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哒嗪—3—酮类化合物的合成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爱明  刘天麟 《合成化学》1997,5(2):141-146
综述了近年来哒嗪酮环骨架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1)由二羰基化合物合成;2)采用环加成反应;3)杂环转化法,以及其它方法,还叙述了哒嗪酮核苷的合成,参考文献22篇。  相似文献   

2.
麝香酮合成的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麝香酮合成的新方法陈望忠焦克芳(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100850)麝香酮(muscone,3-methylcyclopentadecanone)的人工合成是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有机化学家十分关注的课题,文献上报道了许多的合成路线和方法[1]...  相似文献   

3.
黄烷酮是含有二氢色原酮骨架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本文梳理了合成黄烷酮的文献,总结了其合成方法,按原料结构特征分类论述其合成方法:即从黄烷酮衍生物经官能团变换合成黄烷酮;查耳酮经氧-Michael加成合成黄烷酮;非查耳酮结构构建合成黄烷酮。重点论述了第二类合成方法。参考文献82篇。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一氧化碳与烯烃共聚合成聚酮的方法,共聚反应机理以及聚酮在合成其他功能高分子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 L-香芹酮与 L-二氢香芹酮的化学合成方法。指出,由 D-苧烯出发,经过 D-苧烯亚硝酰氯,L-香芹肟,最后以57%的总产率得到 L-香芹酮,可能是实现 L-香芹酮工业化生产的有意义的方法。有关 L-二氢香芹酮的合成方法,文中介绍了 D-苧烯异构化、二氢香芹醇氧化以及 L-香芹酮还原等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6.
天然产物色胺酮及其衍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色胺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大部分方法都是以吲哚醌和吲哚酮为起始原料,其中吲哚醌和靛红酸酐反应合成色胺酮及其衍生物的方法较为理想。由于色胺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癌、杀菌和消炎等生物活性,新的简捷、低成本合成方法的开发仍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磺化聚醚酮酮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以硫酸为磺化剂由聚醚酮酮来合成磺化聚醚酮酮的方法,探讨了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聚醚酮酮在硫酸中的浓度等因素对聚醚酮酮的磺化度和离子交换容量的影响,制得了磺化度为155mmol/g、离子交换容量为157mmol/g的磺化聚醚酮酮.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其结构,用X 射线进行了结晶度的分析,用DSC进行了热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小茴香酮和水合肼为原料合成小茴香酮单腙(1),然后与芳香醛、脂肪酮等发生缩合反应合成一系列新型小茴香酮双腙(2a~2m)。探讨了不对称双腙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并对所合成的产物通过IR、~1H NMR、~(13)C NMR和MS进行了鉴定和表征。  相似文献   

9.
圆柚酮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烟草重要致香物圆柚酮的合成研究现状,主要讨论了圆柚酮全盛的反应原理及一般合成方法。参考文献8篇。  相似文献   

10.
蔡明中  徐海云  黎苇  宋才生 《化学通报》2003,66(1):59-62,66
在无水AlCl3及N-甲基吡咯烷酮(NMP)存在下,以4,4′-二(α-萘氧基)二苯酮(DNBP)作为第三单体,将其与4,4′-二苯氧基二苯酮(DPBP)和对苯二甲酰氯(TPC)在1,2-二氯乙烷(DCE)中进行低温溶液共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聚醚酮醚酮酮/含萘环聚醚酮酮醚酮酮无规共聚物,用IR、DSC、TG及WAXD等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要比纯PEKEKK的高,而其熔融温度(Tm)和结晶度(Xc)则随共聚物中含萘环PEKEKK结构单元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共聚物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及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