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郭文征和郭璋两位老师的文章,把一个关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推广到一般直角三角形的情形(另一个推广的方向,可以考察一般的等腰三角形),这种推广有创新的成份.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分析和类比给出一道大学生数学竞赛题的两个新证明,说明了几何直观对积分不等式证明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中学生数学》2014年5月下刊登了陈明儒老师的一文《巧用相似三角形解题》,文中利用构造相似三角形证明如下一道几何题:已知:在△ABC中,AB=2BC,∠B=2∠A,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本文拟给出另一种证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孙哲 《中学数学》2001,(1):44-46
题1 在△ABC中,∠A∶∠B∶∠C=1∶2∶4,求证:1a=1b 1c.这是一道常见的平面几何题,证法如下:延长CB到D,使BD=c,∴ ∠D=∠BAD,  ∠CBA=2∠D.∵ ∠CBA=2∠CAB, ∴ ∠CAB=∠D.∵ ∠C公共, ∴ △CAB∽△CDA,∴ CACD=CBCA, 即 ba c=ab,则有      b2-a2=ac,(1)同理可证   c2-b2=ba.(2)(1) (2)得 c2=ac ab a2=a(a b c),∴ 1a=a b cc2=a bc2 1c=a bab b2 1c,∴    1a=1b 1c.(3)下面把题1引申,由于(1)式的证明步步可逆,立得  题2 在△ABC中,若b2-a2=ac,则∠B=2∠A.由(3)式得    bc=ac ab,(4)(…  相似文献   

7.
令标 《中学生数学》2012,(10):F0003-F0003
这是一道简捷有趣的三角问题,诸多构思独特、别具匠心、见仁见智的证法散见于中学数学期刊.贵刊文[1]欲另辟蹊径,给出一个直接的证明方法,可惜无如所愿,使证明功亏一篑.为便于说明,现简录如下:  相似文献   

8.
9.
<正>最近探究了一道非常耐人寻味的几何竞赛题,答案只给出了一种比较麻烦的几何证法,辅助线有9条之多,而且需要多次构造相似三角形,多次运用梅涅劳斯等定理,难度比较大.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几何元素之间有着非常清晰而且丰富的位置与数量关系,所以可以尝试从多种角度探究它的证明.本文提供了解析法,向量法和另外两种几何证法(等差幂线法与根轴法),并进行了一点图形的拓展.通过对比,也可以发现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解决类似问题积累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11.
李歆 《数学通讯》2009,(9):42-42
看到此题,多数学生会被不等式右边出现的项(n-一6)^2所困扰,因为如果没有这一项,则由柯西不等式易证:  相似文献   

12.
<正>文[1][2][3][4]中都有如下一道几何题.如图1,△ABC中,E、F分别在边AB、AC上,BF与CE相交于点P,且∠1=∠2=1/2∠A,求证:BE=CF.证明作∠A的平分线交BC于点D,连结DE、DF,则∠DAF=∠DAE=1/2∠A,∵∠1=∠2=1/2∠A,∴∠DAF=∠DAE=∠1=∠2,∴A、B、D、F四点与A、E、D、C四点分別共圆,于是BD=DF,DE=DC,  相似文献   

13.
<正>题目 (2013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复赛(高一))在△ABC中,已知∠BAC=40°,∠ABC=60°,D、E分别为边上AC、AB上的点,且使得∠CBD=40°,∠BCE=70°,F为BD与AC的交点,联结AF.证明:AF丄BC_[1].文[1]利用添辅助线的几何方法证明,十分繁琐,文[2]利用角元塞瓦定理,这个定理一般中学生不知道,比较冷僻,更谈不上应用.本文利用向量给出一种简单自然的证法,  相似文献   

14.
<正>《中学生数学》2018年5月下初三年级课外练习题第3题:如图1,设P,Q是线段BC上的两个点,且BP=CQ,A为BC外的一个动点,当点A运动到使∠BAP=∠CAQ时,判定△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参考答案给出的解法用到初中生并未学  相似文献   

15.
题目 (2010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第26题)(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M是BC边(不含端点B,C)上任意一点,P是BC延长线上一点,N是∠DCP平分线上一点,若∠AMN=90°,求证:AM=MN.  相似文献   

16.
<正>1问题呈现如图1,在△ABC中,∠BAC=90°,AB=AC,M是AC的中点,AD垂直于BM于点E,交BC于点D.求证:∠AMB=∠CMD.本题是梁绍鸿先生的名著《初等数学复习及研究(平面几何)》中,关于相等的证题术的第1个例题,梁先生在思索方法中指出:就图形来看,∠AMB与∠CMD所属的各对三角形(如△AMB与既不全等,也不相似,故应设法就原有图形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相似三角形).  相似文献   

17.
一道竞赛题的几何算法550003贵州教育学院李长明为准备奥校教材,翻阅历年的数学竞赛,偶见1991年全国高中竞赛的一道填空题:COs’10”+COs’50”一sin40”sin80“此题已有多种算法,但都要用到三角函数的变换和化简.这里给出一个几何方...  相似文献   

18.
<正>问题呈现([1])如图1,设E、F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B和AD的中点,线段CE和BF相交于点K,点M在线段EC上,且BM∥KD.证明:△KFD和梯形KBMD的面积相等.本题系文[1]的例15.经研究,在BC∥AD的前提下,条件AB∥CD除了得到AD=BC外没有其他应用.如果把条件AB∥CD换成AD边和BC边之间具有某种数量关系,再把点E和F的位置一般化,就得到了下面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正>如图,点H为△ABC的垂心,以AB为直径的⊙O1和△BCH的外接圆⊙O2相交于点D,延长AD交CH以点P,求证:点P为CH的中点.这是2014年全国初中竞赛题的一道几何题,命题组给出的答案不容易想到,本文连接现有的点,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比和正弦定理以及中线均分三角形面积的结论,思路清晰,推理简单,很适合初中生学习.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拟证明一对几何定理,并运用其证明一类有趣的几何问题.1.定理及证明定理1如图1,⊙O1与⊙O2内切于点P,过⊙O1上的点A作⊙O2的切点AB,切线为B,设⊙O1与⊙O2的半径分别为R与r,则有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