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弯掠动叶对跨声压气机非定常气动负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一单级跨声压气机设计工况采用弯掠动叶前、后的非定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了动叶弯掠对压气机叶片非定常气动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t动叶弯掠后,动、静叶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时均值由于叶片负荷大小及分布的不同变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由于动叶对下游静叶的尾迹和二次流干扰远强于动叶所受到的下游静叶的势流干扰,静叶的气动负荷发生较大波动;弯掠动叶减轻了端壁损失并且减弱了顶部泄漏涡强度和根部角区分离,从而减弱了对下游静叶的非定常干扰,这使得静叶各气动参数的波动幅值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在低速风洞上对某型超临界汽轮机高压级动叶栅进行了静态试验.详细测量总压损失由栅前至栅后的发生与发展以及静压系数在不同叶高沿叶型的分布.试验结果表明,具有后部加载叶型的正弯动叶片栅气动特性优良,叶型损失与二次流损失较小,出口气动参数沿叶高分布均匀,并且具有良好的冲角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有周向倾斜叶片的压气机叶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具有常规直叶片和周向倾斜25°叶片的压气机平面叶栅进行了吹风实验,叶片叶型是NACA 65系列的大转角叶型。还应用墨迹法进行流场显示,从出口测量结果和流场显示照片可见:叶片正倾斜可以消除压气机叶栅的壁角失速,叶片负倾斜却使壁角失速加大。同时本文还从涡动力学角度分析了消除壁角失速及减少损失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叶片尾缘掠型对离心压气机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叶片尾缘掠型对离心压气机特性影响开展了数值仿真与试验验证的研究工作,详细分析了尾缘掠型对压气机特性的影响规律和压气机叶轮内部流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尾缘掠型能够提升压气机出口的总压,使离心压气机压比变高,自由掠叶型相比于斜掠叶型,压比会进一步提升.叶片尾缘掠型能够有效抑制尾缘流动分离与叶间泄漏效应的结合效果,降低流...  相似文献   

5.
导叶调节对双级对转压气机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某双级对转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并行计算技术,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研究了进口导叶安装角对对转压气机性能影响规律,从机理上分析了设计流量下导叶调节对各叶排来流气流角影响,为对转压气机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依据。计算结果表明:在现有计算机条件下,并行计算技术的采用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进口导叶安装角对对转压气机性能有一定影响,当进口导叶向负方向调整时,转子1工作正攻角下,出口导叶工作于负攻角,压气机的增压比升高,效率基本不变,稳定工作范围略有增大。  相似文献   

6.
对一单级跨声压气机设计工况下采用三种弯、掠动叶后的非定常流场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动叶弯、掠对叶片气动负荷的非定常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原型动叶相比,三种弯、掠动叶由于改变了动叶气动负荷的分布苇心,其气动力矩的时均值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动叶弯、掠使动叶和静叶气动负荷参数随时间的波动幅值明显降低,有益于动、静叶的强度保证;四种压气机模型动叶和静叶的气动负荷参数随时间的波动曲线的相位都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7.
采用CFD方法,对带进气回流的离心压气机进行了仿真研究,并根据试验进行了验证。为了拓宽离心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根据原型机流场,改变了回流槽的几何,仿真结果表明改型能有效拓宽离心压气机的运行范围,且不明显改变压气机效率和压比.流场分析表明,改型增添的导流段对气流的导流作用引起回流槽前槽出口气流方向变化后,叶轮靠近叶顶部位轴向速度增大,叶轮前缘相对气流角降低,叶轮槽道靠近叶顶部位子午速度增加,槽道堵塞情况减轻,流动更为顺畅,是改型拓稳的原因。在80 kr·min~(-1)下,回流量增大,引起后槽下游轴向逆流区域扩张,叶轮吸力面分离流动加剧,是拓稳轻微失效的原因.改型机和原型机几何形状差异小,属于一种简易而有效的拓稳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跨音压气机叶尖损失,开展超音叶栅流动机理及叶型设计研究。首先考虑栅前激波损失,并引入极限特征线上的等熵马赫数和总压恢复系数,得到更准确的唯一进气角计算方法;然后将此计算方法用于超音叶型设计,给出叶型前段形状;最后结合经验和理论分析,完成叶型后段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此设计实现三道斜激波加一道正激波组合增压;在设计点,静压比为2.27,总压比为1.99,总压损失系数为0.091(对应效率0.902);在近失速点时,正激波移至喉道处,叶栅总压损失系数最小;正激波移至叶栅出口时,正激波最强,总压损失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9.
一种典型透平静叶型叶片正弯曲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一种典型透平静叶型叶片正弯曲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通过采用微型5孔探针测量了常规直叶栅和端部周向倾斜角分别为10°、 20°、 30°的正弯曲叶片叶栅的出口流场。定量分析了叶片正弯曲对叶栅出口二次流动能系数及其分布的影响,采用两种损失计算方法探讨了叶片正弯曲对叶栅出口二次流损失的影响,并讨论了不同弯曲角下的叶栅出口气流角变化。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冲角下,采用五孔探针对三种大弯角压气机叶栅流场进行了详细测量,并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流动分离和旋涡结构对弯叶栅气动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叶栅流道内旋涡由多涡结构向单一涡结构转变的趋势明显,叶片正弯曲加强了近吸力面涡系径向掺混作用;高负荷压气机叶栅中采用正弯叶片,必须抑制中部流动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