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通过测定和解析14个2-苯基苯并噻唑化合物的~(13)C NMR谱,研究了芳杂环上的取代基效应和不同取代基对分子内核电荷密度分布的影响,分析了影响~nJ~(13)C-~1H的结构因素。应用对照分析法研究了苯并噻唑取代基对苯环的微扰作用,得到了苯并噻唑取代基的诱导化学位移值,并作了芳环~(13)C化学位移的经验计算,计算值和实验值相符。用EHMO方法(广义Hückel分子轨道法)对化合物2,3,9作了理论计算,将计算所得的碳原子的总电荷密度与~(13)C化学位移作了回归分析,相关因子为0.96。  相似文献   

2.
无环醇~(13)C NMR化学位移与其结构参数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新颖的原子拓扑矢量Y_C、原子平衡电负性q_e、结构信息参数[N_H~i(i=α,β)]和γ校正参数对63个无环饱和脂肪醇的局部化学微环境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化合物~(13)C NMR化学位移进行了QSSR研究.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得到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和标准偏差S分别为0.9915和2.4827;对353个碳原子~(13)C NMR化学位移的实验值与计算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仅为2.01×10~(-6).同时,采用留分法(Leave-molecule-out)和外检验方法测试模型的内部稳定性和外部预测能力.与文献结果比较,本研究所用参数少,且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3.
利用从头计算方法计算了鸟苷与联苯酰基胺离子反应生成C8加成物的NMR化学位移, 结果与实验所测到的NMR化学位移符合得很好, 并且根据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方法中的σπ模型(ABEEM σπ)计算所得到的电荷与NMR化学位移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但采用相同的方法计算腺苷与联苯酰基胺离子反应生成的亚胺加成物时, 得到的NMR化学位移与实验值在个别关键的碳原子处有很大差别. 根据研究得到的结果推测, 实验上得到的构型不仅仅是亚胺加成物, 而可能是一种含有亚胺和氮杂形式加成物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4.
羰基化合物结构参数与其 13C NMR谱化学位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62个羰基化合物中羰基^13C NMR谱化学位移与其部分结构参数关系研究,发现羰基^13C NMR谱化学位移与烷基极化效应指数(PEI)、部分电荷(qx)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δ=a b∑PEI c∑qx 该式能比现有文献方法较好地表达羰基^13C NMR谱化学位移值随结构变化的规律,从而对解析^13C NMR谱及预测羰基^13C NMR谱的化学位移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s)-多沙唑嗪的1H、13C、DEPT、1H-1H COSY等的NMR波谱数据, 并对1H、13C NMR信号进行了指认. (s)-多沙唑嗪分子中含有9个季碳原子, 其中绝大部分通过常规实验的方法难以指认. 应用量子化学规范不变原子轨道(GIAO)的Becke-3-Lee-Yang-Parr(B3LYP)和Hartree-Fock(HF)方法, 分别在6-21G基组下计算了标题化合物的13C NMR化学位移值. 计算结果表明, 理论计算数据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可以帮助对(s)-多沙唑嗪季碳原子NMR位移信号进行指认.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我们所设计的一套兼顾计算时间和精度的可调参数间略微分重叠核磁共振化学位移计算程序(INDO/σ),计算了二个包含d轨道的C_nCl_(4-n)简单化合物以及过渡金属配合物Fe(C_5H_5)(CO)_2CN的~(19)F和~(13)C的化学位移。计算值和实验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为较大分子和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核磁共振化学位移的计算提供了一个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双(η~5-烷基环戊二烯基)水杨酸钼(IV)、钨(IV),双(η~5-环戊二烯基)双(α-呋喃甲酸)钼(IV)、钨(IV),双(η~5-环戊二烯基)双(取代苯甲酸)钼(IV)、钨(IV)等三十四个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这些配合物能同氯化氢、乙酰氯、二氯亚砜反应生成相应的二茂金属二氯化物,与氯化亚锡反应生成含有Mo-Sn键的配合物.通过对双(η~5-环戊二烯基)双(取代苯甲酸)钼(IV)配合物的~(12)C NMR谱考察,发现羧羰基碳的~(13)C化学位移值与取代基场效应常数(σ_1)有一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8.
借助原子电性作用矢量(AEIV)和原子杂化状态指数(AHSI),对39种丁烷衍生物类木脂素共计854个等价C原子进行表征,并建立用于模拟该类分子13C NMR化学位移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所得定量结构波谱关系(QSSR)模型及留一法交互检验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1和q=0.962.进一步用从马尾松松针中分离所得新木脂素中20个13C NMR化学位移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预测结果与实验值较接近.表明所建模型有良好稳定性和泛化力,可对丁烷衍生物类木脂素13C NMR谱学数据准确模拟.  相似文献   

