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年前,我们在研究“铟的萃取色层分离及其在测定矿石中微量铟的应用试验中发现,在氢溴酸-磷酸三丁酯(TBP)体系中,铊、金和铟一起被萃取在固定相上。用水洗脱铟后,铊和金仍留在固定相上。在此试验结果的启发下,我们继续进行了铊的萃取色层分离及其在测定矿石中微量铊的应用。本文仍用TBP-0.8MHBr体系萃取色层富集铊,再用抗坏血酸-柠檬酸钠-柠檬酸溶液洗脱铊,最后以结晶紫萃取比色测定铊。试验表明,本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能应用于测定复杂矿石中0.0002%以上的铊。试验中所用的固定相和色层柱都按前文的操作手续制备。铊的标准是称取光谱纯三氧化二铊用盐酸溶解配制而成。  相似文献   

2.
Stralow等人曾提出在盐酸-丙酮介质中,离子交换色层法进行铟与多种金属离子的分离,对Au(Ⅲ)、pt(Ⅳ)、pd(Ⅱ)、Rh(Ⅲ)等与In(Ⅲ)的离子交换色层分离也作了评价,但对Ir(Ⅲ)、Ir(Ⅳ)、Ag(Ⅰ)的分离未做定量研究。萃取分离在微量铟的分析中早有应用,本文对在盐酸和氢溴酸介质中用乙酸乙酯(EAc)从多种金属离子中定量萃取分离铟的条件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在3.5—5.5M HBr介质中EAc能定量萃取In(Ⅲ),并与Pt(Ⅳ)、Pd(Ⅱ)、Rh(Ⅲ)、Ir(Ⅳ)、  相似文献   

3.
P-350萃取色层分离测定岩石中痕量镓和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萃取色层分离法目前已成为岩矿测试工作者研究痕量元素之间分离的重要手段,本文研究了在氢溴酸体系中P—350萃取色层连续分离镓、铟的行为。试验结果证明,以聚二乙烯苯为载体,P—350为固定相,5.5mol/L H_2SO_4为解脱剂相继解脱镓和铟,不仅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而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经分离后的Ga和In用丁基罗丹明B光度法测定,准确可靠,并  相似文献   

4.
萃取色层法是将溶剂萃取和色层分离相结合的新型分离方法,它兼有溶剂萃取和色层分离两种分离方法的优点,现已广泛应用到微量铀的分离测定中。通常采用的萃取剂有TBP、P350、P204、N263、TOPO等。其中P350是我国自己合成的萃取剂,它具有萃取能力强、分配系数大、选择性好等优点。本文应用P350-聚三氟氯乙烯萃取色层柱分离干扰元素,以5-Br-PADAP-磺基水杨酸-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矿石中微量铀。经实践证明,该法简单快速,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适用于矿石中微量铀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地球化学样品中镓、铟的测试长期以来多系沿用萃取法分离富集,近年来已有关于液相色谱分离的报导,然而,应用于岩矿测试,特别是以季胺为固定相应用于岩矿分析尚未见报导。本文探讨了以N_(263)为固定相,磺基水杨酸为流动相萃取色谱法从矿石中分离和测定微量镓、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有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矿石中微量铟,但方法的灵敏度以及干扰元素的消除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本试验在H_2SO_4-KBr介质中,以甲基异丙基甲酮萃取分离铟,并应用柠檬酸、酒石酸-抗坏血酸和硫脲掩蔽铁、铜、锌、铬等等干扰元素,使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有所提高,应用于矿石、岩石中锢的测定(含铟量为0.0000x—0.x%),获得较好的结果。本法的灵敏度为0.2ppm/1%,回收  相似文献   

7.
自从许生杰等和松尾力等分别将乙基紫应用于萃取光度法以来,已建立了测定微量锑、铼、铊、金、钽、银、硼、碘、磷和汞的方法。本文探讨了铟-碘-乙基紫离子缔合物的显色反应,对缔合物的形成条件、组成、光度性质作了较详细的研究并成功地拟定了镓中微量铟的直接萃取光度法。方法在选择性及重现性方面均较结晶紫法和孔雀绿法优越,手续简便、快速。 (一)主要试剂及仪器 1.铟标准溶液:称取0.1209g光谱纯三氧化铟,加入10ml 1:1盐酸,在水浴上加热溶  相似文献   

8.
用极谱催化波结合萃取色层法测定矿石中微量稀土分量,文献未见报导。我们发现在氯化铵介质中,镧、铈、镨、钕与铜铁试剂(简怍Cup)的络合物可产生一个灵敏的结合吸附波,峰电位在—1.65V附近。在pH4.5左右最佳分析条件为0.05MNH_4Cl,0.005%Cup,0.002%聚乙烯醇(PVA)。可以进行5×10~(-3)~5×10~(-7)M稀土元素的测定。结合萃取色层分离方法,分析了矿石中微量的镧、铈、鐠和钕,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张莹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3,39(12):730-730,733
对于纯铟及铟合金中微量铅的测定,通常采用在氢溴酸介质中,用甲基异丁基酮萃取,分离主体铟及其他干扰元素,水相于塞曼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283.3nm处测定铅的吸光度。方法操作流程长,经过两次萃取,易引入误差,不适合大批量的检测,而且所用的有机试剂易污染环境。鉴于以上弊端,本文介绍了利用塞曼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扣背景能力强等特点,在不用分离主体铟的情况下于5%(体积分数)盐酸介质中直接测定微量铅的方法。本法操作简单、迅速,且稳定性好,结果准确可靠,提高了分析速度。1 试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GGX 6A塞曼…  相似文献   

