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口径火炮炮口弹丸姿态的摄影,具有如下特点:1.弹丸飞出炮口,在炮口后效期飞  相似文献   

2.
黄正祥  李良威 《光子学报》2000,29(Z1):329-332
激光-高速摄影系统用于测量小口径弹丸破片的飞散速度是一项新技术。其特点是它可以直接记录距起爆弹丸小于0.5米范围内弹丸破片飞散阴影图象和轨迹,直观逼真。同时能显示若干破片的形状和飞行姿态,通过胶片数据,可求得这些破片的真实飞散速度、速度降以及破片飞行的阻力系数,它把一般高速摄影拍摄破片的时间分辨率提高了4-5倍,这是目前获得破片飞散速度真实值的最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关于高速摄影系统的信息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熊 《光学学报》1989,9(9):48-852
本文分别讨论了狭缝扫描高速摄影系统、分幅高速摄影系统以及网格高速摄影系统的信息量计算公式.在讨论分幅摄影系统时,指出了光快门作用对空间自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任国民 《光子学报》1989,18(2):186-192
测量炮弹的飞行姿态,特别是距炮口200米内的飞行姿态,是外弹道实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为飞行姿态与飞行稳定性及射击密集度的研究密切相关。当前,测量飞行姿态的方法有攻角纸靶、弹道靶道及高速摄影等。攻角纸靶简单、经济,但它对弹丸的运动有干扰,精度较低;弹道靶道能得到精确的飞行姿态数据,但必须建立一系列火花闪光照相站,耗费巨大;弹道同步照相及高速分幅照相也可测量姿态,但因精度较低,化费大,实际上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用在弹头上安装针孔照相机的方法,并借助一个频闪平行光源,能够直接记录攻角——时间变化曲线。此法比较简单、经济、精确,其缺点是需要回收射击的炮弹。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测量弹丸飞行姿态,特别是出炮口100—200m以内的飞行姿态,是外弹道测试的重要内容。它与弹丸的飞行稳定性及射出密集度的研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弹丸摆动幅值(攻角)及摆动波长的大小因弹而异,通常攻角幅值约2°~15°,波长约几米到几十米。要求至少可能测量3~5个摆动波长的攻角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6.
自从激光问世以来,各种类型(固体的、液体的、化学的及各种功率)的激光器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高速摄影系统的研究(低频、中频、高频、超高频)也是种类繁多。而将激光高速摄影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应用在国防科研和工农业生产中就比较少了,运用序列脉冲激光透射式高速摄影系统获得各种动态图象(各种爆炸,  相似文献   

7.
 针对强冲击载荷下金属材料的微物质喷射中微射流的实验研究,提出了高速摄影与脉冲同轴全息照相联合诊断的测试方案,并组建了由微射流产生装置、高速摄影系统、脉冲同轴全息照相系统和高精度时序控制同步系统组成的测试系统。动态实验结果表明,高速摄影和脉冲同轴全息照相联合诊断微射流能在一次实验获得微射流的发展图像和微射流头部低动态模糊图像。  相似文献   

8.
针对武器系统的特点和靶场的要求,XF-2000狭缝摄影系统对传统的狭缝摄影机的暗盒系统和装片机构进行了改造和重新设计,新的摄影系统为连续自动装片,提高了装片的速度 ,缩短了武器试验的周期。新的狭缝摄影系统为外鼓轮结构,手动和自动连续装片方式,采用70mm胶片,胶片盒容量8米,可工作8次以上,胶片线速度为2-50m/s。联动控制技术是以工控计算机为控制核心的分散型控制体系,它采用了计算机、通信等技术,完成狭缝摄影联动系统的信息收集和操作管理,将多台狭缝摄影机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了系统快速、机动灵活布站。狭缝摄影系统具有独特的摄影方式,它可同步摄影,也可扫描摄影。单台工作可获得弹丸的攻解,多台联动可得到弹丸的章动周期。控制方式有两种,即多路控制方式和单路控制方式。多路同步控制方式采用多套天幕靶和激光启动靶进行同步启动,各台摄影机接收同步信号后开始工作,进行记录。四台摄影机为一组,单路(炮口线)同步方式为中心控制站接到炮口信号后,瞬间向各站发送触发脉冲,单机控制器根据中心控制站预设的参数找开快门进行拍摄,同时触发闪光灯。  相似文献   

