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四磺酸酞菁钴配合物阴离子(CoPcTS4-)在水溶液中可借助离子交换进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薄膜,从而形成CoPcTS4-DDAB薄膜电极.循环伏安法表明,该薄膜电极在pH7.0的空白缓冲溶液中十分稳定,有两对准可逆的还原氧化峰,其中第一对峰的Epc1=-0.28V,Epa1=-0.18V(vs.SCE),为中心离子Co(II)Co(I)的还原氧化峰;第二对峰的Epc2=-1.30V,Epa2=-1.18V,为酞菁环的还原氧化峰.应用循环伏安法估计了该薄膜体系的电荷传递扩散系数Dct和表观非均相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o'.CoPcTS4-DDAB薄膜电极可用于对三氯乙酸(TCA)的电化学催化还原.催化电流与TCA浓度在4×10-5~1×10-3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将酞菁锰(MnPc)掺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的氯仿溶液,并涂布于热解石墨电极表面,待氯仿挥发后即制得MnPc-DDAB薄膜电极,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在KBr溶液中,该薄膜电极有两对还原氧化峰,第一对峰的Epct=-0.27V,Epa1=0.01V;第二对峰的Epc2=-0.76V,Epa2=-0.62V(vs.SCE)。本文着重探讨了第二对峰的电化学行为,估计了该体系电  相似文献   

4.
四磺酸酞菁镍-表面活性剂薄膜电极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婷  胡乃非  曾泳淮 《化学学报》1996,54(4):338-346
四磺酸酞菁镍阴离子(NiPcTS^-^4)在水溶液中可借助离子交换进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薄膜电极, 从而形成NiPcTS^-^4-DDAB薄膜电极。循环伏安实验表明, 在KBr溶液中, 该薄膜电极有一对良好的还原氧化峰, 阴阳极峰电位分别为-0.83V和-0.74V(vs.SCE)。本文探讨了该薄膜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测定了该体系的电化学参数如电荷传递扩散系数Dct和非均相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等。可将NiPcTS^-^4-DDAB薄膜电极应用于催化各种卤代乙酸的电还原, 估计并比较了它们的表观催化反应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5.
酞菁钴—表面活性剂薄膜修饰电极及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乃非  杨敬 《应用化学》1996,13(4):25-29
  相似文献   

6.
将酞菁镍(NiPc)掺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的氯仿溶液中,并涂布于热解石墨电极表面,待氯仿挥发后制得NiPc-DDAB薄膜电极。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在KBr溶液中,该薄膜电极有两对良好且稳定的还原氧化峰,第一对峰的Epc1=-0.64V,Epal=-0.60V(vs.SCE);第二对峰的Epc2=-0.84V,Epa2=-0.80V。本文着重探讨了第二对峰的电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7.
将酞菁锰(MnPc)掺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的氯仿溶液,并涂布于热解石墨电极表面,待氯仿挥发后即制得MnPc-DDAB薄膜电极。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在KBr溶液中,该薄膜电极有两对还原氧化峰,第一对峰的Epc1=-0.27V,Epa1=0.01V;第二对峰的Epc2=-0.76V,Epa2=-0.62V(vs.SCE)。本文着重探讨了第二对峰的电化学行为,估计了该体系的电荷传递扩散系数Dct和表观非均相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0′等电化学参数,并可将该薄膜电极用于催化三氯乙酸的电化学还原。  相似文献   

8.
酞菁钴-表面活性剂薄膜修饰电极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酞菁钴(CoPc)掺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的氯仿溶液,并涂布于热解石墨电极表面,待氯仿挥发后即制得CoPc-DDAB薄膜电极。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在KBr溶液中,该薄膜电极有一对良好且稳定的还原氧化峰,Epc=-0.45V,Epa=-0.24V(vs.SCE).探讨了该体系的电化学行为,估计了该体系的电化学参数。可将该薄膜电极用于催化卤代乙酸的电化学还原。  相似文献   