10.
矿石中微量金的测定需进行预富集。近来关于萃取色层分离富集金的报导较多,由于萃取色层载体来源等问题,影响其推广应用。本文提出将普通硅胶经扩孔处理,作为萃取色层富集金的载体。它具有化学惰性强、无  相似文献   

11.
冯胜 《化学学报》1984,42(9):916-920
我国对微量铟的显色反应研究得较少.最常用的是碱性染料萃取光度法,但操作冗繁而且苯的毒性较大.因此寻找灵敏度高而又能在水相测定铟的新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用苯荧光酮(2,3,7-三羟基-9-苯基-6-荧光酮,PF)作显色剂的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已应用于锗、钼、锡、镓等的测定,但用类似的方法测铟则尚未见报道.我们的实验证明,在pH为7.7~8.9的醋酸-氢氧化铵缓冲介质中,铟与PF及氯化十六烷基吡啶(OPC)生成玫瑰红色的三元配合物,其配合比为In(III):PF:CPC=1:2:2,表观稳定常数为8.6×10~(10),摩尔吸收系数达1.28×10~5.提出用乙酸乙酯萃取分离杂质.利用本显色反应测定微量铟,方法灵敏且稳定,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好.  相似文献   

12.
有关铟的化学分析方法有极谱法,络合滴定法,原子吸收光度法及化学光度法等。但这些方法由于锡、镍等元素的干扰,一般需萃取分离铟,因而使分析手续冗长且往往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为此我们进行了PAR直接光度法测定银锡铟合金中铟的试验。在PH5.3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用酒石酸掩蔽锡,硫脲掩蔽银,此时铟和镍同时显色,利用氮三乙酸(NTA)褪色In-PAR而保留Ni-PAR  相似文献   

1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铟及铊文献上曾有过一些报导。由于矿石中铟及铊的含量都较低,因而在测定前必须事先进行萃取富集。本文主要是研究了铟及铊的萃取富集及其测定条件,并制定了硫化矿中同时测定铟及铊的方法。实验部分 (一)仪器及主要试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D-Y型,10厘米乙炔-空气燃烧器。铟、铊空心阴极灯均由我所自制,制作方法参阅文献〔4〕。铟标准溶液:由光谱纯金属铟配制,每毫升含铟25微克。铊标准溶液:由硝酸铊配制,每毫升相当于25微克铊。  相似文献   

14.
2-乙基已基磷酸-2-乙基己基酯(P507)已广泛用于萃取分离稀土元素,用于萃取镓、铟、铊,在盐酸或硫酸介质中均具有较好萃取性质,易于反萃取。鉴于分析分离中萃取色谱法较萃取分离更为实用,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萃取色谱分离镓、铟及其伴生元素的方  相似文献   

15.
矿石中微量铀的分离通常采用萃取分离法、离子交换法、萃取色层法和TBP萃淋树脂分离法。其中萃淋树脂分离法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型的分离方法。该法采用的TBP萃淋树脂是以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为骨架与磷酸三丁脂聚合而成的,它兼有离子交换和溶剂萃取二种分离方法的优点,又避免了萃取色层法装柱条件要求严格的缺点。因此该法是较为理想的分离方法。国内TBP萃淋树脂已由北京第五研究所合成,现已应用到铀、钍的分离测定中。  相似文献   

16.
二(2—乙基己基)单硫代磷酸萃取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采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从硫酸溶液中萃取铟在生产上虽获得广泛应用,但反萃取又转入盐酸体系,腐蚀刺激性较强.改用D2EHMTPA萃取铟可能较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至今尚未见报道,本文从硫酸溶液中考察了D2EHMTPA萃取铟的性能,并与D2-EHPA和二(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D2EHDTPA)作比较,以了解这类萃取剂结构上的差别对萃取铟的影响,这对选择及合成高效能萃取剂分子也是有意义的,还应用斜率法、饱和法确定了萃取平衡反应及萃合物组成,根据IR与NMR探讨了D2EHMTPA萃取铟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硫代米■酮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矿石中微量金和萃取色层分离-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岩石中超微量金的方法,经几年生产实践,证明这些方法简便、易行,结果令人满意。但地质研究工作不仅要求测定矿石中ppm级量的金,且要求分析ppb级量的超微量金。由于金含量范围无法确切了解,往往同批试样中金的含量参差不一,造成反复测定,多次溶矿的人力、物力上的浪费。  相似文献   

18.
P507-H_2SO_4体系萃取色层分离铀、钍、锆、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P507-二甲苯作固定相,以硅烷化硅胶作载体,系统地研究了铀(V1)、钍(1V),锆(1V),钛(1V)的萃取色层行为。测定了铀、钍络合物的组成,探讨了铀、钍的萃取机理。提出了连续萃取色层分离铀、钍、锆钛的途径,拟定了矿石中少量铀和钍连续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铬(Ⅵ)和二苯卡巴肼反应的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好,已普遍应用于痕量铬的比色测定。因为钒(V)与二苯卡巴肼生成黄色络合物严重干扰铬的测定,所以钒存在时测定微量铬是困难的。在“色层分离-二苯卡巴肼分光光度法测定纯铁、纯铜及钢中微量铬”的一文中,曾详细地研究了铬的色层分离等条件。本文在该工作的基础上,鉴于钒(V)在酸性介质中(pH<1)以VO_2~+离子存在的性质,进一步研究了应用阴离子交换活性氧化铝色层吸附柱(简称吸附柱)从大量的  相似文献   

20.
高纯铟及磷化铟中微量硅及金属杂质的测定方法很多。用比色法测定硅时,分离方法复杂,空白值较高。质谱法及中子活化法灵敏度很高,能同时测定多种杂质元素,但由于设备条件的限制,目前还不易普及推广。用普通的化学光谱法测定铟及磷化铟中金属杂质时。通常采用萃取法将基体铟分离.杂质富集浓缩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