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寅恪的历史研究,实质上是一种既跨学科,又跨种族与文化体系的综合研究,应该称之为大历史研究,其目的在于为中国文化寻找在现代生存和发展的出路,明了此点,才可以解释他为何将突破口选择在中古以及晚年转向文学和近代史研究的根本原因.他对有宋一代学术的评价极高以及以种族与文化关系解释中国历史演变等,均是基于其对中国历史的整体走向所作之综合考察,是其结构宏伟之理论大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陈寅恪的史互证研究是中国人研究史上的一座丰碑。其“贴近现实、逆向思维、融贯古今、史笔诗心、突破前人”等方面均精湛独到,创造了一个学术研完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陈寅恪在隋唐史研究上颇有建树,对李氏来源、关陇集团等问题的研究极具创新性,然而岑仲勉对此却存在诸多异议。探究二人运用考据的方法、资料的采信等的差异,看二者出发点的不同,实际上是反映了历史考据与内部文献考据的差异,以小见大来对比二者治史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在浙东学派"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下,明清时期在宁波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致用"作为基本出发点和价值衡量标准的造物观。文章以宁波红妆家具为实例,从生活之用、教化之用、审美怡情之用三个方面证实了宁波红妆家具造物艺术中所蕴含的"经世致用"造物思想。  相似文献   

5.
探索了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认为可分为四种:诗史互证、多重证据法、科学思维法、从文化的视野视察文学,并对此分别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1918年北京大学发起歌谣征集运动,知识分子开始大规模研究歌谣,关注民俗,借用民间文学和民俗,在学术的历史想象和文学的建构中构筑新型的国家秩序.然而,随着朱自清、周作人等知识分子对民众的文学和国民性的深入思考,他们对民间的矛盾态度越来越深刻.  相似文献   

7.
清华国学研究院是在"整理国故"的呼声中建立的,旨在培养精通国学的专门人才。但"预世界学术之潮流"成为学术大师学术传承的旨趣与追求,在陈寅恪身上表现得尤其突出。他以国际学术界"预流者"的姿态,追逐国际学术热点,传授国际最前沿的学问。陈寅恪的学术传承活动,彰显出一代学人试图与国际学术界竞流并进、并驾齐驱、振兴中华文化的心结。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他的宏愿几近落空。  相似文献   

8.
<花腔>的发表引起评论界的关注.<花腔>的出众之处不完全在于文本作者得意、论者激赏的"先锋性"的两套叙事话语体系的设置,更在于通过调用"真"的创世与毁灭的叙事智慧对历史话语权的质疑和对"红色"知识分子荒谬人生的深刻阐释.  相似文献   

9.
作为杜威学说在中国的最佳代言人,胡适的文化理论和文学实践都证明他不愧为杜威最好的中国学生.相反,同样留学美国的吴宓、梅光迪和陈寅恪等学衡派诸人,却拒绝了杜威,转而以白壁德为精神导师.同为谋求振兴中国文化的精神救药,为何他们的选择产生巨大差异?通过对学衡派有关论著中对杜威学说的评述(包括他们私人记录中的相关议论文字),可以读出他们做出上述文化抉择的原因,以及当时的中国社会为何没有接受白壁德学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实践中,确立科技知识分子第一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的主体地位,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重大理论与实践任务,它不仅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和“先进生产力思想”的理论必然,而且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践需要。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1.
在历史研究工作中对史料格外重视。他对史料的掌握和运用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首先,他非常重视识读史料的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上,他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注重充分占有材料。一方面强调第一手材料的占有,另一方面又努力开拓、发掘新的治史材料。他在处理、运用史料的时候.格外注重对所获得的史料进行多方比较,通过古籍互相比勘、地上文献与地下文献互相比较,以及中外文献互相比较来进行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12.
陈铨主要活跃在1920~194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坛,学界对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上。本文试图从对陈铨的小说创作研究、民族文学运动研究和戏剧创作研究三个方面梳理陈铨研究的现状,总结陈铨研究所取得的实绩和不足。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的社会思想主要集中在其早期的著作、文章中。他的社会思想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以社会进化论为主要思路,以爱国主义为情感依托,从内容上实现了对儒家文化的解构,以宣传教育为改变社会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陈柱(柱尊,1889-1944)是民国享誉一时的广西籍国学大家,他一生共有十个子女,均在各自领域里卓尔不群。原因有诸多方面,根因在"萝村陈"的家族文化精神铸造了陈柱一门的辉煌。诗礼传家,书画兼资,孝慈齐家,学以致用,既是"萝村陈"家族文化的基本内涵,也是陈柱及子女立足社会的精神支柱。从本质上说,这些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真义,对今天建设文化新广西仍有借镜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华书局点校本《陈书》诚为迄今为止之最佳版本,然疏误时亦有之。本文就其中若干问题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6.
陈树藩是陕西近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也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但纵观其一生,具有颇多传奇色彩和多面性,不可一概持否定态度。因此,通过史料爬梳,去伪存真,对陈树藩做出符合客观事实的评价,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  相似文献   

17.
陈云的经济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也很贴切、务实,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期,系统研究陈云经济思想,对于当前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铎是明代中叶散曲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大家,他现存的大量风情闺怨类曲作,长期以来都是众矢之的。其实,这些曲作并非都是“既多蹈袭,亦浅才情”的艳曲一流,而是以另一种委婉细腻之笔墨,绘出了深闺女子及青楼女子柔肠百结的相思与哀怨。通过缠绵相思、心理透析和青楼风景三个层面,对陈铎风情闺怨类曲作分别加以细微探析,可纠正人们对于其曲作的片面误解。  相似文献   

19.
陈独秀国民运动至上论思想产生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其对陈独秀一生乃至中国革命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