9.
<正> 最近,西安西北光电仪器厂与香港鑫成有限公司联合推出单镜立体摄影系统。这种系统由立体相机、快速冲片机、胶片贴合机和剪裁机四部分组成。它能非常方便快速地(大约4分钟)由拍摄到制作完成一幅完善、富有高度立体感的彩色照片,甚为摄影系统划时代的创新。这对美化人民生活和某些特殊需要如拍摄动作性立体照片是一个重大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0.
阎兴隆  李景镇 《光子学报》1990,19(3):264-268,233
本文利用全息飞光记录的方法实现了全息相干快门超高速摄影。用CPM染料激光器输出的亚皮秒级超短激光脉冲,记录了光波聚焦的动态过程,同时提出了这种新技术分幅频率的计算方法,文中所述实验的分幅频率为1012f/s,达到了目前高速摄影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枪炮全水下发射过程中枪弹耦合间隙对内弹道特性的影响,运用AUTODYN有限元仿真软件,针对滑膛水下枪枪弹耦合设置0.1 mm间隙与不设置间隙两种情况的内弹道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21、25和30 g装药量对水下枪全水下带间隙发射内弹道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了膛压、射弹速度以及过间隙燃气射流在内弹道过程中组分、压力与速度的分布规律;并设计了实弹射击实验用于验证仿真结果。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枪炮耦合间隙能够有效地提高水下枪发射性能。当枪弹耦合设置0.1 mm间隙时,采用3种装药量发射均能产生弹前气幕,内弹道过程膛压下降明显,弹丸炮口速度提升较为显著,有利于产生稳定的超空泡包裹弹体,使其在水下运动时所受阻力大大降低,从而增加射弹水下行程。  相似文献   

12.
一种大面积抗干扰高射频激光光幕靶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能同时测量高射频火炮射击速度和密集度的大面积激光光幕靶设计方案。采用半导体激光脉冲调制、光电传感器列阵接收和单片机数字处理技术,不仅实现了光靶与计时系统一体化,而且有效地去除诸如炮口闪光、外界自然光及蚊虫等干扰,提高了测量的灵敏度、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推导了碰撞产生闪光的射流起爆模型,并利用建立的光纤瞬态高温计测量系统和二级轻气炮加载系统,进行了碰撞速度相近、弹丸入射角度分别为45°和60°(与靶板平面的夹角)时球状铝丸超高速碰撞天然白云石板产生闪光现象的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弹丸为LY12铝、靶板为20mm厚的天然白云石板,碰撞速度分别为1.86km/s和1.96km/s时,弹丸入射角度为45°时的闪光强度峰值大于弹丸入射角度为60°时的闪光强度峰值。  相似文献   

14.
超高速碰撞闪光强度与碰撞角度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测量超高速碰撞过程中产生的闪光现象,进而研究相近碰撞速度、不同入射角度(弹道与靶板平面的夹角)条件下超高速碰撞产生闪光在整个物理过程的闪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设计了适用于瞬态闪光测量的光学高温计测量系统。通过二级轻气炮加载LY12球形铝弹丸,运用设计的瞬态高温计测量系统分别进行了入射角度为30°,45°,60°和90°相近碰撞速度条件下碰撞LY12铝靶产生闪光现象的测量。获得了平均碰撞闪光强度峰值与碰撞角度的关系,平均碰撞闪光强度峰值随碰撞角度的减小而增大,碰撞角度为30°时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超高速碰撞的弹托分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二级轻气炮发射超高速弹丸的弹托分离技术。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拦截器技术进行弹托分离,不像气动力分离技术那样损失弹丸速度,可以充分发挥炮的发射性能。拦截器结构简单,很容易保证系统的同轴性。弹丸能够顺利地进入拦截器分离,分离的成功率为100%。  相似文献   

16.
超高速炸药加速器炮口弹丸速度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小平  高森烈 《光子学报》1994,23(2):188-192
炸药驱动器超高速(>3000m/s)弹丸速度的测量是超高速发生器及超高速碰撞现象研究等领域内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在传统电测法及X光闪先照相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测量技术,使测量中尽量避免各种因素对测试的干扰,成功地获得了弹丸的炮口速度。实验表明,该技术为超高速驱动器及超高速撞击现象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而方便的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17.
张富琦 《光子学报》1991,20(4):434-437
应用高速摄影观测运载基因子弹的运动速度,采用彩色摄影解决了黑白底片在放电时产生烟雾而使图像分辨不清的问题。通过多次实验改进了射腔结构和子弹的形状,从而获得了最佳运动速度。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解决了电测法由于高压放电产生的干扰问题以及多种模拟装置的高压放电与控制系统的同步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斜入射弹丸着靶位置立靶测量原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倪晋平  田会 《光学技术》2006,32(4):493-495
常规的立靶测量装置要求弹道垂直预定靶面,当弹道不垂直预定靶面时,得到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在终点弹道,有时很难保证靶面垂直飞行弹道。提出了一种由多光幕阵列组成的光幕立靶,可以实现小于70°入射角的弹丸着靶坐标的测量,不要求飞行弹道垂直靶面。在X和Y方向分别采用四个成固定角度的光幕来实现入射角度的测量,一次射击可得到弹丸的速度、速度方向上的空间角和着靶位置坐标。  相似文献   

19.
二级轻气炮超高速弹丸发射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提高二级轻气炮弹丸速度的发射技术途径。通过数值计算对各种装填参量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讨论。认为减小弹丸质量、活塞质量以及注气压力,可使二级轻气炮在较少的装药量条件下提供较高的弹丸速度。目前已经做到在5 kg装药时,使30 g的弹丸达到7.2 km/s速度;60 g弹丸达到5.7 km/s速度;26 g弹丸达到7.4 km/s速度。装填3.5 kg药量时,使10.3 g弹丸达到了8.1 km/s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