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曙红B荧光猝灭法测定司帕沙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司帕沙星对曙红 B的荧光具有猝灭特性 ,建立一种测定微量司帕沙星的方法。在 p H=3.5的Clark- Lubs缓冲溶液中 ,曙红 B激发波长 λex=30 8nm、发射波长 λem=5 40 nm,司帕沙星的浓度在 0 .2—4 mg· 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关系数为 0 .997,检出限为 0 .0 5 4mg· L-1。该方法对胶囊中的司帕沙星进行回收 ,回收率为 90 %— 10 9% ,相对标准偏差为 1.2 %— 2 .8%。猝灭机理的初步研究 ,认为主要是静态猝灭 ,求得司帕沙星与曙红 B的结合常数为 7.94× 10 4,结合比为 1.0 2。  相似文献   

2.
荧光法研究司帕沙星与白蛋白的作用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27  
本文用荧光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水溶液中喹诺酮类药物司帕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鸡蛋白 (CEA)的相互作用 ,求得它们间的结合常数为K鸡 =8 2 9× 10 6,K牛 =4 41× 10 7;结合位点数分别为n鸡=0 5 88,n牛 =0 793,并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 ,测定了司帕沙星与两种血清白蛋白相互结合时其给体 受体间距离 (R鸡 =1 99nm ,R牛 =2 0 9nm)和能量转移效率 (E鸡 =0 76 6 ,E牛 =0 714)。实验表明 ,随着温度升高 ,BSA及CEA的猝灭曲线斜率降低 ,证实了司帕沙星与BSA和CEA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 ,其作用机制属能量转移机制。通过两种血清白蛋白与抗菌药物司帕沙星结合反应 ,探讨了药物司帕沙星在生物体内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八元瓜环与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加替沙星及司帕沙星的相互作用体系的性质,考察了溶液酸度对作用体系的影响。在pH小于8.0的范围内,八元瓜环分别与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加替沙星形成1∶1、与司帕沙星形成2∶1的稳定的主客体化合物;测定了不同pH时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稳定常数均在103~104 L·mol-1(司帕沙星体系为1011 L2·mol-2)范围;同时测定了各作用体系的荧光发射和紫外吸收分析性能参数,药物客体的浓度线性范围达2~3个数量级,检测限为10-9~10-8 mol·L-1。  相似文献   

4.
水溶性量子点荧光探针用于帕珠沙星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研究了CdTe量子点(CdTe QDs)与广谱抗菌药物帕珠沙星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帕珠沙星浓度的增加,CdTe QDs荧光强度有规律的降低,但通过透射电镜图对QDs及加入帕珠沙星后的QDs进行比较,发现QDs仍然均一单分散,表明反应的作用机理可能是帕珠沙星促使QDs表面键合的有机分子发生变化,在Cd空位表现出的表面缺损上形成了碲氧复合物,致使荧光猝灭。因此该反应可作为一种新颖的快速检测帕珠沙星含量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帕珠沙星溶液的浓度与量子点荧光强度成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10.0~850 μg·mL-1,相关系数r为0.995 4,检测限(S/N=3)为3.254×10-3 μg·mL-1。药物对量子点的猝灭常数为2.188×104 L·mol-1。应用到冻干粉针剂和氯化钠注射液中帕珠沙星的含量测定,所得结果与标示量一致。该方法较常用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灵敏、线性范围宽的优点,并有望进一步开展发药物体内显像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司帕沙星与对硝基酚荷移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研究在水溶液中 ,司帕沙星与对硝基酚发生反应 ,生成稳定的 1∶ 1的络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397.0 nm,线性范围 0 .9— 30 μg/ m 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ε=4 .0 7× 10 4 L·mol-1·cm-1,基于以上反应建立本方法 ,用于测定药物制剂中的司帕沙星含量与文献方法一致 ,回收率为 99.60 %— 10 0 %,相对标准偏差为 1.93%。  相似文献   

6.
韩敏  屈颖娟 《光谱实验室》2013,30(5):2279-2282
基于在氢氧化钠介质中,司帕沙星对luminol-H2O2化学发光体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司帕沙星药物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定司帕沙星的线性范围是1.0×10-7-1.0×10-5mol·L-1,检出限为1.0×10-8mol·L-1,相对标准偏差(1.0×10-7mol·L-1的司帕沙星,n=11)为1.4%.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低浓度甲磺酸帕珠沙星水溶液的最佳激发波长,荧光光谱和同步共振光谱,不同实验条件对其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甲磺酸帕珠沙星溶液在407nm出现明显的荧光峰,在375nm出现共振荧光峰,最佳激发波长为285nm。随浓度增加,407nm处的荧光强度线性增强,当浓度增至6×10~(-4)mol/L后,发生荧光猝灭,荧光强度线性减弱。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甲磺酸帕珠沙星水溶液荧光强度有增强或猝灭作用。在pH为9.18硼砂的缓冲溶液中,甲磺酸帕珠沙星水溶液荧光强度最强。利用其荧光光谱特性,测定样品中甲磺酸帕珠沙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司帕沙星注射液主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司帕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司帕沙星浓度在2—12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9.8%-100.1%,RSD为0.1%。该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光谱学 其他     
O657.39 2006031939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司帕沙星的研究=Chemilumi-nescence determination of Sparfloxacin by flowinjection a-nalysis[刊,中]/石杰(郑州大学化学系.河南,郑州(450052)) ,曹丰璞…∥分析试验室.—2006 ,25(3) .—89-91采用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司帕沙星的方法。线性范围为1 .0×10-7~8 .5×10-4mol/L,检出限为6 .5×10-8mol/L。利用该法测定了司帕沙星片剂中的司帕沙星,回收率在98 .8 %~104 .4 %之间。图1表2参12(严寒)O657.39 2006031940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褪黑素=Determination of me-laton…  相似文献   

