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对<1000℃焙烧的γ-Al2O3载镁体系进行了相表征,发现在基质氧化铝上形成了表层镁铝尖晶石,具有“原尖晶石结构”的γ-Al2O3则在<1000℃保持物相不变.进一步研究了这种氧化铝基表层镁铝尖晶石的孔结构、表面酸性以及负载耙的分散与化学状态,结果表明:氧化铝基表层尖晶石的孔结构和表面酸性由构成的氧化铝基决定,并随温度变化,表层尖晶石仅可稳定氧化铝基的物相,与其孔性质和酸性无关;负载在氧化铝基表层尖晶石上的钯,主要分布在表层镁铝尖晶石上,有强的载体一金属相互作用,以Pd0和Pd2+两种状态存在.  相似文献   

2.
氧化铝基表层镁铝尖晶石的研究──Ⅲ.Pd/MgAl_2O_4-γ-Al_2O_3上NO的吸附态及其与CO的反应刘希尧(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关键词钯催化剂,表层镁铝尖晶石,一氧化氮吸附态,一氧化氮还原氧化铝载耙催化剂上的CO还原NO反...  相似文献   

3.
氧化铝基表层镁铝尖晶石的研究──Ⅱ.CO在Pd/MgAl_2O_4-γ-Al_2O_3上的氧化反应动力学刘希尧(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关键词钯催化剂,表层镁铝尖晶石,一氧化碳,氧化,反应动力学CO在贵金属催化剂上的反应”’“,e00K...  相似文献   

4.
催化剂采用等量浸渍法,先后将Co与贵金属组分浸于γ-Al2O3上,经500℃焙烧,450℃氢气还原制得(mCo3O4/mAl2O3=0.08,m贵金属/m催化剂=1/1000).CO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贵金属Pt和Pd与Co之间具有明显的协同催化作用,而Rh与Co的协同作用较差.在Co-Pt/γ-Al2O3和Co-Pd/γ-Al2O3上,CO100%转化的温度较在Co/γ-Al2O3上下降了约60℃,而在Co-Rh/γ-Al2O3上仅下降了25℃左右.XRD和XPS的表征结果表明,Co/γ-Al2O3中Co以高分散的金属Co相和类似CoAl2O4的尖晶石相存在,而Co-M/γ-Al2O3(M=Pt,Pd,Rh)催化剂中,Co相已完全被还原为零价.高分散的金属钴相和贵金属相的协同作用,可能与氧从贵金属至Co相上的溢流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Mn—Ag/r—Al2O3催化剂中氧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孟飞  周烈华 《分子催化》1995,9(4):285-290
本文运用TPR、TPD-MS、XRD等技术研究了Mn-Ag/r-Al2O3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和再氧化能力。结果表明,Mn-Ag/r-Al2O3中银物相由Ag^0和Ag2O组成,锰物相由β-MnO2和Mn2O3组成。Mn/r-Al2O3催化剂的TPR有二个还原峰,分别是MnO2和Mn2O3的还原。Ag促使MnO2和Mn2O3的朱明显向低温方向移动,而且MnO2和Mn2O3的还原峰融合成一个还原峰。Mn  相似文献   

6.
Al2O3-SiO2系纳米粉的微观结构与红外发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明霞  郑福前 《应用化学》2000,17(2):159-162
采用水解沉淀法和包裹沉淀法制备不同AI2O3/SiO2比的纳米粉体。利用ICP、XRD、TEM、BET和IR技术分别检测了粉末的化学组成、晶粒、形态、比表面各及红外发射液、初步讨论了缺位型反尖晶石结构具有高红外发射率的机理。结果表明,具有垲位反法晶石结构晶相γ-AI2O3或Al-Si尖晶石在8~15μm波段具有高的发射率。另外,具有对称性低的片状粒子粉末比球形粒子的粉末具有更高的红外发射特性,纳有  相似文献   

