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SEC/RI/RALLS/DV 三检测技术表征了C70/PS 共聚物。解决了用传统SEC/RI不能解释的现象,提出了C70 - PS共聚物的大致结构。结果表明C70 - PS共聚物/THF体系不符合普适标定。  相似文献   

2.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法(SEC)/ 示差折光指数(RI)/ 直角激光光散射(RALLS)/ 示差粘度(DV) 三检测联用技术表征了星形PS- PI共聚物。结果表明,当星形PS/PI共聚物多达32 臂时还是符合普适标定曲线;对于分子量与淋洗体积曲线,星形PS- PI共聚物的臂数越多,向淋洗体积大的方向迁移得就越多;结构因子随星形高聚物臂数的增加而增加。SEC/RI/RALLS/DV 得到了传统SEC 不能获得的有关分子尺寸信息。  相似文献   

3.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法(SES)/示差拆光指数(RI)/直角激光光散射9RALLS)/示差粘度(DV)检测联用技术表征了星形PS-PI共聚物。结果表明,当星形PS/PI共聚物多达32臂时还是符合普适标定曲线;对于分子量与淋洗体积曲线,星形PS-PI共聚物的臂数越多,向淋洗体积大的方向迁移得就越多;结构因子随星形高聚物臂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研究用烃橡胶(SBR、PB)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分散α,ω-对乙氧羰氧基苯甲酸聚乙二醇酯(PEECB)而得到聚合物分散液晶复合膜(PDLCM).用这种复合膜进行富氧分离,当PEECB-4.05(4.05为聚醚软段的数均聚合度DP)的含量超过某一临界值(约23.0%wt)时,室温下SBR/PEECB-4.05/PDMS体系膜的氧气透过系数Po2值达70~634barrer),增加约60倍,分离系数仍较高(αo2/N2=3.47~2.59).考察了各种影响因素对膜透气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用烃橡胶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分散α、ω-对乙氧羰氧基苯甲酸聚乙二醇酯而得到聚合物分散液晶复合膜。用这种复合膜进行富氧分离,当PEECB-4.05(4.05为聚醚软段的数均聚合度DP)的含量超过某一临界值(约23.0%wt)时,室温下SBR/PEECB-4.05/PDMS体系膜的氧气透过系数PO2值达70-634barrer),增加约60倍,分离系数仍较高。考察了各种影响因素对膜透气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黄怿  Hong.  K 《功能高分子学报》1999,12(4):381-384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法/示差折光指数/直角激光光散射/示差粘度三检测联用技术表征了氘化聚苯乙烯、聚苯乙烯和氘化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结果表明,在 0条件下,虽然氘化聚苯乙烯的化学依赖性常数vT,DPS比聚苯乙烯的化学依赖性常数vT,PS大,但25℃时在四氢呋喃中,氘化聚苯乙烯的分子尺寸仍小于聚苯乙烯的分子尺寸。由于嵌段共聚物的淋洗体积随组成变化,所以用传统的SEC/RI得不到准确的分子量。经比较膜渗透  相似文献   

7.
热致液晶(LC70)/PET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WAXD、DSC、POM、SEM和力学测试方法研究了LC70/PET原位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当LC70/PET<20%时,LC70对PET的结晶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当LC70/PET>30%时,共混物结晶能力迅速下降,结晶放热和熔融焓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用IR、DSC、WAXD、正交偏光显微镜、SEM、TEM等手段,表征了所合成的液晶/烃橡胶、硅橡胶三元共混复合膜的织态结构及液晶态转变,结果发现,液晶PEECB-4.05由于与SBR和PDMS共混,Tk-s转变温度下降了37.5℃,体系存在不完全的相分离,液晶PEECB-4.05在体系中形成液晶富集区(LC-rich domain),大小约0.2-2.2μm,在压力的作用下,连续的液晶富集区形成宽  相似文献   

9.
苯乙烯与D—120共聚物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侧基含有过氧键的苯乙烯-D-120共聚物(Poly(Sr-co-D-120)PSD)。用IR、GPC进行了表征。用DSC、GPC、TGA探讨了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及分解机理,并对其就地增容PS/LDPE共混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中过氧键浓度越大,其起始分解温度越低,降解越严重,该共聚物可作为PE/PS共混体系的就地增容剂。  相似文献   

10.
POM/EVA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力学测试、扫描电镜(SEM)、热分析(DSC)等手段研究了聚甲醛(POM)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共混物(POM/EVA)的力学性能及其微同形态;用聚甲醛与马来酸二丁酯(DBM)的接枝物(POM-g-DBM)作相溶剂,能改变共的两相间的粘结力,从而提出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SEM观察表明接枝物的加入改变了POM/EVA共混物的断裂方式,微观形态及结晶性能,对其热性能影响不大;通过改变PO  相似文献   