1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磺酸帕珠沙星原料药含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甲磺酸帕珠沙星原料药的含量,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酸碱滴定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为甲磺酸帕珠沙星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Based on the self-ordered ring (SOR) fluorescence microscopic imaging technique on a hydrophobic glass slide with Zn2+ and cetyl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CTMAB) as sensitizer, and poly (vinyl alcohol) -124 (PVA-124) and NH3-NH4Cl (pH 10.00) as the medium, a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determining sparfloxacin (SPFX) concentrations in chicken serum and residues in chicken tissues and manures. When the droplet volume was 0.20 μL, SPFX was determined in the range of 1.38×10-13~2.03×10-12 mol·ring-1 (or 6.90×10-7~1.02×10-5 mol·L-1), and the limit of detection (LOD) was 14 fmol·ring-1 (or 6.90×10-8 mol·L-1). The recoveries of SPFX at all different spiked levels are in the range of 90.74%~106.61% when the methanol or acetonitrile were used as extracting agent, respectively,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s) are less than 3.0%. This study expands the applied fields of SOR technique in drug concentrations and residues determination.  相似文献   

12.
A novel fluorescenc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etimicin is described. Etimicin reacts with acetylacetone and formaldehyde in pH 4.0 Britton-Robinson (B.R.) buffer solution to from a fluorescent substance [I]. Emission spectra of [I] and the reagent blank were overlapped, so the arithmetic emission spectra of the fluorescent substance were obtained by subtracted form the spectra of [I] to the spectra of the reagent blank using the Fluorescence Data Software. There i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nsity of the arithmetic emission spectra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etimicin. Effects of pH, amount of acetylacetone-formaldehyde, and heating time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etimicin have been examined. Etimicin can be determined over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1.0 to 10.0 μg?mL?1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991.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for 11 repetitive determinations of 5.0 μg?mL?1 etimicin is 0.22 %. The utility of this method was demonstrated by determining etimicin in commercial samples.  相似文献   

13.
荧光法测定果蔬中抗坏血酸和核黄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采用荧光法测定果蔬中Vc和VB2,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回收率达94.5%和94.0%。  相似文献   

14.
核酸与有机小分子的反应机理对认识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揭示核酸的生物功能与一些药物的作用机制的重要途径。研究核酸与有机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生命过程的模拟和生命本质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对近年来该领域采用的荧光光谱法进行了综述,从温度、双分子猝灭过程的速率常数、荧光寿命以及吸收光谱的变化等方面作了论述,从而确定了核酸与有机小分子(染料和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类型;总结了结合常数、荧光给体-受体间的作用距离、作用力类型及结合方式的多种求算方法,并分别阐述了核酸与染料及药物在不同结合数下生成常数的计算方法。这对研究核酸与有机小分子之间的作用机理、开发新的核酸探针以及以核酸为靶标的药物分子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反应型三元铕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邻菲咯啉为第一配体 ,顺丁烯二酸酐、丙烯腈、十一烯酸、油酸和亚油酸为活性第二配体 ,合成了 5种新的反应型三元铕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 ,EDTA配位滴定分析 ,红外、紫外和荧光光谱分析 ,对标题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研究了它们的发光性能。结果表明 ,5种新的反应型三元配合物与相应的二元配合物相比发光强度大大提高 ,反应型配体产生“协同效应”的能力为 :亚油酸 >油酸 >丙烯腈 >顺丁烯二酸酐 >十一烯酸。且配合物中引入了能与其他单体共聚的活性第二配体 ,为合成具有优异发光性妮的键合型稀土高分子功能材料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山梨酸钾在水溶液和橙汁中的荧光特性,结果表明在两种溶液中山梨酸钾的荧光特性虽然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它们的荧光特征峰都存在于λex/λem=375/490 nm。从二维荧光光谱可以看出,橙汁中山梨酸钾的浓度和相对荧光强度关系错综复杂,两者不再满足线性关系。为了准确测定橙汁中山梨酸钾的浓度,提出了一种微粒群(PSO)算法优化的误差逆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新方法。两组预测浓度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83%和1.53%,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在浓度范围为0.1~2.0 g·L-1内,PSO-BP神经网络能够完成橙汁中梨酸钾浓度的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17.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荧光分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分析了西维因、克百威、残杀威等几种常用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分子结构并揭示了它们的荧光特性,利用稳态荧光光谱仪对西维因和克百威标准溶液进行了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一定的溶剂条件下能够受激发产生荧光,而且荧光光谱清晰、分辨率高,受干扰较小,利用荧光光谱分析法对它们进行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