9.
新喜树碱衍生物的核磁共振谱分析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S)-喜树碱(CPT)为起始原料,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合成了一种新的喜树碱衍生物CPT-A.并利用1D(~1H、~(13)C和DEPT135)和2D(异核单量子相关谱和异核多碳相关谱)核磁共振(NMR)技术对该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确定,详细归属了CPT-A~1H和~(13)C NMR谱的化学位移,喜树碱骨架的指认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并发现喜树碱骨架6位碳与取代基苯环3’位碳的化学位移相同,谱峰完全重叠,这在~(13)C谱中是不常见的.研究结果可为喜树碱类天然产物的发现和结构鉴定提供NMR数据支持和方法指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录了通式为的10个有机硫逐磷酰胺酯类杀虫剂的~1H、~(31)P、~(13)C的NMR谱,确定了其化学位移,~(31)P与~1H、~(31)P与~(13)C、~1H与~1H的偶合常数,并讨论了核磁参数与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测量了CH_3CH_2O-iPrNH=P(S)OC_6H_4R-4(R=MeO、Bu、Me、H、Cl、Br、I和NO_2)、类型化合物~1H、~(31)P和~(13)C NMR谱化学位移值。结果指出:磷-31NMR化学位移值,随R取代基拉电子能力的增加而减小,其顺序是:MeO>Me>H>Br>NO_2;而苯环质子平均化学位移值则相反,随R取代基拉电子能力的增加而增大,即NO_2>Br>H>Me>MeO;但碳—13NMR化学位移值则没有上述规律性。并根据上述现象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用B3LYP/6-311+G(d,p)方法优化了6种铁屎米酮类生物碱分子的结构,并用GI-AO方法计算了这些生物碱分子中1H和13C的化学位移.计算的化学位移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3.
丁伟  吕霞  刘世领  朱瑞恒  施小新 《合成化学》2014,22(5):679-682,686
以高藜芦胺为起始原料,经N-磺酰化反应制得高藜芦磺酰胺(2);2分别与芳乙烯甲醚经对甲苯磺酸催化的Pictet-Spengler反应后用金属钠脱除Ts基团合成了(±)-norlaudanosine(5a)和(±)-O,O-dimethylcoclaurine(5b);使用半量拆分法,以N-乙酰-L-苯丙氨酸为拆分剂,制得(S)-(-)-5a和(S)-(-)-5b,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MS和HR-ESI-MS确证。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测定了2.4-二酮-5-咪唑烷基尿的~(15)N和~(13)C NMR谱并确认了谱线归属。根据化学位移及其在脱质子化过程中的变化,讨论了化合物的互变异构平衡及立体构型的转化问题。结果表明,在溶液中此化合物以酮式结构(A)为主要构型。  相似文献   

15.
脂肪胺聚氧乙基醚结构的核磁共振波谱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靳焜  孙婷  张蓉  彭勤纪 《分析化学》2003,31(6):659-663
从工业和合成产品脂肪胺聚氧乙基醚中用TLC和快速色谱(FC)分离精制得到6个脂肪胺聚氧乙基醚模型化合物,用^1H、^13C、gCOSY,gHSQC和gHMBC等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表征了其结构,完成了^1H和^13C NMR谱带的归属,为本系列化合物的结构和EO分布鉴定提供了依据,并给出了计算本系列化合物叔胺值的方法。考察了酸性条件对脂肪胺聚氧乙基醚化合物相关基团化学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在双键上~1H、~(13)C、~(15)N和~(19)F不同核的化学位移、偶合常数、弛豫时间以及NOE,研究等取代双键的立体化学和构型,并扩展到其它化合物,如多环、脂环的立体结构研究。偶合常数 ~3J_(H-H) 质子-质子偶合常数在NMR中,相邻C原子上H的偶合用Karplus公式表示。由偶合常数和取代基间双面夹角的关系可导出~反J>~顺J,但亦应考虑除几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合成并分离提纯了1位和4位单取代的苯并咪唑萘酰亚胺(NBI)类化合物1~4,对化合物1的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包括1H NMR、13C NMR、DEPT、1H-13C HSQC、1H-13C HMBC、1H-1HCOSY多种NMR技术)进行了详细解析,对其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归属,并使用了GIAO和CSGT两种方法量化计算核磁位移,通过多种波谱学技术确证了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胺类化合物的离子性指数、极化效应指数与其13C NMR谱化学位移关系;脂肪胺化合物;13C NMR谱化学位移;离子性指数;极化效应指数;立体效应  相似文献   

19.
二萜生物碱的~(13)C核磁共振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186个二萜生物碱及其衍生物的~(13)C NMR谱数据的分析比较,就以下几方面作了归纳总结:①信号归属的方法;②常见取代基OCH_3、NCH_3、、NCH_2CH_3、OCOCH_3、的化学位移范围;③季碳和某些特定碳的化学位移规律。某些特定结构,如C_(20)二萜生物碱中的噁唑烷环以及C_(20)差向异构体等的~(13)C NMR谱特征;④C_(19)二萜生物碱中不同位置上取代基(H→OH、H→OMe、OH→OAc、OH→OMe、OH→C=O)效应和立体化学效应。这些归纳总结有助于此类化合物结构的阐明。  相似文献   

20.
采用密度泛函(DFT)方法对八个中位有不同取代基的A3型corrole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和核磁共振(NMR)理论计算.几何优化结果显示5,10,15-三苯基corrole的两个环内NH异构体的中位苯环空间排布方向不同.此外,虽然A3型corrole两个环内NH异构体A和B的能量相差不大,但A和B分子的Boltzman分布概率却有较大的不同,且受取代基影响很大. 因而在计算NMR时必须对A和B异构体的理论化学位移做Boltzman统计平均处理.NMR计算结果表明,在B3LYP/6.311+G(2d,p)//B3LYP/6-31G(d,p)水平下可以得到较为合理的corrole的1H-NMR化学位移结果.β-位氢的化学位移与取代基Hammett常数σ-p的大小成正比关系.此外,由于corrole大环的低对称性,取代基对不同位置β-位氢的NMR影响程度不同,其β-位氢化学位移的大小和顺序与中位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corrole的立体结构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