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将溶胶凝胶法和低温燃烧法相结合,开发了一种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合成纳米晶技术,并 用此技术合成了LaFeO3。纳米晶。利用XRD、TEM和BET对合成的纳米晶进行了结构、形貌、大小和 比表面积的测量和表征。并借助于TG—DTA研究了干凝胶的自蔓延特性和析晶过程。结果表明,由 硝酸盐和柠檬酸盐形成的干凝胶,具有自蔓延燃烧的特性,自燃烧的本质是在硝酸氨的参与下,硝酸 根作氧化剂,柠檬酸中的含碳基团为还原剂(燃料),它们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干凝胶自燃烧后, 直接在室温下形成 40~60 nm具有钙钛矿结构的纯相晶态的 LaFeO3纳米晶。 相似文献
2.
3.
自蔓延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镁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自蔓延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镁.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干凝胶的结构.将该法制得的柠檬酸镁与溶胶凝胶法制得的前驱体的TG曲线进行比较研究,证明了自蔓延燃烧的发生,而硝酸根在自蔓延燃烧中作为氧化剂.对样品进行TEM测试,发现有自蔓延燃烧过程的产物颗粒小、分布均匀和晶粒形状明显.XRD测试结果显示其平均粒径为8.9 nm, BET测定比表面为26.34 m2/g.该文还讨论了发泡过程抑制粉体团聚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铟锡氧化物纳米晶的溶胶凝胶法合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溶胶凝胶法以SnCl4·5H2 O和铟为原料 ,制备出了铟锡氧化物 (SnO2 ·In2 O3)的二元氧化物纳米粉末 ,并用差热分析 (DTA)、X 射线衍射 (XRD)、透射电镜 (TEM)分析了氧化物的相组织和形态 .结果表明 ,所得SnO2 ·In2 O3 为纳米晶 ,主要晶型为四方锡石结构 ,微晶颗粒近似球形 ,粒径为 5~ 2 0nm ,In2 O3 为非晶物质 . 相似文献
5.
以Fe(NO3)3、Y(NO3)3、柠檬酸、乙二醇以及NH4NO3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自燃烧方法一步合成单相钙钛矿结构钇正铁氧体(YFeO3)纳米晶.借助X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质量-差热分析(TG-DTA)、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及振动试样磁强计(VSM)等结构与性能测试手段,对凝胶的形成、自燃烧反应过程及其产物纳米晶粉体的微结构特征与磁性能进行分析、测试与表征.在溶液pH对相关金属离子配合程度影响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在柠檬酸与金属离子摩尔比值1.5、乙二醇与柠檬酸摩尔比值1.5、pH=6.0以及氧化度Q=80%的实验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自燃烧过程一步合成出的单相钇正铁氧体纳米晶颗粒大小均匀、平均尺寸约90nm.经研磨与600℃退火处理后的钇正铁氧体纳米晶的室温磁化曲线表现出弱的反铁磁和明显的顺磁特征,矫顽场为2.17×104A/m,顺磁磁化率为1.54×10-3,在8×105A/m外磁场下磁化强度为3.55×103A/m. 相似文献
6.
硬脂酸溶胶-凝胶法合成SrTiO_3纳米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硬脂酸、醋酸锶和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硬脂酸溶胶-凝胶法(SAG)合成凝胶,经过热处理获得SrTiO3纳米晶.IR、TG-DTA分析了凝胶的热处理过程;SEM、XRD分析了纳米SrTiO3的形貌及晶相.在650℃保温3h合成四方相SrTiO3纳米晶,颗粒均匀呈球形,平均粒径60nm.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出 Sn O2 纳米晶材料 .经 X光衍射和透射电镜研究表明 ,该材料具有金红石结构 ,晶粒为球形 ,粒径约 4nm.气敏特性研究表明 ,该材料具有很好的乙醇敏感特性 相似文献
8.
