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权  王红艳  蒋刚  朱正和 《化学学报》2002,60(2):215-220
基于多体项展式理论方法导出的PuCO分子基态(X^7A")的分析势能函数,用准经典的Monte-Carlo轨线法对Pu(^7Fg)+CO(0,0)和O(^3Pg)+PuC(0,0)的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Pu(^7Fg)与CO(0,0)碰撞易生成PuCO配合物分子,该反应是无阈能反应,反应截面σ随能量Et的升高而下降,当Et=502.1kJ.mol^-^1时,σ几乎为零。O(^3Pg)与PuC(0,0)碰撞易发生生成Pu+CO的交换反应,该反应无阈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PuCO分子基态()的分析势能函数, 用准经典的Monte Carlo轨线法对Pu(7Fg)+CO(0,0)的分 子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 Pu(7Fg)与CO(0,0)碰撞易生成PuCO络合物分子,该反应是无阈能反应,反应截面σ随能量Et的升高而下降,当Et=502.1 kJ•mol-1时,σ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3.
Et4NI,NaSCH2CO2C2H5和Mo(CO)6在乙腈中反应制得一种新的双核钼(0)配合物[Et4N]2-[Mo2(CO)8(SCH2CO2Et)2](1), 电化学和反应性能研究指出1在电位~-0.43V发生一有趣的双电子一步氧化, 产生[Mo2(CO)8(SCH2CO2Et)2], 若氧化反应在配位溶剂中进行, 则其部分羰基被配位溶剂分子所取代成为[Mo2(CO)6(SCH2CO2Et)2L2](L=CH3CN).在1中, Mo…Mo不存在金属键以及MoS2Mo核骨架完全不同于氧化的产物Mo(I)配合物. 这结果完全证实了双电子一步转移是由于双金属中心的金属-金属键的形成或断裂伴随桥联双金属中心结构的重排而产生的推断.  相似文献   

4.
李权  卢红 《化学学报》2003,61(11):1881-1884
基于PuH_2分子基态(X~7A_1)的分析势能函数,用准经典的Monte-Carlo轨线法 对Pu(~7Fg)+H_2(X~1∑_g~+,0,0)的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 :Pu(~7F_g)与H_2(X~1∑_g~+,0,0)碰撞是弹性碰撞。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由Fe_3(CO)_(12)、硫醇(或硫酚)、三乙胺所形成的活性中间物Et_3NH[(μ-CO)(μ-RS)Fe_2(CO)_6]与β-溴代苯乙烯或β-氯代乙烯基酮反应,合成了3个通式为(μ-RS)(μ-PhCH=CH)Fe_2(CO)_6(R=Et,t-Eu,Ph)和6个通式为(μ-RS)(μ-ZCOCH=CH)Fe_2(CO)_6(R=Et,t-Bu;z=Me,Ph,p-MeC_6H_4)σ,π-μ-烯基铁硫配合物.  相似文献   

6.
焦凤英  殷元骐  BRAUNSTEIN  P.  ROSE  J. 《化学学报》1991,49(7):711-717
本文报道Co-Ru簇的合成与表征的研究。由Et4N[RuCl4(CH3CN)2]和Co2(CO)8制备了Et4N[Co3Ru(CO)12]·1/3THF, 它与等摩尔的NOBF4反应得到Co3Ru(CO)11(NO)(1)和Co2Ru(CO)11(5)。簇合物1分别与乙炔、苯基乙炔和二苯基乙炔进一步反应得到(HC≡CH)Co3Ru(CO)9(NO)(2), (PhC≡CH)Co3Ru(CO)9(NO)(3)和(PhC≡CPh)Co3Ru(CO)9(NO)(4)。在上述反应中还分离得到(HC≡CH)Co2Ru(CO)9(6), (PhC≡CH)Co2Ru(CO)9(7)和(PhC≡CPh)Co2Ru(CO)9(8)。对所得族合物1,2,3,4进行了IR, UV,^1H NMR, m.p., 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等性质表征, 簇合物3的晶体属单斜晶系, pα1/n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1.1438(9), b=.3033(6), c=1.4345(9)nm, β=100.72(4)°, 每个晶胞中有四个分子。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Co-Ru簇的合成与表征的研究。由Et4N[RuCl4(CH3CN)2]和Co2(CO)8制备了Et4N[Co3Ru(CO)12]·1/3THF, 它与等摩尔的NOBF4反应得到Co3Ru(CO)11(NO)(1)和Co2Ru(CO)11(5)。簇合物1分别与乙炔、苯基乙炔和二苯基乙炔进一步反应得到(HC≡CH)Co3Ru(CO)9(NO)(2), (PhC≡CH)Co3Ru(CO)9(NO)(3)和(PhC≡CPh)Co3Ru(CO)9(NO)(4)。在上述反应中还分离得到(HC≡CH)Co2Ru(CO)9(6), (PhC≡CH)Co2Ru(CO)9(7)和(PhC≡CPh)Co2Ru(CO)9(8)。对所得族合物1,2,3,4进行了IR, UV,^1H NMR, m.p., 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等性质表征, 簇合物3的晶体属单斜晶系, pα1/n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1.1438(9), b=.3033(6), c=1.4345(9)nm, β=100.72(4)°, 每个晶胞中有四个分子。  相似文献   

