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双功能单体的磁性双酚A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氧化硅包覆的四氧化三铁为载体,双酚A(BPA)为模板分子,β-环糊精和4-乙烯基吡啶为二元功能单体,采用热聚合方法制备了对双酚A具有特异吸附性能的磁性印迹复合材料(mag-MIP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该印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结合磁固相萃取(M-SPE)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研究了其对双酚A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该印迹复合材料对双酚A具有良好的选择吸附能力.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该磁性印迹复合材料可用于环境水样中双酚A的快速分离富集,回收率为90.51%~98.21%.  相似文献   

2.
以双酚A(BPA)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以含模板分子结构的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BPDMA)为交联剂,制备了含模板结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并与以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和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制备的BPA印迹材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以BPDMA为交联剂制备的材料印迹性能最佳,其印迹因子为5.32,吸附量为5.05 mg/g;以EGDMA和BIS为交联剂制备的材料印迹因子分别为1.41和1.45,吸附容量分别为0.96 mg/g和2.79 mg/g。将所制备材料应用于牛奶中BPA的富集检测,得到的加标回收率为95.0%~98.9%,相对标准偏差为3.5%~4.2%,表明得到的印迹材料可用于复杂体系BPA的选择性富集。  相似文献   

3.
以二氧化硅包覆的磁性氧化石墨烯为载体, 利用热聚合方法制备了对四溴双酚A(TBBPA)有特异吸附效果的新型磁性印迹复合材料.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热重分析(TGA)和样品振动磁强计(VSM)对该印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制备了一层厚度为55~65 nm、 热稳定良好的磁性印迹层. 结合磁固相萃取技术(M-SPE)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技术研究了该磁性印迹复合材料对四溴双酚A的吸附行为, 结果表明该印迹复合材料对四溴双酚A具有良好的选择吸附能力, 最大吸附量为16.33 mg/g. 结合HPLC检测技术, 该印迹复合材料可用于分离富集饮用水中的四溴双酚A.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基于磁性分子印迹材料的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的方法。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纳米磁芯,用硅酸四乙酯修饰后,以Hcy为模板分子,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乙醇溶液中制备了Hcy纳米磁性分子印迹材料;用该材料吸附血液中的Hcy,释放Hcy后用衍生试剂N-(1-芘基)马来酰亚胺进行衍生,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体系的荧光强度。结果表明:Hcy纳米磁性分子印迹材料粒径约为40 nm;该材料对Hcy的吸附时间为10 min,吸附pH为3.0,最大表观吸附量为32.4 mg·g^(-1);对Hcy的释放时间为40 min,释放pH为8.0;加入N-(1-芘基)马来酰亚胺反应10 min后,以365 nm为激发波长,体系在387 nm处产生稳定荧光;并且该材料对Hcy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最多可重复使用4次;Hcy的质量浓度在0.02~0.10 mg·L^(-1)内与其对应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8 mg·L^(-1);对Hcy标准溶液进行精密度(n=5)和稳定性(n=6)试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4.0%;方法用于分析5只成年家兔的血液样品,结果均未检出Hcy;对上述空白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Hcy的回收率为91.2%~109%。  相似文献   

5.
以双酚A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合成了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BPAMIP),作为基质固相分散吸附剂,用于提取儿童玩具中双酚A。样品溶液均匀地分散在BPA-MIP中,风干后用二氯甲烷淋洗,然后用甲醇(35+65)溶液作洗脱剂将双酚A洗下,收集洗出液供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聚合物对印迹分子具有很好的亲和性和特异选择性。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5~100.0mg·L~(-1),检出限(3S/N)为0.12mg·L~(-1)。在5个浓度水平下做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4.9%~99.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1.2%~3.4%之间。  相似文献   

6.
以磁性氧化石墨烯(Fe3O4@GO)为载体,2-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利用表面聚合技术制备了对壬基酚(NP)有特异吸附性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电子显微镜表征和静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已修饰在Fe3O4@GO表面,且该聚合物对壬基酚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其最大吸附量为27.99g·kg~(-1)。以该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固相萃取材料,乙腈为上样溶剂、甲醇-乙酸(9+1)溶液为洗脱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牛奶塑料包装袋中壬基酚进行富集和测定。NP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0~100μg·L~(-1),检出限(3S/N)为0.34μg·kg~(-1)。加标回收率在86.1%~95.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5.0%。  相似文献   

