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采用换热器风洞实验,对22种不同结构参数的矩形波纹翅片管带式散热器进行传热和流动阻力性能实验,选用361组工况点的实验数据,经过多元线性回归,获得适用于矩形波纹翅片散热器空气侧传热因子j和摩擦因子f的计算模型,预测散热器的传热和阻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雷诺数在400~3 840范围内,换热器空气侧散热量、压降的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9.14%、10.05%,标准误差分别为8.62%、3.75%,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吻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换热器中强化传热表面传热性能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在熵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传热性能评价判据-强化传热性能因素。  相似文献   

3.
采用局部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低密度翅片管束中各排管的传热和阻力特性.翅片管束采用两种顺排布置方式(s_1/d_0=1.875,s_2/d_0=3.125和s_1/d_0=1.875,s_2/d_0=1.875).实验结果表明:从第4排或第5排起,换热趋于稳定,得出了各排管换热的修正系数C_z和翅片管束的平均努谢尔特数Nu_z的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了摩擦因子f与雷诺数Re、s_1/d_0、s_2/d_0和管排数z_2之间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4.
平支翅片管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了3种翅片间距(S=2.0,2.6,3.2mm)和3种管排(N=2,3,4)的9个平直翅片管热器的换热和阻力特性,在工业常用Re数范围内给出包括翅片间距及管排数影响的换热和阻力性能通用交联式,同时得出翅片间距,管排数对换热和阻力性能的影响规律,为设计和选用平直翅片管换热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对管壳式换热器传热过程各热阻做数量级估算 ,并用数学理论分析总结传热系数随各热阻的变化规律 ,进而指出强化传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拟对管壳式换热器传热过程各热阻做数量级估算,并且数学理论分析总结传热系数随各热阻的变化规律,进而指出强化传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地源热泵的套管式地下换热器传热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能量平衡,建立了地下浅埋套管式换热器传热模型,求解并分析了影响传热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强化换热的措施,给出了相应的函数关系图。  相似文献   

8.
管壳式换热器传热强化及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传热过程出发,分析了传热强化的主要途径,从传热强化的机理出发,介绍了近年来强化管壳式换热器换热技术的进展及相关实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通过计算和实验,对高温换热器的烟气侧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换热器中换热管合理的纵横向间距,证明了用金属辐射网是强化高温烟气传热的有效方法,并用实验数据讨论了烟气流速及温度等对换热器综合传热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传质传热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和数值传热学方法,建立了考虑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DSHE)内流动与传热的三维数学模型,分析了换热器内流体的流速、流向、流动状态以及换热器高度、流道间距、接管形式等流动与结构参数对传热系数、系统压降及传热-压降性能系数凤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几何结构一定时,流速增加会使传热系数增大、压降增大、性能系数减小,但相比之下,适当提高油侧流速比提高水侧流速对强化传热更经济有效;而在流量一定情况下,随换热器高度或板间距增大,传热系数和压降会减小,传热-压降性能系数EK会提高,但螺旋板圈数增加却会使传热系数、压降、传热-压降性能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劣化,同时金属板材消耗量增大,经济性降低.此外,切向接管和逆流流动更有利于强化传热和减小压降,换热器综合性能更好.这些结果对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的结构优化与参数调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型重力热管换热器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新型结构形式的重力热管换热器,通过合理简化,建立单根竖直管道的稳态传热物理模型,分别对冷凝段、绝热段和蒸发段建立相应的稳态传热数学模型,应用等热流密度边界条件并通过工程方程求解器(EES)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运行热阻计算值总体波动不大,计算结果不能很好地反应充液率对运行热阻的影响;液膜厚度随加热功率增大而增加;液池高度随充液率的增加而增加;充液率较小时,较低加热功率对应的液池高度大于较高加热功率对应的液池高度,充液率较大时,小加热功率对应的液池高度反而低于大加热功率对应的液池高度.  相似文献   

12.
板棒式换热器传热性能分析(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单位质量材耗的换热能力最大为目标函数,分析研究了不同雷诺数Re的操作条件下肋棒长度、直径及板厚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雷诺数较小时肋棒才可有效地起到强化传热的作用,且随着肋棒直径的减小强化传热作用增强;当板厚为3mm、雷诺数在10  相似文献   

