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聚氨酯脲-丙烯酸酯水分散液的粒径及形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研究了羧基含量、异氰酸酯指数([ - NCO]/[ - OH]) 、聚氨酯脲与聚丙烯酸酯组成比(PUU/PA) 以及一系列制备工艺因素对聚氨酯脲—丙烯酸酯(PUA) 水分散液粒子尺寸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羧基含量和PUU/PA 组成比增大或异氰酸酯指数减小都会导致分散液粒径减小;PUA 中PA 含量越大,PUA 水分散液粒子形态越不规整;工艺因素如搅拌强度、升温速率等对PUA 水分散液粒子尺寸及形态的影响不符合传统乳液聚合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聚氨酯型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和蓖麻油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室温固化的蓖麻油型聚氨酯。分别研究了蓖麻油聚氨酯(COPU)/聚苯乙烯(PSt)IPNs、COPU/聚丙烯腈(PAN)IPNs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COPU/PAN的力学性能较COPU/PSt的力学性能为好。为进一步改善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在聚苯乙烯网络中引入极性较大的丙烯腈制备了COPU/P(St-CO-AN)IPNs,并对它的力学性能、热分析、动态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等作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聚氨酯浓度为60%时,改变St、AN的比例,随AN含量的增加,体系的微相分离程度降低。改变COPU/P(St-CO-AN)的比例,tanδ-T曲线上均呈现一个较宽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热重分析表明,其初始分解温度可达244℃。  相似文献   

3.
不饱和聚酯/聚氨酯复合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端羟基不饱和聚酯(HUP)与聚氨酯(PU)浇注型复合网络聚合物(CPNs)为基材,考察了化学动力学及相分离对CPN聚合物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数据揭示了不饱和聚酯/聚附聚氨酯(HUP/PU-es)CPN,当r=NCO/OH=0.4时,它的物理力学性能优于不饱和聚酯/聚醚聚氨酯(HUP/PU-et)CPN或HUP/PAPICPN组成物.最佳CPN可通过调整聚氨酯中软段和硬段组分及网络组成而设计与制备.  相似文献   

4.
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及其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分子量的聚氧化丙烯二元醇合成了一系列氨酯丙烯酸酯齐聚物(UAO)以及含硬段/软段结构的UAO,并用FT-IR跟踪了这类UAO的合成过程。通过UAO的链端双键测定,以及GPC、VPO测定的分子量,表征了UAO的数均官能团度。进一步通过FT-IR研究了由UAO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形成的氨酯丙烯酸酯树脂(UAR)固化时的共聚反应动力学,发现其共聚反应速率与体系中的扩散效应密切相关。在这类UAO中引入硬段后,共聚合体系呈现出反常的动力学行为,与网络结构形成过程中材料的形态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同步法合成了聚氨酯/聚苯乙烯(PU/PS)互穿聚合物网络(IPN).通过改变NCO/OH比、三元醇/二元醇(3OH/2OH)比、异氰酸酯类型、多元醇分子量、二乙烯基苯含量及丙烯酸β-羟乙酯的含量,研究了单网及网间交联密度对PU/PSIPN动态力学性能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对相容性差的PU/PSIPN体系,采用增加交联密度、加快网络固化速度导致“强迫互容”,能提高两网的互穿与缠结,增进组份的互容.但单网固化速度过快相容性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6.
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弹性体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丙交酯(DL-LA)与聚乙二醇(PEG)的预聚体用甲苯-二异氰酸酯80(TDI)扩链,得到了一系列的聚乳酸(聚醚)型聚氨酯(PEG-PLA/PU)弹性体。对预聚体和弹性体分别进行了IR、HNMR和DMA表征,并测定了弹性体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LA与PEG生成的预聚体是一种三嵌段结构:HO-PLA-PEG-PLA-OH。随着PEG含量的增加,弹性体的玻璃化温度下降;PEG分子量增大时,弹性体  相似文献   

7.
由于环氧树脂(epoxy)氨酯丙酸酯树脂(UAR)同步互穿网络(SIN)表现出明显的相分离形态,因此建立了非均相传递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epoxy/UAR SIN质量比范围内(100/0 ̄50/50),两个网络呈现出具有一定相畴尺寸的形态,用非均相模型能更好地关联实测的吸收曲线,关联因子Ψ的物理意义为分散相在连续相中的分散程度。随着epoxy/UAR SIN中UAR相的增加,Ψ增加,表明  相似文献   

8.
聚碳酸亚丙酯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CO2与环氧丙烷共聚产物聚碳酸亚丙酯制备出聚氨酯(PPCPU).同时探讨了PPCPU最佳合成方法,考察了异氰酸酯基与羟基的比值、扩链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PPCPU的形态结构及其性能对配比的依赖关系.发现聚碳酸亚丙酯的耐热性因聚氨酯的形成而得到较大的改善,并发现该类材料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能.  相似文献   