7.
磁性胰蛋白酶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修饰的四氧化三铁为载体,利用壳聚糖表面的氨基与戊二醛结合,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胰蛋白酶为模板蛋白,制备了磁性胰蛋白酶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静态平衡结合法研究了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能力、选择性。结果表明,与磁性分子非印迹聚合物相比,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蛋白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特异性吸附,最大吸附量为162.2mg·g-1;Scatchard分析表明,存在两类不同的吸附结合位点,其离解常数分别为96.5μg·mL-1(高结合位点)和2.41mg.mL-1(低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8.
以双酚A(BPA)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作为交联剂,在硅胶表面合成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比表面积测定等对表面印迹聚合物进行分析和表征;采用静态吸附法和动态吸附法对其吸附性能进行考察。红外光谱表明硅胶表面生成了对模板分子具有识别功能的官能团;热重分析证明该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静态吸附实验说明表面印迹聚合物比非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该印迹聚合物对双酚A最大吸附容量Q max为1.501 mg/g,吸附速率常数k为0.01586g/(mg·min)。用表面印迹聚合物萃取(MISP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检测了BPA样品,BPA的回收率接近90%,并将该双酚A表面印迹聚合物用于牛奶样品中的BPA测试,结果表明该印迹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以双酚A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制备了双酚A印迹聚合物。采用动态和静态两种方法研究了该印迹材料对双酚A的结合性能与分子识别特性。印迹材料对模板分子双酚A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作用,经过Scatchard模型分析,双酚A印迹聚合物上有两类不同性质的结合位点,两种结合位点的解离常数分别为1.36和44.78 m L/g,对双酚A的最大表观吸附量分别为24.56μmol/g和312.6μmol/g。将该聚合物应用于固相萃取中,以食品包装材料为样品的加标回收实验表明,此印迹材料可以对痕量双酚A进行富集分离测定,且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0.
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的Fe_3O_4纳米粒子为载体,以乙草胺(acetochlor)为模板分子,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乙草胺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Fe_3O_4@SiO_2@MIP)。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聚合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技术考察磁性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印迹聚合物对乙草胺具有良好的选择识别能力,其最大吸附量为86.61 mg·g~(-1),并将其作为固相萃取剂成功应用于稻田水中乙草胺的分离、富集。  相似文献   

11.
分子印迹磁性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检测奶制品中的双酚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酚A(BPA)为模板分子,磁性二氧化硅(Fe_3O_4@SiO_2)为载体,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单体,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双酚A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Fe_3O_4@SiO_2-MIPs)。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等对Fe_3O_4@SiO_2-MIPs进行了结构和形貌的表征。将制得的Fe_3O_4@SiO_2-MIPs作为磁性吸附剂,分离富集奶制品中的BPA,建立了分子印迹磁性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测定奶制品中BPA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Fe_3O_4@SiO_2-MIPs对BPA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最大吸附容量达13.50 mg/g,在0.05~5.0 mmol/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3 4),方法检出限为0.037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6.2%~93.1%,相对标准偏差为2.9%~3.8%。该方法高效快速,选择性好,可用于牛奶样品中痕量BP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制备对氯胺酮具有选择性识别能力的分离富集材料,实验采用本体聚合法,以氯胺酮为模板,(-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在优化了功能单体与交联剂的用量后,制备了一种吸附性能理想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该印迹聚合物在氯胺酮浓度为100μg·m L~(-1)的甲醇溶液中对氯胺酮的吸附量为33.8 mg·g~(-1),印迹因子为2.02,而且可以再生与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3.
以类雌性激素双酚A为模板分子,选取4-乙烯基吡啶作为功能单体,在极性溶剂甲醇中,通过非共价键完成自组装过程,沉淀聚合制备对双酚A分子具有高度选择性识别和亲和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双酚A和4-乙烯基吡啶的配合方式以及配位比,结果表明双酚A与4-乙烯基吡啶以配位比1∶2的方式,在极性溶剂中,无法以常用的氢键形成超分子配合物,却可以π-π堆积这种非共价键完成自组装过程.通过红外谱图,验证了沉淀聚合法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可以完成双酚A的印迹和可逆分离.通过扫描电镜和等温吸附实验考察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特异性识别和选择性吸附机理,印迹聚合物的特异性吸附容量为37.39μmol/g,印迹指数为4.31;对其结构类似物四溴双酚A和苯酚的分离因子分别为2.51和2.06,同时对莠去津,萘普生和槲皮素的分离因子分别为2.14,2.26和2.63,证实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在极性溶剂中可以对双酚A分子进行很好的特异性识别,并且识别环境更接近天然分子环境.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锅共缩聚法制备了不同N原子个数的硅烷偶联剂改性并且SiO_2包覆的球形磁性Fe_3O_4@SiO_2-x N(x=1,2,3)复合吸附剂,其中1N、2N、3N分别代表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乙烯三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采用XRD、SEM、N2吸附-脱附、元素分析、FT-IR和ζ电位等手段对典型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对比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复合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球形形貌和较高的等电点,其含N量呈现出Fe_3O_4@SiO_2-1NFe_3O_4@SiO_2-2NFe_3O_4@SiO_2-3N的趋势。对Cr(Ⅵ)的静态吸附实验表明,其最大吸附量随着N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即Fe_3O_4@SiO_2-1N(79.74 mg·g~(-1))Fe_3O_4@SiO_2-2N(63.05 mg·g~(-1))Fe_3O_4@SiO_2-3N(55.37 mg·g~(-1)),并对其呈现这种趋势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对模拟废水的吸附实验表明,样品Fe_3O_4@SiO_2-1N可以同时吸附废水中的多种重金属离子,并且可以在30 s内实现磁性分离。  相似文献   

