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静电陀螺仪通常用于空间稳定系统中,因此用伺服法进行漂移测试和建模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讨论了一种静电陀螺伺服测漂数据处理的方法,对三次伺服测漂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考虑到伺服测漂中失调角甚小,采用简化常值漂移模型,参数估计采用离散卡尔曼滤波以提高精度,并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建立随机漂移模型。拟合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对建立和辨识高精度静电陀螺漂移模型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2.
静电陀螺监测器中静电陀螺仪的漂移误差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推导了静电陀螺仪转子动量矩的运动方程,根据此方程并应用向量场理论,将造成静电陀螺漂移的外部干扰力矩划分为守恒力矩和非守恒力矩两部分。按照进动规律,最终得到静电陀螺监控器中陀螺仪漂移误差模型的全量形式。  相似文献   

3.
静电陀螺监控器可以全天候提供连续高精度的位置及航向信息,且不受天气制约。但是在低纬度海域静电陀螺监控器会出现六次校准频繁重置的现象,导致静电陀螺无法获得准确的漂移模型系数,进而影响到设备的正常工作。针对上述现象,通过分析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构建了赤道陀螺随动性能数学模型,推导出赤道陀螺方位环随动速率与所在纬度相关性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六次校准重置与赤道陀螺随动性能的关系,提出了低纬度地区六次校准重置现象的规避方法。研究结果有效拓展了静电陀螺监控器的启动纬度范围,提高了设备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近似非线性滤波技术的陀螺漂移误差模型辨识方法。它由三步组成:①由所获得的伺服台测试数据分离出漂移速度;②决定陀螺漂移误差模型的显著性系数,并用漂移速度曲线拟合求得这些参数的粗估计;③直接由所得测试数据求上述系数的精估计。这些方法已经成功地用于处理静电陀螺在双轴伺服台上的测试数据。文中提供了处理结果。这些结果表明,应用这些方法建立陀螺漂移误差模型是非常好的,建模残差均方根值小于1×10~(-3)度。  相似文献   

5.
—静电陀螺转子位移测量电路是静电陀螺支承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直接影响转子在电极球腔中的失中度,从而导致陀螺漂移。因此在温度变化及电磁干扰情况下,必须提高测量电路的分辨率和零位稳定性。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和模块化结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电路性能良好,工作稳定度达到了高精度静电陀螺仪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静电陀螺捷联系统姿态初始对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电陀螺是构成捷联系统的理想惯性元件。与速率陀螺相比,静电陀螺捷联系统姿态初始对准有其相应的特点,通过陀螺传感器敏感转子极轴与壳体座标系之间的方向余弦和加速度计的输出信息获取载体的姿态角。由于极轴在惯性空间稳定的特点使静电陀螺捷联系统在姿态初始对准时可应用天文导航原理。基于此,本文用天文导航算法对静电陀螺捷联系统姿态初始对准原理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陀螺漂移、陀螺传感器测角误差和加速度计观测误差对姿态初始对准精度的影响。所得结论对静电陀螺捷联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静电陀螺转子径向偏心干扰力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了静电陀螺仪转子径向偏心产生的静电场干扰力矩计算公式,计算分析了该干扰力矩产生的陀螺漂移,其结果对静电陀螺仪的设计与研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天文导航理论,根据GPS提供的位置信息,对静电陀螺捷联导航系统陀螺常值漂移和载体航向角进行校正的算法进行了研究。这一校正方案计算简单,具有实用价值。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它能较精确地估计陀螺常值漂移和航向角误差,为系统误差的校正提供了可信信息。  相似文献   