7.
负载型La0.8Sr0.2CoO3燃烧催化剂的载体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贾美林  沈岳年 《分子催化》2000,14(4):265-269
负载型La0.8Sr0.2CoO3/β-A)催化剂,由于钴离子在不太高的温度下易和载体γ-AI2O3作用形成CoAl2O4尖晶石或在尖晶石,因而不能有效地成为CO、HC化合物完全氧化的催化剂,采用XRD、BET、DTA、TG和二甲苯完全氧化催化活性测试等手段,研究了CoAl2O4的形成过程,可以认为这是一个放热、释氧而失重的过程,并伴有晶胞的稍微增大,若在γ-AI2O3表面涂数一层以MgAl2O4  相似文献   

8.
用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超临界干燥技术和脲燃烧法制备了一系列镁铝尖晶石,并将其用于环已酮双聚合成环已烯环已酮(CHCH)的反应中。借助于TEM、XRD、BET和CO2-TPD等手段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质及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超临界干燥技术和脲燃烧法制备了一系列镁铝尖晶石,并将其用于环己酮双聚合成环己烯环己酮(CHCH)的反应中。借助于TEM、XRD、BET和CO_2-TPD等手段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质及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γ-Al2O3负载Cr促进SO2-4/ZrO2固体超强酸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将Cr促进的SO^2-4/ZrO2(SZ)固体超强酸Cr-SZ负载于γ-Al2O3载体上,制成Cr-SZ/Al2O3系列固体超强酸,利用探针反应考察了其超强酸性,中强酸性和弱酸性的变化情况,详细研究了样品的比表面、硫含量、ZrO2晶化情况及正丁烷低温异构化反应活性,结果发现,负载后部分Cr-SZ的正丁烷低温异构化反应活性显著提高,含铬样品酸强度和脱氢性能的增强对其正丁烷异构化反应活性的提高均有贡献,样品酸性和脱氢性之间的合适匹配使Cr-SZ/Al2O3显示出很高的正丁烷异构化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3,5-Br2-PADAP在酸性介质中质子化,与IO^-3和SCN^-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的最佳条件,其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1.4*10^5L.mol^-1.cm^-1,缔合物组成比为3,5-Br2-PADAP:IO^3:SCN^-=1:1:1。  相似文献   

12.
负载型La0.8Sr0.2MnO3燃烧催化剂的载体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型La_(0.8)Sr_(0.2)Mno_3燃烧催化剂,比较了γ-AI_2O_3、α-AI_2O_3、堇青石(2MgO·2Al_2O_3、5SiO_2)和ZrO_2四种载体的负载效果.用XRD,DPR着重研究了γ-Al_2O_3载体上由于负载量不同、焙烧温度不同引起的催化剂物相变化和二甲苯完全氧化的催化活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
Rh-Mo-K/Al2O3催化剂的结构及合成醇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忠瑞 《催化学报》1998,19(1):29-32
采用XRD,LRS技术研究不同Rh含量的Rh-Mo-K/Al2O3催化剂的结构,并与其合成低碳混合醇性能相关联。结果表明,在氧化态Mo-K/Al2O3催化体系中添加0.2%的Rh会导致表面“K-Mo”物相聚集,继续增加Rh含量,铑可能和钾钼物种结合生成一种新的表面活性物相,从而使“K-Mo”物相晶粒主为小。  相似文献   

14.
NH4HCO3对氧化铝孔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NaAlO2溶液和CO2在低温下成胶,生成的沉淀为无定形氢氧化铝,拟薄水铝石或三水氧化铝;加入一定量的NH4HCO3,控制一定的时间,温度和压力,氢氧化铝与NH4HCO3作用生成片钠铝石NH4Al(OH)2CO3,经高温焙烧后可制香孔容为0.6-1.5ml/g的大孔容氧化铝。  相似文献   

