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耕一片田地,甲队单独进行a天可以完成,乙队单独进行b天可以完成。甲、乙两队合耕几天可以完成? 设甲、乙两队合耕x天可以完成,那末 1/x=1/a+1/b 两根导线的电阻分别是R_1和R_2,则其总电阻R满足等式 1/R=1/R_1+1/R_2。物体、象和焦点到透镜的距离这三个量之间有下列关系: 1/f+1/q=1/h。以上三个实际问题反映到数学中来,就是研究x_1,x_2,x_3这三个正量之间的下列关系: 1/x_3=1/x_1+1/x_2。(*) 在等式(*)中,如果x_1,x_2两个量已知,那么我们可以用解分式方程的方法,解得 x=x_1x_2/(x_1+x_2)。(*′)  相似文献   

2.
型如“1/a 1/b=1/c”的证明,通常是先变形为“ac bc=1”.再依据题设条件,应用相似形对应边的关系,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截线定理,利用三角、解析几何的知识找出有关线段的比来表示ac和bc,然后再证这比的和为1初,中这几是何证课明本此习类题问题的基本途径.“已知:AC⊥AB,BD⊥AB,AD和BC相交于点E,EF⊥AB,垂足为F,又AC=p,BD=q,EF=r,如图证明:1p 1q=1r.这是一道很有用途的习题.现将该题作一简单推广.例1:直线AB之同侧有平行线AC,BD,连AD,BC相交于点E,又EF∥AC交AB于F,求证:A1C B1D=E1F.由证平明:行∵截A线C定∥…  相似文献   

3.
型如"1/a+1/b=1/c"的证明,通常是先变形为"c/a+c/b=1".再依据题设条件,应用相似形对应边的关系,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截线定理,利用三角、解析几何的知识找出有关线段的比来表示c/a和c/b,然后再证这比的和为1,这是证明此类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一)1/2=-1?     
题目已知a/b+c=b/c+a=c/a+b,求a/b+c的值。解1 因a/b+c=c/a+b,由等此定理: a/b+c=a+b+c/(b+c)+(c+a)+(a+b)=a+b+c/2(a+b+c)=1/2。解2 因a/b+c=b/c+a=c/a+b=-d/-(a+c) 由等比定理得: a/b+c=a+(-b)/(b+c)+〔-(a+c)〕=a-b/b-a=-1 这岂不成了1/2=-1吗?谁是谁非?  相似文献   

5.
In this paper,we apply the extension of the St(o|¨)rmer theorem on the Pell equ-ation to the following equations(2)and(3),to obtain some more deep results.For example,a famous result of Ljunggren,can be concluded from a simple Coro-llary of Theorem.  相似文献   

6.
关于丢番图方程axm±1/ax±1=yn与axm±1/ax±1=yn+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证明了方程(1.4)没有x是一个n次完全幂的整数解(a,x,y,m,n),从而推广了乐茂华的结论:方程(1.1)没有x是一个n次完全幂的整数解(x,y,m,n),并有条件的得到了方程(1.5)的全部解.  相似文献   

7.
无穷级数是数学分析、微积分、高等数学等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组合数学、近似计算、敛散性判断等领域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楼琦  赵斌 《数学通报》2005,44(1):52-52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两位高中学生,结论优美,短小精干,实属难能可贵.数学通报热烈欢迎热爱数学的高中生踊跃投稿,数学通报愿为年轻的数学爱好者们通往神圣的数学殿堂搭桥铺路.  相似文献   

9.
忠志华  单墫 《数学通报》2005,44(11):51-52
我国的一位学者有一次到国外去考察,听了一堂洋教师的分数加法课.在课堂上,老师首先提问学生21 13等于多少?不一会儿,许多学生纷纷站起来回答:12 31=25.然后,老师又问其余的学生,你们有不同意见吗?其余学生都说没有.这时老师便说:“那好!就让21 13等于52吧!这就是分数的加法,…  相似文献   