11.
PVC/PE交联共混体系的动态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VC/PE共混体系中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能产生PVC-CO-PE共聚物,这种共聚物在共混物中可起到增容剂的作用。通过动态力学分析和扫描电镜研究了PVC/PE交联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发现引发剂、交联剂、稳定剂和增塑剂等对共混物中的交联反应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PVC/PE共混体系中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能产生PVC-CO-PE共聚物,这种共聚物在共混物中可起到增容剂的作用,通过动态力学分析和扫描电镜研究了PVC/PE交联混体系的相容性,发现引发剂,交联剂,稳定剂和增塑剂等对共混和的中的交联反应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法/示差折光指数/直角激光光散射/示差粘度三检测联用技术表征PS-PI二嵌段共聚物。计算了共聚物的均方末端距〈γ^2〉;验证了不同PS含量的PS-PI共聚物符合普适标定关系。结果表明在25℃的条件下,用体积排斥色谱法/示差折光指数/直角激光光散标/示差粘度三检测联用技术直接获得PS-PI共聚物的特性粘度与用Ho-Duc方程计算得到的特性粘数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李三喜 《应用化学》1995,12(2):88-91
通过DSC和WAXD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HDPE/LDPE/EVA)三元共混体系的热行为和结晶性能,发现当HDPE含量小于40%时,EVA对LDPE起稀释剂作用,促进HDPE、LDPE的晶相分离,使HDPE、LDPE单独结晶,当HDPE含量高于40%时,LDPE片晶入进HDPE晶相,形成与LDPE在片晶水平上的共晶。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以甲苯为溶剂,AlCl3和BF3·OEt2为引发剂,1,3-戊二烯(PD)与苯乙烯(St)的阳离子共聚合反应,并用红外光谱测定聚合物的微观结构。由共聚单体PD和St加入顺序的不同可生成无规共聚物P(PD-co-St)和接枝共聚物P(PD-g-St)和P(St-g-PD)。无论是由AlCl3引发聚合反应,还是由BF3·OEt2引发聚合反应,St上的碳阳离子的活性都高于PD上碳阳离子的活性。由AlCl3首先引发PD进行聚合反应,结束后再引入St时,聚合体系不能引发St聚合反应;相反AlCl3首先引发St聚合后的体系能继续引发PD的聚合反应。BF3·OEt2无论先引发St或是PD,都能在聚合反应完成后接着引发另一单体而生成接枝共聚物P(PD-g-St)和P(St-g-PD)。二苯醚与烯丙基氯的加入,提高了碳阳离子的稳定性,增加了聚合物的分子量,但降低了碳阳离子的活性,使得聚合反应的产率降低,同时对St和PD碳阳离子的活性次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DSC和WAXD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HDPE/LDPE/EVA)三元共混体系的热行为和结晶性能。发现当HDPE含量小于40%时,EVA对LDPE起稀释剂作用,促进HDPE、LDPE的晶相分离,使HDPE、LDPE单独结晶.当HDPE含量高于40%时,LDPE片晶进入HDPE晶相。形成与LDPE在片晶水平上的共晶。  相似文献   

17.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在氯化聚乙烯(CPE)存在下进行悬浮溶胀接枝共聚,考察了CPE对MMA/S共聚动力学行为的影响.CPE提高了聚合体系的粘度,使自动加速提前,扩散因素增加,对共聚有阻滞作用.CPE是链转移剂,使MMA/S共聚物分子量降低.CPE对MMA的吸附渗透优于对S的吸附,造成接技部分与非接技部分组成的差异.CPE含量、溶胀时间、转化率、硫酸用量对共聚组成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用氯化聚乙烯接枝苯乙烯共聚物(CPE-g-St)和氯化聚乙烯(CPE)对聚苯乙烯(PS)进行共混改性。当CPE含量为25%时,用CPE-gSt改性的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为18.5kJ.m^-^2,是用CPE改性的共混物冲击强度的2.1倍;其拉伸强度不低于34MPa。  相似文献   

19.
接枝共聚物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对聚苯乙烯的共混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氯化聚乙烯接枝苯乙烯共聚物(CPE-g-St)和氯比聚乙烯(CPE)对聚苯乙烯(PS)进行共混改性.当CPE含量为25%时,用CPE-g-St改性的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为18.5kJ·m ̄(-2),是用CPE改性的共混物冲击强度的2.1倍;其拉伸强度不低于34MPa.  相似文献   

20.
用IR、DSC、WAXD、正交偏光显微镜、SEM、TEM等手段,表征了所合成的液晶/烃橡胶/硅橡胶三元共混复合膜的织态结构及液晶态转变.结果发现,液晶PEECB—4.05由于与SBR和PDMS共混,Tk-s转变温度下降了37.5℃,体系存在不完全的相分离.液晶PEECB—4.05在体系中形成液晶富集区(LC—richdomain),大小约02—2.2μm不等.在压力的作用下,连续的液晶富集区形成宽约7.0μm并垂直于膜的平面的通道.这些结果是第Ⅰ报中这类富氧膜透气率产生突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