15.
以双酚A为模板,4-乙烯基吡啶为单体,利用整体材料"原位"聚合技术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基质的萃取饼,并与利用一次性注射器空管加工而成的萃取器相结合,建立了分子印迹搅拌饼固相萃取(MIP-SCSE)技术。考察了制备条件对MIP-SCSE选择吸附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与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探讨MIP-SCSE对环境水样中双酚A及其它酚类物质的选择萃取性能,考察萃取过程中基底离子强度、pH值以及吸附与解吸时间等萃取条件对萃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萃取条件下,MIP-SCSE对模板分子及其它酚类物质具有一定选择性能和较高的富集能力,对双酚A的线性范围为1.0~200μg/L;检出限LOD(S/N=3)为0.67μg/L;定量限LOQ(S/N=10)为2.24μg/L。在实际水样分析中,模板分子加标回收率为86.2%~112.2%。在MIP-SCSE使用过程中,萃取饼不与容器壁接触,因此具有优良的使用寿命,至少可连续使用600 h。  相似文献   

16.
通过简单的高温煅烧法制备了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磁性镍基氮掺杂多壁碳纳米管材料(Ni-NMCNTs),将该材料用于双酚A(BPA)的吸附研究,对材料吸附前后的形貌和结构变化进行表征,探究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具有中空管状结构的磁性Ni-NMCNTs对BPA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和重复利用性,材料中吡啶氮的存在提供了吸附缺陷位且增强了π-π共轭作用,为提高吸附性能奠定了基础。实验发现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Ni-NMCNTs对BPA的吸附,在室温25℃,投加量20 mg,pH 6.0条件下,最大吸附容量可达83.64 mg/g,15 min内BPA的吸附率可达86.8%。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热力学参数表明整个过程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17.
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以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Fe_(3)O_(4)NPs)为磁核,槲皮素为模拟模板分子,多巴胺(DA)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一步法制备了Fe_(3)O_(4)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Fe_(3)O_(4)@PDA MIP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该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采用等温吸附曲线考察了其对玉米赤酶烯酮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该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玉米赤酶烯酮的吸附方式符合Langmuir模型,且最大吸附容量为1.49 mg·g^(-1)。以Fe_(3)O_(4)@PDA MIPs为分散固相萃取剂,优化了Fe_(3)O_(4)@PDA MIPs用量、溶液酸度、超声萃取时间、解吸溶剂种类和解吸方式等萃取参数,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食品中玉米赤酶烯酮的含量。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用体积比为9∶1的乙腈-水的混合液100 mL对已粉粹混匀的40.0 g样品超声提取30 min,过滤,分取20 mL提取液于顶空瓶中,氮气吹至近干,再分别加入30 mg Fe_(3)O_(4)@PDA MIPs和10 mL水,超声萃取5 min,采用2 mL乙腈解吸2次(每次1 mL)的方式进行解吸,分取0.5 mL解吸液于1.5 mL进样瓶中,加入0.5 mL水,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玉米赤酶烯酮的质量浓度在1~20μg·L^(-1)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68μ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0.1%~10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5.0%~8.6%。此外,该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至少可重复使用7次。  相似文献   

18.
尹玉立  龙芳  饶维  张朝晖  闫亮 《应用化学》2015,32(4):472-480
采用聚苯胺包覆的磁性多壁碳纳米管为载体,以壬基酚(NP)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制备新型磁性壬基酚印迹复合萃取材料。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和样品振动磁强计(VSM)等技术手段对该磁性印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磁性碳纳米管表面成功接枝厚度为60~70 nm的印迹聚合层。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该印迹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该磁性印迹复合材料对壬基酚具有特异性吸附性能,最大吸附量为38.46 mg/g。 结合HPLC检测技术,该磁性印迹复合材料成功用于分离富集饮用水中的壬基酚。  相似文献   

19.
以阿散酸(ASA)为模板分子,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选择2-乙烯吡啶(2-VP)为功能单体,以改性Fe_3O_4@SiO_2为载体,通过表面印迹法合成阿散酸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IP)。采用红外光谱法对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并采用静态、动态和选择性吸附试验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IP对阿散酸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其最大吸附量为5.17g·kg~(~(-1))。以MIP为固相萃取填料,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鸡肝中阿散酸进行分离、富集和测定,其检出限(3S/N)为1.10×10~(-3) mg·kg~(~(-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2.1%~94.7%,测定值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n=5)为3.4%。  相似文献   

20.
以Fe3O4作为磁性载体包覆二氧化硅,并通过表面修饰引入碳碳双键,然后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孔雀石绿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和4-乙烯基吡啶作为双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脂为交联剂,通过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制备孔雀石绿的磁性印迹聚合物(MMIPs)并对单体和模板分子比例进行优化;分别采用红外光谱(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仪器分析手段,对MMIPs的物理性质及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平衡吸附、动力学吸附和选择性吸附实验考察了材料对孔雀石绿的特异性识别能力;运用Scatchard分析,模拟得出磁性印迹聚合物具有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其解离常数分别为1.469 mg/L和8.518 mg/L,对孔雀石绿的最大表观吸附量分别为2.97 mg/g和6.02 mg/g;将该材料应用在鱼肉样品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的分离富集,经过对提取液的磁性固相萃取,在低浓度下(2,5,10μg/kg),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的样品加标回收率都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