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物理通报》2009,(6):57-57
天文学家在窥视银河系附近的一个最大星系的“心脏”时发现,位于其中心的黑洞的质量是之前预测的两到三倍,这也使它成为迄今为止在附近的宇宙中发现的最大黑洞。天文学家在2009年6月8日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市召开的美国天文学学会半年会上报告了这一发现。它意味着研究人员一直严重低估了附近宇宙中的黑洞质量。  相似文献   

2.
《物理通报》2010,(1):69-69
寻找地外生命是天文学家的一个重要任务,而类太阳系恒星被认为是生命的摇篮.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新一项研究显示,在银河系的数十亿颗恒星当中,15%可能具有太阳系的构造.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有多种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如“滴水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利用机械能守衡测量重力加速度”等等,本文介绍一种运用“落体音叉”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4.
 远在30年代,天文学家惠兹克已注意到,在星系团中,星系的绕行速度是如此之快,按理,它们无法稳定地呆在星系团中.他推测存在某种看不到的物质,提供了引力“胶质”.70年代,又发现银河系边缘的恒星运动速度,要比理论家预言的快得多,这也暗示着有大量的暗物质弥漫于星际空间.以后,对旋涡星系旋转情况所作的射电和光学观测表明,它们被暗物质晕所包围.分析了很多星系对和星系群的运动之后,人们确信,星系所含物质的总量,要比其可见的大得多.故天文学家断言,宇宙并不仅仅含有组成我们身体、地球和星星的那类通常物质.所谓通常物质,是指由重子(质子、中子等)组成的物质.而其他粒子,诸如电子,它们数量虽多,但对宇宙质量的贡献是很小的.  相似文献   

5.
李志远 《物理》2021,50(1):19-24
经过逾半个世纪的探索,天文学家确认在我们银河系的中心存在一个4百万倍太阳质量的致密天体,很可能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黑洞。文章简要回顾了探索这个大质量致密天体过程中的若干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中微子的静止质量及其在物理学和宇宙学上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国荣 《物理》1999,28(5):290-294
简要地介绍了中微子的发现历史及其基本特性,着重介绍了Super-Kamiokande中微子天文台大气中微子实验和太阳中微子实验的基本原理及其最新实验结果,对中微子的静止质量在太阳中微子失踪问题、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上的意义作了讨论,指出了与中微子静止质量相关的3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树华 《物理》2011,(7):448
至今已发现550多颗太阳系外的行星.其中许多是所谓的热木星,因为这些行星的质量与木星相近,轨道与它们的主恒星非常靠近.但是天文学家们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外行星的四分之一都绕着与它们恒星的自旋反方向的轨道运行.这与我们的太阳系不同,太阳系中的行星都绕着与太阳自旋相同的方向做轨道转动.  相似文献   

8.
 天文学家们认为我们银河系内隐藏着年龄大于100亿岁的老年星。按照恒星演化理论,恒星越老,所含金属越少(在天文学中,“金属”一词泛指重于氦的元素),故目前识别老年恒星的惟一途径是审视它们的光谱;光谱中某种金属的特征谱线越暗淡说明该恒星所含此种金属的量越稀少,无此谱线说明该恒星不含此金属。但知易行难,欲从银河系2000亿颗恒星中挑选出老寿“星”不啻是大海捞针。迄今为止,较易做到的是观察数百万颗孤立单星的光谱,并从中筛选出金属特征谱线既少且暗淡的星。  相似文献   

9.
《现代物理知识》2010,(4):57-57
由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克劳瑟(Paul Crowther)率领的研究小组,梳理了哈勃空间望远镜在这个10年早些时候获得的观测数据,并将克劳瑟与智利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VLT)获取的新图像进行了结合。通过VLT所具有的极强的分辨能力,研究人员在NGC3603恒星簇(距离地球2.2万光年)中挑出了3颗超巨星;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天文学家宣布观测到暗物质.人们相信暗物质这种神秘的物质在宇宙中的总量约占宇宙总量的1/4,是“明物质”(普通物质)的5倍,在遥远的30亿光年之外有两个巨大的星系正在发生碰撞,美国NASA的钱德勒X射线望远镜和哈勃望远镜、欧洲南方天文台的超大望远镜和麦哲伦望远镜都在观察着这个壮丽的宇宙奇观,碰撞的能量非常巨大,以致使暗物质和明物质发生分离,这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研究暗物质的机会,虽然科学家们至今仍在研究神秘的暗物质究竟以什么形态存在,但有确凿的证据显示这个宇宙中的物质大部分是暗物质。(相关论文将于近日在《天体物理杂志》发表)  相似文献   