13.
利用开孔泡沫金属比表面积大、基体金属材料导热系数大和其复杂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能提高流体非线性效果的特点,研制了一种新型紧凑式镍铁泡沫填充板式换热器。并用CFD商用有限元软件FLUENT对空气-空气在该换热器中的传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在板式换热器中填充开孔铁镍泡沫材料,冷热空气在换热器中的湍流程度有所增强,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效率明显提高。铁镍泡沫填充物会使冷热空气流经换热器时的阻力增加,但由此所产生的压力损失对换热器综合性能影响不大。填充相同孔隙率的泡沫材料,孔密度的改变对传热效率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换热设备结构优化和设计制造轻型紧凑的高效换热设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任成文 《科技资讯》2009,(13):58-58
由于系统设计及设备设计制作的失误,以及我们运行管理上的薄弱和对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考虑欠妥,在暖通空调系统中,有一个常被忽略的问题:就是零下温度的处理问题。特别是采用100%室外空气的新风系统。当室外气温降至0℃以下时,如进风或新风系统中未采取有效的防冻措施,则空气加热器中的水或蒸汽凝结水将会冻结。冻结的结果,轻则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重则使加热器的盘管破裂,必须更新或修理。这将导致空调系统停止运行,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以天津地区为例,已有多个建筑的空调系统发生过空气加热器冻裂事故。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正确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对暖通空调系统中空气加热器冻结的实例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三种大管径翅管式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不同翅片形式以及管排数对空气侧强化传热的影响,分别对9排和12排带平直、开缝、纵向涡3种翅片形式共6个翅片管换热器元件空气侧的传热及阻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开缝翅片管换热器的传热性能高于带纵向涡翅片管换热器和平直翅片管换热器,但阻力相应也增加,带纵向涡发生器的翅片传热性能略低于开缝翅片,但阻力却只比平直翅片稍大,这表明采用这种翅片形式可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不同管排数的同一片型换热器的努塞尔数及阻力因子相差很小,可以认为与管排数无关.在试验的雷诺数范围内针对各个试件整理出了传热和阻力的经验关联式,可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一种可用于储存高浊国余热及电厂电网谷期电力的相计能换热器装置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对装置在多种工况下工作进行了模拟实验,并用数值法从理论上求解了非稳态条件下变储能热器中凝固与强迫对流耦和的分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在空心环支承条件下光滑管管束与缩放管管束换热器的壳程流体压降与传热膜系数分布,对换热器壳程传热设计做了优化分析,认为管束的排列结构与长径比是优化壳程传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蓄热式换热器流动传热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炼铁厂的蓄热式热风炉为例,根据热风炉的实际运行状况对热风炉内的流动与换热过程进行合理简化,应用二维模型,采用有限容积法对热风炉内的流动与换热情况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了热风炉在不同工况下的气体温度与蓄热体温度的分布情况,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内燃式热风炉蓄热体中气体的温度分布大致为对数曲线,并且在热风炉中同一高度上气体与蓄热体温差较小,与实际情况相符,这对优化热风炉的运行与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实验研究了一种新的适用于蒸发冷却过程的鼓泡装置的阻力与传热特性.实验中将换热盘管浸没于空气-水的鼓泡层中,空气-水两相流通过盘管的表面.这种换热方式可以极大的提高换热管与空气之间的换热系数,降低水泵功率的消耗,而且对气流速度的要求低于空冷式冷凝器.文中给出了空气穿过空气-水鼓泡层的压降以及盘管与冷却水之间换热的实验数据,该结果显示影响压降及换热系数的因素包括多孔板的几何尺寸,鼓泡层的高度,空塔速度及热流密度.换热盘管与冷却水之间的换热系数比管外降膜冷却的换热系数大2倍多.  相似文献   

20.
不同波纹比例新型板式换热器的传热、阻力特性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维CFD数值模拟软件ANSYS-CFX模拟优化4种波纹板式换热器,计算区域为1-1程的三流道板式换热器包括进出口段和倒流区段。数值计算结果表明,Φ=60°的新型板式换热器比Φ=60°的人字形板式换热器的努塞尔数高约15%,摩擦阻力系数低约10%,综合性能提高约20%,其中波纹比例系数为3∶1的板片的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