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叶企孙1898年7月16日生于上海县县城内一书香门第.父叶景法(见图1),前清举人,国学造诣很深,对西洋现代科学及其应用亦多涉猎,是教育革新派.1902年,上海县历史最悠久的书院--敬业书院改制为新式学校,定名为敬业学堂,叶景法任敬业学堂董事.叶景法曾奉派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致力于创建新制学校的工作.1905年,敬业学堂采用校长制,叶景法任首任校长.  相似文献   

2.
叶企孙先生是我国最早在近代物理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实验物理学家.他于:1921年参加测定的普朗克常数,是其后十多年被全世界接受的这个常数的最准确的数据.我于1935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听他讲热力学课,他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他不带讲稿,在黑板上写的字和公式也不多.他话说得很慢,部分原因是他稍有些口吃.他慢慢地讲解课的内容,斟酌着每一句话里每一个字,在讲课的同时不断地对他所讲的物理问题仔细地分析和推敲,就象他也是和我们一样初次接触到这个课题,听课的同学也自然地受到他的感染而跟着他一起思考.当叶先生每次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或导出…  相似文献   

3.
正叶企孙(1898~1977)先生,我国杰出的物理学家、教育家和我国近代物理学最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创建清华大学物理系、理学院和北京大学磁学专门组,并与竺可桢先生一起创办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培养出一大批著名科学家,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做出卓越贡献。叶企孙先生是我的叔父,1898年7月16日出生于上海县(今上海市黄浦区蓬莱路)一个小康家  相似文献   

4.
叶企孙先生是中国物理学界的老前辈,对发展中国物理学和培养物理学人才方面有过重要的贡献.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到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迫害,身心受到很大的摧残,不幸于1977年1月13日病故.这是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个极大的损失. 叶先生是上海人,生于1898年,早年在清华留美预备班学习,于1918年到美国去留学,以精确测定普朗克常数的实验工作获得博士学位.1923年回到南京东南高等师范(即现在南京大学的前身)物理系任教.1925年清华大学创办本科,叶先生到校任物理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聘请了许多有名的物理学家到清华任教,其中有已故的科学院副…  相似文献   

5.
叶企孙先生于1921年在哈佛大学W,Du- ane教授指导下测定普朗克常数值h,测得的h 值为 6.556±0.009 × 10-27尔格·秒[1986年 标准 h值为6.6260755(40)× 10-27尔格·秒]. 其后叶先生在P.W.Bridgman教授指导下做 博士论文2),论文题目是:“The Effect of Hyd- rostatic Pressure onthe MagneticPermeabi- lity of Iron,Cobalt and Nickel”.该文于 1925 年发表在“Proc.American Academy”第 60卷 第 503页上. 叶先生1923年离开美国,1924年回国, 1925年创办清华大学物理系.我于1925年至 1926 年间在梅贻琦先生班里攻读物理,未能受 到…  相似文献   

6.
缅怀敬爱的叶企孙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企孙教授是我国物理学界的老前辈,他从自然科学整体教育出发,对我国物理学的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曾作出了卓越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北京举行中国物理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之际,我们怀着无限深情,缅怀这位可敬的老前辈,他的品格、精神和业绩永远留在我国科学界、物理学界,鼓励着我们前进. 叶先生于1898年7月出生于上海一个书香家庭.他父亲叶景■是清朝举人,曾在清华学校讲授国学课程,对西方近代科学甚表赞成,阅读过李善兰译的《谈天》和严复译的《天演论》和《群学肆言》等书. 叶先生因家庭关系,国学基础较好.他1907年入敬业…  相似文献   

7.
 《叶企孙文存》(以下简称《文存》)由叶铭汉、戴念祖、李艳平编辑,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3 年1 月出版。  相似文献   

8.
今年7月16日是叶企孙先生九十五岁诞辰.叶企孙先生是我国老一辈的物理学家.1921年在美国他和 W.杜安、H.H.帕耳默合作测定了普朗克常数。他们的测定值在当时是最精确的,16年后才有更精确的测  相似文献   