11.
汪克林  曹则贤 《物理》2012,41(03):168-171
自旋为1/2的中微子遵从Majorana方程,其螺旋性为守恒量.利用压缩相干态可以为中微子给出螺旋算符与哈密顿量之共同本征态的显式表达 ,但却是不可归一化的.可归一化的波包依然保持为螺旋算符的本征态,但不再是能量的本征态.存在传播速度为零的等权混合螺旋态波包.此 情形没有经典对应,在无质量玻色子世界中也无对应.若这样的混合螺旋态波包对应无质量费米子的粒子-反粒子对,则提供了一种暗物质的 可能构成方案.  相似文献   

12.
汪克林  曹则贤 《物理》2012,41(3):168-171
自旋为1/2的中微子遵从Majorana方程,其螺旋性为守恒量.利用压缩相干态可以为中微子给出螺旋算符与哈密顿量之共同本征态的显式表达,但却是不可归一化的.可归一化的波包依然保持为螺旋算符的本征态,但不再是能量的本征态.存在传播速度为零的等权混合螺旋态波包.此情形没有经典对应,在无质量玻色子世界中也无对应.若这样的混合螺旋态波包对应无质量费米子的粒子-反粒子对,则提供了一种暗物质的可能构成方案.  相似文献   

13.
黎卓 《物理》2004,33(4):271-271
γ射线暴(简称γ暴)是宇宙中最剧烈的爆发事件,从20世纪60年代末被发现以来,它的起源问题就一直迷惑着人们,今年在γ暴研究上取得了几个突破性的进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直接确认了γ暴与超新星的关联,最终证实了γ暴起源于大质量恒星的死亡,这一重大发现被Nature和Science两个杂志同时评选为2003年度的十大科学成就之一。  相似文献   

14.
李良 《现代物理知识》2009,(6):I0001-I0008
银河系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和太阳所在的恒星系统,其质量的1.4×10^11太阳质量,其中恒星约占90%,气体和尘埃组成的星际物质约占10%。平时我们在晚间看到的所有恒星几乎全部属于银河系,由于大量恒星投影在天球上形成乳白色光带。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海量恒星光谱数据的获取使得恒星三个基本参数(表面有效温度Teff,表面重力log g,金属丰度[Fe/H])的自动测量方法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相应对恒星大气物理参数测量的研究将对科学家研究宇宙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国内外针对此问题所做的研究并不是很广泛深入,且已有的一些方法还不能够完全准确地估计出恒星的大气物理参数。因此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质量估计的恒星大气物理参数自动测量方法,该方法计算量比较小,其主要思想是首先建立一些质量分布,将原始光谱数据经过质量估计算法映射到新的质量空间,然后在质量空间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对恒星的三个基本物理参数进行估计。在实验中,从SDSS-DR8光谱数据库中选择部分实测光谱数据来进行训练和测试,并将该方法预测出的参数结果与SSPP给出的参数值进行了对比,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 该研究方法的准确率更高,预测结果更稳定,训练所用的时间短,在恒星大气物理参数自动测量上是行得通的,可以有效地测量恒星的大气物理参数。  相似文献   

16.
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一颗质量5倍于地球的岩石行星,它围绕小质量恒星Gliese581运转,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像地球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的轨道处于温暖地带,正好是恒星周围的生命宜居天区,所以它极有可能是生命的栖身之所。这个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日内瓦大学天文台仅在1星期内就接到世界各地打来的关于此次发现和外星生命的大量咨询电话。研究小组的领导者奥德利(St啨phane Udry)将论文发表在面向科研人员的专业杂志上,而不是面向大众的科普杂志,所以公众的强烈反响让他们颇感意外。3颗行星围绕红矮星Gliese581(背景中的发光天体)运转的想象图…  相似文献   

17.
树华 《物理》2006,35(7):545-545
γ射线爆是一种发射强γ射线的激烈爆炸,可持续几毫秒到约一百秒的时间、继初始的爆炸后,会有波长较长的辐射的“余辉”,持续几周甚至几年、许多天文学家认为,当一个大质量的恒星在其“寿命”尽头经历超新星爆炸并崩塌成黑洞时发生γ射线爆。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的科学家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都还认为银河(Milky Way,指地球所在的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而宇宙是静止不变的。然而,天文学家哈勃(Edwin Hubble)于1925年1月和1929年1月所宣布的两个发现却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看法,他的第一个发现说明宇宙比大家先前所想的要大很多,第二个指出宇宙会持续膨胀,不断地越变越大。  相似文献   

19.
多数大行星都是像木星那样的气体巨行星。但是天文学家说,他们现在发现了一种新型行星,可能存在大气层而且质量远大于地球。艺术想象图中前方的行星名为Kepler-10c,每45天围绕110亿岁高龄的类日恒星运行一周。  相似文献   

20.
 “一尺之棰,月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是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公孙龙的著名立论。现代科学的发展,正在检验这个立论。这个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也给近代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参考。要了解物质的微观运动,就要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层次及各层次的粒子运动。众所周知,实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到目前为止,化学上已发现109种元素,数千种同位素。而原子呢,在化学反应里是不能再分的颗粒,但在物理学里,却是可分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绕核运转的带负电的若干电子所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