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流动注射-光纤光谱仪联用技术研制了纺织品中游离和水解的甲醛含量测定的自动化分析系统。该系统包括萃取、显色反应、分光光度测定、数据采集与处理等4大模块。甲醛的质量浓度在0.025~3.00mg·L-1范围内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08mg·L-1。方法应用于纺织品样品的分析,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测定值相符,加标回收率在94.4%~10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在1.2%~1.9%之间。  相似文献   

2.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与银纳米粒子作用生成的聚集体,使体系的共振光散射(RLS)强度明显增强,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测定痕量CTMAB的RLS光谱法。考察了p H值,反应最佳时间,试剂加入顺序等因素对测定CTMAB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 H值为10.88,作用时间为10 min,银纳米粒子浓度(以银原子计算)为2.5×10-3mol·L-1,按CTMAB、BR、银纳米粒子为添加顺序的条件下,测定CTMAB的线性范围为:5.0×10-9~5.0×10-7mol·L-1,检出限为3.8×10-9mol·L-1。该法用于合成样品中CTMAB的测定,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3.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饮用水中硫酸盐的含量。利用硫酸根可与钡离子定量结合产生沉淀,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滤液中剩余钡离子浓度,根据钡离子消耗量间接测定硫酸盐含量。钡离子的质量浓度在200 mg·L-1以内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为1.6mg·L-1。方法用于标准水样的分析,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72%~3.9%之间,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4.
在NaOH碱性介质中,维生素B1能将K3[Fe(CN)6]定量还原为K4[Fe(CN)6],根据Fe3+与K4[Fe(CN)6]反应生成可溶性普鲁士蓝的吸光度值,可间接测定出维生素B1的含量。在选定条件下,维生素B1在0.40~15.0mg·L-1范围内与吸光度(A)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9,检出限为0.12mg·L-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5%(n=6)。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3×104 L·mol-1·cm-1。该方法可用于药物中维生素B1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食品中甲醛含量的方法。甲醛与斐林溶液(含铜离子和酒石酸钾钠的碱性溶液)在沸水浴中反应30min生成氧化亚铜沉淀,或与银氨溶液(含银离子的氨性溶液)在50℃水浴中反应15min生成单质银沉淀。两种沉淀分别用6mol·L-1盐酸溶液和6mol·L-1硝酸溶液溶解,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反应中定量释出的铜量或银量,间接换算成甲醛含量。铜和银的质量浓度分别在7.000,6.000mg·L-1以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在试样溶液中加入1.000mg·L-1铜、银标准溶液并按所述方法进行分析,所得回收率在99.6%~101%之间(Cu)和81.9%~84.2%之间(Ag)。  相似文献   

6.
在0.20 mol.L-1盐酸介质中,锆(Ⅳ)与三溴偶氮胂形成1:1蓝紫色络合物,加入草酸可置换络合物中的三溴偶氮胂,使显色溶液的吸光度升高,草酸的浓度与吸光度升高值成正比.在506 nm波长处,草酸浓度在1.0×10-4~6.5×10-4mol.L-1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率ε506nm:1.23×10.L·mol-1·cm-1,检出限为0.074 mg·L-1.方法已直接用于地下水以及西红柿样品中草酸含量的测定,所得结果与文献[7]的方法结果相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3)均小于2%,所测得的回收率在95.7%~103.9%之间.  相似文献   

7.
青霉胺的巯基具有还原性,可将Fe(Ⅲ)还原Fe(Ⅱ),Fe(Ⅱ)能与2,2′-联吡啶形成桔红色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24nm,据此提出了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青霉胺药片中青霉胺含量的方法。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①pH 4.5的0.2 mol·L-1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用量为2.5mL;②0.2g·L-1氯化铁溶液用量为2mL;③1g·L-1 2,2′-联吡啶溶液用量为2.5mL;④显色时间为5min。青霉胺的质量浓度在26mg·L-1以内间接地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1mg·L-1。采用此法测定了青霉胺药片中青霉胺含量,所得测定值与标示量相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2.4%。  相似文献   

8.
在硝酸介质中,铬(Ⅵ)与二溴对甲基偶氮磺生成1:3物质的量比的稳定络合物,导致显色剂二溴对甲基偶氮磺吸光度降低,据此建立了褪色光度法测定铝合金中铬(Ⅵ)含量.对反应介质的种类和酸度、显色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共存离子的干扰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并予以优化.在530 nm波长测定时,铬(Ⅵ)的质量浓度在0.032~0.48 mg·L-1范围内,反应体系吸光度的降低值△A与44(Ⅵ)浓度呈线性关系,表观摩尔吸光率为4.34×104L·mol-1.·cm-1.用于直接测定铝合金中微量铬的含量,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n=8)小于2%.  相似文献   

9.
用自制的自动化测定仪-流动注射-光纤吸收光谱仪测定了纺织品中甲醛的含量。甲醛与乙酰丙酮的显色反应在流动注射体系完成,乙酰丙酮的体积分数为0.5%,反应温度为80℃,在最大吸收波长414nm处测量体系的吸光度。甲醛的质量浓度在0.025~3.00mg·L-1范围内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025mg·L-1。对1.00mg·L-1甲醛标准溶液连续测定10次,相对标准偏差为0.95%。方法应用于纺织品样品的分析,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测定值相符,回收率在96.5%~117%之间。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葛根中总黄酮的含量。样品经乙醚浸泡去除杂质,用甲醇超声波提取。以芦丁为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于最大吸收波长510nm处测定。芦丁的质量浓度在8.48~28.92mg·L-1范围内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75mg·L-1。方法用于葛根样品分析,测得总黄酮平均含量为1.64mg·g-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2%。用标准加入法做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7.2%~101%之间。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茜素红与阿魏酸哌嗪的显色反应,建立了阿魏酸哌嗪含量测定的分光光度法.在水溶剂中阿魏酸哌嗪与茜素红发生荷移反应生成紫红色的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2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6×103 L·mol-1·cm-1.阿魏酸哌嗪的浓度在1.6048.0mg·L-1范围内与体系的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0.021 07+0.003 93c(mg·L-1,R=0.999 2),方法的检出限为1.19mg·L-1.将此新方法应用于阿魏酸哌嗪片中阿魏酸哌嗪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7.5%48.0mg·L-1范围内与体系的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0.021 07+0.003 93c(mg·L-1,R=0.999 2),方法的检出限为1.19mg·L-1.将此新方法应用于阿魏酸哌嗪片中阿魏酸哌嗪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7.5%100.9%之间.  相似文献   