15.
用等量共浸法和分浸法制备了含Ca、Sr、Ba、Mg、Zr和La助剂的CuO/γ-Al_2O_3催化剂(CuO/Al_2O_3=8wt%,M/Cu(原子比)=0.15,La/Cu=0.35).用XRD和XPS等考察了在高温750℃、950℃和1050℃老化后的相结构和CO氧化活性,实验表明所有助剂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烧结和抗相变作用。其中La、Ca和Zr的效果最好。分浸法比共浸法好。在950℃老化后,CuAl_2O_4和α-Al_2O_3同步产生;随老化温度增高,CO氧化活性有所下降。分浸法制备的含Zr样品在950℃老化后活性最高。从γ-Al_2O_3缺陷尖晶石特征及高温脱结构水过程,探讨了助剂抑制α-Al_2O_3生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纪敏  吴越 《分子催化》1997,11(1):13-20
采用XRD,UV-DRS,H2-O2滴定,TPR,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技术,研究了La2O3助剂对La2O3-Ni/SrAl12O19催化剂的还原性,表面酸性,金属镍的分散度和抗烧结能力,以及对催化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制取合成气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负载型的镍催化剂中,添加La2O3助剂,能够削弱金属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催化剂的还原性,提高金属镍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度和在反应过程中的抗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TPD-MS、TPR等方法研究了Ag/γ-Al_2O_3催化剂的氧脱附和还原性能。结果表明,Ag/γ-Al_2O_3催化剂表面银物相由Ag0和Ag+(Ag2O)组成,其中Ag+所占比例随负载量增加而减少。Ag/γ-Al_2O_3催化剂有三个脱氧峰,并且随着Ag负载量的增加,脱氧峰从高温向低温依次出现。低温脱氧峰(370℃)归属为结晶态Ag2O的分解,高温脱氧峰(650和800℃)为分散在γ-Al_2O_3表面并且与Al_2O_3发生相互作用的Ag_2O的分解。TPR有三个还原峰;高温峰(230℃)为结晶态Ag_2O的还原,低温峰(100和120℃)为分散在γ-Al_2O_3表面的Ag_2O的还原。  相似文献   

18.
Co/γ—Al2O3催化剂上肉桂醛的选择加氢:催化剂的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百军  盛世善 《分子催化》1999,13(6):429-434
采用XRD,TPR,XPS技术,分别研究了Co3O4/γ-Al2O3样品的晶相结构,还原性能及表面状态,XRD结果表明,不同前驱物的钴负载于γ-Al2O3后,钴是以Co3O4的结构存在,还原后的钴皆以α-Co的形式存在,但以CoCl2为前驱物时,还原后的样品中钴的晶粒较大。  相似文献   

19.
溶胶凝胶法制氧化铝负载铜基超细粒子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雷翠月  陈霄榕 《分子催化》1998,12(5):375-38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氧化铝负载铜基超细粒子催化剂的制备了氧化铝负载的铜基超细粒子催化剂,用TG-DTA,XRD,BET以及TEM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相结构,表面孔结构,粒子形貌以及催化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溶胶凝胶法,可以直接帛备出高比表面积,低堆积密度的纤维状纳米级负载型Cu/Al2O3超细粒子;活性组分以远低于纳米级的微晶粒子簇状态,均匀地分散在纳米级氧化铝载体表面上,而且在低于50  相似文献   

20.
四苯氧基酞菁镁、锰、铝和锌的合成和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了新的酞菁配合物4,4,4,4-四苯氧基酞菁镁[TPhOPcMg(Ⅱ)],锰[TPhOPcMn(Ⅱ)Ac],铝[TPhOPcAl(Ⅲ)Cl],锌[TPhOPcZn(Ⅱ)]测定了它们的IR,UV-Vis光谱,在DMF中的氧化还原半波电势(E1/2),电子转移速度常数,在乙腈中的荧光性质及锰的配合物在不同电位下的光谱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