以硝酸铜和硝酸铬为原料,硬脂酸为胶凝剂,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合成了铜铬黑颜料.考察了原料配比对凝胶的制备,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铜铬黑颜料晶型形成的影响,并用热重-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前驱体,以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硝酸铜和硝酸铬的摩尔比为1∶2,硬脂酸与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25~1.50∶1,煅烧温度为800℃,保温时间为3 h时,制备的铜铬黑颜料纯度高、晶型规整、粒度较小且分布较窄,其平均粒径为60~80 nm.比以柠檬酸为胶凝剂的成本低,比高温固相法和醇-水共沉淀法的煅烧温度和能耗低. 相似文献
9.
以铝的无机盐和酚醛树脂作原料,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在微波炉中以较低的温度和极短的时间合成了粒度在5-80nm范围内的AlN纳米微粉,其纯度达到质量分数为98%以上。 相似文献
10.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方法,讨论了加水量、加酸量、加醇量及溶液pH等因素对溶胶-凝胶法的影响,通过反复试验分析,得出各影响因素的最佳值.对制出的TiO2进行表征,得出在本实验条件下制出的TiO2为锐钛矿型,粒径小于20nm. 相似文献
11.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锡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平均粒径为30nm的二氧化锡超微粉,并对最佳实验条件进行相关讨论.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了二氧化锡纳米粉体的形貌、聚集状态. 相似文献
12.
该文主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纳米LaFeO3和SrFeO3,并采用XRD,TEM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并以其为光催化剂在荧光汞灯照射下对水溶性染料进行降解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SrFeO3光催化活性高于LaFeO3。通过XPS分析认为SrFeO3的光催化活性远远高于LaFeO3,主要取决于SrFeO3中表面吸附氧的含量远远大于LaFeO3中表明吸附氧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Yongjie Yuan Zhentao Dong Yuan Li Lu Zhang Yumeng Zhao Bo Wang Shumin Han 《自然科学进展(英文版)》2017,27(1):88-92
LaFeO_3-xwt% r GO composite(x = 8, 10, 12) was synthesized by ultraphonic stirring and lyophilization method.SEM, TEM and XRD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ovskite-type LaFeO_3 was dispersed by rGO to form special porous structure due to the gauze-shaped wrinkles and folds structure of rGO. It was found that the special porous structure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suppress particle aggregation of LaFeO_3, thus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appreciably enhancing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aFeO_3. As compared with LaFeO_3, the maximum discharge capacity of the composite(x=10) increased from 209.5 mAhg~(–1) to 334.6 mAhg~(–1).The High rate dischargeability at a discharge current density of 1500 mAg~(–1)(HRD1500) and the capacity retention rate after 100 charge/discharge cycles(S100) of the composite increased by 9% and 17%,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4.
利用sol\|gel工艺, 在硅衬底上制备了纳米晶LaFeO3薄膜. 测试了在乙醇蒸气和NO2气氛下处理后的光电子能谱(XPS), 结果表明, 纳米晶LaFeO3 薄膜吸附乙醇后, 表面吸附氧含量明显降低, 铁含量略有下降; 吸附氧化性气体NO2后, 表面吸附氧和铁含量明显增高, 且存在三价铁离子向四价铁离子转化的趋势. 通过测试和分析表明, LaFeO3 的敏感机理不仅与表面吸附氧相关, 还与表面三价铁离子的变价有关. 相似文献
15.
溶胶凝胶法制备(Ba,Pb)TiO3纳米晶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不同晶粒大小的掺铅钛酸钡纳米晶,用XRD,TEM和Raman研究了BPT样品的晶粒大小,结构及其相变特性,结果表明,BPT纳米晶最低晶化温度为550℃,衙门广泛650℃,高于650℃热处理的纳米晶BPT在常温下为四方相,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由四方相向立方相过度。 相似文献
16.
17.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掺杂的BaTiO3纳米晶体.借助热重-差热、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制备出BaTiO3纳米晶体,La掺杂可以有效地降低BaTiO3纳米晶体的烧结温度,并且使其晶格发生收缩畸变. 相似文献
18.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70-73
以钛酸丁酯和硝酸钾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K2Ti4O9晶须.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及孔径分布分析仪对试样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形貌为条带状,长径比大致为14∶1;所得K2Ti4O9晶须与氮气之间有弱的气-固相互作用,晶须之间交错堆积形成了介孔结构,比表面积为48.62m2·g-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