeAg抗原性的双功能融合蛋白.Bm-Bacmid为杆状病毒BactoBac策略增添了一个新成员  相似文献   

8.
纳豆菌细胞包埋材料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藻酸钠(SA)和聚乙烯醇(PVA)为包埋材料,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对纳豆菌生产纳豆激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PVA中加入SA进行细胞包埋可获得渗透性能好强度高的固定化细胞,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确定:当PVA的浓度为11%,SA的浓度为1%,硼酸的浓度为5%,CaCl2的浓度为6%时,固定化细胞的强度最好,可反复使用6批次,活性也很高,产生的纳豆激酶酶活溶纤圈直径积达88mm^2/15μL。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细胞生产黑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固定化产酪氨酸酶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以酪氨酸为底物生产黑色素.该黑色素的紫外扫描光谱图显示随波长的减小其吸收值增大,在210nm处有一吸收峰;红外光谱显示它在3μm和6μm处有吸收峰,从而证实它是一种黑色素.固定化细胞摇瓶半连续发酵产黑色素结果表明,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9.5.加入微量铜离子、供氧良好和较低的底物加入量有利于黑色素的生成.在生理盐水中低温振荡处理可提高操作稳定性,使重复利用次数达到9次,连续使用180h  相似文献   

10.
三种形态的壳聚糖固定化脲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3种固定化载体,即粉末状(I),凝胶状(Ⅱ),海棉状(Ⅲ),并测定了固定化酶的特性.结果显示:固定化脲酶I,Ⅱ,Ⅲ的最适pH都是6,而游离酶的最适pH为7;固定化腮酶I,Ⅱ,Ⅲ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5,55,45℃,游离酶为50℃;固定化酶I,Ⅱ,Ⅲ的表观米氏常数Km分别为2.78,14.5,34.5mmo1/L,游离酶的Km为55.5mmol/L.以上结果并结合固定化酶pH耐受性及贮存稳定性可知,凝胶状(Ⅱ)固定化载体更适于酶的固定化.  相似文献   

11.
PVA PEG预处理及低温胁迫下时对幼苗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乙二醇(PEG)预处理玉米种子能够提高种子活力,使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麦(CAT)活性更高,但在低温胁迫下,经PVA和PEG预处理的玉米种子幼苗反复更易受冷害,其SOD和CAT酶活性减弱,丙二醛(MDA)更加显著地积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缺失功能性p35基因的苜蓿尺蠖核形多角体病毒(AcNPV)突变体(vΔP35K/pol+)感染草地夜蛾细胞(Sf9和Sf21)[1]及海灰翅夜蛾细胞(SL2)[2]时,引起细胞凋亡,从而使病毒的感染流产.我们发现海灰翅夜蛾核形多角体病毒(SlNPV)...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量法和失重法,测定了裸洁Al电极在不同浓度、温度和PH值的聚丁二烯酸(PBA)溶液中阳极溶解速度,确定了电活性Al(Ⅲ)离子的最佳形成条件及其对PBA的凝聚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在60℃温度,pH=3.0的0.6mol·L-1柠檬酸+1.0g·L-1PBA溶液中产生的电活性铝离子对水溶性不饱和高分子低聚物的凝聚作用最强.简单讨论了这一电凝聚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将乙肝病毒(HBV)ayw株完整的X基因正向重组到原核表达质粒pBV-221的PL启动子下游,得到能表达X蛋白的重组质粒pBV-HBV(+);同时将X基因反向重组到原核表达质粒pBV-220的PL启动子下游,得到能转录X基因反义RNA的重组质粒pBV-HBX(-).利用这两个质粒,构建出能同时转录X基因mRNA和反义RNA的重组质粒PEX.AN-HBX,并在原核水平上,证实了反义RNA对X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为在真核水平上利用反义RNA对X基因进行调控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有机介质中固定化脂肪酶反应特性及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工程固定化技术,研究了固定化脂肪酶在生物反应器的有机介质中的反应特性及其催化动力学,探讨了脂肪酶水解植物油脂制备脂肪酸反应中的最适固定化载体、底物和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最适酶为酵母脂肪酶;最适固定化脂肪酶载体为硅藻土Celite545;最适底物为樟核油和棕榈油;最适反应条件是500 r/min,pH6.5,35℃,底物浓度60%.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Km2.35×10-2mol/L,Vm=0.75mol/L.min.  相似文献   

16.
小菜蛾颗粒体病毒增效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菜蛾颗粒体病毒(PlutelaxylostelaGranulosisVirus简称PxGV)DNA与苜蓿银蚊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californicaNuclearPolyhedrosisVirus简称AcNPV)DNA共转染S.frugiperda细胞,经空斑测定,PxGV-DNA提高AcNPV游离病毒粒子的产量达2~13倍.这表明PxGV-DNA对提高AcNPV病毒粒子产量具有促进作用,并为PxGV增效因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恒电位法在铝阴极上原位电化学聚合丙烯酸(AA)形成聚合涂层,研究了电聚合电位、支持电解质及单体浓度等对成膜的影响,考察了电流密度随电聚合时间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当电聚合电位为8.0V时,一定浓度的丙烯酸溶液中添加0.05mol·L-1AlCl3支持电解质,电聚合30min即可得到3~5μm厚致密涂层.室温下,含15μm厚致密涂层的铝样在30g·L-1NaCl溶液中浸泡近一个月时间,涂层才破裂脱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确证了膜层的形貌结构,讨论了Al-AA阴极电化学聚合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小菜蛾颗粒体病毒DNA用BamHI和XhoI酶切,经0.75%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别得到12条带和8条带,平均分子量为113.0kb.用Supercos1Cosmid作载体,将Sau3AI部分消化的PxGV-DNA随机片段插入该载体的BamHI酶切位点,转化于XL1-Blue受体菌,经Amp平板筛选转化子,挑出256个Amp+菌落,以32P-dCTP标记的PxGV-DNA为探针,斑点杂交筛选得到59个阳性重组体,再经电泳检测,得到了59个不同大小的PxGV-DNA片段克隆.  相似文献   

19.
有机溶剂中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水解植物油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在有机溶剂中固定化脂肪酶对樟核油、棕油水解反应的催化作用,考察了有机溶剂/水、固定化酶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水解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37℃时,水解樟核油的最佳条件是有机溶剂/水98%、固定化酶量0.02g/g油、反应时间6h,而水解棕榈油的最佳条件是温度35℃、有机溶剂/水95%、固定化酶量0.02g/g油、反应时间4h。  相似文献   

20.
用人脊髓灰质炎病毒分别感染Vero细胞和稳定表达p35基因的Vero35细胞,经细胞核DAPI染色,细胞DNA琼脂糖电泳和TDT生物素原位标记等方法证实病毒感染的细胞具有典型的凋亡细胞学特征和生物化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人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Vero细胞诱发的细胞死亡能被昆虫杆状病毒凋亡抑制基因p35抑制,为ICE类蛋白水解酶途径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