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蓝花楹(Jacaranda mimosifolia)是紫葳科蓝花楹属的植物用于治疗性病及净化血液~([1]).熊果酸能明显降低血糖、尿糖.齐墩果酸有较强的抑菌、强心、利尿和保肝作用~([2]).目前,对蓝花楹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测定未见报道.本文建立了以离子液体为萃取剂的分散液相微萃取方法对蓝花楹进行样品前处理,高效液体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其中的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金银花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其挥发油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等功效~([1]).金银花挥发油通常采用水蒸气蒸馏(SD)~([2])或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SFE)~([3])结合气质(GC/MS)联用进行分析.但两者样品用量大且耗时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固相萃取被广泛用于蛋白质分离富集,萃取剂包括离子交换树脂~([1]),纳米材料~([2]),印迹材料~([3]).蚕丝是一种天然蛋白纤维~([4]),表面含氨基、醇羟基、酚羟基等官能团,是分离富集的有效载体.实验研究了蚕丝蛋白与血红素蛋白的相互作用,发现其对血红蛋白和细胞色素c表现完全不同的吸附,即在一定条件下血红蛋白不被吸附,而细胞色素c则被完全吸附.据此建立了选择性分离细胞色素c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些不法商贩和生产厂家为追求产品的感官性状和延长保鲜时间,在食品中添加国家严令禁止使用的化工原料~([1]),甲醛即是其中一种.甲醛有极强的细胞毒性,影响人体代谢机能,具有致癌性,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三致"毒物,是食品安全研究的热点之一~([2]).目前,甲醛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电化学法、化学滴定法等.气相色谱法操作简便,测定线性范围宽,分离度好,干扰小.但是,由于甲醛分子太小,直接进行GC分析时,出峰太快,因此食品中甲醛的测定一般先将甲醛衍生再用GC/MS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5.
双黄连注射液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一册~([1]),处方中金银花、黄芩、连翘三味药性寒味苦,均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该注射液中的挥发性成分具有解热、抗菌的作用~([2]).本研究参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3]),在方法学考察的基础上,对其GC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双黄连注射液GC标准对照谱图,并对各批次双黄连注射液的相似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可卡因(cocaine,COC)在体内迅速吸收代谢,经自发水解或者酶催化水解生成主要代谢产物苯甲酰爱岗宁和爱冈宁甲基酯,以原体形式从尿液中排出仅约10%~20%.目前,尿液中可卡因及其代谢物爱冈宁甲基酯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GC)~([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2]),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3]),毛细管电泳(CE)~([4]).本研究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尿液中的可卡因及其代谢物爱岗宁甲基酯,并利用气相色谱进行定性预定量检测.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快速.为检测可卡因滥用和法医学毒物分析提供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离子液体(IL)在有机合成、萃取分离、电化学等领域广泛应用~([1]).Garlitz等首次采用离子液体硝酸乙胺作为沉淀剂进行了溶菌酶的结晶实验,发现加入离子液体后溶菌酶在液相中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并且蛋白质的单分散性也得到提高~([2]).  相似文献   

8.
间苯二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作为中间体用于合成各种染料,也可作为添加剂广泛用于医药、日化、建筑等行业.但其同时也是一种有毒的芳香胺类物质,近年来,染发剂中违法添加间苯二胺的问题受到普遍关注~([1]).目前,常用的间苯二胺检测方法有分光光度法~([2])、高效液相色谱法~([3])和气相色谱法等~([4]).但这些方法前处理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制备方法简单,选择性好且成本低,在色谱分离、固相萃取、模拟酶催化、仿生传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本研究制备了间苯二胺的分子印迹整体柱,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由于多环芳烃(PAHs)来源广且难以降解~([1]),江河湖泊水底淤泥中痕量PAHs的持续污染不容忽视.采用微生物降解的方法治理PAHs污染的研究已受到广泛重视.对微生物降解效率的测定一般采用索式提取、液液萃取以及固相萃取等方法,不仅繁琐、耗时,且需大量有毒有机溶剂,危害操作者健康,污染环境;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集采样、萃取、浓缩、进样于一体,是一种简便、省时省力、不需溶剂的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2]).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与电极间的直接电子交换可以为生物活体内蛋白质的电子转移机制提供模型,同时也为构筑新型的生物传感器奠定基础~([1]).层层组装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构建蛋白质多层薄膜的方法,此技术构建生物电化学传感器主要依靠聚阳离子与生物阴离子的静电引力在电极表面形成有序的多层薄膜~([2]).周金平等将纤维素与3-氯-2-羟丙基三甲基进行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纤维素季铵盐~([3]),它是一种聚阳离子电解质.而通过pH的调节可使血红蛋白带上不同的电核~([4]).基于血红蛋白和纤维素季铵盐之间的静电引力,通过层层组装技术将血红蛋白和纤维素季铵盐逐层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形成了有序排列的多层薄膜并实现了血红蛋白的直接电化学,在此基础上制备了H_2O_2无中继体电化学传感器.  相似文献   

