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分析了真丝摩擦系数对舌针成圈过程的影响.对真丝采用了三种不同前处理工艺,并对所编织的丝针织坯布进行实物质量分析,得出了降低摩擦系数并改善丝的平滑性能才能顺利编织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黄燕萍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7,21(6):775-778
分别采用柠檬酸、2D树脂、柠檬酸/三乙醇胺整理真丝织物,分析了它们对真丝织物折皱回复角、染色牢度、服用性能及色差值的影响程度,同时分析了添加剂三乙醇胺的作用.结果表明,三乙醇胺能增加织物对阴离子染料的亲和力,明显改善整理织物的变色;可以提高真丝织物的湿折皱回复角,真丝织物的强力损失也得到降低.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真丝织物悬垂系数的测试和悬垂曲线的分析,提出评价悬垂美观性的几个指标,并用灰色关联度进行聚类,为全面评价真丝织物的悬垂美现性作出尝试。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在染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还原绿FFB对亚麻纱的染色为例.对超声波染色进行了研究,并与常规染色工艺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波染色能够提高染料上染百分率,可以采用较少的染料染得较深的色泽纺织品,从而节约染料,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6.
7.
本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方法研究了膨化真丝的表面形态及断面形态结构,直观地解释了真丝的染色渗透性及上染率随其膨化度增大而增加的现象;并观察到膨化真丝的原纤化现象和由此产生的真丝断面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在还原染料染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是继文献[1]、[2]之后,对超声波染色进行理论分析的实践证明之后,以还原染料上染纯棉织物的小试入手,讨论了超声波对还原染料染色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染色技术,不但可以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增加匀染、透染性,还可以实现织物的低温短时间染色,同时还可以采用较少的染料获得实验所要求的色泽深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接枝改性真丝织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贵珍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10):4-7
本文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对真丝织物进行接枝改性处理。探讨了不同处理条件对接枝效果及其真丝织物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选用合适的工艺参数对蚕丝织物进行接枝处理,在保持真丝绸原有风格的同时.可获得较好的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几种新型匀染剂的性能,并采用弱酸性染料,酸性含媒染料等在精纺毛织物上做了大量的匀染性实验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羊毛纤维的低温染色工艺进行了研究,并与常规的染色工艺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酸性蛋白酶处理与染色同浴进行可以实现羊毛的低温染色,节约能源,缩短染色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对羊毛的强力损伤很小,此工艺在技术上是可行,经济上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H2O2/NH2CSNH2体系用于羊毛及羊毛/蚕丝复合纺织物的低温染色(80℃),使所选用的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对羊毛的上染率和得色深度(K/S)达到甚至超过沸染时对羊毛的上染率和得色深度.将该体系用于羊毛/蚕丝复合纺织物的染色,可显著改善同色染色性能而染色牢度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测定在不同pH条件下,Yb3 + 在蚕丝纤维上的吸附;Yb3 + 对染料可见吸收光谱曲线的影响 ,以及YbCl3 在不同 pH条件下对上染百分率和染色牢度的影响 ,讨论了在真丝绸染色中 ,Yb3 + 与染料和纤维之间的作用 ,以研究稀土在真丝绸染色中的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 ,稀土离子在pH值大于蚕丝的等电点时 ,具有促染作用 ,主要是改变纤维表面电性的结果 在 pH值小于蚕丝等电点时 ,YbCl3 具有缓染作用 由于稀土离子与染料和纤维之间的作用 ,使染色牢度提高 ,这种作用主要是离子间的作用 ,络合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亚麻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尿素对亚麻纤维的改性为例,对亚麻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尿素处理后亚麻纤维的匀染性,毛效和上染百分率都有所提高,而且又不影响其染色牢度,同时,也对处理条件对亚麻纤维的染色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超声预处理强化印染废水的生物降解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以合肥某纺织厂的实际印染废水为处理对象,将超声波技术作为生化处理的预处理步骤,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与混凝、厌氧生化处理单元组合,优化出一套印染废水的处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 CODCr质量浓度为1 000~1 500 mg/L的实际印染废水被稀释2倍,超声1 h的反应条件下,废水的CODB/COD值提高了19.7%,且经过组合工艺混凝沉淀-超声-SBR-混凝沉淀处理,出水水质的CODCr去除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6.
Kinetics of aerobically activated sludge on terylene artificial silk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erobically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ing was carried out to treat terylene artificial silk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TPD wastewater) in a lab-scale experiment, focusing on the kinetics of the COD removal. The kinetics parameters determined from experiment were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biological treatability of wastewater.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COD removal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in which the ratio BOD/COD (B/C) was the key factor for stage division. At the rapid-removal stage with B/C>0.1, COD removal could be described by a zero order reaction. At the moderate-removal stage with B/C<0.1, COD removal could be described by a first order reaction. Then Monod equation was introduced to indicate COD removal. The reaction rate constant (K) and half saturation constant (K(S)) were 0.0208-0.0642 L/(gMLSS).h and 0.44-0.59 (gCOD)/L respectively at 20 degrees C-35 degrees C. Activation energy (E(a)) was 6.05 x 10(4) J/mol. By comparison of kinetic parameters, the biological treatability of TPD wastewater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traditional textile wastewater. But COD removal from TPD-wastewater was much more difficult than that from domestic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such as papermaking, beer, phenol wastewater, etc. The expected effluent quality strongly related to un-biodegradable COD and kinetics rather than total COD. The results provide useful basis for further scaling up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PD wastewat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7.
交联改性壳聚糖在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交联改性降解壳聚糖对棉织物进行接枝改性,考察壳聚糖接枝改性对棉织物雷马素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棉织物经壳聚糖改性后,增加了织物表面对染料阴离子的亲和力和固着力,上染率和K/S值都有所提升,其固色率也有很大提高,均达80%以上;经雷马素红RR和雷马素黄RR染色后,改性棉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和耐皂洗褪色同未改性棉织物一样,分别为4、3~4和4级,耐皂洗沾色降低半级,为3~4级.用雷马素蓝RR染色后,改性棉织物干摩擦牢度提高半级,达4级,湿摩擦牢度和耐皂洗等级同未改性棉织物一样,分别为3~4和4级.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试香云纱的穿着舒适性、耐穿用性、抗皱性的相关指标,并与相应的精练绸进行比较,研究香云纱的服用性能特点.结果表明,与精练绸相比,香云纱吸湿性有较明显提高,透气性有一定程度降低;由于精练绸的透气性优异,故透气性的降低不足以影响香云纱的穿着舒适性.香云纱对液态水的吸收速率显著降低,对液态水的保持能力下降,表现出拒水性强、持水性差的特点,具有舒爽、快干的性质.香云纱拉伸强力有一定程度提高,耐磨性显著增强;变形能力变差,撕裂强力明显降低.香云纱的抗皱性下降,湿态抗皱性好于干态;其折痕回弹性具有方向性,涂层外折时折皱恢复角较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