9.
叶企孙铜像在清华大学揭幕1995年4月30日清华大学校庆纪念日下午,在校园中心三教室楼前广场上隆重举行了“叶企孙先生铜像揭幕暨《一代师表叶企孙》首发仪式”.仪式由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方惠坚主持;清华校友总会副会长、叶企孙奖基金委员会名誉主任钱伟长,中国工...  相似文献   

10.
我并非叶先生的学生,没有听过他的课,也没有和他一起工作过.我是1930年秋开始认识叶先生的,当时我正在沈阳东北大学物理系工作.我们实验室的门上有室内工作人员的名牌.一天,有位来宾来参观我们的实验室,他看见名牌上我的名字,就说知道这个人,要见一见我,这时我才知道来访者就是我慕名已久的叶企孙教授.叶先生怎么知道我呢,因为我于1929年大学毕业之后曾和叶先生通过一次信.这是一次偶然的通信,但在一年之后偶然的见面之中他却记起了我.我第一次和他见面的印象是他在参观中说话不多,微有口吃,似乎很严肃,然而声调温文,态度和蔼,提问有深度,富…  相似文献   

11.
正叶企孙先生是我的老师,也是我老师的老师。1945年,我从当时在贵州眉潭的浙江大学转学,插班到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二年级,叶先生教我们电磁学。我在浙江大学的物理老师王淦昌教授是1925年叶先生创办的清华大学物理系第一届学生。据王先生说,一开始物理系的老师只有叶先生一人,所有的物理专业课都由他一人主讲。我进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1137页指出:“叶企孙是中国物理学会最早的组织者之一.”60年后的今天,中、青年物理工作者已不太清楚他创业的情况和影响.90多岁高龄的顾毓来得■老最近为叶企孙纪念册题辞“典范永存”四字,对当今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故略举几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技人才就不会有这种生产力,而科技人才是靠名师选拔培养的,叶企孙老师在这方面是杰出的典范.这一显而易见的道理常被忽视.有些著述称颂法拉第的伟大,认为他由学徒工变为大科学家是由于个人的勤奋和实验上过人的天才,却忽视了戴维这位英国皇家学会主席破格提拔并…  相似文献   

13.
忆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叶企孙虞吴(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100084)反法西斯战争是20世纪的特大事,至今已胜利50周年,很值得纪念,让后人牢记并引为鉴戒。中国人民的牺牲最大,更需从中总结。各国物理学家对这一正义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许多著名人物倍受...  相似文献   

14.
正叶企孙先生是创建于1926年的清华大学物理系的首任系主任,理学院首任院长,三次临难受命主持清华大学校务,还于抗战胜利后主持过西南联大校务至复员。他对清华大学的教授治校体制,对培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一大批杰出人才起了关键作用。清华大学物理系1929年第一届本科生毕业,至今一共有86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  相似文献   

15.
16.
《物理》1994,(4)
关于为叶企孙先生建像捐资的倡议叶先生是当代有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教育家,他两度出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创建物理系、理学院及各种研究所,对清华大学发展为世界闻名的大学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倡导科学救国,不仅在科学上有重要成就,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  相似文献   

17.
在叶企孙先生的教育思想领导下,我于1931-1937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作了六年学生,今就记忆所及谈点滴体会,领悟错误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18.
19.
戴念祖 《物理》2003,32(10):659-664
叶企孙 (1898— 1977)是中国物理学界卓越的先辈学者之一 ,曾先后任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 .除了在测定普朗克常数和高压磁学方面贡献优异之外 ,他的最大成就还是培养了中国几代物理学家 .出入其门的优秀物理人才之多不下于国际上任何一个“物理中心”或“学派” .本文是作者经历的叶企孙晚年情景之点滴 .叶企孙是 195 4年成立的全国自然科学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在他的积极倡导与建议下 ,于 195 7年成立了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 .该研究室成立时隶属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 .1978年哲学社会科学部改组成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自然科…  相似文献   

20.
清华大学物理学堂班(现名叶企孙班)于2013年建立了科研实践基地,针对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验"的不良倾向,固本清源,回归物理学作为实验科学的本质;旨在提高学堂班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全面认识,培养他们的实验兴趣和技能,促进他们的钻研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