8.
CO在δ-Pu(111)面吸附行为的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周期模型方法研究了CO分子在δ-Pu(111)面的吸附行为.通过对不同吸附位置的吸附能和平衡几何结构比较发现,CO分子在δ-Pu(111)面的吸附C端吸附比O端吸附更有利,属于较强的化学作用,最稳定的吸附方式为心式垂直吸附,桥式次之,顶式最不稳定.心式垂直吸附的吸附能为-1.236 eV,C原子吸附位距离Pu表面0.212 2 nm,C-O键长0.120 8 nm.CO与Pu配位数目是决定化学吸附的主要因素,配位的Pu原子数目越多,化学成键越稳定.Mulliken电荷分析表明CO和Pu表面的作用主要发生在第一层,另外两层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等瓣置换法,通过M*[(R-Cp)M1(CO)3](R=CO2Et,COMe;M*=Na;R=n-Bu;M*=Li)与CpM2FeCo(CO)8(μ3-S)反应,得到六种环戊二烯配体含有较大取代基的含硫四面体手性簇合物(R-Cp)M1CpM2Fe(CO)7(μ3-S)(I-3:M1=W,M2=Mo,R=CO2Et;Ⅱ:M1=W,M2=Mo,R=COMe;Ⅲ:M1=W,M2=Mo,R=n-Bu;Ⅳ-2:M1=Mo,M2=W,R=CO2Et;V:M1=Mo,M2=W,R=COMe;Ⅵ:M1=Mo,M2=W,R=n-Bu).通过元素分析,IR,1H/13C NMR对合成的簇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反应途径.  相似文献   

10.
(μ-σ,π-PhCH=CH)(μ-RS)Fe_2(CO)_6和PPh_3或AsPh_3在苯中回流可分别制得(μ-σ,π-PhCH=CH)(μ-RS)Fe_2(CO)_5和PPh_3(R=Et,Bu~t,CH_2=CHCH_2)和(μ-σ,π-PhCH=CH)(μ-RS)Fe_2(CO)_5AsPh_3(R=Et,Bu~t).经X-射线衍射法测得(μ-σ,π-PhCH=CH)(μ-Bu~tS)Fe_2(CO)_5AsPh_3的单晶结构.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0.196(2),b=11.62(2),c=15.814(3)(?);α=102.41(1),β=91.38(2),γ=112.93(1)°;V=1673.1(?)~3,D_c=1.49g·cm~(-3),Z=2.  相似文献   