9.
将酞菁镍(NiPc)掺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的氯仿溶液中,并涂布于热解石墨电极表面,待氯仿挥发后制得NiPc-DDAB薄膜电极。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在KBr溶液中,该薄膜电极有两对良好且稳定的还原氧化峰,第一对峰的Epc1=-0.64V,Epa1=-0.60V(vs.SCE);第二对峰的Epc2=-0.84V,Epa2=-0.80V,本文着重探讨了第二对峰的电化学行为,估计了该体系的电化学参数如电子扩散系数De和非均相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0'.该薄膜电极可用于催化各种卤代乙酸的电化学还原,用多种表面分析技术对该薄膜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铜催化卤代芳烃进行氨解反应是构建碳氮键的重要方法。铜作为催化剂不仅便宜、丰富、相对低毒,而且可以通过几个氧化态进行循环催化。配体的发展则扩展了底物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官能团的兼容性和反应的选择性,使得该反应成为一种通用的制备芳胺的方法。本文以铜盐催化剂为线索,对该反应机理进行了简介,对近年来铜催化卤代芳烃的氨解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并指出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催化体系依然有限,铜催化剂使用量仍然较大,氨和氯代芳烃的使用还不够广泛,而且关于该类反应详细机理的文献报道还缺乏。此外,发展一个新的、高效的和通用的氨解方法仍然显得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11.
将大环化合物四磺酸基酞菁钴(CoTSPc)加入到电解液中, 研究了其对Pt阴极催化氧还原以及耐甲醇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发现, 这种影响与加入到溶液中的CoTSPc的浓度有关, 当溶液中加入CoTSPc的浓度为0.09 mmol•L-1时, Pt电极催化氧还原的电流基本不变, 而有效抑制了甲醇在阴极的氧化, 使甲醇氧化的峰电流值下降79.7%.  相似文献   

12.
A copper phthalocyanine/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 film‐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has been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herbicide glyphosate (Gly) at ?50 mV vs. SCE by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using 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 (DPV). Cyclic voltammetry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showed that Gly is adsorbed on the metallic centre of the copper phthalocyanine molecule, with formation of Gly‐copper ion complexes. An analytical method was developed using DPV in pH 7.4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without any pretreatment steps: Gly was determined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0.83–9.90 μmol L?1, with detection limit 12.2 nmol L?1 (2.02 μg L?1).  相似文献   

13.
纳米溶胶-凝胶膜修饰电极及电化学催化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晓君  张敏  杨娅  屠一锋 《分析化学》2002,30(8):972-974
报道了以纳米硅溶胶-凝胶(sol-gel)膜为载体的化学修饰电极。用sol-gel法在金电极上固定亚甲蓝及硫堇,发现固定于纳米硅溶胶-凝胶膜内的亚甲蓝和硫堇均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并对同时固定于膜内的NADH、血红蛋白等生物分子产生显著的催化氧化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涂丝Ag-Ag2S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和自制锑电极为参比电极,分别试验了加入阳离子、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电极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电极响应无明显影响,但阴离子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使电极灵敏度有较大提高;其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电极的增敏效果显著,可使电极响应线性范围下限扩大一个数量级左右,且电极响应时间缩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5.
李强  霍丽华  高山  赵辉 《无机化学学报》2008,24(12):1970-1974
本文制备了2,9,16,23-四异丙氧基和2,9,16,23-四对甲基苯氧基2种酞菁铜(CuPc(OC3H7-i)4, CuPc(OC7H7)4,简称为烷氧基酞菁铜和苯氧基酞菁铜),并在基片上成功制得了二者的旋涂膜。利用AFM(Atomic force microscope)、UV-Vis和FTIR对薄膜的表面形貌和谱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一定的旋转速度进行涂膜,可以获得较为均匀的酞菁铜薄膜,并且2种取代基团的酞菁表面形貌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在室温下测试了2种酞菁薄膜对甲醇和乙醇气体的敏感性能,结果显示薄膜对测试的醇类有较高的灵敏度,对乙醇的灵敏度要大于甲醇,在同种测试气氛下苯氧基酞菁铜薄膜的气敏性能要高于烷氧基酞菁铜薄膜。2种薄膜对浓度为30 μL·L-1乙醇气体的响应和恢复时间分别在30 s和60 s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