12.
采用功能化温控离子液体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镉。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1离子液体的用量为0.25g;2溶液的pH为5.81;3离心时间30 min;4反萃取剂为2mol·L-1盐酸溶液5.00 mL;5超声时间为30 min;6反萃取3次。镉的质量浓度在1.20mg·L-1以内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27mg·L-1。方法应用于模拟水样的分析,测定值与参考值相符。加标回收率在102%~110%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3)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制的微量流动注射-全自动甲醛快速检测仪测定了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甲醛与间苯三酚发生显色反应,然后测量体系的吸光度。甲醛的质量浓度在20mg·L-1以内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为4.0mg.kg-1。方法用于测定纺织品中甲醛的含量,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在1.7%~4.9%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1.0%~102%之间。  相似文献   

14.
在pH为5.5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盐酸氯丙嗪与铁(Ⅲ)、铬天青S反应生成蓝色三元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60nm。当铁(Ⅲ)和铬天青S的含量固定时,盐酸氯丙嗪的质量浓度在0.20~20mg·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58mg·L-1。应用此方法测定片剂中盐酸氯丙嗪含量,加标回收率在97.8%~98.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1.1%~1.5%之间。  相似文献   

15.
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废钴钼催化剂中的钴含量。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1测定波长530nm;2柠檬酸钠溶液(掩蔽剂)质量浓度为250g·L-1;3亚硝酸钠溶液(氧化剂)质量浓度为5g·L-1;45g·L-1亚硝基红盐溶液(显色剂)用量为5mL;5硫酸(1+1)溶液用量为10mL。钴的质量在0.35mg以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钴的检出限(3S/N)为10μg·L-1,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8.9%,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5)为4.6%。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国市售黄金饰品中六价铬的含量。采取四分法均匀取样,样品以碱性提取液浸出。浸出液中的铬(Ⅵ)在微酸性条件下与二苯碳酰二肼试剂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于波长540nm处测量其吸光度。六价铬的质量浓度在0.5mg·L-1以内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为0.001mg·L-1。加标回收率在98.0%~100%之间,对六价铬质量浓度分别为0.05,0.10 mg·L-1的模拟样品溶液,分别测定11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37%,0.27%。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柠檬酸三钠修饰的银纳米粒子。碘离子作为亲和试剂容易通过其孤对电子与银纳米粒子表面的空轨道结合,并使得结合了碘离子的银纳米粒子发生聚集,导致银纳米粒子吸光度的改变及溶液颜色的变化。基于此,建立了银离子的超灵敏比色测定方法。该方法对银离子的线性范围为1.5~1 000 nmol/L,检出限为0.8 nmol/L。其它常见金属离子在浓度为2.0μmol/L时,几乎不能引起银纳米粒子颜色和吸光度的变化,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并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共振光散射等技术研究了体系的测定机理。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中银离子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以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BP-2)为配体,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Ni 2+。在pH9.80的硼酸-氯化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BP-2与Ni 2+在60℃下反应20min后,生成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434nm,摩尔吸光率为2.025×104L·mol-1·cm-1。Ni 2+的质量浓度在0.20~23.0mg·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17 mg·L-1。加标回收率在99.3%~10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1%之内。采用此方法测定含Ni 2+废液中的Ni 2+,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0.98%。  相似文献   

19.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全氮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全氮含量。以硫酸铜为加速剂,用硫酸对土壤样品进行消解。消解完毕的溶液用400g·L-1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酸度至pH 10左右,溶液与沉淀一起移入容量瓶中,定容至200mL。移取上清液10mL于50mL比色管中,加入酒石酸钾钠溶液作掩蔽剂,加入纳氏试剂显色后,加水定容,于波长420nm处测量其吸光度并计算土壤样品中全氮含量。氮的质量浓度在2mg·L-1以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用于土壤样品分析,测定值与滴定法测定值相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为0.24%;回收率在92.3%~112%之间。  相似文献   

20.
在常规的硫氰酸盐光度法测定钼的硫酸介质中,加入80g·L-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2Na)溶液7mL,使48mg·L-1以下共存的铅(Ⅱ)无法生成硫酸铅,不干扰钼的测定,应用此条件测定了含铅量较高的矿石中钼的含量。样品(0.100 0~0.500 0g)于高铝坩埚中,用过氧化钠3g融熔,熔块用水浸出,定容至100mL,分取部分试液,加入EDTA-2Na溶液7mL后按常规条件显色,用双波长方法以460nm(λ1)为测定波长,650nm(λ2)为参比波长测量吸光度(A),计算ΔA(Aλ1-Aλ2)。钼的质量浓度在6.0mg·L-1以内与相应的ΔA之间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k)为8.1×10-3 mg·L-1。应用此方法测定了2个CRM(GBW 07238,GBW 07285)中的钼量,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9)依次为2.8%,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