9.
新型PA/PU复合涂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高固含量、不含异氰酸根并可在室温固化的新型聚丙烯酸酯-聚氨酯复合涂料(简写为PA-PU),其中PA为侧基含乙酰乙酸基的聚丙烯酸酯,PU为端烯基聚氨酯。碱催化下,通过具有两个活泼氢的乙酰乙酸基与双键的Michael加成反应进行交联固化。主要研究了两组份的合成规律及PA-PU涂料的性能,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催化剂用量下,漆膜具有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的共混方式-溶液法、熔融法Ⅰ(简单机械共混)和熔融法Ⅱ(存在酯-酰胺交换反应)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与聚酰胺66(PA66)共混,研究了共混体的形态结构和流变性能,探讨了对甲苯磺酸(TsOH)催化下的酯-酰胺交换反应和PET/PA66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1.
阴离子型聚氨酯水分散液与明胶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明胶作为皮蛋白的模型化合物与阴离子型聚氨酯水分散液(APU)反应,来探讨聚合物型助剂与皮革在分子水平上的相互作用机理.该文采用紫外 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研究了混合体系对pH值的依赖性,明胶/APU配比、极性化合物对体系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DSC,POM,WAXD实验方法研究了聚β-羟基丁酸酯/聚醋酸乙稀酯(PHB/PVAc)共混体系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随共混物中非晶组份PVAc含量的增加,PHB结晶的活化能增大。用Avrami方程处理实验数据,结果表明PVAc的加入对PHB结晶的生长方式影响不大,但结晶速率却明显下降。WAXD实验表明,PVAc的加入不影响PHB的结晶结构,但微晶尺寸和结晶度却明显变小。偏光显微镜观察结果与DSC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王瑛  刘兰珍 《分析化学》2000,28(10):1267-1270
聚酯型聚氨酯样品用基体辅助激光裂解离子化质谱(MALDI-TOF/MS)和热裂解色谱质谱(PYGC/MS)方法进行了鉴定,PYGC/MS方法可检出PU的一些组成单元的化学结构,但PYGC/MS中大多数的峰,无法从常规的标准化合物的质谱数据库中检索到,而MALDI-MS方法,可明确测出PU试样各种单元的组合、聚合度及PU长链的序列分布,质量数范围可达2300。  相似文献   

14.
聚β—羟基丁酸酯/聚醋酸乙烯酯共温物结晶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DSC,POM,WAXD实验方法研究了聚β-羟基丁酸酯/聚醋酯乙稀酯(PHB/PVAc)共混体系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随共混物中非晶组份PVAc含量的增加,PHB结晶的活化能增大。用Avrami方程处理实验数据,结果表明PVAc的加入对PBH结晶的生长方式影响不大,但结晶速率却明显下降。WAXD实验表明,PVAc的加入入不影响PHB的结晶结构,但微晶尺寸和结晶度却明显变小。偏光显微镜观察结果与D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二甲基硅氧烷-b-乙二醇嵌段共聚物(DMS-b-OE)对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PDMS/PU)共混体系的增容,重点研究了增容共混体系的微观形态结构和软科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DMS-b-OE对PDMS/PU具有优良的增容作用,改善了PDMS/PU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提高了该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其抗张强度由3.4MPa提高到7.6MPa。  相似文献   

16.
聚酯型聚氨酯样品用基体辅助激光裂解离子化质谱(MALDI-TOF/MS)和热裂解色谱质谱(PYGC/MS)方法进行了鉴定,PYGC/MS方法可检出PU的一些组成单元的化学结构,但PYGCIMS中大多数的峰,无法从常规的标准化合物的质谱数据库中检索到,而MALDI-MS方法,可明确测出PU试样各种单元的组合、聚合度及PU长链的序列分布,质量数范围可达2300.  相似文献   

17.
变温红外光谱研究多嵌段聚氨脂脲的微相分离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对由聚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3.5-二乙基甲苯二胺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组成的多嵌段聚氨酯脲(SPUU)的微相分离行为的影响.从室温逐步升温到310℃的过程中,氨基甲酸酯键(UT)之间形成的氢键大量解离,而脲键(UA)之间形成的、具有平面状双分叉结构的氢键在130~200℃范围却大量生成;从310℃缓慢冷却到室温后,部分游离的UT重新形成氢键,而硬段之间形成的UA氢键的含量又有所增加.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SPUU的微相分离程度.  相似文献   

18.
用DSC法研究了二乙基甲苯二胺和4,4'-氨基二苯基甲烷(MDA)扩链的硬段含量为27%~60%的两个系列的反应注射成型(RIM)聚氨酯脲(PUU)弹性体的微相分离。聚合反应动力学对RIMPUU的微相分离有很大影响.随着硬段浓度的增加微相分离程度下降,MDA扩链系列聚合总反应速度快,微相分离驱动力弱,在硬段生成反应比软段生成反应快的条件下,该系列的微相分离程度较低。聚合总反应快,且硬段间氢键化作用很强的性质造成RIMPUU非平衡的形态。聚合总反应速度的增加相当于微相分离驱动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Al2O3-SiO2系纳米粉的微观结构与红外发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明霞  郑福前 《应用化学》2000,17(2):159-162
采用水解沉淀法和包裹沉淀法制备不同AI2O3/SiO2比的纳米粉体。利用ICP、XRD、TEM、BET和IR技术分别检测了粉末的化学组成、晶粒、形态、比表面各及红外发射液、初步讨论了缺位型反尖晶石结构具有高红外发射率的机理。结果表明,具有垲位反法晶石结构晶相γ-AI2O3或Al-Si尖晶石在8~15μm波段具有高的发射率。另外,具有对称性低的片状粒子粉末比球形粒子的粉末具有更高的红外发射特性,纳有  相似文献   

20.
BIS-PER(POLY)FLUOROALKYLATIONOFPARA-SUBSTITUTEDPHENOLSBYR_FI/Na_2S_2O_4REAGENTSYSTEM¥WeiYuanHuang;HongBinYu(ShanghaiInstituteo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