9.
静电陀螺的研究涉及真空技术,本文讨论了用于静电陀螺真空泵的选择原则,介绍了我们在真空工艺方面所做的工作,认为测量陀螺总漏率R是估计真空状况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改变舰艇标定中所处纬度的方法实现对静电陀螺监控器(ESGM)极陀螺漂移模型系数的分离,从而为进一步精确地标定ESGM奠定基础。采用了卡尔曼滤波算法,并考虑了工程应用的可行性。仿真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标定方法是可行的,并能有效提高ESGM的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11.
根据激光陀螺漂移数据中存在的多种噪声及其特点,针对激光陀螺漂移数据建模问题,比较了几种建模方法,认为DDS法有较好的实用性,并利用该方法对激光陀螺漂移数据进行了建模,得出了实测的激光陀螺漂移数据的模型。采用了多种检验方法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用DDS法对激光陀螺漂移数据建模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2.
静电陀螺仪光电信号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心转子静电陀螺仪通常采用光电信号器进行动量矩位置信息的读取。光电传感器的分辨率、零位噪声和光轴稳定性对陀螺漂移精度和长期工作稳定性有直接影响。本文对静电陀螺仪光电信号器工程实践中的有关理论和技术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静电陀螺监控器的导航方程和自对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几何式静电陀螺监控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导航方程;并着重介绍了静电陀螺监控器的自对准。由于几何式静电陀螺监控器的工作特点,在对准时,只需精确的位置座标而不需要航向信息。根据极轴陀螺的动量矩轴绕地球极轴的圆运动,用卡尔曼滤波技术对陀螺框架上的角度传感器输出进行数据处理,即可估计航向角和极轴陀螺的动量矩轴相对地球地轴的初始偏差角。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光学陀螺等对重力加速度不敏感的陀螺器件的逐渐完善,一种源于静电陀螺的旋转调制技术备受关注,从而建立基于相对廉价的光学陀螺的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成为可能.通过对单轴和双轴旋转调制技术原理和局限性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四陀螺双单轴旋转调制捷联惯导系统,并详细分析了旋转轴的不对准误差、惯性器件测量轴的不对准误差、常值漂移误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陀螺随机漂移的弱非线性和非平稳性,提出了一种多项式NAR模型及其辨识方法。对陀螺随机漂移测试数据的仿真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用来预报陀螺随机漂移。  相似文献   

16.
陀螺仪启动漂移特性的神经网络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某型陀螺启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在陀螺启动漂移特性试验数据基础上,用神经网络建立了启动漂移速率温度的非线性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证实了神经网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自由转子陀螺是一种二自由度机电陀螺,其漂移特性可应用二次型漂移误差模型描述。从二次型漂移误差模型出发,推导了壳体翻滚条件下的调制平均漂移误差模型,并推广到空间稳定平台上工作的极轴陀螺和赤道陀螺;列写了二次型陀螺漂移误差模型驱动下的空间稳定平台标称运动方程;经过扰动线性化,求解出平台标称运动轨迹增量坐标的解析表达式;基于扰动线性化模型并考虑到加速度计测量误差,证明了观测变量为纬度误差、经度误差及冗余轴转角误差时,空间稳定平台运动方程的17项误差系数都是可辨识的;分析了该17项误差系数的估计精度与加速度计组合件测量误差的关系。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通用误差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激光陀螺随机漂移数据建模与滤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对激光陀螺漂移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模型的基础上,对激光陀螺的漂移数据进行了卡尔曼滤波。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地抑制激光陀螺的随机误差。  相似文献   

19.
方位陀螺漂移是影响车载旋转调制惯性导航系统(RINS)精度的重要因素。针对长期使用中方位陀螺温度漂移模型逐渐失效而导致补偿效果下降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遗忘因子最小二乘的车载RINS方位陀螺温度漂移模型在线修正方法。利用车载实验中停车阶段的速度作为量测,通过Kalman滤波器对方位陀螺漂移进行估计,之后采用遗忘因子最小二乘对陀螺漂移模型进行在线修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对陀螺漂移模型进行有效修正。车载导航试验表明,车载RINS系统工作一年以上的时间后,利用所提方法对初始的漂移模型修正后,导航过程最大径向位置精度可提升78%,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监控陀螺正反转周期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附加监控陀螺的陀螺监控方法是减小陀螺漂移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漂移补偿实时性和有效性的双重要求,需要针对监控陀螺选择最佳的正反转周期。基于时间序列和马尔科夫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确定监控陀螺正反转周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