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氢醌与2-硝基卟啉直接合成2-氢醌卟啉的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世清  黄齐茂  陈彰评  徐汉生 《化学学报》2005,63(24):2211-2215
由氢醌与2-硝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或其金属配合物(2-NO2MTPP)直接反应合成2-氢醌卟啉I, 同时得到了另一产物II. 通过MS, IR, 1H NMR及 2D NMR测定, 确定III中的2-取代基分别为氢醌与半醌, 两者为互变异构体, 且II是生成I的前体. 高温下, 水与空气介入反应体系能明显提高反应速率及产率, 此时氧气的介入是提高反应速率的关键, 而水介入反应体系将导致较强的酸性环境, 更有利于II异构为产物I. 整个反应可能为单电子转移(SET)的自由基反应.  相似文献   

2.
一种合成端羧基聚乙二醇单甲醚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和丙烯腈为原料,在水相中合成了一端为羧基的聚乙二醇单甲醚,其结构经1H NMR和IR确证。讨论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和惰性气氛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聚乙二醇单甲醚修饰多壁碳纳米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壁碳纳米管(MWNT)经过酸化、酰氯化后与聚乙二醇单甲醚进行接枝反应,实现了碳纳米管的表面修饰。经修饰的MWNT在水中的分散性大大增加。通过FTIR、XPS、Raman、TEM、TGA等手段表征了接枝后产物的化学结构,证明聚乙二醇单甲醚是以共价键的形式接入MWNT表面上的。并利用TGA结果估算出聚乙二醇单甲醚在MWNT表面的接枝密度约为平均每256个碳原子上有一根聚合物链。  相似文献   

4.
阮宇红  刘耀芳  刘植昌 《催化学报》2004,25(12):955-961
 以杂多酸为催化剂,应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从分子结构和微观角度研究了异丁烷与丁烯的多相催化反应过程及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比较了液体酸和固体酸催化烷基化反应的差别. 结果表明,固体酸催化剂的失活问题不可避免,因而不可能长时期运转,必须配合催化剂的再生工艺才有可能实现工业化应用. 液体酸的酸中心强度较均匀,有利于催化烷基化反应,开发无毒无污染的新型液体酸烷基化催化剂也是一个良好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以二乙二醇单甲醚和丁二酸酐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在二甲苯中经开环反应合成了丁二酸二(二乙二醇单甲醚)酯(1),其结构经1H NMR和IR确证。采用恒电流充电法、循环伏安扫描和充放电性能测试了电解质溶液[1.2 mol·L-1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V(1)∶V(EC)∶V(DEC)=3∶3∶4]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1与石墨负极有较好的相容性,在0 V~2 V,0.1 C下充放电2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346.2 mAh·g-1,容量保持率为111.10%。  相似文献   

6.
使用共混后浇铸成膜的方法,制备了聚苯并咪唑-锂盐-聚乙二醇单甲醚组成的锂离子电池共混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DSC)、拉伸与交流阻抗测试表征了共混全固态电解质的结构与性能。研究了不同锂盐以及各组分含量对共混全固态电解质的力学性能与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苯并咪唑与聚乙二醇单甲醚之间存在氢键;共混全固态电解质中聚乙二醇单甲醚处于无定形态;锂盐的加入使聚乙二醇单甲醚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聚乙二醇单甲醚含量越高,共混膜强度越低,电导率越高,并且使用三氟甲磺酸锂作为锂盐时其电导率最高,室温下可以达到3.58×10~(-5) S/cm,高温下可以达到3.3×10~(-3) S/cm,高温下满足对锂离子电池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杂多酸 (盐 )为催化剂 ,合成双季戊四醇六正戊酸单己二酸酯的优化条件 :催化剂为反应物的 0 .8% ,季戊四醇∶己二酸∶正戊酸为1∶0 .3∶0 .5(mol) ,反应在回流温度下进行 3 .0h ,酯的产率在 93 %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H3PW12O40(PW)和H4SiW13O40(SiW)杂多酸(POM)为催化剂,波长大于320 nm的高压氙灯为光源,研究了混合水溶液中活性艳红染料X3B的光致降解和重铬酸根(Cr(Ⅵ))的光致还原.结果表明,POM-X3B-Cr(Ⅵ)三元体系的反应效率高于POM-X3B、POM-Cr(Ⅵ)和X3B-Cr(Ⅵ)二元体系的反应效率,PW的光活性高于SiW,且X3B光降解和Cr(Ⅵ)光还原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通过考察各组分起始浓度以及N2、O2、H2O2和乙醇的影响,实验发现,激发态POM-与H2O反应产生POM-和·OH是反应的决速步骤.X3B光降解和Cr(Ⅵ)光还原分别主要通过·OH和POM-进行,而X3B和Cr(Ⅵ)之间光化学反应的贡献较小.在二元和三元体系中POM浓度对反应速率表现出不同的影响,表明激发态POM*与H2O之间的反应具有可逆性.  相似文献   

9.
倪凯栋  杨磊  李飞 《合成化学》2018,26(7):498-502
以Boc保护的谷氨酸和聚乙二醇500单甲醚为原料,经4步反应合成了具有良好水溶性的双短链聚乙二醇结构修饰的雷帕霉素前药(1),其结构经1H NMR确证。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1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在小鼠体内能够释放出雷帕霉素。  相似文献   