10.
数列。。二1一、一二十… 乙+生一In,.单调减且证明用l(x)的不连续点介1k(k二a。>0,因而{a,}是收敛数列①,即存在实数c使,im{‘l一己一十…十一1一、一,。:)二二。.,,,〔\或几/)实数。称为Euler常数.e=0·5772156649·…任何一个收敛数列都可定义一个实数.如数列{(‘+橇)”}单调增有上界,可定义实数“,即炊(l十一鑫)”一实数·应用极其广泛,但对尤拉常数。的应用知之甚少.下面就黎曼意义下的定积分.给出一个尤拉常数的应用.2,3,…)将仁0,l〕分为若一卜子区间,由题设了(x)的属性及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可将J;了(·)‘一示为无穷多个曲边三角形…  相似文献   

11.
由于椭圆和双曲线都是有心二次曲线,决定了它们是统一物的两个方面。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利用方程x~2/m y~2/n=1(m、n为参变数,且m·n≠0)来研究椭圆和双曲线的某些特性,此外在解答习题上有很多好处,统一了某些公式,而且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有心二次曲线的共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在平面几何里,有一类问题是求证形如 1/a 1/b=1/c的等式,其中a、b、是已知图形中的线段。关于这类线段等式的证明思路,本刊85年第9期《也谈〈关于证明“1/a 1/b=t/c”型线段关系式〉》一文,发表了有启发性的意见,读后得益非浅。作为对该文的补充,本文谈谈这类线段等式的另外几种证明思路,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若H、R分别为锐角△ABC的垂心和外接圆的半径,则有性质HA/cosA=HB/cosB=HC/cosC=2R 此性质与三角形的正弦定理同模式,为记忆方便,暂称此性质为“垂心余弦定理”,证明如下。在Rt△AEH中,HA=EA/(cos∠EAH)。在Rt△AEB中,EA=ABcosA。又cos∠EAH=sinC 所以HA=ABcosA/sinC=2RcosA。即HA/cosA=2R,同理HB/cosB=HC/cosC=2R,故得  相似文献   

14.
在平面几何中,有一类结论为形如"1/a+1/b=1/c"的命题,这类命题的证明难度较大,证法灵活多样,似无章可循.为此,本文给出一种基于如下基本引理的证明方法,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大家知道: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两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这个直角三角形所得的三个旋转体的体积为V、V_1、V_2,则 1/V~2=1/V_1~2 1/V_2~2·这是高中《立体几何》(甲种本)P_(146)第13题的结论.用它来解1988年高考第四题是件有趣的事: 如下图,正三棱锥S-ABC的侧面是边长为α的正三角形,D是S.4的中点,E是BC的中点,求△SDE绕直线SE旋转一周所得到的旋转体的体积(一九八八年全国高考理工类第四大题)。  相似文献   

16.
用几何法证明恒等式,不仅能使我们了解数形之间的许多巧妙联系,而且还能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下面以arctg1/2 +arctg2/3=π/4的几何证明为例,说明数形联系的多样性。证法一(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作宽为1,长分别为2、3的矩形ABCD和AGEF,如图,连AC、AE、CE、则A  相似文献   

17.
-1=1?     
推证 :- 1 =i2 =( i4) 12 =1 .显然结论错误 ,但究竟错在哪里呢 ?诡辩揭密 :关于复数指数幂运算律 ,详见人教版原高二代数教材 P1 91有 :     ( zm) n =zmn,     zm . zn =zm+ n,     zmzn =zm-n,其中 m、n∈ N.实质上 ,m,n∈ Z也成立 .可见 ,i2 ≠ ( i4) 12 ,即 - 1≠ 1 .-1=1?!712000$陕西省咸阳市天王中学@曹万宏  相似文献   

18.
几何图形里各线段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类关系可以说与“长度单位”的选择完全无关,因而常把它们视为线段本身之间的关系,由于它们有这种特性,所以对同类图形无不合适。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proves the following result:Let E_(a,k)(N)denote the number of natural numbers n≤N for which equationis insoluble in positive integers x_i(i=0,1,…,k).ThenE_(a,k)(N)N exp{-C(log N)~(1-(1/(1/k 1)))}where the implied constant depends on a and k.  相似文献   

20.
鉴于欧拉求得的无穷级数∑∞n=11n2收敛于π26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用列举与对比的方法又给出了∑∞n=11n2=π26的若干不同的证明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