11.
(CO+Cs)/Ru(1010)共吸附的体系中,CO分子由于受CS原子强烈影响,分子轨道发生重新杂化组合.CO分子原来在清洁Ru(1010)表面上结合能位于7.5eV处相重叠的5σ和1π轨道对应谱峰分裂为两峰,结合能分别位于6.3和7.8eV处.其中6.3eV处的谱峰来自CO分子1π轨道的一支,它显示出该分子轨道沿衬底<0001>晶向的镜面反对称性.CO分子1π轨道的另一支和5σ轨道在结合能7.8eV处相重叠.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PhPCl2与由Fe3(CO)12, RSH和Et3N组成的中间体Et3NH[(μ-CO)(μ-RS)Fe2(CO)6]发生反应, 制备出了通式为μ-PhPCl(μ-RS)Fe2(CO)6(R=Et, Pr^i,Bu^n, Bu^t)的四个簇合物, 用碳氢分析、IR、NMR和MS表征其结构, 还制得5d单晶并用X光衍射确证了它们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3.
宋礼成  胡青眉 《有机化学》1988,8(5):419-423
本文通过(μ-烃硫)(μ-卤化镁硫)六羰基二铁(μ-RS)(μ-XMgS)Fe2(CO)6(A)与反丁烯二酸二乙酯的加成-醇解反应合成了七个新铁硫原子簇络合物, 通式为(μ-RS)[μ-(EtO2C)CH2CH(CO2Et)S]Fe2(CO)6(B). 除用碳氢分析、IR、^1H NMR证实这些产物的结构外, 还通过其羰基取代反应, 合成了四个新双三苯膦衍生物(μ-RS).[μ-(EtO2C)CH2CH(CO2Et)S]Fe2(CO)4(PPh3)2(C), 并对它们的结构和光谱特点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4.
种用等瓣置换法,通过M^*[(R-Cp)M^1(CO)~3](R=CO~2Et,COMe;M^*=Na;R=n-Bu;M*=Li)与CpM^2FeCo(CO)~8(μ~3-S)反应,得到六种环戊二烯配体含有较大取代基的含硫四面体手性簇合物(R-Cp)M^1CpM^2Fe(CO)~7(μ~3-S)(I-3:M^1=W,M^2=Mo,R=CO~2Et;Ⅱ:M^1=W,M^2=Mo,R=COMe;Ⅲ:M^1=W,M^2=Mo,R=n-Bu;Ⅳ-2:M^1=Mo,M^2=W,R=CO~2Et;Ⅴ:M^1=Mo,M^2=W,R=COMe;Ⅵ:M^1=Mo,M^2=W,R=n-Bu).通过元素分析,IR,1^H/^1^3CNMR对合成的簇合物结要构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反应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体展式方法所导出的AlH2(X 2A1)分析势能函数,用准经典的Monte-Carlo轨迹法对Al(2Pu)+H2(X1∑+R,v=j=0)的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此反应的主产物为交换反应Al(2Pu)+H2(X1∑+R,v=j=0)→AlH(X1∑+R,v′,j′)+H(2Sg)的AlH(X1∑+,v′,j′),没有发现AlH2(X2A1)络合物.而从反应的反应截面σ1与相对平动能E1的关系发现,该反应为有阈能反应,阈能值为314 kJ@mol~.同时,由于Al的质量比氢的大,发生的是直接碰撞,产物散射角分布是向前散射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气相和四氢呋喃(THF)溶剂中Cp4An和COT2An(Cp-=C5H5-,COT2-=C8H82-,An=U(Ⅳ),Pu(Ⅳ))配合物的性质。THF溶剂对配合物的溶剂化效应采用类导体极化连续模型(CPCM)近似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在THF溶液中各配合物结合能的大小顺序为COT2PuCOT2UCp4PuCp4U。溶剂化效应降低了该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结合能。计算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参数和红外光谱数据与实验数据保持一致。通过对Cp4An和COT2An(An=U(Ⅳ),Pu(Ⅳ))的分子轨道能级图分析发现,采用最高的RSC ECP赝势计算COT2U和Cp4U的基态分别为三重fφ2和fσ2组态;而COT2Pu和Cp4Pu的基态分别为五重fσ1fπ1fφ2和fσ3fδ1组态。  相似文献   

17.
用同步辐射角分辨偏振紫外光电子谱对K/Ru( 10 10 )面上吸附的CO分子轨道的对称性测量发现 :结合能在 11.2eV的CO - 4a1( 4σ)分子轨道对s偏振光 (在沿〈12 10〉的入射面 )是禁戒的 .结果表明由于K的强烈影响 ,CO的分子轨道重新排列 (sp2 杂化 ) .依据选择定则和分子轨道的对称性说明 ,sp2 再杂化的CO分子吸附的桥位取向是 <12 10 >晶向  相似文献   

18.
用同步辐射角分辨偏振紫外光电子谱对K/Ru(10(1-)0)面上吸附的CO分子轨道的对称性测量发现:结合能在11.2eV的CO-4a1(4σ)分子轨道对s偏振光(在沿<1(2-)10>的入射面)是禁戒的.结果表明由于K的强烈影响,CO的分子轨道重新排列(sp2杂化).依据选择定则和分子轨道的对称性说明,sp2再杂化的CO分子吸附的桥位取向是<1(2-)10>晶向.  相似文献   

19.
选择了含奇数碳的环状共轭三烯配体的环庚三烯三羰基钼和铬,在低温下与芳基锂反应,并用Et3OBF4烷基化,得到组成为H8(CO)2MoC(OC2H5)Ar的四个化合物与一个黑色结晶:C7H8(CO)2Cr(OC2H5)H4CF3-P.用元素分析、光谱分析、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研究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η~5-RO_2CC_5H_4(CO)_3MNa(1)与R~1HgCl(2,R~1=Me,Et,Ph)可发生一种非预期的金属键形成反应,生成[η~5-RO_2CC_5H_4(CO)_3M]_2Hg(3a—3f)(R=Me,Et;M=Cr,Mo,W)。对反应中间物η~5EtQ_2CC_5H_4(CO)_3MoHgPh的研究表明:反应是按缩合及对称化两步机理进行的。3e(R=Et,M=Mo)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6333(1),b=0.7712(1),c=1.4204(4)nm;a=77.31(1),β=74.51(2),γ=68.72(1)°;V=0.61714nm~3;Z=1;D_x=2.246g/cm~3;R=0.0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