11.
三嗪类除草剂作为农田杂草生长的抑制性农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这类农药对土壤、地表径流、地下水造成污染,并对人类、动植物和水生生物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控制水中农药浓度至关重要.目前,除草剂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1])、离子色谱法等~([2,3]).本实验以离子液体为提取剂,微波辅助-液液微提取法测定环境水样中三嗪类除草剂.  相似文献   

12.
离子液体是从传统的高温熔盐演变而来的,与常规的离子化合物较大差异~([1]).从微波化学角度看,离子液体具有很高的极化率,可作为一种很好的微波吸收介质而产生很快的加热速度.离子液体微波辅助提取法一般是以离子液体为提取剂,结合了微波加热和离子液体的优点,提高了提取效率~([2]).本研究以离子液体为微波吸收介质对人参中的活性成分进行了提取,并与水蒸气蒸馏提取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3.
多氯联苯(PCBs)以痕量级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三致"效应和强烈破坏作用已引起广泛关注~([1]).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以其快速、便携、耗样量少、无需溶剂、对憎水性有机物的强富集能力等优点,已成为快速测量水体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重要手段~([2]).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离子液体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的萃取分离~([1]).对于液液萃取(包括离子液体微乳和双水相萃取),离子液体消耗量比较大,而且离子液体黏度较大造成其定量操作十分困难,因此离子液体的固载化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种以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HF-LPME)前处理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水中痕量氯化苄进行检测的方法。优化的实验条件为:3.0μL甲苯为萃取溶剂,在中等搅拌速率下室温萃取15 min。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100μg/L,线性相关系数r=0.9995;检出限为0.5μg/L(S/N=3);相对标准偏差为5.37%(n=5)。用于水库水和被污染河水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7%和93.6%,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桑叶,又名"铁扇子",芦丁和槲皮素均为桑叶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疏散风热、消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1]).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桑叶中功效成分具有降血压、抑制血糖上升等药理作用~([2]).目前,对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面已有报道~([3~5]),但大多提取时间较长、所需试剂量大.加速溶剂萃取技术是使用常规的溶剂、利用总加温度和提高压力提高萃取效率,大大缩短提取的时间并明显降低萃取溶剂的使用量.本实验探讨了加速溶剂萃取技术提取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萃取条件,并采用HPLC梯度淋洗法测定了芦丁和槲皮素,方法快捷准确,重现性好,可以满足桑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氧化铜具有独特的光电和光化学性能,可被用来制作太阳能电池或高能锂电池~([1,2]).纳米氧化铜还可以作为催化剂、载体以及电极活性材料等~([3-7]).在实际应用中,纳米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对其性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无溶剂微波提取法被广泛的应用到植物活性组分的提取~([1]).通过在样品中加入一些微波吸收介质,可以改进无溶剂微波提取法~([2]).由于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被广泛用于绿色溶剂提取分析方面~([3,4]).本研究以离子液体为微波吸收介质,加入到样品中,提取肉桂中的挥发性组分,并用GC-MS分析了挥发性组分.  相似文献   

19.
呋喃丹是一种广谱内吸性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等作用~([1]).呋喃丹的检验方法主要有TLC、GC、GC/MS、HPLC、HPLC/MS/MS~([2~4])等,而采用GC/MS/MS方法定性分析复杂基体上痕量呋喃丹及其水解产物呋喃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GC/MS/MS方法检测物体表面粘附的呋喃丹及其水解产物呋喃酚.  相似文献   

20.
环烯烃共聚物(COC)作为一种新型的热塑性塑料,具有紫外透光性好、尺寸稳定性高、易加工、耐丙酮等有机溶剂等优点,是一类理想的聚合物芯片材料~([1]).但COC表面疏水,会非特异性吸附生物大分子和非极陛小分子,限制了COC芯片在分析领域中的应用.通过光化学改性可提高COC表面的亲水性~([2]),有助于消除生物大分子的非特异性吸附.本研究以高压汞灯为紫外光源,二苯甲酮为光引发剂,考察了丙烯酸,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酰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等单体在COC表面的光化学改性情况.改性结果的评价采用了红外光谱、表面接触角、表面Zeta电势测量等手段.结果表明,在单体浓度为10%(w/V或V/V),引发剂浓度为0.5%(w/V),光照强度为10 mW/cm~2,1 min内即可获得稳定的亲水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