10.
刘鼎  许宜铭 《物理化学学报》2008,24(9):1584-1588
以H3PW12O40(PW)和H4SiW12O40(SiW)杂多酸(POM)为催化剂, 波长大于320 nm的高压氙灯为光源, 研究了混合水溶液中活性艳红染料X3B的光致降解和重铬酸根(Cr(VI))的光致还原. 结果表明, POM-X3B-Cr(VI)三元体系的反应效率高于POM-X3B、POM-Cr(VI)和X3B-Cr(VI)二元体系的反应效率, PW的光活性高于SiW, 且X3B光降解和Cr(VI)光还原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 通过考察各组分起始浓度以及N2、O2、H2O2和乙醇的影响, 实验发现, 激发态POM*与H2O反应产生POM-和·OH是反应的决速步骤. X3B光降解和Cr(VI)光还原分别主要通过·OH 和POM-进行, 而X3B和Cr(VI)之间光化学反应的贡献较小. 在二元和三元体系中POM浓度对反应速率表现出不同的影响, 表明激发态POM*与H2O之间的反应具有可逆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CNDO/2量子化学方法对Keggin型磷钼钒酸盐的电子结构和催化性质的理论研究,导出了该类杂多化合物的价成键轨道结构普适规则,并推广到其他同多杂多化合物。本文根据对前线分子轨道和化学键性质的分析,探讨了随杂阴离子中钒原子数目的变化,磷钼钒酸盐的氧化性质和氧化催化性质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对苯二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流动注射技术研究了酸性条件下 ,高锰酸钾与对苯二酚的化学发光行为 ,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诸因素进行了试验和探讨 ,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对苯二酚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 6× 10 - 8g·ml- 1,线性范围为 2 .0× 10 - 78.0× 10 - 5g·ml- 1,对 4 .0× 10 - 6 g·ml- 1对苯二酚进行 11次平行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为 1.5 %。方法用于测定废水中对苯二酚的含量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杂多酸引发四氢呋喃聚合反应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八十年代中、后期发现,杂多酸(HPA)是阳离子聚合反应的良好引发剂[1,2].HPA是一类酸强度比浓硫酸还高的质子酸[3],不仅具有易于制备,结构稳定,腐蚀性低,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HPA可以回收和重复使用.因此,HPA作为一类...  相似文献   

14.
在以低浓度杂多酸(HPA)催化四氢呋喃(THF)聚合反应中,我们曾采用环氧乙烷(EO)和环氧丙烷(PO)为促进剂,发现它们都具有很好的促进效果[1,2],并且活性相近.在以三氟化硼(BF3)为催化剂的四氢呋喃正离子开环聚合反应中,促进剂的活性次序为:ECH(环氧氯丙烷)>POEO[3].在HPA催化THF聚合反应中,ECH是否仍具有高的促进活性是本文研究的目的.1 原料及聚合操作THF的纯化见文献[4],ECH的纯化见文献[5],十二磷钨杂多酸(PW12)的处理见文献[1],三氟醋酸酐的合成方法和聚合反应的操作均见前文[2].2 分析测试核磁共振…  相似文献   

15.
《合成通讯》2013,43(23):3637-3642
ABSTRACT

Monoethers of hydroquinone and resorcinol were easily prepared using PEG as soluble polymer-supports, monoprotection group and phase transfer catalyst with good yields and high selectivity of functionlization in homogenous solution.  相似文献   

16.
一阶导数紫外吸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苯酚和对苯二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一阶导数紫外吸光光度法在 pH≤ 7时直接同时测定苯酚和对苯二酚。苯酚和对苯二酚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 5 .0× 10 4 和 4 .2× 10 4 L·mol- 1·cm- 1,较基本光谱分别提高 34倍和19倍。检出限均为 0 .0 4 μg·ml- 1。对模拟合成样品进行分析 ,苯酚和对苯二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 1.18%和≤ 1.74 ,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18.
杂多酸催化剂上乙苯的氧化脱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H3PW12O40及其Na+、Al3+、Cd2+、La3+盐对乙苯氧化脱氢反应的催化活性。发现活性与酸强度和酸量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杂多酸及其盐类在反应开始阶段均存在一段活性增长期,简称为"增活期"。增活期内催化剂表面的积炭量逐渐增加,积炭物的H/C比逐渐减小。用质谱法、薄板层析法检知了积炭物中有醌类物质存在,提出了积炭物中的醌类基团是氧化肥氢的活性中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TPSR-MS技术考察CH_3OH在Mgo催化剂上的分解反应,并与MgO固体碱催化剂表面的酸碱性质进行关联。发现CH_3OH在238℃、342℃和533℃处有三个脱附峰,对应地有三种表面吸附形式。这三种吸附形式与催化剂表面的酸、碱中心的强度有关,弱的酸碱中心上,CH_3OH以分子和弱吸附的表面甲氧基形式吸附,238℃时的脱附峰主要为甲醇和二甲醚;较强的酸碱中心上表面甲氧基吸附较牢固,于342℃脱附,产生的二甲醚的相对量亦多;强酸强碱中心上吸附的甲醇易脱氢而形成表面吸附的(H_2CO),高温533℃脱附时分解成CO和H_2。  相似文献   

20.
热处理对Ni/C催化剂上甲醇羰基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惰性气氛中将Ni/C催化剂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采用XPS,TPR,BET和XRD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在加压和碘甲烷助催化剂的存在下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次序对甲醇羰基化活性及醋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羰基化活性和产物收率明显提高,而热处理次序对反应性能影响甚微。热处理过程中活性炭保进了NiO还原为金属Ni,使得镍活性中心的数目明显增加,并且氧化炭负载的镍催化剂的孔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